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专项常考题集1062

发布时间:2023-01-30 21:17     浏览量:7

1、【常识判断】下列观点与所属流派对应正确的是:

A: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兵家

B: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法家

C: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儒家

D: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墨家

正确答案:C

解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出自《孟子》,《孟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故选项对应兵家的表述错误。A项错误;“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意为偷带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引申义为现实是虚伪的,语出道家经典著作《庄子》,故选项对应错误。B项错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出自《论语》,反映出孔子的反战思想,故选项属于儒家思想。C项正确;“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系韩非子提出的著名的法家教育纲领。故题干对应墨家的表述错误。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常识判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政府机关举行重大庆典、纪念仪式时,应当奏唱国歌

B:在公开场合,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是犯罪行为

C:外交活动中奏唱国歌的场合和礼仪,由外交部规定

D:不得将国歌作为公共场所的背景音乐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第四条规定,“在下列场合,应当奏唱国歌:……(五)各级机关举行或者组织的重大庆典、表彰、纪念仪式等;……”
B项说法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第十五条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知,只有在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才是犯罪行为。
C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第九条规定,“外交活动中奏唱国歌的场合和礼仪,由外交部规定。”
D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第八条规定,“国歌不得用于或者变相用于商标、商业广告,不得在私人丧事活动等不适宜的场合使用,不得作为公共场所的背景音乐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

3、【常识判断】

下列词语与“天干地支”无关的是:

A:

寅吃卯粮

B:

猴年马月

C:

甲乙丙丁

D:

龙马精神

正确答案:D

解析: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称为“干支纪法”,主要用于计时。十二生肖用于纪年。

A项有关。“寅吃卯粮”即寅年吃了卯年的粮食,形容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入不敷出,只能预先挪用眼下亏空着的财物或还没到手的收入,不顾将来。“寅”和“卯”都属于十二地支。该词语与“天干地支”有关。

B项有关。“猴年马月”泛指未来的岁月。这个词最早出于我国农历的干支纪年、纪月。根据农历干支,猴年12年一个轮回,马月12个月一个轮回。凡是猴年,必有一个月是马月,“猴年马月”的周期是12年。该词语与“天干地支”有关。

C项有关。“甲乙丙丁”是天干排序的一到四位,指事物的顺序或大概轮廓。该词语与“天干地支”有关。

D项无关。“龙马精神”比喻人旺盛的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样子。该词语与“天干地支”无关。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4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9题,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9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4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0题

4、【常识判断】下列关于生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蚯蚓属于雌雄异体的动物

B:梅花先开花后长叶子

C:大鲵(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

D:母鸡无须交配就可以下蛋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错误。蚯蚓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B项正确。梅花先开花后长叶是为了促进花粉传播,因为没有叶片的干扰,花粉会更容易在植株之间随风传递。
C项正确。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两栖动物一般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
D项正确。鸡蛋是由鸡的卵细胞发育而来,无须交配。母鸡不交配生的蛋是无精卵,不能孵化出小鸡,可供人类食用。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常识判断】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该商品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影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包括:
①考察时间周期的长短②商品的重要性
③商品用途的广泛性④商品的价格
⑤商品的可替代性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A

解析: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①商品可替代的程度。商品的可替代程度越大,商品的弹性就越大。②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商品的用途越广泛,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反之,用途越狭窄,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小。③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④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当一种商品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占有很小的一部分时,消费者可能不太会注意这种商品的价格变动,那么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比较小。⑤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一般说来,所考察的调节时间越短,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相反,调节时间越长,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0题

6、【常识判断】民歌是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生活,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下列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①《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陕北民歌
②《康定情歌》——云南民歌
③《北京的金山上》——藏族民歌
④《掀起你的盖头来》——蒙古族民歌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正确答案:A

解析:①《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陕北民歌;②《康定情歌》是四川藏族民歌,康定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首府;③《北京的金山上》是一首藏族民歌;④《掀起你的盖头来》是王洛宾先生改编的维吾尔族民歌,又一说为乌孜别克族民歌 。①③对应正确。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

7、【常识判断】人们在厨房做菜时,如果不小心把水滴进热油锅中,常常会发生溅油的现象。这是因为:

A:水与油一起加热产生了化学反应,释放出热量

B:水密度比油大而沸点比油低,会在油面下迅速汽化

C:油在加热情况下与水相溶,更容易蒸发而产生气泡

D:水在加热时对流速度加快,与油发生摩擦而产生了热量

正确答案:B

解析:油的密度比水的小,且其沸点比水的大,所以少量的水进入到多量的高温油里,水便爆发性地汽化蒸发。这样,周围的油被带得飞溅起来,由此就产生了“溅油”现象。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73题,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77题

8、【常识判断】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关于举证责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在行政赔偿、补偿的案件中,原告应当对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提供证据

B:被告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已经收集了证据,但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延期提供

C:原告提供的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

D: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应当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说法正确。《行政诉讼法》第38条规定:“在行政赔偿、补偿的案件中,原告应当对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提供证据。因被告的原因导致原告无法举证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B项说法正确。《行政诉讼法》第36条规定:“被告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已经收集了证据,但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延期提供。”
C项说法正确。《行政诉讼法》第37条规定:“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
D项说法错误。《行政诉讼法》第35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
故本题答案为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常识判断】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下列不能提高温室栽培西瓜甜度的措施是:

A:加装LED灯补充光照

B:对温室玻璃表面定期清洁

C:在温室中圈养一定数量的家禽

D:维持温室内适合西瓜生长的温度不变

正确答案:D

解析:A、B两项不选。光照强度会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糖分的转化积累,而利用大棚模式栽培时光照明显低于露天栽培。为了保证西瓜的甜度,就需要通过人工补光来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加装LED灯补充光照、对温室玻璃表面定期清洁都有利于增强光照的力度,能够提高温室栽培西瓜的甜度。
C项不选。在温室中圈养一定数量的家禽,一方面,家禽的粪便,会补充西瓜所需的肥料;另一方面,家禽呼吸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增加了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提高了光合作用效率,有利于提高温室栽培西瓜的甜度。
D项当选。昼夜温差会影响西瓜的甜度。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减少植物的呼吸作用对于糖分的消耗,便于糖分的积累,从而有助于提高西瓜的甜度。因此,维持温室内适合西瓜生长的温度不变,不能提高温室栽培西瓜的甜度。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常识判断】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法律和道德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均具有规范性

B: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而道德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自律得以实施

C:违法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但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都违法

D:法律和道德可以互为促进

正确答案:C

解析:“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都违法”是正确的,但违法行为也不一定都违反道德,譬如违反程序法的行为,一般不在道德的规范范围内,因此根本算不上违反道德,C项错误。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