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学习是神经系统接受外界信息后产生行为变化的过程,信息在神经系统里编码、维持和提取的过程叫作记忆。对于知识、信息的记忆称为陈述性记忆,这种记忆最关键的部位是海马脑区和新皮层脑区。海马脑区对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非常关键,新皮层脑区则掌管长时记忆的储存。截至目前,科学上尚未证明某种食物或药物可以明确提升普通人的学习记忆力。但海马脑区的神经可塑性非常高,想要保持很好的记忆和认知功能状态而不退化,就要多锻炼海马脑区。运动、社交等都是有效的锻炼方式,它们可以通过调节内分泌等多种机制促进神经可塑性,改善记忆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海马脑区的神经系统非常复杂
B:加强海马脑区的锻炼可改善记忆力
C:海马脑区和新皮层脑区与记忆密切相关
D:希望通过药物提升记忆力没有科学依据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记忆的概念以及海马脑区和新皮层脑区这两个记忆最关键的部位;然后说明截至目前,并无科学证明有食物或药物可以提升人的学习记忆力;最后用“但”转折,引出文段的论述重点,即可以通过锻炼海马脑区,改善人的记忆力。B项是对转折后重点的同义转述。A项无中生有。C、D两项是转折前的内容,不是文段的论述重点。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8题
2、【言语理解】从宏观调控看,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是精准把握稳增长与调结构平衡的最优选择,这有助于我们在保持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前提下,既能实现稳就业的目标,又能促进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当务之急是做好处置预案和政策储备,加强相关的舆论引导、风险隔离和社会保障等配套工作,同时运用必要的金融工具,调整负债的期限结构,缓解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短期债务压力。只要处置得当,就不会演变为系统性风险。
与这段文字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促进结构调整取得进展的因素之一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B:运用必要的金融工具,调整负债的期限结构,有助于实现稳就业的目标
C:处置预案和政策储备可以缓解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短期债务压力
D:阻止系统性风险发生主要在于缓解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短期债务压力
正确答案:A
解析:由“运用必要的金融工具,调整负债的期限结构,缓解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短期债务压力”可知,B、C两项强加因果,与文意不符。D项的“主要在于”从文中无法得出。A项可由文段首句推出。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14题
3、【言语理解】养老金制度改革已经________,路径之一是多元化的基金补充机制;其次是建立灵活的退休机制。应尽快实现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科学制定方案________延迟退休政策,同时深入调整个人账户制度的管理模式,并进行实际的投资运营。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刻不容缓 启动
B:势在必行 推动
C:风生水起 施行
D:众望所归 开展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此处用来形容“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刻不容缓”“势在必行”符合句意。“风生水起”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由后文的阐述可知,养老金制度改革尚未进行,排除C。“众望所归”通常用法为“……是众望所归”,排除D。
第二空,“启动政策”为习惯搭配,“推动”多表述为“推动政策的落实”等,排除B。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
提质升级的公共文化服务极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成为小康生活________的一部分。通过公共文化服务,更多人享受到了中国文化繁荣发展的成果,更多的普通人能徜徉在书海,________于艺术,为中华文化的________而惊叹,成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滋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可分割 忘情 鬼斧神工
B:
互为表里 移情 独步天下
C:
相辅而行 钟情 出神入化
D:
不可或缺 纵情 博大精深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空,此处表达的是提质升级的公共文化服务是小康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互为表里”比喻互相依存,互相接受。“相辅而行”指彼此帮助进行或配合使用。两词均适用于关系对等的双方,而文段中两者是包含关系,排除B、C。
第三空,所填词语应能修饰“中华文化”。“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能的精巧,非人工所能为。其用来形容“中华文化”不恰当,排除A。“博大精深”指(思想、学说等)广博深远。“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习惯搭配,填入恰当。
验证第二空,“纵情于艺术”表述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36题,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37题,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39题
5、【言语理解】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逸闻轶事
B:箭拔弩张
C:忧柔寡断
D:纷至踏来
正确答案:A
解析:B项应为“剑拔弩张”,C项应为“优柔寡断”,D项应为“纷至沓来”,A项“逸闻轶事”写法正确,当选。
考题出处:2013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7题,2013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7题
