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1633

发布时间:2023-04-28 9:15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文字可将一个人思考之所得传诸他人,于是不仅可以________,而且可以利用他人的思考为出发点。文字的发展成为传至远方与后世的书籍,书籍也就成了人类思考结果的库藏。读书者可以从此库藏中________,手执一卷可以上对邃古的哲人,远对绝域的学者,而仿佛亲聆其以言词________毕生思考的心得。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群策群力 任意索求 显露

B:集思广益 予取予求 吐露

C:传承文明 随心所欲 倾诉

D:取长补短 无厌求取 诉说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不仅……而且……”可知,填入词语与“利用他人的思考为出发点”构成递进关系。“传承文明”比后者程度重,不能与之构成递进关系,排除C。
第二空,“无厌求取”为贬义词,与语境不符,排除D。
第三空,由“亲聆”可知,应填入一个表“说”的词语,“吐露”显然比“显露”更合适。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2012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2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2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2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题,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2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

2、【言语理解】你不会“一无是处”。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潜藏着独特的天赋,这种天赋就像金矿一样埋藏在我们看似      的生命中。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悄然无声

B:平淡无奇

C:朴实无华

D:奥妙无穷

正确答案:B

解析: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天赋,文中将“天赋”看成是“埋藏的金矿”,一旦发掘出来,生命将大放异彩。与之相对的应是“平淡无奇”,即B项。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农餐对接”模式使餐饮企业与农业生产紧密联系起来,餐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管理体系自然延伸到田间地头,直接参与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安全监控和标准管理,从而在整条供应链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全程冷链管理和直达配送,避免了原材料在运输或在存储过程中二次污染,实现了农产品物流配送绿色化。另外,通过实施农产品产地标识制度,对产品生产都实行身份编码识别管理,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能准确及时追查农产品产地来源和生产者,使农产品全流程安全控制成为可能。
对上段文章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农餐对接”模式的特色和优点

B:“农餐对接”可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C:“农餐对接”模式有效保证餐饮食品安全

D:“农餐对接”模式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的质量溯源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主要讲了“农餐对接”模式对于保障餐饮食品安全起到的三个作用:一是可以保证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二是可以避免在运输或存储过程中的二次污染,三是在出了安全问题后能进行质量追溯。可见,“农餐对接”能从生产到运输、存储再到事后追溯三方面对食品安全进行全流程控制,能有效保证餐饮食品安全。C项与此相符。A项过于笼统,没有点出文段讲的核心问题,即“农餐对接”对食品安全的保障作用;且“农餐对接”模式的特点和优点不限于保障食品安全方面,还包含降低流通成本和销售风险等。B、D两项都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比较片面。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

4、【言语理解】文风之“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________。华丽的语言常常被用来掩饰思想的贫乏。二是________。“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三是________。“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在文风上是不是注重、能不能做到“简”,意义更为重大,它直接关系到能不能做好群众工作和能不能有效实施领导。
将以下三句分别填入上文的画线部分,最恰当的顺序是:
①简单生动,就是用形象的语言说明抽象的道理
②简朴深刻,就是用朴实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
③言简意赅,就是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完备的思想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与“华丽的语言”相对,“朴实的语言”填入最恰当;第二空,与“一句话”“万卷书”的数量相对,“言简意赅”填入最恰当;第三空填入“简单生动……”,契合句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7题

5、【言语理解】从年画的艺术形式特点上,可以感受到:饱满的构图、鲜明的形象似乎潜藏有盼望大团圆、祈愿丰收和吃饱饭等意思;挺拔的线条,反映出健康、有力的含义;鲜明的色彩,体现出火红喜庆的意思。中国人偏爱红色,它象征太阳、温暖、热闹、吉祥等意思,所以年画上,人们挂红灯笼、穿红袄、扎红头绳,不光鞭炮是红的,连鲤鱼也多画成红的。
能准确概括上面文字内容的一句话是:

