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1064

发布时间:2023-01-31 6:52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学习西方并没有错,但把西方视为“真理”则大错特错了。中国并不拒绝其他文明和价值,但中国文化本身必须成为主体。在学习西方过程中,因为没有主体意识,中国文化就失去了主体地位。问题在于,西方文化主导下的西方话语解释不了中国的一切。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西方话语不能说明自己。但是,很少有人去创造,去发明。这种情况不改变,中国永远不会有自己的话语、自己的概念和自己的理论,当然更不用说是文化软力量了。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学习西方时应首先确立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

B:中西方文化都应有各自独立的价值体系

C:自身强大后才能在文化交流中掌握话语权

D:中西方交流中的文化创造或创新应另辟蹊径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提出观点,学习西方,中国文化本身必须成为主体。然后具体论证,解释必须有主体意识的原因及强调没有主体意识造成的危害。由此可知,“确立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为文段强调的重点,A项当选。
B项是文段部分内容,C、D两项文段没有提及。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8题

2、【言语理解】当年的美丽楼兰,这个绿洲上的王国,丝绸之路的要塞,总是驼铃叮当,人迹熙攘,令人眼热而起兵戎。周边的游牧民族厮杀终年不歇,北方的匈奴汹汹如潮肆意南侵,连大汉王朝也皇皇挺兵饮马于此。说话间,________的谋略,________的交响,绿野上驰骋的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尔虞我诈 万马奔腾

B:经天纬地 秣马厉兵

C:汪洋恣肆 戎马倥偬

D:纵横捭阖 金戈铁马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尔虞我诈”指彼此猜疑,互相欺骗,含贬义,与“谋略”的感情色彩不符,排除A。“汪洋恣肆”形容文章、言论、书法等气势豪放,潇洒自如。用来形容“谋略”不恰当,排除C。B项“经天纬地”指谋划天下之事;D项“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二者与“谋略”搭配均恰当。
第二空,“秣马厉兵”表示喂饱马,磨快兵器,指准备作战;“金戈铁马”本意是金属制的戈,披铁甲的战马,借指威武雄壮的军队,也指战争或军旅生涯。此处与“交响”搭配,形容战争的场面,“金戈铁马”更恰当,排除B。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2017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

3、【言语理解】学术研究是一项严谨缜密的科学工作,________是其研究的前提基础。学术不求真便会没有标准,当真正的学术研究被________、舆论炒作成为风气之时,便意味着学术低谷的到来。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实事求是 放弃

B:有的放矢 遗忘

C:去伪存真 冷落

D:推陈出新 忽视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横线前后的“严谨缜密”“学术不求真便会没有标准”可知,所填词语应表达学术研究强调求真之意。“有的放矢”强调说话做事有针对性。“推陈出新”强调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用于继承文化遗产。两者均不体现求真,不符合句意,排除B、D。“实事求是”强调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认知和解决问题。“去伪存真”强调去掉虚假的,留下真实的。两者符合句意。
第二空,由“舆论炒作成为风气”“学术低谷”可知,所填词语应表示真正的学术研究不被看重,“放弃”语义程度过重,排除A。“冷落”填入表示真正的学术研究被冷淡地对待,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8题,202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1题,202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2题,2021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7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2题

4、【言语理解】天池经历了漫长的无名时期,后来伴随着天池传说的兴起,天池也开始________。谈到天池传说,还有一个缘由:人们面对神奇的山水之境时,总爱把神灵的光环罩在山水的头上,使山水之景与神灵之气________,即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声名鹊起 相得益彰

B:门庭若市 相映成趣

C:脱颖而出 相濡以沫

D:广为人知 相视莫逆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门庭若市”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文段说的是天池开始出名,并非强调人多人少的问题,排除B。“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通常用于其他事物比较的语境,而文段中说的是天池自己的变化,排除C。
第二空,句中说的是把“山水之景”和“神灵之气”结合起来。“相视莫逆”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对象均只能为人,排除D。“相得益彰”填入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84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85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0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2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6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85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5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9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4题

5、【言语理解】下列诗句中,表示期盼将来相聚的一句是:

A:君问归期未有期。

B:巴山夜雨涨秋池。

C:何当共剪西窗烛。

D:却话巴山夜雨时。

正确答案:C

解析:这四句诗出自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四句诗意思分别是: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夜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由此可以判断,只有第三句表达的意思是期盼相聚。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在这个国家的历史上,一直都缺乏对于个体的足够尊重。(A)自春秋至近代中国,尊严一词多与权力有关。但在现代,尊严一词更多是与权利有关,简言之,尊严就是独立个体的权利被尊重。但是古代中国的等级秩序森严、个人本位缺失、权利意识匮乏、礼法与宗法约束、私有产权不受保护、公私领域没有界分等等一系列因素,造成了古代中国人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个体被尊重。(B) 而到了现代中国,在“全国一盘棋”的年代,个体被诠释为“一枚螺丝钉”,“祖国需要你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 (C) 时至今日,仍有人认为个体对于国家而言不过是“蝼蚁”。(D) 可见要让中国人有尊严地活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个体的选择与感受完全被忽视,更别提个体被尊重甚至幸福感了。”一句是从文中抽离的,它最恰当的位置是: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C

