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学生:军训:体能
A:患者:治疗:健康
B:农民:增产:粮食
C:干群:发展:国家
D:制度:改变:和谐
正确答案:A
解析:学生通过军训锻炼体能,且学生是人。
A项,患者通过治疗获得健康,患者也是人,与题干关系相同。
B项,增产不是手段,是结果,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干群可以促进国家发展,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制度通过改变可以促进和谐,与题干关系相似,但不如A项接近。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
2、【判断推理】商业混同行为,是指经营者采用欺骗手段从事市场交易,使自己经营的商品或服务与特定竞争对手的商品或服务相混淆,造成或足以使购买者误认误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商业混同行为的是:
A:某啤酒厂家出售的一款“白威”啤酒,跟知名品牌百威啤酒的外包装非常相似,售价却只有百威啤酒的一半
B:秦山旅游宣传海报的图片上山峦起伏、白云缭绕,当地一家卷烟厂生产的“泰山”牌香烟,也将海报的图片复制在烟盒上
C:某娱乐演艺公司经营一家名为“晚亭”的会所,并在门前张挂其公司旗下艺人张婉婷的电影剧照,不少人以为是张婉婷本人开的会所
D:某饼干生产厂家的外包装使用知名动画片“小猪佩奇”的剧照,里面还随饼干附赠小猪佩奇的玩偶,吸引了很多小顾客
正确答案:A
解析:商业混同行为的定义要点:①经营者使自己经营的商品或服务与特定竞争对手的商品或服务混淆;②造成或足以使购买者误认误购。
A项,“白威”啤酒和知名品牌“百威”啤酒的名称和外包装非常相似,属于经营者使自己经营的商品与特定竞争对手的商品相混淆,容易使购买者误认误购,符合定义。
B项,卷烟厂将旅游海报的图片印制在烟盒上,卷烟厂和泰山旅游并非竞争对手,不符合定义。
C项,娱乐公司经营一家与艺人名字十分相似的会所,且张挂该艺人的电影剧照,使不少人以为该会所是艺人本人经营的。但该艺人是其公司旗下的艺人,二者并不是特定竞争对手,不符合定义。
D项,饼干生产厂家的外包装使用“小猪佩奇”的剧照,且附赠玩偶,用来吸引小顾客,但“小猪佩奇”并不是特定竞争对手经营的商品或服务,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115题,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110题
3、【判断推理】同群效应,是指处于社会中的个体的行为不仅会受个体自身特质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周围与他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地位、经历或背景的人的影响,从而改变个体单独存在时可能采取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同群效应的是:
A:小江在超市看到很多人在排队购买打折的鸡蛋,她想起家里的鸡蛋快要吃完了,于是跟别人一起去排队了
B:小娜原计划大学毕业就参加工作,但宿舍同学都积极准备考研,小娜认为考研也不错,也加入了考研的行列
C:小赵腿部有残疾,但他并不消沉,他用张海迪等人的事迹鼓励自己,身体残疾的人通过努力也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
D:小方认为人都应该建立家庭、生儿育女,后来她认识了一些独身主义者,认识到人有多种生活方式可以选择
正确答案:B
解析:同群效应的定义要点:①个体的行为会受到周围的人影响;②个体与其具有相同的地位、经历或背景。
A项,小江买鸡蛋是因为家里的鸡蛋快吃完了,而不是跟风买,不符合要点①,排除。
B项,小娜与宿舍同学具有相同的地位和教育经历,她受到宿舍同学的影响也加入考研行列,符合所有要点,保留。
C项,小赵用张海迪的事迹鼓励自己,张海迪不是小赵周围的人,不符合要点①,排除。
D项,小方受到独身主义者观点的影响,但他们是两种不同观念的人,即独身主义者并非与小方具有相同的地位、经历或背景,不符合要点②,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1题
4、【判断推理】物价上涨:宏观调控:经济措施
A:刮风:下雨:乌云
B:落后:教育:政策
C:生病:吃药:治疗
D:生产:运输:商品
正确答案:C
解析:宏观调控是应对物价上涨的经济措施。
A项,乌云、刮风预示着要下雨,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良好的教育政策有助于摆脱落后,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吃药是应对生病的治疗方法,与题干关系相同。
D项,生产的商品需要运输,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
5、【判断推理】尘:伐
A:信:嵩
B:眉:鸟
C:明:清
D:让:休
正确答案:A
解析:尘和伐都是会意字。
A项,信和嵩是会意字,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鸟为象形字,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清为形声字,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让为形声字,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8题
6、【判断推理】93.某杂志每年都要公布当年汽车销售的排行榜,管理咨询专家认为这个排行榜不应成为每个消费者决定购买哪种汽车的基础。
以下如果为真,最能支持管理咨询专家观点的是:
A:订阅该杂志的人通常是最近已经购买了汽车的人
B:一些人对他们根据该杂志上的排名所购买的汽车不很满意
C:不同的消费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确定不同的购车标准
D:该杂志上排名较前的汽车制造商利用此举进行广告宣传,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与专家的观点无关,B、C、D三项都能支持专家的观点。但B项的一些和D项的进行广告宣传都不能否认该销售排行榜的真实性,加强程度有限;C项说明排行榜不一定符合消费者的购车标准,则不应成为其决定购买哪种汽车的基础,直接支持了专家的观点。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中国传统医学中“七情”之一的“惊”指突然遭受意料之外的事,引起心神欠稳或脏腑机能失调,之后又遇到异物异声而产生的伴有紧张惊骇的情绪体验。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可以认定为“惊”的是:
A:李某意外摔下楼梯后昏迷不醒,醒来后未感到异常,只觉得自己睡了一觉
