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选择是痛苦的,企业变革首先要革自己的命,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就是________重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家眼光既要向外,准确看到新时代环境的改变及趋势,又要向内,重新________企业自身的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蜕变 审视
B:涅槃 考量
C:改造 打量
D:转化 检视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对应横线后的“重生”,所填词语应强调变化巨大。“蜕变”泛指人或事物发生质变;“涅槃”有重生之意;“改造”有从根本上改变旧的、建立新的的意思。三个词语均符合句意。“转化”指转变、改变。其语义程度较轻,不符合题意,排除D。
第二空,此处意为在“重生”过程中,企业家要重新定位企业自身的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审视”指认真端详,与自我内省的文意符合。“考量”指考虑思量,不含有“看”的意思,不能用于“眼光向内”的语境,排除B。“打量”指观察(人的衣着、外貌),不能形容企业家对企业自身状况的内省,排除C。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29题
2、【言语理解】没有无用的知识,只有还没派上用场的知识。人们往往觉得既然用不上,何必为那些________的东西浪费时间。可他们________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知识是关于世间万物的信息,获得一种知识相当于多了一个看世界的角度,从这个角度看过去,一些原有的认识会发生改变,从而又________出新的问题和灵感。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细枝末节 忽略 激发
B:繁文缛节 掩盖 萌生
C:零零星星 忘记 诞生
D:杂乱无章 淡化 迸发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二空,觉得用不上就不去学习知识的人是没有认识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忽略”“忘记”填入恰当,排除B、D。
第三空,“激发灵感”为习惯搭配,排除C。
第一空,“细枝末节”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
3、【言语理解】打开朋友圈,晒美食、晒美景、各种晒,再忙也不会忘记随手拍,让本来繁杂或简单的环节硬生生地多出了这些步骤。看似生硬,实则自然,已然融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不知不觉中花了大量时间,流失了大量精力。有这样一则段子:伤口流血,首先做的不是止血,而是拍照发微信;遇人危难,千钧一发,路过的人首先也不是挺身而出,而是拍照发朋友圈;阅览者的反应,首先也不是问拍摄者为什么是旁观者,而是盲目点赞。好也赞,坏也赞,欢也赞,愁还是赞。寻求帮助的,除了得到赞以外,没有下文。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A:朋友圈的拍与炫
B:朋友圈的真欢喜
C:朋友圈的假繁忙
D:朋友圈的看与赞
正确答案:C
解析:由朋友圈的各种晒可知,人们似乎很忙,哪怕遇人危难也不会挺身而出,而是拍照发朋友圈,而阅览者对各类朋友圈的反应都是点赞,忙得不亦乐乎,通读文段可知作者对这些“忙”是持批判态度的,A、B、D三项都只是这些“忙”的表现,而C项的“假”字恰当地表达了作者的态度。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各国科学家都在开展地球科学研究。最近,有科学家在《科学》上发表论文提出缓解温室效应的两种方案。其中一种方案是在稍低于卷云自然形成的上层大气中加入微小的沙尘颗粒,以________卷云的形成。卷云不同于会反射阳光的白云,而更像覆盖在地球上的毯子,困住从地球向太空辐射的热量,地球也就越来越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减少 冷
B:增加 冷
C:减少 热
D:增加 热
正确答案:C
解析:先看第二空,由“困住从地球向太空辐射的热量”可知,热量无法向太空辐射,地球则会越来越“热”,排除A、B。第一空,分析可知,卷云阻碍了热量向太空辐射,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则需要“减少”卷云,排除D。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23题,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27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28题
5、【言语理解】中华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之所以始终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就在于中华文化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同时,善于吸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相关文化因子,作为改善自身文化机制,培养文化自新能力的有机元素。这就是为什么古巴比伦文化、古印度文化相继消亡,而中华文化却历数千年经久不衰并不断开新继而创造新的文明奇迹的奥秘所在。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只有不断改善自身文化机制才能经久不衰
B:中华文化始终保持强劲生命力的关键
C:古巴比伦文化的消失源于缺乏鲜明的民族特征
