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1588

发布时间:2023-04-21 20:15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而又最广泛利用鱼类的国家之一。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鱼”形文字,在青铜铭文中有更多的“鱼”形文字。先秦时期的《诗经》是我国人民识别、记载物种最早的一部古籍,书中记载了鲂等20多种鱼类。从南朝梁代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到清末吴仪洛的《本草从新》,众多的《本草》更为详尽地记载了鱼类的形态、生态、分布、食用和药用等方面的知识。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A:记载鱼的古代文献

B:我国鱼文化的历史

C:古人利用鱼的方式

D:“鱼”字的演变过程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而又最广泛利用鱼类的国家之一,接着按照时间顺序,从殷、先秦、南朝到清末,对我国悠久的鱼文化进行了简要介绍。由此可以判断文段为总分结构,主要是在介绍我国历史悠久的鱼文化,即B。
A项,“记载鱼的古代文献”是为了介绍鱼文化的历史,而非强调文献本身,错误;C项,文段只在末句提及了鱼会用于食用和药用等方面,并未说明“古人利用鱼的方式”;D项,“鱼”字的演变过程文段未涉及,无中生有。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08题,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3题

2、【言语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A:为了适应高考的答题要求,许多语文教师不得不把得分点放在首位,从而越教越细,把好好的一篇美文肢解得七零八落,这样长久下去,学习者将会是目无全牛。

B:小王在年度计算机组装、调试、维修的技术比赛中,总是名列第二,真可谓是公司里首屈一指的人才。

C:两次创业的惨重失败都没使他丧失信心,又经过两年的调整与精心准备,他终于功败垂成,卷土重来,向世人宣告了他的成功。

D: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并不愿他们的学生只是鹦鹉学舌,亦步亦趋,一味地模仿,而更多的是期望后辈“长江后浪推前浪”,将艺术传承并发扬光大。

正确答案:D

解析:“目无全牛”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A项误理解为缺乏整体观念。“首屈一指”指居在第一位,是最好的。题干说的是小王名列第二,B项错误。“功败垂成”指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却遭到了失败。与句意不符,C项错误。“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与句意相符,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0题

3、【言语理解】在中国,从来没有一条河被寄托了这么多的感情,黄河在被尊为“母亲”时,也被赋予了太多的历史      。黄河流经晋陕峡谷到达吉县境内,水面一下子从400多米宽收缩为50余米,《书·禹贡》中只用八个字:“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壶口瀑布的      跃然纸上。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任务 现象 

B:

使命 形象 

C:

责任 特点 

D:

使命 景象

正确答案:B

解析:“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将壶口瀑布的特征形容得活灵活现,跃然于纸上,此处填“形象”最为恰当。“赋予使命”也为常见搭配,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括号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人们说到李书记,总是称赞他大公无私、(       )、不计较个人恩怨。
②教练总是指责球员不敬业,是否也应该(       ),从自己的责任心入手检讨一番呢?

A:光明磊落 反躬自省

B:正大光明 反躬自责

C:光明磊落 反躬自责

D:正大光明 反躬自省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成语的近义词辨析。“正大光明”与“光明磊落”都有胸怀坦荡的意思,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多指言行光明、正派,后者侧重于人格、品质正大、光明。①句是对李书记的人格品质进行评价,故选“光明磊落”更合适。②句中有“自省”的意思,没有自责的意思,故选“反躬自省”更合适。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

五四运动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与以往的爱国主义相比较,具有历史进步性和鲜明时代性。这种爱国主义不是盲目排外,而是为了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不是_________,而是与民主和科学精神紧密联系,追求发展进步;不是_______,而是付诸行动,以“直接行动”投入反帝运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拾人牙慧 夸夸其谈

B:

固步自封 纸上谈兵

C:

刻舟求剑 作壁上观

D:

邯郸学步 闭门造车

正确答案:B

解析:

