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熊掌:有力
A:河马:彪悍
B:鹰眼:犀利
C:驼峰:耐力
D:牛:勤劳
正确答案:B
解析:熊掌是熊的一个部位,有力是熊掌的特点。
A项,河马彪悍,但河马并非一个部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鹰眼是鹰的一个部位,犀利是鹰眼的特点,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驼峰是骆驼的一个部位,但有耐力是骆驼的特点,而非驼峰的特点,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牛勤劳,但牛并非一个部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乡类)第29题
2、【判断推理】X光片:骨折
A:卫星云图:降雨
B:科普图书:知识
C:电子导航:路线
D:饮食习惯:健康
正确答案:A
解析:通过X光片可以判定是否骨折。
A项,利用卫星云图可以预测是否降雨,与题干关系相同。
B项,通过科普图书获得知识,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电子导航可以指引路线,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饮食习惯影响健康,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
3、【判断推理】行政主体是指享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作出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由其本身对外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组织。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是行政主体的是:
A:行政机关
B: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管理权的组织
C: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
D:行政机关的派出机关
正确答案:C
解析:行政主体的定义要点:①享受行政职权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②对外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组织。
A项的行政机关、B项的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管理权的组织、D项的行政机关的派出机关都符合定义要点,都是行政主体。
C项的,“省长”不是组织,不符合要点②,不属于行政主体。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
4、【判断推理】研究人员对四川地区出土的一批恐龙骨骼化石进行分析后发现,骨骼化石内的砷、钡、铬、铀、稀土元素等含量超高,与现代陆生动物相比,其体内的有毒元素要高出几百甚至上千倍。于是一些古生物学家推测这些恐龙死于慢性中毒。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不能质疑上述推测的是:
A:恐龙化石附近土壤中的有毒元素会渗进化石
B:恐龙化石内还有很多相应的解毒元素
C:这批恐龙化石都是老年恐龙,属于自然死亡
D:在恐龙化石附近的植物化石里,有毒元素含量很少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点:一些古生物学家推测这些恐龙死于慢性中毒。论据:研究人员发现恐龙骨骼化石中的有毒元素含量比现代陆生动物高出几百甚至上千倍。
A项,说明恐龙骨骼化石中的有毒元素含量高可能是土壤中的有毒元素会渗进化石形成的,即恐龙不一定是死于慢性中毒,削弱了题干结论,可以质疑。
B项,恐龙化石内含有解毒元素,说明恐龙中毒后可能被解毒,那么恐龙不一定是死于慢性中毒,削弱了题干结论,可以质疑。
C项,直接说明这些恐龙属于自然死亡,而不是死于慢性中毒,削弱了题干结论,可以质疑。
D项,植物化石内有毒元素含量的多少与恐龙是否死于中毒无明显关系,属于无关项,不能质疑。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3题
5、【判断推理】
防御性倾听是指在沟通过程中,当讯息接收方察觉对方话语中的指责时,所做出的自我保护性的回应,例如否认、辩解、攻击等。
根据上述定义,当甲被乙指责做事不认真时,下列甲的回应中不属于防御性倾听的是:
A:
“你比我做事还不认真”
B:
“你知道我做事一向很认真”
C:
“最近身体不好,没办法全力以赴”
D:
“很抱歉,由于我不认真,给你带来了麻烦”
正确答案:D
解析:
防御性倾听定义的关键信息:当讯息接收方察觉对方话语中的指责时,所做出的自我保护性的回应,例如否认、辩解、攻击等。
A项,“你比我做事还不认真”是攻击性的回应,符合定义。
B项,“你知道我做事一向很认真”是否认性的回应,符合定义。
C项,“最近身体不好,没办法全力以赴”是辩解性的回应,符合定义。
D项,“很抱歉,由于我不认真,给你带来了麻烦”一方面表达歉意,另一方面承认自己的问题,并未做出自我保护性的回应,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87题
6、【判断推理】烟灰:烟灰缸
A:黑板:黑板擦
B:鼠标:鼠标垫
C:首饰:首饰盒
D:领带:领带夹
正确答案:C
解析:烟灰盛放在烟灰缸中。
A项,黑板擦用来擦黑板,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鼠标放置于鼠标垫上,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首饰收藏在首饰盒里,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领带夹夹在领带上,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
7、【判断推理】副校长:我主张王老师和邱老师中至多有一人可以被推荐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候选人。
校长:我不同意。
以下哪项最准确地表达了校长的意见?
