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1517

发布时间:2023-04-10 9:15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我在家常常一人站在窗前向楼下看,安静的院子里有一群流浪猫。流浪猫有其自己的生活,天蒙蒙亮时就会慵懒地走动,等待好心人送来的猫粮。它们三五成群,吃饱了就打打闹闹,累了就找地方歇息,高高兴兴地过上一天。我发现其中有一只花猫不怎么合群,老是独自游走或静卧幽处,仿佛心里有事。
这是一篇文章的开头,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A:这群流浪猫的奇闻趣事

B:人怎样与动物和谐相处

C:楼下为什么会聚集流浪猫

D:那只不合群的猫的故事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前三句讲了院子里有一群流浪猫,它们三五成群,每天开开心心;文段末句引出猫群中一只不合群的花猫,它仿佛心里有事。基于话题一致原则,文段接下来应紧承尾句继续介绍那只不合群的花猫的故事。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53题

2、【言语理解】教师是今天最需尊重的职业,也是人性最为光亮的群体,却又是权利需要保护的对象。一些教师群体的待遇福利较差,健康权与休息权得不到保证。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很容易成为教育体制弊端的替罪羊。比如,说到教育腐败,很多人会把板子打在教师身上,其实腐败的多是教育官员,而不是普通教师。更重要的是,由于教育改革长期止步不前,应试教育无法完成向公民教育转身,也造成很多教师无法摆脱权力干预,无法从陈旧保守的价值观中走出来,甚至造成很多教师精神人格的“分裂”。
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A:教师的权利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

B:教师是需要尊重的群体

C:应试教育是很多教师精神人格“分裂”的原因

D:教师容易成为教育体制弊端的替罪羊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教师是今天最需尊重的职业,也是人性最为光亮的群体,却又是权利需要保护的对象”,接着通过一些教师群体的健康权与休息权得不到保证,容易成为教育体制弊端的替罪羊,应试教育会造成很多教师无法摆脱权力干预,甚至造成精神人格的“分裂”。故文段意在说明教师的权利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即A。
B项是文段引出话题的内容。C、D两项都是论述现状的内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全面的发展和自由并不意味着毫无底线——尤其是一些媒体对西方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娱乐节目亦步亦趋,其作品之低俗令人愤怒。此时此刻,我们的监管部门更需________,谨防不法分子借恶搞之名________传统价值。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严阵以待 颠覆

B:全民皆兵 蚕食

C:严防死守 侵蚀

D:全线狙击 污蔑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B项“全民皆兵”指把能参加战斗的人民全都武装起来,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与“监管部门”搭配不当,排除。D项“全线狙击”有全部消灭的意思,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侵蚀”指逐渐侵害使变坏,侧重于长期性和潜移默化;“颠覆”指直接翻倒。形容“恶搞”对“传统价值”的破坏性,“颠覆”比“侵蚀”更恰当,排除C。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7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

4、【言语理解】历史的人要办历史的事,既不要超越历史,去干那些办不到的事情;也不要推卸历史的责任,该干的事情也不去办。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办历史的事要量力而为

B:办事要对历史负责

C:办历史的事反对冒进

D: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正确答案:B

解析:本文主旨:历史的人要办历史的事。下文都是在解释这句话:不能超越也不能推卸,讲求责任。B项与此相符。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尽管自学术角度观之,在整体设计和具体材料运用等方面,此书并未有太多超越之处,但仍有不少值得中国研究者________的地方。它为我们提供了更多________微观描述与宏观叙述的可能性。就笔者________,目前做茶的相关研究的人类学学者并不多。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审视 连接 学养所囿

B:重视 穿透 视野之内

C:借鉴 贯穿 目力所及

D:追寻 结合 耳闻目睹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文段首先提到此书没有太多超越之处,接着由“但”一转,指出虽没有亮点但仍有可学习之处。“审视”指仔细看,与文意无关,排除A。“追寻”指跟踪寻找,与文意无关,排除D。第二空,所填词应表示连接微观描述和宏观叙述之意,“穿透”指贯通,填入搭配不当,排除B。“贯穿”指穿过、连通,符合题意。验证第三空,“目力所及”指眼睛能够看到的最远的地方,填入符合文意。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8题

6、【言语理解】“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下列语句与其表达的情感不一致的一项是:

A: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B:落日卢沟桥上柳,送人几度出京华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诗句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A、C、D三项与此类似。B项的“落日卢沟桥上柳,送人几度出京华”描写的是在卢沟桥上送别的情景,与题干诗句表达的情感不同。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0题

7、【言语理解】在“地球村”形势下,21世纪的人类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远远超过各民族________的利益。我们不应把东方文化同西方文化________起来。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狭隘 对立

B:各自 混淆

C:有限 统一

D:根本 联系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各自”填入与“各民族”有语义重复之嫌,排除B。其他三项不好判断,跳过。
第二空,分析可知,文段强调的是“地球村”形势下各民族联系紧密,东西方文化不应割裂、对立。“对立”填入恰当,“统一”“联系”填入均与句意相悖,排除C、D。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

8、【言语理解】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应试,学生的天职也不单是学习文化知识。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学校教育必须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促进人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可持续发展是教育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B:现代教育的弊端是市场经济功利性副作用的体现

C:学习文化知识是为了生存

D:现代教育的弊端是只注重知识传授,忽略了人的生活价值和意义

正确答案:C

解析:这段话谈的是教育的意义、目的及发展方向,由此可推断出A、B、D选项,C项的结论过于片面,且与题干意思相悖。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在水中自由地________,闲暇的时候挣脱一切________,到岸上享受晨风拂面,然后,一个华丽的俯冲,重新潜入关系之水,去做一条在波涛下微笑的鱼。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翱翔 束缚

B:遨游 羁绊

C:游弋 牢笼

D:徜徉 烦恼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文段的语境是“在水中”。A项“翱翔”一般指在空中回旋地飞,排除。D项“徜徉”指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排除。“遨游”“游弋”均符合语境,B、C两项备选。
第二空,与“挣脱”搭配,“羁绊”与“牢笼”均可,但“牢笼”程度过重,“挣脱羁绊”搭配恰当。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题

10、【言语理解】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受到两种基本需求的驱动:第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有种“一致性需求”,希望世界的运动符合我们的信仰、理念、态度、经验和预期,即使现实与我们自身的预期不一致,我们也要改变外在的证据来使它符合我们内在的期望;第二,人类需要对外在环境产生一种控制感,我们不希望自己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无所适从,我们需要找到某种自己能够理解、控制、描述、解释和预测的可能性。
文中的心理学发现可以解释下列哪一行为?

A:在集体中容易产生从众心理

B:在明知自己错误的情况下仍固执己见

C:喜欢用“阴谋论”解释超越自己经验之外的事物

D:在过于熟悉的环境中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并试图改变

正确答案:C

解析:C项,“超越自己经验之外的事物”属于“现实与我们自身的预期不一致”“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无所适从”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也要改变外在的证据来使它符合我们内在的期望”“需要找到某种自己能够理解、控制、描述、解释和预测的可能性”,于是“阴谋论”就出现了。故C项的行为可以用文段中的心理学发现解释。
A、B、D三项均不属于文段中提到的两种基本需求,故无法用该心理学发现解释。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56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5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