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1074

发布时间:2023-02-02 3:05     浏览量:28

1、【言语理解】许多人善意地对某人建言,内容值得一提,但时机不对,反而造成当事人的________与羞愤。有的人讲话内容________,时机也对,但对象不够成熟,讲得再多也________。对不同的对象,要能讲出适合他听的话。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尴尬 精辟 徒劳无益

B:不齿 丰富 白费口舌

C:误解 透彻 无济于事

D:苦恼 鲜明 枉费心机

正确答案:A

解析:由“与”可知,第一空词语与“羞愤”之间为并列关系。“尴尬”指神色、态度不自然。“不齿”指不与同列,不看作同类,表示鄙视。“误解”指理解得不正确。“苦恼”指痛苦烦恼。选项中含有“羞”这层含义的只有A项的“尴尬”。将A项代入第二空验证,“内容精辟”搭配也恰当。将A项代入第三空验证,“徒劳无益”指白费力气,没有一点用处。填入也符合语境。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

2、【言语理解】参加大会的优秀教师代表,得到党中央领导的亲切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会晤

B:会见

C:见面

D:接见

正确答案:D

解析:会晤:会见、会面。会见:一般指一个国家领导人和另一个国家领导人的见面。见面:普通的人与人之间的相见。接见:①上级对下级的见面。②跟来的人见面。根据题意,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大多数桥梁是向公众开放的。尽管一些桥梁要收取通行费,但是对于绝大多数车辆来说并不禁止通行。然而,多数网络系统对公众却是不开放的,原因显而易见——这些网络系统是用来储存和处理个人通信、财务数据、医疗记录和商业秘密等敏感信息的,这些信息都跟个人和机构密切相关。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大多数桥梁向公众开放的事实依据

B:桥梁和网络在开放程度方面的差别

C:网络系统的存储功能及其基本特点

D:多数网络系统对公众关闭的合理性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通过对桥梁开放性的论述,一转引出多数网络系统不对公众开放的情况,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A、B两项的“桥梁”是文段为了引出“网络系统”而举的例子,非文段重点;C项未点明网络系统“不开放性”的特点。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有句鸡汤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勤奋。”这句话的目的虽然是鼓励人勤奋,但它包含的隐秘信息——________________,或者把别人的成功当成自己的失败,并不是健康的视角。聪明的人比你勤奋,对你来说,是福音,而不是“可怕的事”。比如,乔布斯比你勤奋,但他的勤奋用在什么方面?是用在为你服务上。正是因为他勤奋,你才有更好的手机用——即便你用的不是苹果手机,你也从乔布斯推动的手机进步中受益。手机帮助你提高了效率,因而乔布斯其实在帮助你成功。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认为天赋是成败的关键

B:否定他人对社会的贡献

C:把竞争看成零和游戏

D:暗示笨鸟就必须先飞

正确答案:C

解析:由破折号可知,横线部分所填的内容是“它包含的隐秘信息”,即“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勤奋”这句话所包含的隐秘信息。下文论述了聪明人努力给你带来的好处,即强调了他们努力并不可怕。
B项与文意明显完全无关,可首先排除。由“并不是健康的视角”可知D项不合文意,排除。A项的“天赋”在后文没有相关内容,排除。C项,“零和游戏”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与后文的“把别人的成功当成自己的失败”对应。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在大自然面前,万物没有优劣之分。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进化论,把人类放在了一个很普通的位置上。然而,一直有很多人不愿接受这种观点,而是先入为主地将达尔文的进化论曲解为进步论并加以传播。根据进化论,我们很难预测出一个物种的进化趋势,因为进化的机制包含两个因素——环境和物种自身。我们无法预测环境的变化,物种自身怎样遗传和变异,我们也难以完全把握。进化论很大程度上只能给予解释,而非精确的预测,所以依据进化论去给出物种的进化趋势是没有道理的。尽管进化论难以刻画物种进化的细节,但还是帮助人们对生命有了深刻的理解。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进化论和进步论的根本区别

B:反进化论的观点缺乏事实根据

C:进化论很难预测物种的进化趋势

D:应科学认识进化论的含义和作用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说明了“进化论”把人类放在了一个很普通的位置上,但有很多人曲解了其含义并加以传播。然后指出“进化论”可以帮助人们深刻理解生命,但难以刻画物种进化的细节。综合这两层意思可知,D项概括最为恰当。文段虽提及“进步论”,但并未将其与“进化论”对比,A项无中生有。B项在文段中亦未提及,C项非文段重点所在。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

