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1602

发布时间:2023-04-24 3:29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我国环境保护和治理污染的重心在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而相对忽视了广大的农村。其实,我国农村最需要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环境保护和治理污染的重心在城市

B:环境保护和治理污染需要城市与农村联动

C:环境保护和治理污染的重心要向农村转移

D:环境保护和治理污染的难点在农村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先说“重心在城市”,接着用“其实”一词转折,表明“农村最需要”,即重心要向农村转移。A项偏离“农村”这一主题;B项,“城市与农村联动”无中生有;D项,文段主要说的是“重点”,“难点”无中生有。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市场上自主品牌汽车的占有率曾经达到45%,自主品牌狭义乘用车曾经在市场上达到了32.2%。2011年在全行业下降2.45%的情况下,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下降,其中自主品牌狭义乘用车下降到30.7%,自主品牌广义乘用车从45%下降到42%。今年以来,这一下滑势头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一季度的数据显示,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降低。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

B:自主品牌汽车面临严峻挑战

C:自主品牌汽车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

D:自主品牌汽车机遇与挑战并存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通过列举具体数字,说明了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的趋势,意在说明自主品牌汽车面临严峻挑战。B项表述正确。A项只是对文段表面问题的表述,不如B项深刻。C项“未来竞争”、D项“机遇”文段均未涉及。由此可知,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2009年12月7日的哥本哈根,注定要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各国代表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为了阻止全球变暖而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呕心沥血

B:议论纷纷

C:废寝忘食

D:殚精竭虑

正确答案:D

解析:句意说的是各国代表为阻止全球变暖而用心寻找解决办法。“议论纷纷”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废寝忘食”指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很刻苦,专心致志。二者与句意不符,排除B、C。“呕心沥血”常用来形容为了工作或是某些事情而穷思苦索,费尽心血。“殚精竭虑”形容为某一件事耗尽精力,费尽心思,以寻找解决的办法。“呕心沥血”用于各国代表为阻止全球变暖而做的努力程度过重,排除A。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论语》最初的译本应当是1687年在巴黎以拉丁文出版的《中国哲学家孔子》。据不完全统计,《论语》目前有40多种语言的译本,其中英语世界译本最多。不同译本间的差异较大,有些译本比较忠实于语言与历史,能客观介绍《论语》及孔子思想;有些译本则善于在翻译中寄托译者本人的使命意识,以耶稣会传教士的译著为代表;还有些译者虽然古汉语水平不高,他们的翻译主要或部分依靠前人的译著,但他们擅于解释和传播孔子思想,使之在异文化中产生很大影响。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论语》的翻译活动已有三百多年的漫长历史

B:英语国家是译介《论语》的重镇

C:《论语》通过多种语言译介走向世界

D:多语种的译本传播了《论语》丰富的文化价值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论语》最初的译本,然后引出《论语》有多种语言译本的话题,并指出不同译本间的差异比较大。接着介绍了不同译本的《论语》的特点,有的客观介绍了《论语》及孔子思想,有的寄托译者本人的使命意识,有的解释和传播了孔子思想,使其在异文化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分析可知,文段通过介绍《论语》不同译本之间的差异,说明了这些不同语种的译本使《论语》具有的文化价值得到了传播。D项表述正确。
A项,《论语》翻译活动的历史非文段重点,排除。
B项强调英语国家对《论语》翻译的作用,只是文段一笔带过的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C项强调的是《论语》走向世界,而文段强调的是不同译本对《论语》思想的传播起到的作用,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30题

5、【言语理解】①诸如餐厅、咖啡馆、运动场馆、书店、博物馆、电影院等场所提供了城市人在工作与居住之外的“第三类空间”
②而跑步、健身、阅读、听音乐和旅行,这些休闲活动可以用来衡量城市的休闲丰富度
③它们构成了一座城市多元、包容的性格和气质,也成为城市魅力所在
④人们在这里与熟悉或陌生的人交谈、交换情报、迸发灵感
⑤理想城市一定有千万种不同的生活姿态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⑤①④②③

B:⑤③①④②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③

正确答案:B

解析:观察选项,给出了①和⑤两个首句,①以“诸如”开始,明显是对上文内容的举例说明,故①不适宜做首句,由此排除C、D。A、B两项的区别在于③的位置。分析可知,③中“多元、包容的性格和气质”照应的应是⑤中“不同的生活姿态”,而非②中的休闲活动,故⑤③应紧密相连,排除A。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9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

