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沿着开放大道行驶,一座座建设中的高楼________。在灰色膜网的包裹下,一些大楼虽未完全竣工,工地上却不见扬尘,也少有噪音。路旁绿树枝繁叶茂,街上行人悠闲漫步,很是________中央活动区的定位。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错落有致 贴合
B:拔地而起 契合
C:鳞次栉比 适合
D:美轮美奂 吻合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错落有致”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拔地而起”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陡然矗立在地面上;“鳞次栉比”形容房屋等密集;“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此处描述“一座座建设中的高楼”,强调的是对正在进行但尚未完成的建设成就的赞赏,“拔地而起”填入更符合语境。
第二空,“契合”语义程度最重,也更能突出对中央活动区的精确定位。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1题
2、【言语理解】下面哪句话正确?
A:没想到在回家的路上,我更遇到了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
B:这些学生到底有没有自律精神?为什么连那么很小的事都做不好?
C:我觉得学习既然重要,但它并不是全部,您不明白我的意思吗?
D:在麦当劳吃饭时,我看见一幅回收旧电池的广告,它引起了我的注意。
正确答案:D
解析:A副词使用不当,“更”应该改为“又”;B累赘多余,去掉“很”;C关联词搭配不当,把“既然”改成“虽然”。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你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当你去某处时,返程的路程似乎更短,花费时间更少。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旅程的确切长度,只是通过一些其他线索来估算。当我们前往陌生之处时,去时的路似乎比返程的路更长,因为当时我们看到的是一连串新鲜的事物。然而,在返程时,我们仅仅需要识别一些路标,而非形成新记忆,因此大脑感觉时间缩短、空间变小。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
A:外在刺激影响我们的时间感知
B:时间影响我们的空间感
C:时间感知影响我们的旅程长度
D:空间影响我们的时间感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句提出问题,为什么人们感觉返程的路程更短,花费时间更少。后文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讨论的是影响“时间感”的因素,首先排除B、C。人们感觉去时的路比返程的路更长,是因为去时置身于一连串新鲜事物构成的空间中,故应是空间影响我们的时间感。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筷子,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就开始使用筷子。不过最初它并不叫筷子,而是叫“箸”或“筴”,“筷”这个称呼是怎么出现的呢?据文献记载,中国东部江南一带的人认为“箸”和“住”的发音一样,在江边行船的人很忌讳停住,就取反意称“箸”为“快”。到公元10世纪的宋朝,人们又在“快”字上加上了“竹”字头,因为筷子大都是用竹子做成的。于是,中国人发明的这件食具就有了现在大家知道的名字“筷”。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筷子的:
A:得名过程
B:历史演变
C:文献记载
D:出现年代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根据文献的记载来叙述“筷子”这一名称的由来,并没有提及“筷子”的历史演变,因此A项正确,B项错误。文段中出现文献记载是为说明筷子名称的由来,是一种论述手法,而非主要内容,C项错误。D项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
①与传统媒体“你给什么我看什么”的信息获取方式不同,网络媒体为用户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让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想看的内容
②然而,很多学者担忧过度个性化的推荐会引起“回声室效应”
③由于网络信息的过载和多样,很多社交媒体也都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为用户推送更加个性化的新闻,让新闻更加符合每个人的口味
④现代人已经习惯通过社交网站来获取各类新闻信息
⑤这些个性化算法使得只有和人们的意识形态一致的信息才会被呈现,人们的视野越来越窄,可以接触到多元化信息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⑥根据算法的推荐,人们逐渐接收到的都是和自己意见相似的新闻与朋友分享的信息,持不同观点的人也逐渐形成愈发封闭的小圈子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④②⑥⑤①③
B:
⑥①②④③⑤
C:
⑥⑤①②④③
D:
④①③②⑥⑤
正确答案:D
解析:
观察选项,首句在④、⑥中选择,④指出现代人已经习惯通过社交网站来获取新闻信息;⑥指出根据算法的推荐,人们接收到的信息大多都与自己意见相同,且不同观点的人会逐渐形成封闭的圈子。分析两句可知,④引出话题,⑥指出具体问题,④作为首句更恰当,排除B、C。再看A、D两项,②前分别为④和③,②中包含转折词“然而”,讲的是很多学者担忧过度个性化推荐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其前应论述个性化推荐带来的好处,对应③中的“让新闻更加符合每个人的口味”,因此③②更合适,排除A。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8题
6、【言语理解】下列句子表达上有问题的是:
A:小型客机,速度不亚于大型喷气式客机,只容纳十几位乘客,可以在中小城镇的简易跑道上起飞降落。
