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1045

发布时间:2023-01-27 22:42     浏览量:27

1、【言语理解】沿着卢瓦尔河,法国的历史被书写进河谷里________的城堡群中。想要探寻几百年间法国乃至欧洲王公贵胄间的权力斗争,窥视________的宫廷秘事,就要从走进这一座座城堡开始。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鳞次栉比 不可捉摸

B:星罗棋布 波诡云谲

C:浩如烟海 变幻莫测

D:不计其数 变幻无常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不能修饰“城堡”,排除C。“不计其数”指没办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修饰城堡群的数量程度过重,排除D。
第二空,“不可捉摸”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波诡云谲”形容事物变幻莫测。形容欧洲王公贵胄的宫廷秘事,用“波诡云谲”更恰当,排除A。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27题,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6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8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7题

2、【言语理解】学术评价中,往往交织着主客观的各种复杂因素。由于学术评价常受到评价主体学术观点、情感倾向、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人们倾向于依靠量化数据进行评价。事实上,这类数据所包含的评价意义是由点击者、下载者、引用者体现出的,过度倚重这类数据就是把量化数据的制作者当成了评价主体。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以量化指标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备受争议

B:在进行学术评价时不能过多依赖量化数据

C:正确的学术评价需要经历很长的历史过程

D:经得住实践检验的学术评价才是可靠的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由于学术评价常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人们更倾向于依靠量化数据进行评价,接着以“事实上”做转折指出过度倚重量化数据就是把数据的制作者当成了评价主体,也不能得到客观的评价。故在进行学术评价时不能过多依赖量化数据。B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项“备受争议”无法从文段得出。C项不是文段的观点。D项过度推断,文段并没有否定以量化指标评价,反对的是过度倚重数据的做法。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2013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8题,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2013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3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2013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6题,2013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3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2题

3、【言语理解】中央电视台关于“你幸福吗”的调查中“幸福”这一话题引起了广大民众的普遍________。人们对于幸福的渴求,对于幸福的定义已经越来越贴近________的生活。幸福不是一个________的目标,而是在生活中处处存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关心 细微 高远

B:关注 细微 高远

C:关心 细致 遥远

D:关注 细致 遥远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关注”是指对某一事物特别留心,“关心”是关怀的意思。文段讲的是广大民众对“幸福”的话题比较留意,选“关注”更恰当,排除A、C。
第二空,“细致”常用来形容工作、心思等,与“生活”搭配不当,排除D。
第三空填“高远”也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

4、【言语理解】负面新闻并不是永远都制造________,从商业角度看,负面宣传在某种情况下可以________销售,尤其在公司和产品不知名的情况下。曾有研究者发现,如果某些书籍的作者让读者感觉________,书被评为劣作却能起到相反的效果——它们的销量增加了45%。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伤害 促进 亲切

B:损失 带动 熟悉

C:悲剧 刺激 陌生

D:难题 提高 冷淡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损失”常与“造成”搭配,“制造损失”搭配不当,排除B。
第二空,“提高”与“销售量”搭配恰当,与“销售”搭配不当,排除D。
前文提到“在公司和产品不知名的情况下”,因此第三空应填入能表示“不知名”的词,“亲切”和“熟悉”都表示很知名,与文孤单矛盾,排除A、B。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0题,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2013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2013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3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2013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3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

5、【言语理解】中国人在室内焚香,始自战国时代,此时期也开始出现铜制香炉。秦、汉之后,随着制香、用香日益普及,各种式样的炉具________,其材质涵盖陶器、瓷器、铜器、鎏金银器、掐丝珐琅、竹木器及玉石等。这些不同材质、工艺的香炉,除了用于宗教祭仪,也成为文人墨客案头________的赏玩之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眼花缭乱 稀松平常