A:王老师和邱老师都不可以被推荐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候选人
B:王老师和邱老师中至少有一人可以被推荐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候选人
C:王老师和邱老师都可以被推荐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候选人
D:如果王老师可以被推荐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候选人,则邱老师也可以
正确答案:C
解析:校长不同意副校长的观点,表明校长所赞成的观点为副校长所说观点的矛盾命题。“两人中至多有一人”可表示为“非A或非B”,所以其矛盾命题为“A且B”,即“王老师和邱老师都被推荐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候选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6题
8、【判断推理】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820万,再创历史新高。眼下为了“抢”人才,不少城市纷纷出台引才新政。媒体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回答“你希望就业的城市”这一问题时,六成受访者选择二线城市,三成受访者选择一线城市,仅一成受访者选择三四线城市。这主要基于对生活成本、就业机会与发展空间的综合考量。80.53%的受访者认为房价等生活成本是主要考虑因素。换个更直白的说法,就是一线城市居之不易,于是大学生就业“首选二线城市”。
下列各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的是:
A:一线城市经济活力强,具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B:综合考虑生活成本与发展机会,二线城市更受毕业生青睐
C:就目前情况来看,三四线城市经济活力不足,发展机会有限
D:高房价令毕业生对一线城市望而生畏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观点:一线城市居之不易,于是大学生就业“首选二线城市”。
A项,指出了一线城市的优势,但不能说明大学生首选的就不是二线城市,不能支持题干观点。
B项,说明了综合考虑后二线城市更受毕业生青睐,支持了题干观点。
C项,指出了三四线城市的劣势,但不能说明大学生会不会首选二线城市,不能支持题干观点。
D项,指出了一线城市的劣势,但不能说明大学生会不会首选二线城市,不能支持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
9、【判断推理】麻雀:动物:生物链
A:豆浆:早餐:豆制品
B:开水:纸杯:便利品
C:发卡:首饰:装扮品
D:钢笔:电脑:办公品
正确答案:C
解析:麻雀是一种动物,动物属于生物链之一。
A项,豆浆属于早餐,但早餐和豆制品是交叉关系,而非包含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用纸杯盛放开水,两者并非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发卡是一种首饰,首饰属于装扮品之一,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钢笔和电脑不具有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33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32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3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9题,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6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27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6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2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9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
10、【判断推理】病毒式营销,是指发起人把产品的最初信息发送到用户,再依靠用户自发进行口碑宣传的一种营销方法。这种战略像病毒一样,利用快速复制的方式将信息传向数以千计、乃至百万计的受众。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病毒式营销的是:
A:某公司通过发展客户作为销售渠道,鼓励他们向更多人推销该公司产品
B:某企业举办广告创意设计大赛活动,让消费者自己设计相关产品的广告
C:某公司通过电子邮箱随机发送产品广告,并告知转发该广告可参与抽奖
D:某商家用标新立异的广告词宣传,网友纷纷转发使其迅速成为流行语
正确答案:D
解析:病毒式营销的定义要点:①把产品的最初信息发送到用户;②用户自发进行口碑宣传。
A项,公司鼓励客户向更多人推销产品,并非用户自发进行,不符合要点②。
B项,让消费者自己设计相关产品的广告,并非用户自发进行,不符合要点②。
C项,告知转发该广告可参与抽奖,并非用户自发进行,不符合要点②。
D项,用标新立异的广告词宣传,属于把产品最初信息发送给用户,网友纷纷转发,体现了用户自发进行宣传,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