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许多人很崇尚言论自由,以为言论自由就可以解决思想自由的问题。实际上,言论表达的自由并不必然走向思想自由。假如我们观察网络媒体上的有些表达,就会发现它存在着一种极端化的趋势,严谨的人不一定参与表达和讨论,同时网络媒体上有许多非理性的谩骂和恶意攻击等等。结果虽然言论自由了,但一个人的思想表达很容易遭到围攻。这不是思想自由,仅仅是言论自由而已。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思想自由并不等同于言论自由
B:言论自由不必然导致思想自由
C:思想自由的前提并非言论自由
D:言论自由将导致思想的极端化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提出一些人的错误认识——以为言论自由可以解决思想自由的问题。接着用“实际上”引出自己的观点——言论表达的自由并不必然走向思想自由。最后用网络媒体言论表达现象进行了论证。故文段强调的是言论自由不一定导致思想自由,B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文段论述的是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之间的因果关系,无法A项的“等同”问题。C项的“前提”、D项的“极端化”均无法从文段推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26题,2012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2012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2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2012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2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6题,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2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
2、【言语理解】投资仍然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与以前主要靠地方政府利益驱动不同,现在的投资越来越受到企业利润和盈利能力的驱动,投资质量有明显提高。同时,盈利能力越强的工业行业,投资增长也越高。
这段话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投资仍然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B:现在的投资越来越步入以市场为主导的良性循环轨道
C:以前的投资主要是靠地方政府利益驱动的
D:盈利能力越强的行业投资增长越高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论述了现在的投资与以前主要靠地方政府利益的驱动投资不同,更加受到企业利润和盈利能力的驱动,说明现在的投资越来越步入以市场为主导的轨道。选项A、C、D虽然文中有所涉及,但不是文段的主要观点。故答案为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这一切的前提,是旅游目的地的土特产品和旅游纪念品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能够以过硬的品质和服务赢得游客的信任。尽管现在越来越多地方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国家标志地理认证产品,可以直接转化为游客购物清单上的旅游纪念品或土特产品,但因为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甚至假冒伪劣产品横行,这大大压制了游客的购买欲望,也损害了当地旅游市场的形象和信誉。
文中的“这一切”最可能指代的是:
A:导游获得游客的信任和喜爱
B:地方旅游管理部门要简政放权,开放市场
C:售卖旅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的商家能实现盈利
D:游客愿意花钱买喜欢的旅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先介绍了“这一切的前提”是景区的特产和服务有质量保证且能满足游客的需求,而后文则指出现在由于各地纪念品质量参差不齐,使得游客消费低迷。分析可知,消费低迷是纪念品质量不佳,而保证纪念品质量,就可以刺激消费,这是游客愿意购买当地纪念品的前提条件,故“这一切”应是游客愿意购买当地旅游产品。选项中只有D项提到“游客愿意花钱买”。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7题,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07题
4、【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年持续升温的房地产市场,以及越调越高的畸高房价让“房地产泡沫”一词一直为大家所热议。
B:不管载人深潜对深海潜水器硬件和软件的挑战都非常巨大,技术人员仍克服了难关,顺利自主设计并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载人深海潜水器“蛟龙号”。
C:这一服装品牌发展到今天,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却离设计者追求艺术的原始初衷越来越远。
D:
正确答案:A
解析:B项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应将“不管”改为“尽管”。C项中“原始初衷”语义重复,“初衷”本身含有原来的意思,故应删除“原始”。D项否定失当,“未尝不是一种不好的生活方式”应改为“未尝不是一种好的生活方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
5、【言语理解】新时代广东发展需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________,同时必须________供求结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生产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生态环境等面临的发展难题。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机遇 破除
B:机会 破除
C:机遇 破解
