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我的阅读经验告诉我,对经济学不见得要学到特别精深的程度,但是了解它的一些基本思维方法,无疑是一种改造自己世界观的最好武器。我们读一点经济学,接受了它的思维方法,就可以把自己从那种日常直觉中拯救出来,我们的世界立即焕然一新。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纠正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错觉
B:学习经济学,第一步应该掌握它的基本思维方法
C: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方法可以改造一个人的世界观
D:对于经济学,非专业人士懂一点它的皮毛就可以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总共两句话,由第一句的“基本思维方法……是一种改造自己世界观的最好武器”和第二句的“接受了它的思维方法……我们的世界立即焕然一新”可知,两句话强调的都是经济学的思维方法对改造世界观的作用。对应C项内容。
A、D两项均未提到“基本思维方法”,B项未提到“世界观”,均可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46题
2、【言语理解】玫瑰也许是我们能见到的最复杂的花卉。其花形、颜色和香味千变万化,既有雅致的种玫瑰,也有馨香的园林玫瑰,还有宝石般耀眼的现代杂交玫瑰。如今,世界各地生长着200多个种类的玫瑰,由于人们不断通过杂交试图获得更美、更香、花期更长的玫瑰,因此我们常见的园艺和商业用途的玫瑰品种一直在以每5年一批的速度进行着更新换代。要识别出一种玫瑰非常困难,连专家们的观点也往往有很大差异,因为玫瑰的种类非常容易发生变化,也很容易杂交;杂交玫瑰不仅可以通过人工控制进行选种,也大量地自然形成。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杂交技术在培育玫瑰新品种中作用显著
B:如何对玫瑰进行科学分类目前尚无定论
C:玫瑰的商业价值刺激着人们不断开发新品种
D:自然属性与人为需求导致玫瑰品种十分复杂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指出玫瑰可能是我们能见到的最复杂的花卉,世界各地生长着200多种玫瑰,并且其商业价值还在刺激着人们不断开发新品种。品种的繁多,加之玫瑰种类非常容易变化、非常容易杂交,使得对玫瑰的品种识别非常困难。可见,文段意在说明的是玫瑰品种复杂难辨的原因,D项与此相符,当选。A、C两项为文段部分内容,不是重点所在。文段未提及B项内容。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非黑即白是一种逻辑谬误,指在两个极端之间,不恰当地二者择一。非黑即白式的思考,无视中间体存在,把选择范围仅限于黑白两个极端,不恰当地要求在二者中择一。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非黑即白的是:
A:大家都说张三很爱你,所以他一定是很爱你的
B:张三不是一个成年人,所以他一定是未成年人
C:张三不是一个工作狂,所以他一定是一个懒汉
D:张三是个黑皮肤的人,所以他一定不是黄种人
正确答案:C
解析:非黑即白的定义要点:仅在两个极端之间二者择一(否定一个就必然选择另一个),无视中间体存在(没考虑到否定一个也不一定选择另一个,可能还存在其他情况)的逻辑错误。
A项,根据大家都说张三很爱你,推出张三一定很爱你,并不涉及两个极端,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根据张三不是成年人,推出张三是未成年人,“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本来就是矛盾的,两者之间本就不存在中间体,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根据张三不是工作狂,推出张三是懒汉,在“工作狂”和“懒汉”两个极端之间二者择一,无视了正常工作的人等中间体的存在,符合定义,保留。
D项,根据张三是黑皮肤,推出张三不是黄种人,并不是对两个极端情况否定一个必然选择另一个,而是肯定一个必然否定另一个,且该项推理正确、不存在谬误,不符合定义,排除。补充:此处“黑皮肤的人”指黑种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9月)第43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4月)第43题
4、【言语理解】在中国古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始终很低,唐代就严令禁止商人做官,甚至规定从商者不可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到了明代,朝廷虽然认同商贾“以通有无”是社会所需,但早期在商人衣冠上依然有着严苛的规定。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从商者日众,这些圈住商贾的条条框框,也渐渐失去了往昔的效力。尽管如此,商人在日常用度上的自由也还是有限的,“吃”成了扬州富商可供选择的为数不多的一个斗富的机会。于是,扬州富商一掷千金,在“吃”上无所不用其极。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说的是:
A:扬州饮食发展的不同阶段
B:扬州人爱吃重吃的深层原因
C:商人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
D:扬州富商奢侈的“吃文化”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尾句指出“扬州富商一掷千金,在‘吃’上无所不用其极”,根据话题统一原则,其后的内容应围绕此现象进行展开叙述。D项与此衔接最紧密。
A、B两项为无关信息,C项为本文已出现的信息。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5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5题
5、【言语理解】人文关怀是儒学精神的重要体现。孟子曰“仁者爱人”“恻隐之心,仁也”,反映出“仁”的核心意义即自爱、爱人、互爱。儒家思想主张人与人之间应互爱互助,而晋商尤其注重行义举、做善事。他们在积累了一定财富之后,往往会以购义田、建学校、办赈灾等形式行义举、做善事,也会在灾荒时平价售粮或捐建粮库,还对当地官学、私学予以慷慨捐赠或不惜巨资办学兴教。从晋商乐善好施的种种行为中,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他们经营理念中“仁”的存在。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晋商的财富观念秉承了儒学精神
B:仁爱是儒家的核心理念
C:回馈社会使财富更有意义