B:遭遇歹徒劫持的王某被营救后大哭起来,并拉着民警的手连声称谢
C:赵某目睹车祸惨剧后呆若木鸡,再次看到摩托车紧急刹车时一下子晕倒在地
D:周某和朋友聊天时得知自己中了500万大奖,他顿时热泪盈眶并跳了起来
正确答案:C
解析:“惊”的定义要点:①突然遭受意料之外的事,引起心神欠稳或脏腑机能失调;②又遇到异物异声而产生的伴有紧张惊骇的情绪体验。
A项,醒来后未感到异常,没有体现出又遇到异物异声而产生的伴有紧张惊骇的情绪体验,不符合要点②。
B项,拉着民警的手连声称谢,没有体现出又遇到异物异声而产生的伴有紧张惊骇的情绪体验,不符合要点②。
C项,目睹车祸惨剧后呆若木鸡,体现了突然遭受意料之外的事,引起心神欠稳或脏腑机能失调,再次看到摩托车紧急刹车时一下子晕倒在地体现了又遇到异物异声而产生的伴有紧张惊骇的情绪体验,符合定义。
D项,热泪盈眶并跳了起来,没有体现出又遇到异物异声而产生的伴有紧张惊骇的情绪体验,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5题
8、【判断推理】超前纠结指的是在平庸的人群中,有正确洞见的人当其观点不被接受、不被相信,对事情的发展无能为力时,所表现出的无奈、压抑和痛苦的心情。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最能体现超前纠结的是:
A: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
B: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D: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正确答案:A
解析:超前纠结定义的关键信息:有正确洞见的人,其观点不被接受和相信,对事情的发展无能为力时,所表现出无奈、压抑和痛苦。
A项,“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意思是天下都是浑浊不堪的,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表达的是屈原对当时形势的清醒判断但无人理解和相信而又无能为力的情怀,符合定义。
B项,“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意思是自古以来圣贤都是孤独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表达的是自己怀才不遇,希望有人能发掘自己,不符合定义。
C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意思是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表达的是美好的事物及年华易逝,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不符合定义。
D项,“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意思是即使醉卧在沙场上,也请诸君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表达的是视死如归的悲壮情怀,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级)第86题,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81题
9、【判断推理】某机关甲、乙、丙、丁4个处室准备深入基层调研。他们准备调研的地方是红星乡、朝阳乡、永丰街道、幸福街道。每个处室恰好选择其中一个地方,各不重复。已知:
(1)要么甲选幸福街道,要么乙选幸福街道,两者必居其一。
(2)要么甲选红星乡,要么丙选永丰街道,两者必居其一。
(3)如果丙选永丰街道,则丁选幸福街道。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选朝阳乡
B:乙选红星乡
C:丙选幸福街道
D:丁选永丰街道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条件:(1)要么甲选幸福街道,要么乙选幸福街道;(2)要么甲选红星乡,要么丙选永丰街道;(3)丙选永丰街道→丁选幸福街道。由(1)可知丁一定不会选幸福街道,根据(3),否后则否前,丙不选永丰街道;进而由(2)可得甲选红星乡;根据(1)可得乙选幸福街道;那么丁选永丰街道,丙选朝阳乡。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92题
10、【判断推理】1880—2012年,全球气温上升0.85℃。而气温每上升1℃,粮食产量就下降约5%。1981—2002年,由于气候变暖,全球玉米、小麦等作物产量均每年大幅下降4000万吨。因此,为了遏制全球变暖,保证全球的粮食安全,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节能减排,控制碳排放总量。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不属于以上结论必要前提的是:
A:玉米、小麦等作物的产量下降威胁着全球的粮食安全
B:节能减排,控制碳排放总量对遏制全球变暖有积极影响
C:除玉米、小麦等外的其他粮食作物没有因全球变暖而增产
D: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量增多是全球日益变暖的原因之一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根据气候变暖导致玉米、小麦等作物产量下降,得出“为了遏制全球变暖,保证全球的粮食安全,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节能减排,控制碳排放总量”的结论。
A项,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建立了联系,且如果玉米、小麦等作物的产量下降不会威胁全球的粮食安全,则由论据将无法得出题干结论,因此该项是题干论证成立的必要前提。
B项,如果节能减排、控制碳排放总量无法遏制全球变暖的话,则题干结论中为了遏制全球变暖所作出的努力将达不到效果,题干结论将无法成立,因此该项是题干论证成立的必要前提。
C项,即使其他粮食作物没有增产,但玉米、小麦等作物产量的下降也未必会威胁全球的粮食安全,题干结论不能必然得出,因此该项不是题干结论必要的前提。
D项,如果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量增多不是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那么节能减排、控制碳排放总量就无法遏制全球变暖,题干结论将无法成立,因此该项是题干论证成立的必要前提。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2018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