D:机会 破解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机遇”指境遇;时机;机会(多指有利的)。“机会”指恰好的时候;时机。“机遇”与“机会”的区别在于前者很难得且不可以创造,后者会有很多次且可以创造。此处形容广东的发展需要抓住有利的历史时机,用“机遇”更能表达发展的难得,排除B、D。第二空,“破除”指除去(原来被人尊重或信仰的事物),多搭配情面、迷信等。“破解”指揭破;解开。多搭配难题、未解之谜等。后面是“发展难题”,“破解”与之搭配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7题
6、【言语理解】①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
②鼎身共使用8块陶范,每个鼎足各使用3块陶范,器底及器内各使用4块陶范
③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千克
④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与杰出的技术成就,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⑤根据铸痕观察,鼎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
⑥后母戊鼎的铸造工艺十分复杂
⑦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
⑧而且,制作如此的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同时必须配备大型熔炉
将以上8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⑤②⑦③⑥⑧④
B:①③②⑤⑦⑥⑧④
C:⑥③②⑤⑦①⑧④
D:⑥⑤②⑦③⑧①④
正确答案:D
解析:①说的是后母戊鼎铸造体现的学术价值,⑥总说后母戊鼎铸造的工艺复杂。依照通常写作逻辑,应先介绍工艺再阐述价值,故⑥更适合做首句,排除A、B。⑧以“而且”开头,前句应与其构成递进关系,①排在⑧前不符合此要求,排除C。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
7、【言语理解】过度依赖于我们所知的世界会产生惯性。总是欣然接受普遍认知的事物会导致我们不愿意感知和________改变,甚至当改变已________的时候,我们也可能选择无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探寻 近在咫尺
B:正视 千钧一发
C:面对 回天无力
D:接纳 迫在眉睫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与“感知”构成顺承关系,表达感知到改变后如何应对的问题。B项“正视”指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不躲避,不敷衍;C项“面对”指面前对着(问题、形势等);D项“接纳”指接受。三者填入均符合句意。A项“探寻”指探求、寻找,“探寻改变”应是“感知改变”前面的环节,“探寻”填入不能与“感知”构成顺承关系,排除A。
第二空,句意说的是当改变已近在眼前,不得不改变的时候,我们也可能选择无视。B项“千钧一发”形容事态极其危险,C项“无力回天”指局面难以挽回,均与文意无关,排除。D项“迫在眉睫”形容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与文意相符。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
8、【言语理解】历史叙事中的这一“场景再现”技巧,显然不能单独担当起史学方法变革的重任,却有可能妨碍一些历史问题的讨论,太过琐细的描写,弄不好会使得读者流连于局部的场景而忘却了历史展开的复杂逻辑。
关于历史叙事中的“场景再现”技巧,作者认为:
A:方法值得怀疑
B:轻视历史叙事的展开
C:不应过分依赖
D:不属史学方法变革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指出“场景再现”技巧可能妨碍一些历史问题的讨论,太过琐细的描写也可能使读者忘却历史展开的复杂逻辑,由此可推知作者认为不能过分依赖“场景再现”技巧。C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项文段未涉及。B项说法有误,技巧本身并没有轻视历史叙事的展开。由“不能单独担当起史学方法变革的重任”可知,D项说法有误。
故本题为C。
考题出处: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9题
9、【言语理解】①但实证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史学的真正使命是探索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规律,为文明的提升提供借鉴与参考
②清儒章学诚强调“言性命者必究于史”,反对离事而言理,体现了史学在真理探索中的重要作用
③史学是一门科学,其最显著的学术特点是实证
④力图通过对社会关系、社会形态的反思,通过对人和自然关系的反思,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结论
⑤真正的史学家从来都将认识人类的命运作为自己全部学术活动的出发点
⑥事实上,高层次的史学活动从来都是思辨性的,充满了理性的睿智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⑥①③⑤④
B:②⑤④⑥③①
C:③④②⑥①⑤
D:③①⑤④②⑥
正确答案:D
解析:四个选项以②或③为首句,②引用了清儒章学诚的观点,更像是论据,不宜放在段首,由此排除A、B。③以“最显著的学术特点是实证”结尾,①以“但实证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开头,二者既构成转折关系,又有形成类似于顶真的结构,语义紧凑,宜紧密相连,顺序为③①,排除C。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5题,2014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8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04题
10、【言语理解】高友工在诗歌本文和抒情美学理论方面的 、宇文所安对诗中“时间”的 、孙康宜的诗人女权主义 、浦安迪的叙事文 、余国藩的明清小说跨文化 等,在此都各显“一家”之气象,颇能引发阅读兴趣。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研究 考究 分析 考究 解析
B:钻研 探索 追溯 解析 评析
C:探究 体味 辨析 分析 解读
D:探求 体会 追忆 考察 剖析
正确答案:C
解析:先看第二空。考究:考查研究;刻意讲究;精致。当它取“考查研究”的意思时,其对象通常为比较理性的事物,如:考究史实。而句中“诗中‘时间’”的“时间”若已经在诗歌中写明也就不需要再考查研究,若没写明,就是比较感性的事物,用“考究”不合适,所以第二空不能填“考究”,排除A。再看第三空。“诗人女权主义”不是历史,也不是往事,不能用“追溯”或“追忆”搭配,排除B、D。故本题答案为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