B:油菜籽可以榨油,种仁的含油量高达59.2%,是我国产油最高的植物之一,茶油是植物油中的珍品,容易被人体消化利用。
C:为了便于阅读和流传,姑苏抱瓮老人将“三言”“二拍”加以选编,辑为《今古奇观》,是当今流传最广的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选本。
D:在辽阔的宇宙海洋里,太阳只是一名很普通的成员,恒星世界中的巨人——红超巨星的直径要比太阳大几十倍或几百倍!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语义混乱,“速度不亚于大型喷气式客机”“可以在中小城镇的简易跑道上起飞降落”均是小型客机的优点,而这两个分句间的“只容纳十几位乘客”不是小型客机的优点。可将A项改为“小型客机,虽只能容纳十几位乘客,但速度不亚于大型喷气式客机,且可以在中小城镇的简易跑道上起飞降落”。
考题出处:2015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2题
7、【言语理解】虽然说经营性养老机构的定价是放开的,政府不能够干预,但是,从保障购买者权益、稳定养老床位价格、规范市场秩序等角度来说,有关方面需要高度警惕这种销售床位的经营模式带来的种种问题。比方说,床位可以炒卖,这既有可能背离了养老机构床位的属性——把养老服务变成一种投资形式,还有可能把养老机构床位的价格哄抬高,导致老人们买不起也住不起。另外,床位售价被炒高后很有可能会出现闲置浪费。总之,如果不加以规范,有可能重蹈中国楼市的炒房覆辙。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养老机构炒卖床位将带来各种问题
B:政府应当关注养老机构的床位定价
C:政府应当规范养老机构的经营模式
D:养老机构炒卖床位可能是变相炒房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先指出经营性养老机构的定价是放开的,政府不能干预;接着以“但是”转折指出从保障购买者权益、稳定养老床位价格等角度考虑,有关方面需要高度警惕养老机构销售床位的经营模式带来的种种问题,并具体举例说明;文末再次强调对养老机构经营模式“加以规范”的重要性。C项与此相符,当选。
A、D两项均为养老机构床位可以炒卖所带来的问题,而非文段重点,排除。B项“床位定价”概括过于片面,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4题,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44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6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12题
8、【言语理解】“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据称是法国启蒙思想家、被称为“法国良心”的伏尔泰说的。作为捍卫“言论自由”标志性的符号,这句话一直被欧美媒体和政客不遗余力地向全世界推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经考证,伏尔泰并未说过这句话,这好像在西方“言论自由”的说法上戳了一个窟窿。一个在欧美生活多年的中国学者称,在美国有18种“言论自由”不受保护,“欧洲人权公约”对言论自由限制的内容比言论自由的内容长一倍。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西方“言论自由”存在双重标准
B:西方“言论自由”是不存在的
C:西方不存在绝对的“言论自由”
D:有人借伏尔泰之名杜撰了言论自由的名言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伏尔泰的名言是西方捍卫“言论自由”的标志性名言。接着转折指出该句话并非出自伏尔泰的事实,并表明绝对自由在理论上的不成立。接着通过一个在欧美生活多年的中国学者的说法指出西方关于言论自由的限制很多,即在事实上也不存在绝对的“言论自由”。由此可知,C项为正确答案。
A项“双重标准”的说法在文中没有体现;B项对西方的“言论自由”进行了全盘否定,不符合文意;D项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不是文段的重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9题
9、【言语理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也在用创造、用奋斗,书写新时代的________。回溯历史,让我们摆脱“开除球籍”忧思的,是中华儿女敢教日月换新天的________;助我们“杀出一条血路”的,是亿万人民那一股子敢闯敢干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壮丽篇章 满腔情怀 无畏气概
B:美好憧憬 满腔情怀 坚强毅力
C:壮丽篇章 豪情壮志 英雄气概
D:美好憧憬 豪情壮志 拼命精神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憧憬”一般不与“书写”搭配,“书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为常见搭配,排除B、D。
第二空,“中华儿女敢教日月换新天”体现的是一种志气。“豪情壮志”指豪迈的情怀,远大的志向。用在此处恰当,排除A。
验证第三空,“英雄气概”填入恰当。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
10、【言语理解】①现在,我们仍然在为逐步________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进行不懈的努力。
②随着时光的________,他脸上的皱纹更深更密了,古铜色的面庞犹如深秋里沟谷纵横的山野。
③国际互联网传递着世界的最新消息,它________了各国文化,使愈来愈多的人相互了解。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改善 流逝 勾通
B:完善 流逝 沟通
C:完善 流失 勾通
D:改善 流失 沟通
正确答案:B
解析:②句,“流失”指有用的物质散失掉或被风、水带走;离开原单位另谋职业。“流逝”指时间消逝,悄悄逝去。与“时光”相搭配,“流逝”最恰当,故可排除C、D。
③句,“沟通”使彼此通连,相通。“勾通”暗中串通,含贬义。句中说的是各国文化的交流,用“沟通”更恰当,排除A。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