1、【判断推理】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履行国家管理职能,在充分收集相关信息、系统论证的基础上,依法对要解决的问题做出科学决定的活动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行政决策的是:
A:某局长自行决定从国外引进某项目,后该项目取得巨大收益
B:为解决企业的排污问题,某市政府在充分、系统论证的基础上做出了相应的决策,然而具体实施时该决策方案失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C:某政府机关为建设机关工作人员住宅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对该建筑的设计问题召开会议,商讨并形成了相关决议
D:甲市农业局局长去乙市考察,见乙市山区种植桉树取得较大收益,便决定在甲市东区平原地带也大面积种植桉树
正确答案:B
解析:行政决策的定义要点:①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②履行国家管理职能;③充分收集相关信息、系统论证。A项中的局长自行决定不符合③;B项政府的方案是在充分系统论证基础上作出的,虽然实施时失败,但是仍然符合行政决策的定义;C项该政府机关并不是为了履行国家管理职能,不符合②;D项农业局局长考察后便决定不符合③。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笔记本电脑:鼠标
A:录音机:磁带
B:手机:蓝牙耳机
C:书籍:书签
D:电视机:遥控器
正确答案:D
解析:鼠标可以控制笔记本电脑,用于实现笔记本电脑的大多数或全部功能。
A项,用录音机播放磁带,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蓝牙耳机可以控制手机,但只能实现手机的小部分功能,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书签并不能控制书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遥控器可以控制电视机,用于实现电视机的大多数或全部功能,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2014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5题
3、【判断推理】正强化,又叫积极强化,是采用鼓励的方法来肯定某种行为,使个体感到有利,从而愿意保持自己的积极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正强化的是:
A:甲发现在英语角没有人嘲笑他的口语发音,他以后就经常去英语角
B:乙上课发言受到老师公开表扬,他后来发言的次数明显增多了
C:丙的办公室失窃了,从此他每次离开办公室都要检查门窗
D:丁有一次上班迟到碰到领导,他以后再也不敢迟到了
正确答案:B
解析:正强化的定义要点:①采用鼓励的方法来肯定某种行为;②使个体感到有利,从而愿意保持自己的积极行为。
A项,没有人嘲笑他的口语发音,未涉及采用鼓励的方法来肯定某种行为,不符合要点①。
B项,乙上课发言受到老师公开表扬,体现了采用鼓励的方法来肯定某种行为,他后来发言的次数明显增多了,体现了个体感到有利,从而愿意保持自己的积极行为,符合定义。
C项,办公室失窃,未涉及采用鼓励的方法来肯定某种行为,不符合要点①。
D项,上班迟到碰到领导,未涉及采用鼓励的方法来肯定某种行为,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0题,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
4、【判断推理】回弹效应是指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节约了能源,但技术进步的同时也会促进经济规模的扩大,对能源产生新的需求,从而部分甚至完全地抵消所节约的能源。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可以有效控制回弹效应的是:
A:发动机效率提升降低了行车成本,更多人选择以车代步
B:厂商进一步提高能源效率,利润增加,生产出更多产品
C:太阳能热水器热销,慢慢取代传统电热水器
D: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购买节能型家用电器
正确答案:C
解析:回弹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节约能源的同时也会促进经济规模的扩大,对能源产生新的需求。
A项,“更多人选择以车代步”说明促进了经济规模的扩大,对能源产生新的需求,无法有效控制回弹效应,排除。
B项,“生产出更多产品”说明促进了经济规模的扩大,对能源产生新的需求,无法有效控制回弹效应,排除。
C项,太阳能热水器取代传统电热水器可以节约电能,以太阳能的使用取代电能的使用,并不会对能源产生新的需求,可以有效控制回弹效应。
D项,“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购买”说明促进了经济规模的扩大,对能源产生新的需求,无法有效控制回弹效应,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90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5题,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85题
5、【判断推理】全球变暖(global warming)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因温室效应而造成温度上升的气候变化现象,为公地悲剧之一,而其所造成的效应称之为全球变暖效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表述不是全球变暖效应的一项是:
A:近年极端天气事件更强更频繁,譬如洪水、旱灾、热浪、飓风和龙卷风
B:太平洋海平面上升和降雨量及降雪量在数额上和样式上的变化
C:世界上出现更高或更低的农产量、冰河撤退、夏天时河流流量减少、物种消失及疾病肆虐
D:非洲大陆全洲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方约占全洲面积95%,其中一半以上的地区终年炎热,有将近一半的地区有着炎热的暖季和温暖的凉季
正确答案:D
解析:全球变暖定义的关键信息:地球的大气和海洋因温室效应而造成温度上升的气候变化现象。全球变暖所造成的效应称为全球变暖效应。
A项,极端天气事件属于气候变化现象,符合定义。
B项,海平面上升是温室效应产生的影响,降雨量及降雪量变化属于气候变化现象,符合定义。
C项,冰河撤退、夏天时河流流量减少等是海洋因温室效应产生的变化,符合定义。
D项,只是描述了非洲大陆的气候特点,并未体现气候变化,不属于全球变暖效应。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
6、【判断推理】辞旧迎新:古往今来
A:改朝换代:大同小异
B:厚古薄今:避繁就简
C:丰功伟绩:拆东补西
D:避实击虚:沉思默想
正确答案:B
解析:“辞旧迎新”中辞和迎、旧和新是反义关系,“古往今来”中古和今、往和来是反义关系。
A项,“改朝换代”中的改和换是近义关系,朝和代是同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厚古薄今”中厚和薄、古和今是反义关系,“避繁就简”中避和就、繁和简是反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丰功伟绩”中功和绩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沉思默想”中沉和默、思和想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70题
