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专项常考题集合1503

发布时间:2023-04-08 0:31     浏览量:7

1、【常识判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金属在常温下一般呈固态

B:惰性气体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燃料

D:钢是铁和碳按照一定比例加工而成的合金

正确答案:B

解析:惰性气体,即稀有气体。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所以过去人们曾认为他们与其他元素之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称之为“惰性气体”。但是在1962年,英国青年化学家N.Bartlett合成了第一个稀有气体化合物Xe[PtF6]之后,许多化学家竞相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先后陆续合成了多种“稀有气体化合物”,促进了稀有气体化学的发展。而“惰性气体”一名也不再符合事实,故改称稀有气体。故本题答案为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常识判断】201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国家监察机关的内容。关于国家监察机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罢免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国家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C: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提请,任免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监察机关的职务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年)第六十二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七)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该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下列人员:……(四)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
B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年)第三条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该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六)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C项说法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年)第六十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十一)根据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的提请,任免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由此可知,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由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而非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D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年)第一百零三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题

3、【常识判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的思想源自:

A:儒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老庄学派

D:阴阳家学派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正确。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者爱人”,从家庭出发,强调一种社会的关爱,要大家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儒家的观点提倡人们对个人名利要看淡看轻,“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B、C、D三项错误。法家学派主张“国君治国”,重法制、讲治术,强调法治精神,老庄学派主张“无为而治”,阴阳家学派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法家主张积极入世,缺少出世精神。道家和阴阳家缺少入世精神。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

4、【常识判断】下列与土壤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犁地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矿物质

B:红壤的pH值大于7,是碱性土壤

C:土壤的形成与岩石的风化作用有关

D:土壤的有机质可被植物的根部直接吸收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说法错误。犁地只是对土壤进行耕翻,并不能增加任何矿物质,但可以促进植物根部的有氧呼吸,从而有助于土壤吸收矿质元素。
B项说法错误。pH值即氢离子浓度指数,又称酸碱值,应用范围通常在0~14,pH值等于7时,溶液呈中性;pH值大于7时,溶液呈碱性;pH值小于7时,溶液呈酸性。土壤酸碱性的强弱,常用pH值来表示。红壤的表土与心土pH值为5.0~5.5,底土pH值为4.0,属于酸性土壤。
C项说法正确。土壤是在气候、母质、植被(生物)、地形、时间综合作用下的产物。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理化性质改变,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壳,其上部即土壤母质。母质代表土壤的初始状态,土壤母质在气候与生物的作用下,经过上千年的时间,逐渐转变成可生长植物的土壤。
D项说法错误。土壤中的有机质不能直接吸收,必须经过微生物的发酵,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比如铵态氮、硝态氮、矿物质离子之后才能被植物的根部直接吸收。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77题,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7题

5、【常识判断】下列关于雷电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打雷

B:直击雷的破坏性比球形雷小

C:闪电时可能伴随着臭氧的生成

D:雷电一般发生在对流层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正确。由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得多,因此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B项错误。我们通常说的雷电多指直击雷、感应雷,而相较之下,球形雷出现的概率要小得多。研究表明,球形雷常常随着自身内部的电荷变化,会在几十秒至几分钟,最长不超过十几分钟时间内,自然消耗掉。因此其破坏性要比直击雷小。
C项正确。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会有臭氧生成。
D项正确。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

6、【常识判断】下列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

B:是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回国所走之路

C:始于秦汉,繁荣于唐宋,衰落于明清

D:是古代中外贸易和对外交往的海上通道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说法错误。在隋唐以前,海上丝绸之路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但到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所阻断,代之而兴的便是海上丝绸之路。到唐代,伴随着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的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终于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B、C、D三项说法正确。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线路始于秦汉,繁荣于唐宋,衰落于明清。是马可·波罗返回意大利的路线。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14题,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6题,2017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30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4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2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7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4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47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06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6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4题

7、【常识判断】下列摘自历史专题片中的解说词,内容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汉景帝时,刘濞等宗室诸侯王因不满中央政权削减封地,便起兵发动“七国之乱”

B:七七事变激起国人抗日救国的高潮,张、杨二将军为逼蒋抗日,发动了西安兵变

C:嘉靖年间,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与其他明军配合,取得抗倭战争的最后胜利

D:项羽虽未称帝,在《史记》中,司马迁却将项羽列入“本纪”,并给予高度评价

正确答案:B

解析:汉景帝时期的一次同姓诸侯国叛乱,汉景帝二年 前155年 ,御史大夫晁错上疏《削藩策》,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参与叛乱的是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故又称“七国之乱。A项说法正确。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的历史事件。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从时间来看,B项显然有误。故本题选B。
戚继光组织训练一支3000多人的新军。他治军有方,新军将士英勇善战,屡立战功,被誉为“戚家军”。嘉靖四十年,倭寇焚掠浙东,他率军在龙山大败倭寇。C项说法正确。
项羽事迹记载于《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在篇章结尾写到“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给予了项羽高度评价。D项说法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B。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常识判断】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制定了“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在:

A:20世纪50-60年代

B:大跃进时期

C:20世纪60-70年代

D:文革时期

正确答案:C

解析: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常识判断】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是:

A:法院的判决书

B:没有剧本的小品表演

C:建筑施工图纸

D:用C++语言编写的计算机程序

正确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规定,本法不适用于:(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二)时事新闻;(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84题

10、【常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蒲松龄

B:《九歌》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C:《史记》是司马迁编纂的纪传体通史

D:《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史书

正确答案:B

解析:《聊斋志异》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A项正确;《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B项错误;《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C项正确;《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B。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