A:年画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

B:年画的色彩多为红色

C:年画艺术的特点是含义丰富

D:年画艺术具有象征性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中“……潜藏……”“……反映出……”“……体现出……”“……象征……”,都是在讲年画艺术的象征意义,D项符合文意,当选。
A、B两项为文段部分内容,不能概括文段。C项“含义丰富”的说法过于笼统,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为了满足人们的肉类需求,目前有200亿只鸡、15亿头牛和10亿只羊占领着地球有四分之一的土地,吃掉了世界30%的农作物,消耗着大量的淡水。研究显示,获得1公斤的牛肉大约需要消耗约1.5万升淡水,而收获1公斤的玉米或小麦只需要1500升。牲畜和禽类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气候也毫无裨益,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统计,家畜产生的废气占全部人为温室气体的14.5%。
上面语段传递的信息是:

A:畜牧业加剧了地球环境的恶化

B:肉类生产方式将逐渐被改变

C:素食是关系人们真正健康长寿、自然环境保护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大事,因此将在全世普遍提倡

D:传统养殖业即将转型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为了满足人类的肉类需求养殖了许多动物,然后介绍这样的生产肉类方式存在过多问题:大量侵占土地、消耗农作物和淡水、废弃物污染环境等。故文段意在说明当前肉类生产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必须要转变这种生产方式,对应B。
A项停留在问题层面,且不能对应开篇“为了满足人类的肉类需求”这一背景。
C项,“素食”在文段中没有相关表述,无中生有。
D项,“传统养殖业”扩大范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15题,2020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14题

7、【言语理解】①“9·11”事件刚一发生,很快地在全世界各国________开了。
②昨天,法院就某领导人________职权,对下属婚姻横加干涉一案,开庭审理。
③世界和平是________不来的,只有通过各国人民的团结斗争才能取得。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宣扬 乱用 祈求

B:宣扬 滥用 乞求

C:传扬 滥用 乞求

D:传扬 乱用 祈求

正确答案:C

解析:①句,“宣扬”的主体为人,此处主语为“9·11”事件,因此“宣扬”用在此处不恰当,且“宣扬”与“开了”亦搭配不当,排除A、B。
②句,“滥用职权”为习惯搭配,意为无节制地使用职权,排除D。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研究人员表示,忆阻器被植入人体内后,可以执行体征________、疾病________、伤口愈合跟踪,并能够将信息无线传送给医生或患者,以便于采取后续措施。实验证实,可降解忆阻器可读写数百次,在干燥情况下,信息可储存3个月。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监测 预警

B:监控 预防

C:监视 预报

D:监管 预测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忆阻器被植入人体后,可对体征情况进行实时了解。“监测”指监察并检测;“监控”指检测并进行控制;“监视”指从旁监察注视;“监管”指监督管理。根据下文“将信息无线传送给医生或患者”可知,该仪器无法对身体体征进行改变、处理,故排除B、D。
第二空,“预警”除预报的意思以外,还有示警之意。在发现疾病的同时及时提醒,更符合这款仪器植入体内的目的。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目前大规模的信贷投放会引起通胀吗?如果经济复苏不明显,而银行体系依然开闸放水,那么大量资金并不能进入实体经济,从而会推高物价指数,并带来通胀,最坏的情况下甚至会形成“滞胀”。如果信贷的大规模投放伴随着经济复苏,那么,即使物价指数上涨,也是属于温和健康的上涨,和通胀无关。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通胀的影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B:大规模的信贷投放与通胀的发生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

C:物价上涨的程度,是判断通胀是否发生的主要标志

D: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情况下,通胀是不大可能发生的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主要介绍了大规模信贷投放和通胀之间的关系。文段采用设问的方式,提出“大规模的信贷投放会引起通胀吗”这个问题后,紧接着从“经济复苏不明显”和“伴随着经济复苏”两个背景入手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从中可知,大规模的信贷投放与通胀的发生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

10、【言语理解】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下列选项中的“于”与上文中的“于”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C:不义而富且贵,于我与浮云

D: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正确答案:B

解析:“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意思是我私下认为您对燕后的爱怜超过了对长安君。“于”是比的意思。A、 D两项的“于”都是在的意思。B项“于”是比的意思。C项“于”是对于的意思。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