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专项常考题集合1557

发布时间:2023-04-16 14:05     浏览量:7

1、【常识判断】我国自古十分重视对人的品德的培养。下列有关“德”的表述与出处对应错误的是:

A: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论语》

B: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周易》

C:所求于己者多,故德行立——《管子》

D: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庄子》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对应正确。“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出自《论语》,意思是大节上不能超越界限,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B项对应正确。“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出自《周易》,意思是实现包罗万象、无所不有,就可称之为伟大的事业;日日更新、不断进步,就可称之为崇高的品德。
C项对应正确。“所求于己者多,故德行立”出自《管子》,意思是严于律己,高尚的品德就树立起来了。
D项对应错误。“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出自《道德经》(又称《老子》),意思是道生出万物,德行养育万物,各种形态塑造万物形体,各种环境促使万物成长。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15题

2、【常识判断】被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的是:

A: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B:达·芬奇、泰戈尔、拉斐尔

C:莎士比亚、达·芬奇、但丁

D: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托尔斯泰

正确答案:A

解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分为“前三杰”和“后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被称为“文艺复兴三颗巨星”,也称为“文坛三杰”(文艺复兴前三杰)。

14~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臻于成熟,其代表画家又被誉为“美术三杰”(文艺复兴后三杰),他们分别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根据四个选项内容,可知A正确。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常识判断】以下各项列举了我国常见气象灾害与其发生地区的对应关系,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洪涝—西北地区

B:洪涝—东北地区

C:春旱—华南地区

D:伏旱—华北地区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西北地区是中国最干旱的地区,没有大量的降水,不可能有洪涝。C项华南地区没有春旱,华北地区有春旱。D项华北地区没有伏旱,只有华南地区才有伏旱。东北靠海,东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碰撞容易形成大的降雨,会出现洪涝灾害,B项正确。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常识判断】甲经贸公司租赁乙大型商场柜台代销丙厂名牌羽绒衣。
下列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是:

A:在摊位广告牌上标明“厂家直销”

B:在商场明显位置摆放该产品所获得的各种奖牌

C:开展微利销售,实行“买一送一”

D:对顾客一周之内来退货“不问理由一概退换”

正确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2019年)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甲经贸公司租赁乙大型商场柜台代销丙厂产品,却在广告上标明“厂家直销”,属于在明知的情况下发布虚假广告,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常识判断】我国教育近代化之先河开启于哪一时期?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正确答案:A

解析:洋务运动是指1861—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是中国近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第一次交锋,它的产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当今教育改革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开启了我国教育近代化之先河。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8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08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08题,201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8题,201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8题,201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8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08题,201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08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08题

6、【常识判断】关于鸟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会飞的动物就是鸟类

B:鸟类身体被有羽毛,前肢变为翼,是恒温动物

C:体温恒定并且会飞的动物就是鸟类

D:卵生、卵外有卵壳保护的动物就是鸟类

正确答案:B

解析:AC项说法错误,蝙蝠体温恒定并且会飞,属于哺乳类动物。B项说法正确,鸟类体表被羽,恒温,卵生,胚胎外有羊膜,前肢成翼,有时退化。D项说法错误,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及哺乳类中的单孔目均多为卵生动物。故本题答案为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常识判断】下列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京大屠杀发生于南京保卫战之后,是太平洋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B:南京大屠杀是抗日战争的转折点,此后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南京大屠杀后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2020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说法不正确。南京保卫战是1937年12月初中国军队保卫南京的战役。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在城内展开了惨绝人寰的屠杀。太平洋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日本帝国为首的轴心国和以英美国为首的盟军于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期间进行的战争,南京大屠杀不是太平洋战争的组成部分。
B项说法不正确。1938年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项说法不正确。1936年双十二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D项说法正确。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20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故本题答案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常识判断】下列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的描述与古代的说法或传说不相符的是:

A:元宵节挂灯最早跟佛教仪式有关联

B:清明节吃寒食最早是为了纪念一位先皇

C:中秋节吃月饼曾与反抗元朝的统治有关

D:古代的春节叫元旦,意为一年的第一天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A选项说法正确。
B项,清明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古时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源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非纪念一位先皇。B选项说法错误。
C项,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法多种。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两种说法均与抗元有关。C选项说法正确。
D项,春节又叫阴历年、农历新年、农历年、旧历年,俗称“过年、大年、过大年”。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来改为夏历正月初一(即农历正月初一),被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为岁首。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D选项说法正确。
故本题答案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常识判断】

下列根据特性规律组合而成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蜘蛛——昆虫——节肢动物


B:

花生——双子叶植物——被子植物


C:

乳腺——鸭嘴兽——哺乳动物


D:

种子——松树——裸子植物


正确答案:A

解析:

A项对应错误。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3对足,一般有2对翅,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蜘蛛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有4对足,没有翅,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因此蜘蛛不是昆虫。

B项对应正确。花生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是我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除了食用外还能为工业所用。

C项对应正确。鸭嘴兽属于哺乳纲单孔目鸭嘴兽科,分布在澳大利亚南部及塔斯马尼亚岛。鸭嘴兽具有乳腺,但没有乳头,其乳腺分泌的乳汁顺着毛流到腹部的小沟内,小兽仰卧着在腹沟中舔食。

D项对应正确。松树属于裸子植物门松科,是松科植物的统称。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没有子房壁包被,不形成果皮,种子是裸露的,故称裸子植物。松树不形成果实,松子只有种皮而没有果皮,外面的壳是其种皮。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5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5题

10、【常识判断】

“灰犀牛”事件是指太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的风险,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下列说法中,与防范应对“灰犀牛”事件思路有关的一项是:

A: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

B: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D: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正确答案:A

解析:

完整解析:“灰犀牛”事件一般指问题很大、早有预兆,但是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而导致严重后果。防范应对“灰犀牛”事件,应谨慎对待,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制订好预案,防患于未然,善于从各种征兆和苗头中发现其蕴含的重大风险,抓住要害、果断决策。

A项当选。“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出自西晋陈寿的《三国志》,意思是明智的人在灾祸没有萌生的时候就加以防范,聪明的人对于将来可能发生的危害会预先进行估计。A项与防范应对“灰犀牛”事件思路有关。

B项不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意思是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其没有体现出防患于未然,与防范应对“灰犀牛”事件思路无关。

C项不选。“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强调的是矛盾相互转化,没有体现防范风险的观点,与防范应对“灰犀牛”事件思路无关。

D项不选。“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的意思是一间房子不能管理好,怎么能管理整个国家呢?该句强调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积累才能做成一番大事业。其与防范应对“灰犀牛”事件思路无关。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1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