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1589

发布时间:2023-04-21 23:46     浏览量:26

1、【言语理解】我国是世界上农业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将进一步融合,农业开放程度也会进一步提高。今后我们不仅要面临来自农业现代化水平很高的发达国家的竞争,也将面临来自劳动力优势明显的发展中国家的竞争。目前,国内农产品生产成本仍处于上升通道,租地、劳动力成本以及机械作业费用不断上涨,粮食等农产品缺乏价格优势,而国际农产品价格下降,进口量增加,国内粮食库存压力大,这对我国市场形成巨大的冲击,将直接导致国内价格提高的空间收缩,国内农产品生产价格面临“天花板”和成本“地板”的双重挤压,比较效益下降。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国内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

B:必须加快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

C:应谨慎看待继续提高农业开放程度

D:破解国内农产品发展困局迫在眉睫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在农业市场开放融合背景下,我国农业开放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接着指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将面临竞争,即农业现代化水平很高的发达国家的竞争及劳动力优势明显的发展中国家的竞争;然后又将国内农产品的发展情况与国际农产品的发展情况进行对比,说明国内农产品市场的现状,即面临价格和成本的双重挤压,比较效益下降。由此可知,文段介绍了我国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A项,国内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即反映了我国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当选。
B项,“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文段未提及,排除。
C项,“农业开放程度”为文段引出话题的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D项,“困局”说法不准确,文段强调的是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4题

2、【言语理解】有人从法律操作层面提出,农民画申遗会造成著作权认定的矛盾,因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作者是集体性和匿名性的。而农民画的作者则非常明确,具有著作权法所规定的主客体条件。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农民画作者拥有作品的著作权

B:农民画不属于国家或民族的文化

C:文化遗产通常不能属于单一个体

D:著作权性质可能影响农民画申遗

正确答案:B

解析:由文段末句“农民画的作者则非常明确,具有著作权法所规定的主客体条件”可知,A项正确。
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作者是集体性和匿名性的”可知,C项正确。
结合整个文段可知,农民画具有著作权法所规定的主客体条件,与文化遗产的作者特点不相符,因此可能会影响农民画申遗,D项正确。
B项偷换概念,文段说的是农民画不属于“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而非“国家或民族的文化”。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29题

3、【言语理解】①20世纪30年代,徽州的一些文献陆续流往杭州、南京等地
②抗战结束之初,历史学家方豪在南京购得一批徽州文书,于上世纪70年代撰写并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这是目前所知学术界对徽州文书的第一次收集
③徽州文书是徽州民众在日常生活、商业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原始档案
④目前所知从徽州外流最早的文书,是现藏于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的明代歙县方氏信函700通。这批尺牍在晚清光绪以前就已流入日本
⑤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文书档案逐渐散落出来
⑥它们原先主要保存在私人手中,还有的保存于祠堂、文会等各类基层组织的管理者手中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⑥⑤④①

B:②③⑤④⑥①

C:③①⑥⑤④②

D:③⑥⑤④①②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时间词“20世纪30年代”“抗战结束之初”可知,②应在①后,排除A、B。再由“原先主要保存在私人手中”“逐渐散落”“外流最早”“陆续流往”等词可知,句子排序应为③⑥⑤④①②。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

4、【言语理解】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沙雾迷茫,把檐下的麻雀都害得不住咳嗽而搬了家。

B:一张报纸的生命力就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鲜、优质的精神食粮。

C:老师对我们十四个同学历来等量齐观,从不偏向谁。

D:全年内订阅本刊的读者,如对本刊不满意,本刊赔偿读者全年的征订费。

正确答案:A

解析:B项一面对两面,应把“能否”改为“能够”;C项用词不当,“等量齐观”意思是对有差别的事物平等对待,用在这里不恰当;D项表意不明,应去掉“内”。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自从19世纪末,欧洲学者在今斯洛文尼亚境内研究石灰岩溶蚀作用及其地貌,并提出“喀斯特”这一术语以来,人们的眼界已大大拓展,遍及全世界的精彩喀斯特景观,已远远超出了“经典喀斯特”最初的内涵。以桂黔滇川渝鄂湘为主体的中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喀斯特,就是地球上最壮观的喀斯特景观带之一。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重庆武隆被发现和研究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喀斯特奇观,无疑给中国南方喀斯特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列各项中,与文意相符的是:

A:重庆武隆再次证明了“经典喀斯特”的外延已越来越丰富

B:重庆武隆再次证明了“经典喀斯特”在中国存在的广泛性

C:重庆武隆无疑给研究喀斯特找到了区别于南方的有力证据

D:重庆武隆无疑给世界喀斯特地貌开启了学术研究的新视角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句提出观点,遍及全世界的喀斯特景观,已远远超过“经典喀斯特”最初的内涵,由此引出中国南方喀斯特,以及重庆武隆的喀斯特。由“无疑给中国南方喀斯特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知,重庆武隆的喀斯特虽然属于中国南方喀斯特,但具有自己的特色,即进一步丰富了“经典喀斯特”的外延。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8题

6、【言语理解】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国家主动采取了减排措施,为促进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发挥了积极的________作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指导性

B:战略性

C:战术性

D:建设性

正确答案:D

解析:由“促进”“积极”等词语可知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哥本哈根会议中起的作用是促进、推动性的,用“指导性”“战略性”“战术性”等词语修饰均不恰当,“建设性”指具有创新性、可行性,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智慧城市在带动城市产业发展、转变城市发展模式、推动城市精细化治理等方面具有优势,而且能够在人口、空间、人工智能等方面发挥组合效应,带动政府各部门、城市居民、社会力量共同参与,________________。例如:深圳市确定了智能交通总体框架,既为治堵工作提供了精准的支撑,又通过互联网民意平台推动了交通治理的共享共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有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B:有助于撬动社会治理智能化和法治化支点

C:形成信息早掌握、问题早解决的良好局面

D:有助于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防护

正确答案:A

解析:空缺处位于文段中间,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空缺处前说的是智慧城市能够发挥组合效应,带动政府各部门、城市居民、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所填句子应是由此得出的观点;空缺处后以“例如”开头,介绍了深圳市智能交通总体框架推动了交通治理的共享共治,是对所填句子的观点的具体论述。综合分析可知,空缺处所填句子应体现智慧城市的共享共治作用。
A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与空缺处前后内容对应恰当,当选。
B、C、D三项均未提及“共享共治”,填入与空缺处前后文衔接不恰当,均可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6题,202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7题,2020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3题

8、【言语理解】人工智能一旦变成现实,将带来截然相反的两种图景:一种是乐观的,比如人工智能可以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或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变成无须工作的自由发展的人;另一种则是悲观的,被剥夺了工作权利的人类将变得一文不值,成为真正的“一无所有”者。究竟是悲观,还是乐观,关键在于人工智能能否带来真正的社会革命,让大多数人或者代表大多数人的组织成为使用人工智能的主体,而不再是被少数大企业所垄断。在这个意义上,人工智能也许会带来更大的社会危机,但危机也意味着浴火重生的可能。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工智能不论对于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都是危机

B:人工智能将深刻改变社会图景并被接受

C:人工智能能够为整个人类社会带来浴火重生的希望

D:人工智能会加剧大企业对相关产业的垄断局面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假设了人工智能一旦变成现实将带来的两种截然相反的图景;然后指出究竟是悲观还是乐观,关键在于人工智能能否带来真正的社会革命;最后总结说明人工智能虽然可能会带来社会危机,但也意味着浴火重生的可能。C项是对末句观点句的同义转述。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D两项无法从文段推出,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

9、【言语理解】19世纪中叶,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机械化大生产给经济带来了活力。手工制品经过了人们反复的________,造型接近完美。传统的手工文化形成的精细、优雅风格在欧洲由来已久,粗糙的机械制品与此格格不入。即便机械化生产带来了时代的进步,但由此带来的对传统美感的________,也为人们所不能忍受。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设计  蹂躏

B:打磨  践踏

C:创新  挑战

D:更新  摧残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应表达使手工制品造型趋于完美的工序。“打磨”指磨或擦器物表面,使光滑精致。填入符合句意。第二空,用“践踏”形容机械化生产对传统美感的粗暴破坏也恰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题

10、【言语理解】在北大西洋,浅层的热水向北溯流而上,与此同时,大洋深处的冷水则向南流动:这就是“热盐环流”,正是它把热传送到北极。环流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暖流,而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可能会使暖流停止流动,导致北欧和北美气候变冷而不是变热。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全球性气候变化对北欧和北美气候的影响

B:热盐环流对北极的影响

C:暖流对北欧和北美气候的影响

D:热盐环流对水流的影响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由“热盐环流”的概念引出暖流,接着转入文段要论述的内容——全球性气候变化可能会使暖流停止流动,从而导致北欧和北美气候变冷而不是变热。即文段主要是为了说明全球气候性变化对北欧和北美气候的影响,只有A项涉及了“全球性气候变化”“北欧和北美气候”两个关键词,当选。
B项明显不是文段的论述内容。C项是干扰选项,是全球性气候变化影响暖流,才会导致北欧和北美气候变化,根源在于前者,而非暖流。D项是文段的部分内容,作用是引出话题。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