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专项常考题集1070

发布时间:2023-02-01 6:45     浏览量:25

1、【常识判断】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冬天户外用嘴呼气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B:白炽灯泡用久后玻璃泡壁变黑,是凝华现象

C:利用干冰进行人工增雨,干冰发生的变化属于液化现象

D:冬天房顶上的积雪虽没有融化,却逐渐减少,是蒸发现象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说法错误。冬天户外用嘴呼气冒“白气”,是因为冬天气温低,人呼出的热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飘浮在空中,由于水珠很细小,看上去就像“白气”。呼出的气体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
B项说法正确。白炽灯泡用久后玻璃泡壁变黑的原因是白炽灯在发光时产生大量热量,钨丝在高温下会升华为钨的蒸气,在灯泡不发光时,灯泡内的温度降低,钨的蒸气受冷凝华为黑色的钨附着在灯泡内壁上。钨的蒸气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
C项说法错误。利用干冰进行人工增雨的原理是干冰由固态升华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使云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实现降雨。干冰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
D项说法错误。冬天房顶上的积雪虽没有融化,却逐渐减少的原因是固态雪在吸热后直接变成水蒸气飘走。积雪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

2、【常识判断】下列谚语与法律用语不相对应的是:

A: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成为自己的法官——回避

B:法律只帮助警醒的人,而不帮助惫懒的人——诉讼时效

C:存疑不能认定,疑点利益归于被告——罪刑法定

D: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对应正确。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和其他法定人员在遇有法律规定的情形时,退出对本案审理的制度,是为了保证案件获得公正审判而设立的一项制度,与谚语的意思对应。
B项对应正确。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义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与谚语的意思对应。
C项对应错误。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是,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疑点利益归于被告”原则又被称为“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由“无罪推定”原则衍生而来,是对刑事被告人的人权最有保障力度的一项措施。
D项对应正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人人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不允许任何人享有趄越法律的特权,与谚语的意思对应。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题

3、【常识判断】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东迁,史称“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100多个诸侯国林立,互相争夺,胜者称为霸主。下列成语的出处中涉及春秋时期诸侯国争霸的是:

A:否极泰来

B:问鼎之心

C:草木皆兵

D:纸上谈兵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错误。“否极泰来”出自中国典籍《周易·否》和《周易·泰》,在春秋之前。
B项正确。“问鼎之心”中的鼎是国家中央权力的象征,而问鼎则表示对周天子权威的公然挑衅,这一事件表明春秋时期以周天子为中心的分封制度已经瓦解,各个诸侯之间进行争霸。
C项错误。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淝水之战中,苻坚与苻融登上城楼,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上,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朝的军士。发生晚于春秋时期。
D项错误。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的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的故事,发生在战国而不是春秋。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10题

4、【常识判断】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职后签署了一系列行政命令,其中之一是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美国退出:

A:FTA

B:TTIP

C:TPP

D:TRIPS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排除。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简称FTA。
B项排除。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
C项正确。2017年1月23日,在美国华盛顿白宫,总统特朗普签署首个行政命令,正式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也被称作“经济北约”。
D项排除。TRIPS为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的缩写,意为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

5、【常识判断】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人才选拔机制,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起源于唐太宗时期,成熟于唐玄宗时期

B:宋朝时科举增设武举,采用糊名法加强考试公平性

C:“三元及第”是指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考中第一名

D:戊戌变法提出废止科举主张,科举制度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说法错误。隋文帝即位后,废除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B项说法错误。唐朝武则天时增设武举,并设立殿试。北宋时期采用“糊名法”来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
C项说法正确。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分别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第一名,称“三元及第”,又称“连中三元”。
D项说法错误。戊戌变法时期,一度改变科举办法,废止八股,但变法失败后又恢复原样。1905年,学校教育推行,科举制度废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6题,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1题

6、【常识判断】2011年以来我国大中城市纷纷出台住宅限购政策,主要是为了:

A:限制房地产市场需求

B:减少房地产开发商的暴利

C:打击住宅市场上的投机性需求

D:让低收入者买得起住房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错误。住宅限购政策符合绝大多数家庭的居住、投资需求,与一些城市的购房入户政策也不冲突,且不会阻碍住房租赁、度假物业市场发展。
B项不是主要目的,C项正确。住宅限购政策主要是为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
D项不符合题意。让低收入者买得起房应该通过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居民收入和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等措施来进行。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

7、【常识判断】下列毛泽东诗词与创作背景对应正确的是: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1930年第一次反“围剿”

B: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1949年解放南京

C: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1948年淮海战役

D: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1941年延安整风运动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对应错误。该诗句出自《七律•长征》。该诗是毛泽东同志在长征期间创作的,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的前不久。该诗与“1930年第一次反‘围剿’”无关。
B项对应正确。该诗句出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该诗是毛泽东同志于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之时创作的。
C项对应错误。该词句出自《西江月•秋收起义》。该词的创作背景是1927年9月爆发的秋收起义。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发动的第一次军事斗争行动。该词与“1948年淮海战役”无关。
D项对应错误。该词句出自《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该词创作于1965年,当时毛泽东同志再次登上井冈山,感慨良多。该词与“1941年延安整风运动”无关。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11题

8、【常识判断】科举考试一直从周代延至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选择人才的重要制度。以下关于科举考试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B: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

C:殿试的录取分为三甲,其中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

D:殿试前三名由低到高分别为榜眼、探花、状元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正确。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历经改革,到明清时期形成了最为正规的科举程序。以清朝为例,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另一说法科举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
B项正确。在乡试、会试、殿试均取得第一名,也就是连续考取解元、会元、状元,被称为三元及第。
C项正确。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D项错误。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因此殿试前三名由低到高分别为探花、榜眼、状元。
故本题答案为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常识判断】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黑龙江是中国的内河

B:长江最大的支流是汉江

C:黄果树瀑布、桂林山水都位于珠江流域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说法错误。黑龙江是流经蒙古、中国、俄罗斯的亚洲大河之一,位于亚洲东北部,因河水含腐殖质多,水色发黑得名,并非中国内河。
B项说法正确。长江最大的一条支流是汉江,又名汉水。
C项说法正确。珠江是中国南方大河,为西江、北江、东江的总称,因在广州市内段的江中旧有一沙洲名为“海珠”而得名。珠江流域旅游资源丰富,著名的黄果树瀑布、桂林山水都在珠江流域。
D项说法正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王维的《使至塞上》,该句意为“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描写了诗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河”,指黄河。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10题

10、【常识判断】下列与中国古代政府机构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军机处始设于清代雍正帝统治时期

B:

隋唐时期中央政府采用三省六部制

C:

宋代的枢密院是主管财政的专门机构

D:

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丞相一职

正确答案:C

解析:

A项说法正确。军机处是清代官署名,是清代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军机处的设立,使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之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B项说法正确。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代,完善于唐代,此后一直沿袭到清末。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是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C项说法错误。宋代时,枢密院是最高军事机构,主管军事。宋代主管财政的专门机构是“三司”,掌管统筹国家财政之事。“三司”的最高长官称“三司使”。

D项说法正确。元代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宰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因此,其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至此,秦代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