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行政机关依法做出的行政处理决定中规定的义务,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强制其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行为。
下列不属于行政强制执行的是:
A:某税务机关对长期拖欠税费的商户店铺进行查封,强制其缴纳税金
B:某市人民法院拍卖某个体户的汽车,用以保证相关法律文书的执行
C:大众公司如果不履行法定义务,中国质检总局将责令其召回问题车辆
D:某市交管局对违反交通规则闯红灯的王某进行强制记分并处以罚款
正确答案:D
解析:行政强制执行的定义要点:依法强制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行为。
A项,税务机关查封不缴税金的商户,符合行政强制执行的定义。
B项,人民法院拍卖汽车用以保证相关法律文书的执行,符合行政强制执行的定义。
C项,质检总局责令大众召回问题车辆是要求其达到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符合行政强制执行的定义。
D项,记分并罚款并不是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行为,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
2、【判断推理】研究人员发现,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中,出现过几次地球转速放缓时期,这种时期每次会持续5年左右,更为关键的是,地球转速放缓的同时伴随着强震增多。研究人员据此得出结论,地球转速放缓导致强震多发。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A:在地球转速放缓时期,每年约发生25~30次强震,在其他时期,约为15次
B:在地球转速放缓时期,发生火山喷发的次数与其他时期相比没有明显变化
C:地球转速放缓,会使昼夜长短发生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导致全球强震多发
D:地核的轻微变化,导致地球的转速放缓,也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强震多发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点:地球转速放缓导致强震多发。题干论据:地球转速放缓的同时伴随着强震增多。
A项,地球转速放缓时期的强震次数多于其他时期,说明地球转速放缓确实会导致强震多发,支持了题干结论。
B项,由火山喷发的次数无法判断地震的情况,不能质疑题干结论。
C项,解释了为什么地球转速放缓会导致强震多发,说明地球转速放缓的确是强震多发的原因,支持了题干结论。
D项,指出是地核的轻微变化导致地球的转速放缓,同时导致强震多发,地球的转速放缓与强震多发没有因果关系,质疑了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09题,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9题
3、【判断推理】某国研究人员在废水处理池中种植甘草后发现,甘草生长茂盛,吸收水中的磷化物效果特别明显,而且制氧能力也非常优异,因此研究者认为种植甘草有利于净化水质。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相比野生甘草,人工种植的甘草在废水中只能吸收一小部分磷化物
B:废水中包含大量的硫化物,目前来看,甘草不能有效分解这类氧化物
C:甘草主要生长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土壤多为碱性或中性,而废水主要为酸性
D:甘草中所含的物质能够与污水中的某些氧化物发生反应,释放氧气,但甘草自身进行光合作用时也会耗费氧气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论点:种植甘草有利于净化水质。论据:在废水处理池中种植甘草后发现,甘草生长茂盛,吸收水中的磷化物效果特别明显,而且制氧能力也非常优异。
A项,人工甘草只能吸收一小部分磷化物,说明甘草可以净化水质,只是效果不明显,对题干结论起到了微弱的加强作用。
B项,甘草不能分解废水中的硫化物,而废水中又包含大量的硫化物,说明甘草并不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削弱了题干结论。
C项,说的是甘草的主要生长环境,与题干结论无关,属于无关项。
D项,讨论的是甘草制造与释放氧气,与题干结论无关,属于无关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
4、【判断推理】近年来,“斜杠青年”成为很多人的时尚追求。它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人群。对此,有人认为,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更迭,激烈的竞争促使青年人不断进行自我更新,“我们已经开始进入‘不斜杠即淘汰’的快速变化的社会”。然而,也有反对者指出,对于“斜杠青年”,社会可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但不能成为多数人盲目追捧的对象。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反对者的观点?