B:独具匠心 信手拈来

C:应运而生 不可或缺

D:与日俱增 不可多得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句意为制香、用香普及后炉具也随之产生。“眼花缭乱”形容眼前的景象复杂纷繁,使人感到迷乱,常与“令人”搭配,填入此处不恰当,排除A。“独具匠心”指具有独特的想法,形容在技术或艺术构思方面有创造性,与句意不符,排除B。“与日俱增”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地不断增长,形容增长得很快,多用于形容感情,与句意不符,排除D。“应运而生”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填入符合句意。验证第二空,“不可或缺”表示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形容香炉在文人墨客案头的重要程度,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9题

6、【言语理解】21.这一地区,只有突破      的农业生产结构,才能为劳动力转向创造条件。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单一

B:唯一

C:单调

D:单独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中,“结构”只能用“单一”来修饰,“唯一”强调独一无二,“单调”强调事物枯燥无味,“单独”强调独自,没有他人他物陪同。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老话“时间如流水”可能是错的。一个新的理论称,时间并不是向前流逝的,相反,时间中的一切都是始终存在的。该理论称,如果我们“俯瞰”宇宙,那么我们将看到时间是向着所有方向延伸的,正如我们此刻看到的太空。这个有趣的理论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哲学副教授布拉德福德·斯科博士提出的。他认为事件并非从我们身边驶过并永远消失不见——相反,它们存在于时空的不同位置。
下列语句中,符合这一理论的说法是:

A:我们在时间中穿行,就像一艘船在水上航行

B:时间是对称的,在另一个宇宙中的智慧体看来,我们宇宙的时间是后退的

C:你在时间中被展开,类似于你在空间中被展开的那样,我们并非处于单一的时间中

D:现在是一个“焦点”。从过去移动至未来,我们处于这个焦点之中,并随着它前进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主要介绍了布拉德福德·斯科博士提出的关于时间并非向前流逝,而是向着所有方向延伸的理论。A、D两项均是这一理论否定的观点,B项的“后退”从文段无法推出。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加大了对贪污、腐败、徇私枉法等的查处和打击,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B:改革公费医疗制度,实施医疗保险的问题,对于广大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接受的,相关政府部门应耐心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C:能否做好水资源的开源和节流,是西部开发成功的关键。

D: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广大有志青年提供了一个驰骋、进取的广阔空间。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分类不当。“贪污、腐败、徇私枉法”之间有交叉。且“加大”没有宾语,应在“打击”后添加“力度”。
B项主客颠倒。应改为“广大群众对改革公费医疗制度,实施医疗保险的问题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接受的”。
C项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
D项没有语病,当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7题

9、【言语理解】越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和________挑战,越要有保持主动扩大开放的勇气和定力。经济全球化是________的时代潮流,只有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才能拓展新一轮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严峻 不可逆转

B:严酷 无可挽回

C:严重 不可改变

D:严苛 无法逆转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严峻”侧重于“峻”,即严厉。常与考验、挑战、形势等搭配。“严酷”侧重于“酷”,即残酷、冷酷。常与教训、压迫、剥削等搭配。“严重”侧重于“重”,即程度深。常与问题、后果等搭配。“严苛”侧重“苛”,即苛刻。常与条件、标准等搭配。此处与“挑战”搭配,应选“严峻”,排除B、C、D。验证第二空,“不可逆转”形容不可倒转过来,用来形容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

10、【言语理解】在现实生活中,做人的学问往往比做事的学问更具有实用价值、更重要也更难掌握。做事仅靠技术就能________,做人则是一门弹性极强的艺术,讲求的是无法量化和________的分寸感。做事学一次即有毕业的可能,做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要一辈子下功夫。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当一面 学习

B:臻于佳境 复制

C:如鱼得水 把握

D:游刃有余 控制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二空,做人虽然是一门弹性极强的艺术,但其分寸还是可以“控制”和“把握”的,排除C、D。再由“做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可知,做人这门艺术也是可以“学习”的,排除A。
第一空,“臻于佳境”指达到好的境界。填入句中亦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