6、【言语理解】在日益现代化的时代,数字化全智能工业和目前的大工业是社会发展最仰赖的生产力,手工艺作为人类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也能发挥它的经济辅助作用,但它的文化功能意义将日益凸显。类似于精神乌托邦的不可或缺,手工艺的存在将给现代人提供复归淳朴人性、回望人类童年的机会,传统工艺的振兴也将开启现代生活与文化创造的新境。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手工艺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辅助作用
B:现代社会手工艺生产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C:文化创造与传统手工艺有着密切的关系
D:手工艺的存在更在于其文化功能意义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在现代化的社会,手工艺能为经济发展起辅助作用,接着以“但”转折指出其文化功能意义日益凸显。然后具体说明手工艺具有哪些文化功能意义。转折后为文段重点,对应D。A项是转折前内容,非重点。B项未强调手工艺的“文化功能”。C项为手工艺文化功能意义的表现之一,表述过于片面。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8题
7、【言语理解】下列语句中,有歧义的是:
A:在众多国家强烈反对的情况下,欧盟委员会依然宣布从2012年开始征收国际航空碳排放费。
B:毛泽东、何叔衡是秘密前往上海的,谢觉哉是何叔衡的同乡兼好友,也不知他去上海干什么。
C:希腊选举结果出炉,新民主党获得胜利,但没有绝对优势。
D:高端市场上逐渐丧失话语权的诺基亚,试图通过推出低价手机来挽救颓势。
正确答案:B
解析: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3题
8、【言语理解】智能机器人在众多行业中________,这不禁让一些人担忧,自己的工作是否迟早也要被机器人代替。对此,我们大可不必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显身手 杞人忧天
B:脱颖而出 瞻前顾后
C:崭露头角 左右为难
D:一枝独秀 庸人自扰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句意为智能机器人在众多行业中的亮眼表现,让一些人担心自己的工作会被机器人代替。“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不能修饰机器人,排除C。“一枝独秀”形容在同类事物中最为突出,最为优秀。填入程度过重,排除D。“大显身手”指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A、B两项均符合句意。
第二空,由“这不禁让一些人担忧……对此,我们大可不必……”可知,此处应填入表担忧的词语。“瞻前顾后”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不符合句意,排除B。“杞人忧天”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忧虑。A项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36题
9、【言语理解】经历过太空遨游的农作物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后,不仅植株明显增高增粗,果型增大,产量比原来普遍增长而且品质也大为提高。
太空环境对植物基因产生影响已得到各国科学家的证实。但是对太空育种原理的解释仍在争论之中。
科学家认为,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变异。由于亿万年来地球植物的形态、生理和进化始终深受地球重力的影响,一旦进入失重状态,同时受到其他物理辐射的作用,将更有可能产生在地面上难以获得的基因变异。综合太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因素的太空环境对植物种子的生理和遗传性状具有强烈影响,但是究竟主要是哪些因素产生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至今还没有定论。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义的一项是:
A:经过太空育种,可以使作物在植株形态、果型特征以及产量和品质方面有很大改善
B:各国科学家都承认太空环境对农作物育种的影响,但对其原理还莫衷一是
C:太空育种是在太空环境中种植作物,利用各种特殊的环境因素来影响植物的各种形态特征,以获得优质的植株
D:经历过太空遨游的种子会产生在地面上难以发生的基因变异,以使生理和遗传性状受到影响
正确答案:C
解析:由首段内容可知,A项正确。
由短文第二段内容可知,B项正确。
由“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变异”“经历过太空遨游的农作物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后……”等表述可知,太空育种是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技术。C项的“在太空环境中种植作物”表述错误。
由短文第三段中“……生理和进化始终深受地球重力的影响,一旦进入失重状态,同时受到其他物理辐射的作用,将更有可能产生在地面上难以获得的基因变异”可知,D项正确。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
10、【言语理解】我们的身体里有着以各种形式存在的能量……科学家们也一直在思考用人体给可穿戴设备供电的方法……中美研究团队2013年发明了依靠运动动能发电的压电纤维……来自澳大利亚和中国的研究人员在2015年首次成功开发了能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新型面料……乍看起来,眼泪似乎是比汗水更不靠谱的燃料来源……但在2015年7月,犹他州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首款集成EFC隐形眼镜,能把人的眼泪转化为电力……虽然生物动力燃料电池是目前受到追捧的新兴技术,但目前发明出的设备能够产生的电力还比较有限。此外,像血液供电这类获取体内化学能量的方式,带有侵入性,也存在着许多风险。未来的生物供电究竟还有哪些可能性?或许我们可以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文字,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A:冷眼旁观
B:暂且搁置
C:拭目以待
D:拒之门外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列举了多种用人体给可穿戴设备供电的探索,虽然这些方法存在电力有限等缺陷,但由“未来的生物供电究竟还有哪些可能性?”可知,作者对这些技术是抱有较大期待的。C项的“拭目以待”符合作者态度。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