A:“斜杠青年”本身就给人一种不踏实、不靠谱的感觉,不值得提倡
B:人一辈子精力有限,今天学这个,明天干那个,最后哪个也没干好,所以要专注才行
C:“斜杠青年”的生活方式需要实力来支撑,他们实际上都是一群自控力强,经历过长期的自我投资与积累,并且拥有某种核心竞争力的人
D:斜杠与年龄无关,越成熟的人成为斜杠的可能性越大,因为时间和阅历会让人更了解自己,并且有足够多的时间投入喜欢的事情中
正确答案:C
解析:反对者的观点:社会可以给予“斜杠青年”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但不能成为多数人盲目追捧的对象。
A项,指出“斜杠青年”不值得提倡,题干反对者的观点是社会可给予“斜杠青年”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但不能盲目追捧,与不值得提倡含义不同,不能支持反对者的观点。
B项,指出人一辈子精力有限,所以要专注才行,即强调的是必须要专注,“斜杠青年”虽然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但这不意味着他们不专注,不能支持反对者的观点。
C项,指出成为“斜杠青年”的人都是自控力强,经历过长期的自我投资和积累,且拥有某种核心竞争力的人,说明“斜杠青年”的生活方式并不适合所有人,所以社会可以理解和支持这些人,但是并不适合多数人盲目追捧,可以支持反对者的观点。
D项,指出斜杠与年龄无关,越成熟的人成为斜杠的可能性越大,只是在论述成为斜杠的一种可能性及其原因,与反对者的观点无关,不能支持反对者的观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7题
5、【判断推理】经某省动物检验部门对本省生猪市场在售生猪的检验发现,有1%的生猪含有瘦肉精。但该省动物检验部门明确只有非本省生产的生猪才接受该项检验。有关专家因此推断,该省在售生猪中含有瘦肉精的比例,将大大低于1%。
以下最有力地支持专家推断的一项是:
A:该省境内在售生猪中,非本省生产的生猪比例不到1%
B:该省境内,非本省生产的生猪含瘦肉精的比例约占外省生猪总数的0.1%
C:与该省交界的乙省境内,至今未收到关于在售生猪含瘦肉精的报告
D:与正常的生猪相比,含瘦肉精的生猪更多地销售到外省去
正确答案:D
解析:专家推断为“该省在售生猪中含有瘦肉精的比例,将大大低于1%”,论据为“非本省生产的生猪有1%含有瘦肉精”。由于该省在售生猪包含本省生产的生猪和非本省生产的生猪,所以要加强专家推断,就要说明本省生产的生猪中含有瘦肉精的比例低于1%。
A项,并未给出本省生产的生猪中含有瘦肉精的比例,不能支持专家推断。
B项,非本省生产的生猪含瘦肉精的比例占外省生猪总数的0.1%,与该省在售生猪中含瘦肉精的比例无关,不能支持专家推断。
C项,说的是乙省的情况,与本省在售生猪中含瘦肉精的比例无关,不能支持专家推断。
D项,指出含瘦肉精的生猪更多地销售到外省去,则在本省销售的生猪几乎不含瘦肉精,因此总体来看,该省在售生猪中含瘦肉精的比例大大低于1%,支持了专家推断。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画蛇添足:画龙点睛
A:生搬硬套:生吞活剥
B:门庭若市:门可罗雀
C:乐极生悲:乐此不疲
D:无独有偶:无中生有
正确答案:B
解析:画蛇添足和画龙点睛为反义词。
A项,生搬硬套和生吞活剥不是反义词。
B项,门庭若市和门可罗雀也为反义词。
C项,乐极生悲和乐此不疲不是反义词。
D项,无独有偶和无中生有不是反义词。
故答案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甲乙丙丁四人外出旅游,旅游地点为桂林、三亚、杭州、张家界。一个人只去一个地方,且每个地方都有人去。在问到他们各自去哪旅游时,甲说:“乙没有去桂林。”乙说:“丁没有去杭州。”丙说:“我去了张家界。”
如果甲乙丙三人有一个人去了张家界,而且只有这个人的陈述与事实相符。 那么去桂林旅游的人是:
A:甲或乙
B:乙或丙
C:丙或丁
D:丁或甲
正确答案:B
