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1514

发布时间:2023-04-09 20:08     浏览量:26

1、【言语理解】无论你心里怎么想,你的言谈举止都应该      ,在许多国家,任何形式的炫耀都会被视为粗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谨小慎微 无理

B:谦虚谨慎 无理

C:谦虚谨慎 无礼

D:谨小慎微 无礼

正确答案:C

解析:谨小慎微: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谦虚谨慎: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由句子可知第一空应填褒义词“谦虚谨慎”,排除A、D。无理:没有道理。无礼:没有礼貌。跟“粗鲁”相关的是“无礼”,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一般而言,美术馆运营主要是通过对艺术品载体的所有权主张法律权利,进而实现对馆藏品的利用。由于美术馆馆藏品的年代属性,也使得美术馆中的大量馆藏品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保护期内的作品。在运营实践中,不少美术馆重点关注了馆藏品物质载体所有权的归属,却忽视了在物质载体之上作为作品的艺术品权属问题。如此一来,有必要从美术馆基本工作环节的具体内容出发,细化各环节中的著作权保护问题,为美术馆全面提升知识产权综合保护能力进行法律依据上的梳理,以精准提升美术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避免不必要的知识产权风险。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美术馆运营必须注重对著作权问题的研究

B:须进一步细化美术馆运营工作的各项环节

C:规避知识产权风险是美术馆运营中的重要内容

D:美术馆运营普遍缺乏对艺术品权属问题的关注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句引出美术馆对艺术品载体的所有权主张法律权利,然后指出在运营实践中,不少美术馆忽视了载体之上作为作品的艺术品的权属问题,最后说明有必要细化各环节中的著作权保护问题,为美术馆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进行法律依据上的梳理。文段为“提出问题+给出对策”的结构,尾句的对策为文段论述的重点,A项与之相符,正确。B项偷换概念,文段中说的是“细化各环节中的著作权保护问题”,而非“细化运营工作各环节”,排除。C项,规避知识产权风险位于文段末尾,是作者想要通过重视著作权问题达到的结果,并非论述的重点,排除。D项属于问题表述,不涉及对策,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49题

3、【言语理解】新一轮的城镇化,势必更加________质量,________要让农民进城,________要以产业转移为依托,确保农民进城后能找到稳定的工作并享有市民待遇,真正做到安居乐业。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注重 不仅 还

B:关注 可是 就

C:侧重 既然 也

D:顾及 如果 就

正确答案:A

解析:后两空,“可是……就……”与“既然……也……”搭配不当,排除B、C。“让农民进城”与“确保农民进城后能找到稳定的工作并享有市民待遇,真正做到安居乐业”之间为递进关系,排除表假设关系的D项的“如果……就……”。
第一空,“注重”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1题,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7题

4、【言语理解】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文化符号,未免让人遗憾。虽然春联、福字、门神、年画以及灯笼等诸多元素,都可以视作春节的文化符号,但是,这些文化符号是琐碎而不统一的。我们的“春节符号”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品牌性的、超越以往的东西,让人一眼见之就能想到它代表着我们的春节。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A:年节文化内涵需要通过符号来表达

B:春节记忆需要用“春节符号”唤醒

C:春节最能体现中国年节文化的内涵

D:春节需要统一的文化符号来代言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春节历史悠久却没有统一的文化符号是一种遗憾,然后说明春节的诸多元素作为文化符号是琐碎而不统一的,最后得出结论,春节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文化符号。A项未提到“春节”,C项未提到“符号”,均可排除。B项强调的是唤醒春节记忆,文段并没有春节记忆被遗忘的表述,也可排除。D项是末句的同义转述,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香溪河上的宝坪村,是王昭君的故乡,这个看着并不起眼的________却孕育了一代绝色佳人。是清澈如玉的香溪河水的________,才使得昭君有了倾国倾城之貌和________的心灵。________没有香溪河水,中国历史上会不会少去胡汉和亲这一页呢?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村庄 滋养 秀色可餐 即使

B:乡村 润泽 兰质蕙心 然而

C:村落 滋润 冰清玉洁 假如

D:乡井 滋补 秀外慧中 尽管

正确答案:C

解析:先看第三空,“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用于形容心灵不恰当,排除A。“兰质蕙心”填入与后文的“心灵”语义重复,排除B。第四空,“尽管”表转折,“假如”表假设。“没有香溪河水”是假设的情况,故此处应选“假如”,排除D。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