6、【言语理解】其实,许多历史文化遗址,何止“普通”,有的甚至已经陈旧颓破。然而,这丝毫不影响其________。沧桑变迁,更是遗址上烙刻的不可复制的历史。文物的保护,也应包括对这种________逝去岁月“年轮”的保护。不仅是辛亥革命遗址,在凝结着屈辱与奋争的近代历史中,还有更多有价值的“普通”,等待我们去保护。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一项是:

A:光彩 见证

B:价值 表现

C:声誉 刻画

D:内涵 描绘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普通”“陈旧颓破”与历史文化遗址的“声誉”之间没有因果联系,排除C。“影响内涵”搭配不当,排除D。
第二空,与“逝去岁月”对应,“见证”契合句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然而,当牛顿派自己的理论处于事实批评的烈火之中时,他们就摆出老练的若无其事的样子,似乎很少担忧。按照牛顿的规定:如果现象中没有出现例外,就可以宣布得出了一般的结论。但是如果在其后的任何时间内实验中出现了例外,那么,宣布结论时要连带宣布所出现的例外。
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牛顿的理论遭到了其他理论家的批评

B:牛顿派相信自己的理论是符合牛顿的科学规则的

C:牛顿派并没有真正按照牛顿的科学规则处理一般结论与例外之间的关系

D:牛顿派相信不符合牛顿一般结论的例外是不存在的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由首句可知,是“理论处于事实批评的烈火之中”,即出现了牛顿所谓的例外,而非“理论遭到了其他理论家的批评”。
B项,由文段可知,牛顿派在被批评时,很少担忧是因为按照牛顿的规定,即便实验中出现了例外,也可以宣布结论,B项表述正确。
C项,“并没有真正按照”与文意相悖。
D项,分析可知,牛顿派并非不相信不符合牛顿一般结论的例外是不存在的,而是根据牛顿的规定,宣布结果时需要连带宣布所出现的例外而已。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6题

8、【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在工作的时候,常常想起许多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踏踏实实地为祖国的建设增砖添瓦、无私奉献自己青春的生动事迹。

B:经过整改,这个单位的人员安排、生产计划以及科室人员的配置,都达到了上级的要求。

C:我从小就喜欢读小说,有时甚至废寝忘食,但不是为了学习,而是拿它们消遣。

D:科学工作者认为,目前国内具有如此独特的适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衍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多了。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成分赘余,应删除“他们”;B项语义重复,可删除“以及科室人员的配置”;D项成分赘余,应删除“具有”。C项没有语病,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

9、【言语理解】周总理正亲切地注视着我们,目光充满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关心

B:关注

C:关切

D:关爱

正确答案:D

解析:关心:把……放在心上。关注:关心重视。关切:亲切地关心。关爱:关心爱护。D项正确。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

我们看物体时,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穿过瞳孔,再经过晶状体的折射,穿过玻璃体,最后汇聚到视网膜上。这样,我们就可清晰地看到物体。但对于近视的人而言,来自物体的光线在到达视网膜之前就汇聚在一起了,所以看到的物体是模糊不清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角膜的曲率变了。目前传统的激光治疗近视的方法,就是将角膜雕刻成“眼镜”,虽能立竿见影且效果持久,但风险较高,因此无风险治疗近视,越来越被人们所期待。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

不同治疗近视方法的优缺点

B:

无风险治疗近视取得的进展

C:

传统的激光治疗近视方法的弊端

D:

如何实现永久矫正近视患者视力

正确答案:B

解析:

文段首先由眼睛视物的正常原理引出近视眼视物不清的原因,接着介绍了传统的激光治疗近视方法的优缺点,最后以“因此”引出无风险治疗近视备受期待的话题。依据话题一致原则,下文应继续围绕“无风险治疗近视”展开,只有B项符合题意,当选。

A项,文段未提及其他更多的治疗近视方法,因此无从比较其优缺点,与文段末尾衔接不当,排除。

C项,“传统的激光治疗近视方法的弊端”本文已提及,属于本文内容,不会在下文继续论述,排除。

D项,文段未提及永久矫正近视患者视力的内容,脱离文段末尾话题,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