解析:假设甲去了张家界,则乙没有去桂林,丁去了杭州,丙没有去张家界,则丙去了桂林,乙去了三亚;假设乙去了张家界,则由甲的话为假可知,乙去了桂林,矛盾;假设丙去了张家界,则乙去了桂林,丁去了杭州,则甲只能去三亚。故可能去桂林的人是乙或丙。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3题
8、【判断推理】短命政策指地方政府制定的事关群众权益却无法得到社会公众认可或受到普遍反对,一出台很快就被迫终止的政策措施。
下列不属于短命政策的是:
A:某市交管部门出台“闯黄灯视为违反交通规则,记6分政策”,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5天后该部门举行发布会宣布“不予执行”
B:某市推出购房新政策:毕业未满5年的高中毕业生在市区购房实行“零首付”,因为不符合有关政策,几天后就被上级叫停
C:南方某市推出在市区范围内的“禁摩令”后,大批人员集体离职,摩的司机纷纷上访,很快,这一政策被宣布“暂停执行”
D:北方某市交通局宣布风景优美的县级设卡收费,消息传出后,舆论一片哗然,没到月底,这一收费政策就寿终正寝
正确答案:B
解析:短命政策的定义要点:①无法得到社会公众认可或受到普遍反对;②一出台很快被终止。
A项,某市交管部门出台的这一规定无法得到社会公众认可,5天后宣布“不予执行”,即很快被终止。符合题干定义,排除。
B项,被叫停是因为不符合有关政策,并没有体现公众不认可或反对,不符合要点①。
C项,某市出台的规定受到公众普遍反对,并很快被终止。符合题干定义,排除。
D项,某市交通局出台的规定无法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受到普遍反对,不到一个月就寿终正寝,即很快被终止。符合题干定义,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08题
9、【判断推理】在现代音乐制作领域中,音乐创作被弃之一旁,取而代之的是音乐工业,它如同其他工业领域一样,强调的是标准化和一致性,因而流行音乐最典型的特征包括朗朗上口的曲调,副歌以及标准化节奏(一节四拍)。
下列( )项最适合作为上文论述的结论。
A:现代流行音乐的典型特征是由音乐工业的要求决定的
B:音乐工业对标准化和一致性的要求与其他工业没有区别
C:音乐创作在现代已经完全消失了
D:流行音乐应该具备的典型特征包括朗朗上口的曲调、副歌以及标准化节奏(一节四拍)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音乐创作被弃之一旁,取而代之的是音乐工业……因而流行音乐最典型的特征包括……”可知,现代流行音乐的典型特征是因为音乐工业的要求,A项正确;文段只是提到音乐工业也像其他工业一样强调标准化和一致性,而不是说其标准和一致性没有区别,B项错误;音乐创作并非完全消失,C项过于绝对;文中讲的是流行音乐最典型的特征,而D项讲的是流行音乐“应该具备”什么,和文意不符。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0题
10、【判断推理】假性痴呆是指在某种特殊的心理背景下出现的一种部分短暂、可逆的智能障碍,而无明显脑器质性损害的证据。
以下属于假性痴呆的是:
A:车祸脑伤患者思维迟缓,反应迟钝
B:某播音员播报过程中突然语塞
C:某人听到门响怀疑有人影
D:受精神打击后暂时忘记自己的姓名,不认识亲人
正确答案:D
解析:假性痴呆的定义要点:①某种特殊的心理背景下;②短暂、可逆的智能障碍;③无明显脑器质性损害。
A项,脑伤患者存在明显的脑器质性损害,不符合要点③。
B项,播音员突然语塞,并非智能障碍,不符合要点②。
C项,听到门响怀疑有人影,是正常的心理状态,并非特殊的心理背景下出现短暂、可逆的智能障碍,不符合要点①②。
D项,受精神打击而暂时忘记自己的姓名,不认识亲人,是在特殊的心理背景下出现的短暂、可逆的智能障碍,且无明显脑器质性损害,符合要点①②③,属于假性痴呆。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7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