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1531

发布时间:2023-04-12 12:22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我们在这里驻足聆听,触摸________跳动的脉搏,在与先人的凝视和对话中,铭刻人生信念的方位,增进砥砺前行的动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社会

B:当下

C:未来

D:历史

正确答案:D

解析:由“在与先人的凝视和对话中”可知,我们在这里驻足是为了回顾过去,“历史”填入符合句意。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单考区)第1题

2、【言语理解】经济学家丹尼尔·麦克法登曾深入地分析了人们的决策过程。在他的研究中,人们的每一次选择都可以看作是在有限的几种可能中做出选择。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效用函数,目的就是使得效用最大。比如上班是步行、骑车还是坐车,就是一个涉及多个特征的最优化问题。它包括的特征有:实际开支、行车时间、等待时间、舒适程度等。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对不同的特征进行权衡比较,最后确定最佳方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效用最大的原理影响了人们的每一个抉择

B: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往往由个人喜好决定

C:人们的决策过程不但是线性的而且是多维的

D:不同的人在相同条件下做的决策并不相同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经济学家丹尼尔·麦克法登的研究认为,每一个人的决策,都是以效用最大为目标在有限的几种可能中权衡比较后做出的选择。接着以上班族的交通方式为例进行了阐释。由此可见,文段意在说明的是效用最大原理对人们的决策的影响。A项与此相符,为正确答案。
B项与文意不符,C、D两项均无法从文段中得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

捆扎蔬菜的胶带实际上是涂过黏合剂的塑料膜。虽然胶带不是食品,但由于会和食品接触,也要遵守食品安全标准。不过,在塑料膜和黏合剂的生产过程中,由于聚合不完全或溶剂挥发不完全,确实可能有少量甲醛等小分子残留。但捆扎蔬菜用的胶带在自然放置状态下很稳定,降解释放大量甲醛的可能性极小。同时,市面上用来捆扎蔬菜的不只是普通胶带,有的是由动物胶和植物胶制成的胶带,自然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另外,体重为60千克的成年人,只要他每日甲醛摄入量不超过12毫克,就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食用胶带捆扎的蔬菜影响健康的概率很小

B:

捆扎蔬菜的胶带自然放置时并不产生甲醛

C:

植物胶制成的胶带才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D:

60千克成年人每天只应摄入12毫克甲醛

正确答案:A

解析:

A项说法正确,由“但捆扎蔬菜用的胶带……降解释放大量甲醛的可能性极小”“同时……自然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另外……就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可推知。

B项说法不正确,由“但捆扎蔬菜用的胶带……降解释放大量甲醛的可能性极小”可知,“并不产生甲醛”为绝对表述,排除。

C项说法不正确,由“有的是由动物胶和植物胶制成的胶带,自然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可知,动物胶制成的胶带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植物胶制成的胶带才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为绝对表述,排除。

D项说法不正确,由“体重为60千克的成年人,只要他每日甲醛摄入量不超过12毫克,就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可知,“每天只应摄入12毫克甲醛”概念变化,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7题,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2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8题,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7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8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3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3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5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8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2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3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3题

4、【言语理解】乡村与城市,本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空间和文明形态,自有其不同的运作路径和发展规律。推进城乡一体,建设美丽乡村,不是追求城乡一样,不是让乡村全然变成城市,而是要尊重不同的文明,顺应不同的规律,走出一条生态、生产与生活契合,自然、文化与历史和谐的城乡差别化互动型协调发展道路。从文明的演进看,我们不可以割断历史;从社会的变迁看,我们也不可能消灭乡村。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建设美丽乡村不能简单等同于农村城市化

B:建设美丽乡村要符合乡村的发展规律

C:建设美丽乡村是让乡村全然变成城市

D:建设美丽乡村是要考虑城乡差别化发展

正确答案:C

解析:由“建设美丽乡村……不是让乡村全然变成城市”可知,C项与文意相悖,故当选。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在东京举行的2007年国际机器人展览上,日本最大的机器人制造商安川电机公司开发的机器人      超群,具有击鼓的技能。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本领

B:本事

C:技巧

D:技能

正确答案:A

解析:通读句子,由句尾“击鼓的技能”可知,横线处不能再填技巧类的词语,否则将造成语意重复,故可排除C、D两项;“本领”指需要经过特别学习才能掌握的或复杂的技能,多用于书面语。“本事”泛指技能、能力,多用于口语。分析语体色彩可知,题干句子是较为正式的新闻性陈述句,所以书面语“本领”用在这里更恰当。同时,“本领”与“超群”属于习惯用语。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关于“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一假说,通常我们应该一只一只地调查天鹅的颜色。这种通过积累个别观察来验证假说或推导出定律的方法称为“归纳法”。但基于归纳法的推论不能带来可靠的正确性,哲学家波普提出了不依赖于归纳法的科学方法。他认为,试图证明假说是错误的才是科学的研究。例如,即使只找到了一只黑天鹅,也能证明“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一假说是错误的。虽然基于归纳法的验证通常是不可靠的,但如果证伪的话,则是可靠的。通过反复“设定一个用来解决问题的假说,寻找其反例来证伪假说,再设立新的假说……”,就可以进行科学的研究。
哲学家波普认为:

A:科学的方法应是“可归纳”

B:科学的方法应是“可证伪”

C:科学的方法应是“不可证伪”

D:科学的方法应是“不可归纳”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说明对于“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一假说,对其验证使用的归纳法并不可靠;然后引出了哲学家波普的方法,他认为证明假说错误的才是科学的研究,并举例说明;最后进一步说明证伪是科学的研究。因此哲学家波普意在说明证伪是科学的定义,对应B。
A项,由“波普提出了不依赖于归纳法的科学方法”可知该项说法错误,排除。
C项“不可证伪”、D项“不可归纳”文段均没有提及,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①如果把信息看作是一种自我资源,那么信息的公开透明就会被当作一种权宜之计
②这说明,公开透明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深层次的理念问题
③面对一些突发性公共事件,许多地方都会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这极大地增进了人们对政府的信任支持
④在这个意义上,公开透明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以人为本的问题;政府公信力的打造,与政府服务人民紧密相连
⑤也有一些信息发布的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就在于发布的并非是公众关注的信息,甚至对公众的关切质疑刻意回避
⑥反之,如果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认识到政府信息的公共资源属性,尊重人民的知情权,公开透明就会成为一种主动选择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④③⑤②⑥

B:③⑤①④②⑥

C:①③⑤⑥②④

D:③⑤②①⑥④

正确答案:D

解析:分析句子,①的“权宜之计”和⑥的“主动选择”阐述的是信息公开透明的两种不同状态,故两句应紧密相连,顺序为①⑥,选项中符合这一要求的只有D。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

8、【言语理解】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       )疾病。
③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       )了。
填入画括号内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窜改 驱除 融解

B:篡改 祛除 融解

C:窜改 祛除 溶解

D:篡改 驱除 溶解

正确答案:B

解析:“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对历史、经典、理论、政策等进行改动或曲解,含贬义。而“窜改”仅指改动、删改。根据上下文所包含的感情色彩可知,应该选择“篡改”;一般说来,“驱除”之后跟的都是人或动物,又或是比较抽象的事物,比如“驱除恐惧”。“祛除”一般和疾病搭配。故②句应填“祛除”。“溶解”通常指一种物质(溶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溶剂)中成为溶液的过程,而“融解”有融化、消除的意思,这里用“融解”更合适。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碘化银在人工降雨中所起的作用在气象学上称作冷云催化。碘化银只要受热后就会在空气中形成极多极细(只有头发直径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的碘化银粒子。1g碘化银可以形成几十万亿个微粒。这些微粒会随气流运动进入云中,在冷云中产生几万亿到上百万亿个冰晶。因此,用碘化银催化降雨不需飞机、设备简单、用量很少、费用低廉,可以大面积推广。
根据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推测出碘化银催化降雨不需飞机的原因是:

A:碘化银微粒会随气流运动进入云中 

B:

碘化银只要受热后就会形成碘化银粒子 

C:

冷云催化使碘化银可以形成几十万亿个微粒

D:

微粒在冷云中会产生几万亿到上百万亿个冰晶

正确答案:A

解析:飞机的作用是用来将催化降雨的物质带入到云层中再撒落,与此对应,碘化银受热后形成的碘化银微粒可随气流运动进入云中,故可不用飞机。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各家往往以早期记载的五帝、三代作为理想标准,衡量各诸侯国的治理效果。孔子欲恢复周礼,表明他心目中是认可周代文武之治的。荀子反对孟子言必称三代、盲目崇拜先王的历史观,而大讲“法后王”,认为今胜于古。汉代儒家的古今观主要是秉承了孔、孟先师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是古非今论,而东汉前期思想家王充则旗帜鲜明地提出“汉盛于周”的历史发展标准。宋代以后,又多了个汉唐评价标准。到底三代与汉唐孰优孰劣,人们也辩论不已。其实,争议背后的实质是用什么样的模本看待当时的治理成效。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列举各家治理方案的主要差异

B:阐述各家对治国效果的评价依据

C:表明古代治国思想的历史借鉴

D:叙述了国家治理理念的历史沿革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列举了不同朝代各家对治国效果的衡量标准,包括最早的五帝、三代标准,汉代的“汉盛于周”标准,宋代的汉唐标准等。关于不同标准的优劣虽有争议,但背后的实质都是用什么样的模本看待当时的治理成效。选项中与“标准”有关的只有B项的“依据”。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3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