D:晋商对当地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阐述了儒家思想中的人文关怀。然后指出晋商非常注重儒家思想中的互爱互助,其后具体列举了晋商行义举、做善事的事例。最后以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晋商经营理念中“仁”的存在作为结尾,由此可以推出晋商的财富观念秉承了儒学精神的结论,A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B、C两项脱离了文段的论述对象“晋商”。D项没有点出晋商与儒家精神的关系。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7题
6、【言语理解】母亲一生始终未离开武陵山区,我也随着她和父亲在武陵山水间________。当我从武陵边镇来到乌江边的县城,被大家称为来自小河的人;当我从乌江来到长江边的涪陵区,仍被称为小河的边民。后来我明白,到了沿海,你来自内地;到了海外,你来自大陆,一个人一生就是载着家乡山水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迁徙 漂泊
B:游走 流浪
C:流连 远足
D:辗转 漂流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A项“迁徙”多指动物或人口的大规模迁移。C项“流连”指舍不得离开。由“母亲一生始终未离开武陵山区,我也随着……”可知,文段只是客观事实描述,没有体现人口的大规模迁移,也没有体现不舍,“迁徙”“流连”不符合句意,排除A、C。
第二空,由“载着”可知,文段把人的一生比作一条船,无论这条船漂向何方,都刻着家乡的印记。“流浪”指生活没有着落,到处转移,随地谋生。描述“船”的随波逐流,用“漂流”更恰当,排除B。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7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
7、【言语理解】鲁迅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是相当丰富的。这不仅使他的杂文增加了批判的力量,而且也大大增强了感染力。鲁迅对昆虫学非常熟悉,所以他能随手选取恰当的昆虫加以解剖,鲁迅在《春末闲谈》中指出“这细腰蜂不但是普通的凶手,还是一种很残忍的凶手,又是一个知识技术都极高明的解剖学家”,它用毒针在青虫的“运动神经球上一螫”,把它麻醉成半死不活状态,然后“在它身上产下蜂卵”,慢慢孵化子女,这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利用愚民手段害民的“高招儿”。
短文中引用了鲁迅杂文中的话,引用的目的是:
A:说明鲁迅掌握的自然知识是相当丰富的
B:说明鲁迅对昆虫学非常熟悉,能随手选取加以解剖
C:说明鲁迅运用自然科学知识使杂文更具批判力和感染力
D:说明鲁迅善于形象地揭露统治者愚民害民的罪行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二句为中心句,总领全文,后面引用鲁迅杂文就是为了举例论证中心句。C项概括了第二句。A、B两项只是事实陈述,D项则是对引文本身的概述,三项均非引用的目的。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我们的知识分子是不是应该像雅各布斯那样挺身而出向权力讲授真理,勇敢地承担起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呢?
从这段话中,不可以推论出的是:
A:雅各布斯是一个挺身而出向权力讲授真理的人
B:雅各布斯是一个勇敢地承担起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的人
C:我们的知识分子无法承担社会责任
D:我们的知识分子缺乏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的勇气
正确答案:C
解析:C项中“无法”的说法过于绝对,文段中也并没有体现这一点。其他三项均可以从文段中推出。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动物和人的差异很多,按照演化生物学家道金斯等人的观点,最大的差异可能在于动物缺乏“文化”。野生动物个体在环境中的部分行为,都可以追溯到它的基因:个体间的文化传承即便存在,影响通常也微乎其微。如果两群狼面对同一场景做出了不同的反应,那是因为它们的遗传特征不同,而不是因为它们各自经历了不同的狼群历史、有不同的狼群文化。就算有动物因为和人相处而从人类这里习得了复杂的行为,但当它回归野外时,也几乎不可能把自己学会的人类技巧教给其他动物,不能改变其种族的原有行为。
根据这段文字,对“文化”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种族成员共有的行为习惯
B:改造自我及其种族的能力
C:可以模仿和传承的行为模式
D:与遗传基因无关的行为模式
正确答案:C
解析:由“如果两狼群面对同一场景做出了不同的反应,那是因为它们的遗传特征不同,而不是因为它们各自经历了不同的狼群历史、有不同的狼群文化”可知,“文化”与“遗传”无关;再由“就算有动物因为和人相处而从人类这里习得了复杂的行为,但当它回归野外时,也几乎不可能把自己学会的人类技巧教给其他动物,不能改变其种族的原有行为”可知,“文化”是可以传承的。对比四个选项,只有C项能体现“文化”这两方面的内容。A项“种族成员共有的行为习惯”可能是由“遗传”决定的,故不正确;B项“改造自我及其种族的能力”不能由文段得出,排除;D项未体现“传承”,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未来数年,一种新型电池技术可以使智能手机、汽车和智能手表的电池容量增加30%或者更多。在Sila Technologies等创业公司的努力下,这一全新的锂硅电池在技术方面将远超当前的锂离子电池。新型锂硅电池的阳极主要用硅来制造。比起当前用石墨制造的电池阳极,硅阳极可以储存更多电量。在现实应用中,硅阳极往往比较脆弱,或者寿命很短。Sila Technologies 已开发出一种原型产品,解决了这个问题,即通过将硅和石墨烯纳米粒子结合,使产品变得更耐用。
这段文字主要表明:
A:新型锂硅电池将使智能手机等电池的容量大幅增加
B:新的创业公司总能在某些领域的技术创新方面一骑绝尘
C:硅和石墨烯纳米粒子的结合克服了传统电池技术的瓶颈
D:新的电池技术的运用必将大大降低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成本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一种新型电池技术可使智能手机等电池容量增加30%或更多,后文具体介绍这种新型电池技术的情况。
B项的“总能”表述绝对,排除。
C项,“克服了传统电池技术的瓶颈”表述错误,文段说的是克服了“硅阳极往往比较脆弱,或者寿命很短”的问题,排除。
D项的“降低……电子产品的成本”无中生有,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