6、【言语理解】总体来说,银行获得的存款量决定了银行的贷款能力。但是,在许多时候银行的贷款数量会超出它所获得的存款数量,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如果这种贷款的数量超出过多,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银行的贷款数量超出它所获得的存款数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

B:银行向外的贷款数量超过了存款数量会造成通货膨胀

C:应该采取一种有效的策略用以控制通货膨胀

D:银行的贷款量与银行获得的存款量成正比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阐述了银行存款量与贷款能力的关系。然后由“但是”一转,指出贷款数量超过存款数量过多,会造成通货膨胀。
A项非文段重点;D项“成正比”与“在许多时候银行的贷款数量会超出它所获得的存款数量”不符;C项“控制通货膨胀的策略”文段未涉及。
故本题选B。
(本题命题不严谨,B项也存在瑕疵,应为“贷款数量超过存款数量过多”。)

考题出处:2017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32题

7、【言语理解】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直接       党风、政风,党员干部为谁代言、站在哪一边,直接决定人心向背,也决定着党和人民的事业能否长盛不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关系

B:决定

C:体现

D:联系

正确答案:C

解析:“党风、政风”属于较为抽象的事物,“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其外在表现之一。二者是体现与被体现的关系。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门槛低、读者广泛、方便快捷,是互联网平台备受诗人青睐的重要原因。在新技术、新平台的带动下,一批“草根诗人”以及“网络诗人”有了尽情展现的平台。精致页面、真人朗读、动听配乐、专家评论,共同为读者提供立体化且直观可感的诗歌体验。每晚一首诗的推介模式,正在成为若干中国人新的夜生活。许多诗歌平台拥有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订阅量,即使大多数人都看不懂。某些时候,我们惊奇地发现,一句广告语也可能是诗,一个策划文案也可能是诗,诗已经不仅仅是精神生活的配饰。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A:互联网对诗歌的影响

B:诗歌平台的推介模式

C:大众对诗歌态度的变化

D:诗歌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互联网平台“门槛低、读者广泛、方便快捷”的三个特点使其备受诗人青睐;接着指出互联网上为读者提供了立体化且直观可感的诗歌体验;最后指出互联网使得诗歌的推介模式、订阅量和诗歌的表现形式都更为丰富且吸引受众。因此,这段文字主要是在介绍互联网对诗歌的影响,A项概括恰当。
B项的“推介模式”概括不全面,C、D两项均未提到“互联网”这一影响因素。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3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3题

9、【言语理解】在我国夏商周时期,海贝作为一种产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外来交换品发展成为最早的货币。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曾出土夏代的天然贝、骨贝和石贝。商周时期出土的贝更多,在山西保德和安阳殷墓中还发现了铜贝。春秋战国时期更有银贝、包金贝。甲骨文、金文中有大量君王赏赐臣下若干朋贝的记述。
下面哪一项最好地概括了这段文字的大意?

A:海贝是最早的货币

B:商周时期出土的贝更多

C:甲骨文、金文中有大量君王赏赐臣下若干朋贝的记述

D:贝是货币的早期形态

正确答案:D

解析:材料介绍了中国最早的货币形态——贝。材料首先说明夏商时期海贝是最早的货币,然后介绍夏商春秋战国各时期出现的贝的形式。A项仅列举海贝,概括不全。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以鸟类迁徙为话题的纪录片《迁徙的鸟》向我们完美________了一个自然界的奇迹。虽然大部分地表已被人类改造得________,但在天空中,鸟儿仍是主角,无论雪鹅、野鸭还是云雀,都自有其尊严。“我们需要与自然界和平相处,因为人类不可能________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导演雅克·贝汉如是说。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展示 面目全非 孤单

B:展现 支离破碎 傲慢

C:显示 元气大伤 自私

D:显现 体无完肤 麻木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元气大伤”通常指人的身体精神状态,在这里形容地表,不恰当,排除C。
第三空,由“我们需要与自然界和平相处,因为人类不可能________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可知,文段强调人要与自然万物共同生存和谐相处,“傲慢”“麻木”填入不恰当,“孤单”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2014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4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4题,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5题,2014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4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4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2014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4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