D:中华民族要善于吸收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文化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共两句话,第一句指出中华文化始终保持强劲生命力的原因是既保持民族特性,又兼收并蓄。第二句进一步指出这也是中华文化经久不衰并不断创新的奥秘。故文段的主旨是中华文化始终保持强劲生命力的关键,B项表述正确。A、D两项均是文段部分内容,概括不全面,排除。C项,文段论述主体是中华文化并非古巴比伦文化,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19题,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30题
6、【言语理解】网络尤其是微博等传播渠道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很多信息省去了求证环节就被________发布了出去,为流言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但是,这些方便快捷的传播渠道,也可以为传播权威信息所用,公开透明的传播渠道本身也有________功能,也可以大大缩短流言的生命期。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直接 自净
B:随意 反省
C:广泛 修正
D:轻松 过滤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与前文的“省去了求证环节”相对应,填“直接”或“随意”比较合适,排除C、D。
第二空,“反省”针对的主语是人,而此处主语是“公开透明的传播渠道”,排除B。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
7、【言语理解】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B: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C:法律意义上的表达权,常识意义上的豁免权,应该受到尊重
D:法律意义上的豁免权,常识意义上的表达权,应该受到尊重
正确答案:C
解析:A、B两项明显不符,排除。“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讲的是尊重个人在法律意义上的表达权。D项“法律意义上的豁免权”是一种职业特权、程序性特权,与题干意思不符合。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在学习压倒一切的评价体系下,孩子们面临着严重的伙伴关系缺失和游戏缺失。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的专家表示,现实给不了的东西在网络中可以轻松获得,因而孩子一旦接触到网络,便会被其深深地吸引。如果缺乏自制力和正确的引导,孩子们可能沉迷进去而无法自拔。
文中“现实给不了的东西”指的是:
A:自我认可
B:学习压力下的放松
C:自制力和正确的引导
D:伙伴关系和游戏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孩子们面临着严重的伙伴关系缺失和游戏缺失”,接着引出了“现实给不了的东西”,根据就近原则并结合文意可知,“现实给不了的东西”指的应是前文提到的“伙伴关系和游戏”。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3题
9、【言语理解】在最困难的地方,往往________着巨大的创新契机。创新的灵感火花往往会在那些不便 捷、不舒服、不顺手、不畅销的困境中________,一个新领域或许就因此而生。生活中常见事物背后的创新故事就是对此最好的________。例如,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拉链,就是因为扣子太多扣起来费时而发明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隐藏 擦出 证明
B:潜藏 闪现 例证
C:蕴藏 迸发 诠释
D:蕴含 飞溅 注脚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二空,“闪现”多与“念头”搭配,“飞溅”多与“水花”搭配,二者与“灵感火花”均搭配不当,排除B、D。
第三空,“证明”多指判明真伪,常表述为“有力证明”;“诠释”指说明,解释,可与“最好”搭配。此处句意为生活中常见事物背后的创新故事是对前面观点的最好阐释,填“诠释”恰当。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从古代开始,对修辞的研究,就一直包含着伦理的层面。所谓修辞,也就是使用语言来有效说服他人的技巧、技艺或艺术。修辞这种公共话语的伦理价值包括好的动机、对他人的善意、话语内容的真实。离开或背弃了这样的伦理价值,言论技巧就会成为一种不正当的修辞,一种为达目的可以无所不用的手段,一种不正当的诡辩或巧言。
这段文字的中心话题是:
A:公共话语的修辞
B:修辞的伦理价值
C:伦理价值的内涵
D:反对诡辩或巧言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对修辞的研究一直包含伦理的层面;然后指出修辞这种公共话语的伦理价值包括好的动机、对他人的善意、话语内容的真实,修辞不能离开或背弃这样的伦理价值。通读文段发现,文段论述的是修辞的伦理价值,“修辞”“伦理”在文段中多次出现,是文段的高频词,据此判断正确选项应同时包含这两个高频词。
A项未提到“伦理”,C项未提到“修辞”,D项既未提到“伦理”也未提到“修辞”,均可排除。
B项,“修辞的伦理价值”正是文段的中心话题,当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39题,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3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