由“不是……而是……”的句式可知,“而是”后面的内容与空缺处所填词语意思相反。第一空,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与“与民主和科学精神紧密联系,追求发展进步”意思相反,强调“不发展”之意。“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填入此处无法与后文构成反义关系对应,排除A。“刻舟求剑”比喻拘泥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两者均与句意不符,排除C、D。验证第二空,空缺处所填词语与“付诸行动”意思相反,强调不付诸实践。“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填入恰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级)第28题,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34题

6、【言语理解】互联网新的运营模式不断出现,技术发展________,这对版权保护也提出了更多挑战。从当前的司法实践来看,各地法院对网络运营商的责任认定也常常存在差异。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是“尊重智慧,鼓励创作和传播”,这在网络时代也应该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突飞猛进 亘古不变

B:层出不穷 始终如一

C:一日千里 一以贯之

D:日新月异 坚明约束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对应“互联网新的运营模式不断出现”,此处应体现技术发展的快。“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可以说新技术层出不穷,不能说技术发展层出不穷,排除B。
第二空,“亘古不变”已包含时间词“亘古”,不能与“网络时代”连用,排除A。与“坚明约束”相比,“一以贯之”所含有的贯穿始终的意思与句中强调的网络时代也应该遵循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的语境更契合。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3题

7、【言语理解】唐山十三位农民兄弟: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他们用纯朴、    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正直 坚强

B:感恩 非凡

C:善良 倔强

D:真情 执着

正确答案:C

解析:句意说的是唐山农民兄弟对地震灾区的一种自发救助。“正直”意为公正坦率,但句中的这种救助并不涉及是否正直的评价,排除A。并列成分“纯朴”为形容词,故句中所填的也应该是形容词,“真情”为名词,据此排除D。“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救援”体现的是农民兄弟的“善良”品性,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题

8、【言语理解】古代中国数秘术与古希腊数秘术的区别在于,前者侧重解象,后者侧重数术。中国的数秘术后来发展成了更具方法论意义的宇宙形而上学,与算术渐行渐远、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南辕北辙

B:分道扬镳

C:缘木求鱼

D:背道而驰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说的是古代中国数秘术后来发展成了宇宙形而上学,与算术的差别越来越大。“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二者填入不符合句意,排除A、C。
“分道扬镳”和“背道而驰”词义相近,但前者强调的是原本在一起的双方因志向、目标不同而分开了,各走各的路;后者就两个事物而言,强调的是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远。中西方数秘术的起源有相似性,但后来在发展、研究方向上的差异越来越大,用“分道扬镳”形容更恰当,排除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22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22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3题

9、【言语理解】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仿佛也同时变成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实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下列不能从这段话中得出的一项是:

A:“我”曾经阻止过“他”正当的游戏行为

B:“我”为自己二十年前的愚蠢行为感到愧疚

C:二十年后“我”的忏悔对于“他”已无实际意义

D:“我”在小时候也没放过风筝

正确答案:D

解析:由原文“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可知,A项正确;由原文“我的心仿佛也同时变成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可知,B项正确;由原文“然而他其实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可知,C项正确。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在利益多元、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政府的施政离不开公众参与。闭门造车、我行我素,很容易跟公众产生分歧,并不得不面对来自社会舆论、维稳考量甚至上级机关的压力。公众还往往因为对决策缺乏预知和了解而对政府产生不信任感,影响政府公信力。从这个意义上,引入公众参与是政府在施政过程中的必要选择。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如何维护公众的知情权

B:公众参与政府施政的必要性

C:如何保证政府执政的有效性

D:政府决策过程透明化的重要性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为总分总结构,首先指出政府的施政离不开公众参与,接着对其原因进行了阐释,最后进一步强调,引入公众参与是政府在施政过程中的必要选择。B项强调了公众参与施政的必要性,与文段主旨相符,当选。
A项未提到“政府施政”,C、D两项未提到“公众参与”,均可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