解析:由“个体的选择与感受完全被忽视,更别提个体被尊重甚至幸福感了”可知,其前句应论述比“个人不被尊重”更严重的一种情况,即“个体的选择与感受完全被忽视”。C处前句的“祖国需要你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与此相符,故此句填入C处恰当。
A、B两处前均说明缺乏对个体的尊重,未涉及“个体的选择与感受完全被忽视”的内容,衔接不当,排除;D处前提到“蝼蚁”是强调时至今日仍有人对个体不够尊重,而达不到“完全被忽视”的程度,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16题,2012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21题

7、【言语理解】研究发现,经常上网的人和从未上网的人大脑在使用搜索引擎和读书时会有不同反应。当阅读书面文字时,上网高手与上网生手没有表现出任何区别。而在搜索引擎上搜索时,两组实验对象的大脑神经激活表现则明显不同:上网高手在大脑左前区的一个特定网络(其功能是控制决策和整合复杂信息)很活跃,而上网生手的大脑在这一区域的活动甚微。但是,在互联网上仅活动5天之后(每天l小时),搜索引擎就激活了他们大脑中的这一区域。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

A:上网并不能有效提高人的阅读能力

B:与上网生手比,上网高手大脑左半球更加发达

C:书本阅读和网络搜索引起的大脑活动区域不同

D:经过一段时间后,网络对人脑的刺激作用就不明显了

正确答案:C

解析:由“当阅读书面文字时,上网高手与上网生手没有表现出任何区别”和“而在搜索引擎上搜索时……上网高手在大脑左前区的一个特定网络很活跃,而上网生手在这一区域的活动甚微”的对比可知,C项正确。其他三项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0题

8、【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虽然现在所访问的一些国家,对我们很陌生,了解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导游的帮助下,整个访问行程一定会非常顺利

B:昨日,长白山上的高山牡丹花已开得十分茂盛。如果明媚的阳光能够持续一段时间的话,山上五光十色的花很快就能冒出来

C:《最强大脑》国际PK赛第一场,中国男孩李云龙和意大利少年安德烈表现迥异,引发观众对“中国式教育”的大讨论。面对质疑,李云龙的父亲李勇表示将坚持自己的教育方式

D:行政改革蓝皮书《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2013)》调查,超六成受访者对八项决定持续实施有信心,民众对官员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的建立,有很高的期待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主客颠倒,不合逻辑。应是我们对所访问的国家很陌生。B项“五光十色的花”搭配不当。D项成分残缺,应在“调查”后添加“显示”。C项无错误,为正确答案。

考题出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34题

9、【言语理解】自张爱玲在大洋彼岸以自己独特的方式   告别人世至今,张爱玲研究已经   ,海峡两岸三地出版的张爱玲传记、张爱玲研究专著和张爱玲评论汇编接连不断。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悄然 蔚为大观

B:悄悄 汗牛充栋

C:悄然 汗牛充栋

D:悄悄 蔚为大观

正确答案:A

解析: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46.化肥污染通过食物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因而被视为是农药的一种污染,尤其是大棚内栽种的蔬菜受到化肥污染较严重。中国农业科学院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对食品硝酸盐(氮肥的分解物)摄入量的规定,提出了蔬菜卫生的评价标准: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低于432mg/kg,允许生食;432-785mg/kg,不宜生食;785-1440mg/kg,生食和盐渍均不宜;1440-3100mg/kg,不允许熟食。
上海市近期一项对蔬菜的检测发现,大棚内叶类蔬菜硝酸盐超标率达51.5%,茄果类超标率达15.6%;而大田叶类蔬菜硝酸盐超标率为20.5%,茄果类则未检出。造成大棚内蔬菜硝酸盐含量积累高的主要因素有几方面,但都与化肥的过量和不当施加有关系:大棚内蔬菜生产周期长,化肥投入水平比大田蔬菜高出50%以上;大棚封闭的环境条件,由于得不到雨水冲洗,土壤中硝酸盐容易积累含量升高;大棚内光照强度比大田弱,使蔬菜作物叶片中硝酸盐还原酶活力下降,导致硝酸盐积累加大等等。
下列选项中,____对减少化肥对大棚蔬菜的污染作用不大。

A:氮肥深施并盖土

B:控制氮肥用量并早施肥

C:少用或不用化肥

D:加强外部光照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原文,化肥对大棚蔬菜的污染有以下几个因素:化肥施加过量;得不到雨水冲刷;光照强度弱。B、C两项实际上都是在控制化肥的用量,可以减少对大棚蔬菜的污染。D项加强外部光照,也可以减少污染。A“氮肥深施并盖土”的做法并没有减少化肥的用量,对减少大棚蔬菜的污染作用不大。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