6、【言语理解】由于近年来黄河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1972年以来,黄河有21个年份出现断流;1997年,黄河断流226天,断流河段一直延伸到开封,长达704公里。一方面黄河“闹水荒”,另一方面流域内用水有增无减。专家预计,到2010年,遇到正常来水年份,黄河用水缺口将达40亿立方米;遇到缺水年份,黄河用水缺口将达100亿立方米。黄河流域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已到极限。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黄河水资源利用已突破河流承载的极限

B: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已造成河流长年干涸断流

C:黄河“生命”将很快终结

D:黄河自身平衡的“生态水量”已一去不复返

正确答案:A

解析:“黄河流域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已到极限”是主旨句,所以正确答案是A。文段反对的是“过度开发利用”,而非“开发利用”,所以B不可选。C表述绝对化,不能准确说明文意。文段没有提及黄河自身平衡的问题,排除D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政府部门对各类新业态、新模式要有“包容审慎”的态度。各地方、各部门要________,不能用老办法去管制新业态。现行的法律法规大都针对传统经济,面对新业态、新模式时显得不适应,各地政府部门也往往无所适从,不知该如何监管,经常走一律禁止或________的极端。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革故鼎新 兼容并包

B:顺势而为 放任自流

C:因势利导 视而不见

D:有的放矢 推波助澜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四个词语填入似乎都符合句意,较难排除,可从第二空入手。
第二空,由选择词“或”和后文的“极端”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与“一律禁止”意思相反,表示与之相对的另一个极端,即含有完全不管的意思。B项“放任自流”指听其自然,不加约束或干涉,符合文意。“兼容并包”指把各个方面或各种事物都容纳进去,一般为褒义词,用来描述政府部门走极端的做法不恰当,排除A。“视而不见”指不重视或不注意;“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二者均不能与“一律禁止”构成反义对应,排除C、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

8、【言语理解】下列诗句蕴涵事物前进性与曲折性关系的是:

A: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待到生时是熟时。

B: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C: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D: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出自郑板桥《竹石画》,意思是自己画了四十年竹子,白天作画,晚上思考,终于悟出去掉繁杂提炼精髓才能画成功的道理,才能在十分的熟练中创造出不同凡响的新风貌。体现的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B项是江泽民为雾凇奇景所题的诗。前两句在介绍雾凇的美妙景致,后两句主要阐述美好的事物都需要经历艰辛才能生成。此项蕴含了事物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
C项出自苏轼《琴师》,意思是如果说琴可以自己发声,那么为什么把它放在盒子里就没了乐声?如果说声音是由手指头发出的,那么为什么不能凑过耳朵直接听到乐声呢?意在说明琴之所以能演奏出动听的乐声,需要靠人的指头弹动,是两者的共同作用,体现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D项出自杜荀鹤《小松》,意思是小松刚出土很小,被埋没在周围的深草里,但它并不示弱,一个劲地往上长,高出了蓬蒿的高度。当时人们不识得小松,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知道它高。体现的是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

9、【言语理解】20世纪30年代,图灵提出计算机能够思维的观点,主张凡是能够通过“图灵测试”的计算机就能够思维。所谓“图灵测试”,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能判断与之对话的隐蔽主体是人还是机器,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即便是机器也能思维。“图灵测试”能否判断机器的思维,________________。如果将思维定义为计算过程,那么计算机当然能够思维。这就是著名的“计算机隐喻”,即人是计算机,思维就是计算——这是计算表征主义的核心思想。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取决于如何定义计算机

B:取决于思维的活动过程

C:取决于计算机的功能配备

D: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思维

正确答案:D

解析:分析文段可知,横线后的“如果将思维定义为计算过程,那么计算机当然能够思维”是对横线部分的进一步阐释,即“图灵测试”能否判断机器的思维取决于我们对思维的定义。D项符合文意。A、B、C三项均与文意不符,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2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1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17题

10、【言语理解】专家在测试时发现,缺觉的学生虽然可以回答难题,却记不住简单的单词。同时,睡眠缺失对孩子的学习记忆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研究发现睡眠不足时,大脑部分功能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状态,这使得学生在进行一些简单学习时常常出现失误。而面对难题时,由于通过额外激活与记忆、注意密切相关的前额叶皮质区域来补偿缺失的功能,学生答题的正确率以及反应时间并未受到显著影响。专家认为,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智商,但现有证据可以证明缺觉学生的注意力以及记忆力确实会受到影响。
缺觉的孩子回答难题和简单题目表现出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采用的答题策略不同

B:使用大脑的具体部位不同

C:睡眠不足对大脑部分功能区的抑制程度不同

D:回答难题时前额叶皮质区比回答简单题活跃

正确答案:D

解析:由“面对难题时,由于通过额外激活与记忆、注意密切相关的前额叶皮质区域来补偿缺失的功能,学生答题的正确率以及反应时间并未受到显著影响”可知,缺觉的孩子回答难题和简单题目表现出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D。

考题出处: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