7、【判断推理】调查显示,59.4%的公众感觉当前社会“逆淘汰”现象普遍,其中18.8%的人觉得“非常多”。所谓“逆淘汰”,简言之,即指坏的淘汰好的,劣质的淘汰优质的,平庸的淘汰杰出的等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逆淘汰现象的是:
A:某公司拥有领先的卫星通话技术,语音质量高,覆盖范围广,但该技术的维持费用高昂。后来该公司入不敷出,宣告破产
B:市场上某些价格高昂的止咳药疗效实际不如价格低廉的常用药,而事实上常用药所占市场份额较小
C:许多公司都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结果,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家公司一定比没有这种人的公司要成功得多
D:名牌大学毕业的甲和普通大学毕业的乙同时进入某国际知名公司,但甲始终未获提升,乙却逐渐得到了公司的认可
正确答案:B
解析:逆淘汰定义的关键信息:坏的淘汰好的,劣质的淘汰优质的,平庸的淘汰杰出的等现象。
A项,宣告破产的原因是维持费用高昂,不属于坏的淘汰好的,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B项,价格高昂的止咳药(坏的)淘汰了常用药(好的),符合定义。
C项,没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的公司比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的公司发展得好,不属于坏的淘汰好的,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D项,名牌院校毕业的不代表是优质的,普通院校毕业的不代表是劣质的,不属于坏的淘汰好的,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3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7题,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3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3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3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5题
8、【判断推理】
动物园中有三种动物:骆驼、大象和猴子。它们的年龄均为整数。三个伙伴小张、小王和小李去动物园参观动物,他们各选择一种动物去参观,三人选的动物各不相同。已知:
①大象住在动物园东边的动物馆。
②骆驼已经4岁,住在西边的动物馆。
③小王去看的是动物园东边和西边之间的动物。
④小张去看的动物年龄最小。
⑤三种动物年龄从西到东依次增加,且平均年龄为5岁。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猴子年龄为5岁
B:
大象年龄为7岁
C:
小王参观的是大象
D:
小李参观的是骆驼
正确答案:A
解析:
根据①②③可知,从西到东依次是骆驼、猴子、大象。根据⑤可知,骆驼、猴子、大象的年龄之和为15,且三种动物的年龄排序为:骆驼<猴子<大象。根据②可知,骆驼4岁,则猴子与大象的年龄之和为11,它们的年龄均为整数,且4<猴子<大象,此时,猴子只能为5岁,大象只能为6岁。根据③可知,小王参观猴子。根据④可知,小张参观骆驼,小李参观的是大象。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5题,202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3题,202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3题,202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4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4题
9、【判断推理】当前,有学者指出,物业税改革会增加房屋的持有成本,从而增加房产市场的供给,进而对房价产生一定的调控作用。目前,开征物业税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在我国很多房屋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离的,在当前房产税的征收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房屋使用人纳税,但从税收理论上讲,财产税必须向财产的产权人征收,所以必须首先进行房屋产权的明晰,这是物业税开征的必要条件。因此,学者建议说,开征物业税要循序渐进,并且要分步骤实施。
如果假设上述学者的言论正确,则由此可以推出:
A:如果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不能进行,则说明在我国没有开征物业税
B:如果房屋产权明晰,我国就可以开征物业税
C:如果房屋产权不明晰,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就不能进行
D:如果在我国没有开征物业税,则说明房屋产权不明晰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开征物业税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必不可少的环节”和“进行房屋产权的明晰,是物业税开征的必要条件”,可以得到“进行财税体制改革→开征物业税→房屋产权的明晰”。
A项,通过否定前件得到否定后件,是错误的推理,排除。
B项,通过肯定后件得到肯定前件,是错误的推理,排除。
C项,通过否定后件得到否定前件,是正确的推理。
D项,通过否定前件得到否定后件,是错误的推理,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52题
10、【判断推理】信赖保护原则是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指政府对自己作出的行为或承诺应守信用,不得随意变更、反复无常。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违反信赖保护原则的是:
A:某市政府规定对于能够吸引外资企业投资的个人进行奖励,赵某引荐某国企业到该市进行投资,但事后市政府拒绝给付奖励
B:某省工商局规定外地啤酒进入本地销售必须事先获得该局许可,同时应当缴纳特别经营费,后来该规定因涉嫌行政垄断被废除
C:某市公安局拟对钱某作出处以吊销许可证的处罚,后经调查证实钱某的行为并未违法,因此未进行处罚
D:某市环保局认为其下级部门对孙某作出的五万元处罚过重,改为罚款五千元
正确答案:A
解析:信赖保护原则定义的关键信息:政府对自己作出的行为或承诺应守信用,不得随意变更。
A项,市政府没有按照规定给付奖励,即对自己作出的承诺没有守信用,明显违反了信赖保护原则。
B项,废除了涉嫌行政垄断的规定,并非对自己作出的行为或承诺随意变更,没有违反信赖保护原则,排除。
C项,根据调查后的事实情况调整处理决定,并非对自己作出的行为或承诺随意变更,没有违反信赖保护原则,排除。
D项,调整下级部门的处罚决定,并非对自己作出的行为或承诺随意变更,没有违反信赖保护原则,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