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1457

发布时间:2023-03-31 15:32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真是沁人心脾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要靠我们持久奋战,不可能一蹴而就

C:经过重新装修,教学楼里里外外改头换面,给了刚返校的师生们一个惊喜。

D:金庸的武打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广大读者。

正确答案:B

解析:“沁人心脾”原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的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也用来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不能用来形容奇珍异宝、古玩文物,排除A。“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此处对应“持久奋战”恰当,B项正确。“改头换面”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不能形容“教学楼的装修”,排除C。“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不能形容“小说情节”,排除D。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

2、【言语理解】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   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   的基本手段。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素养 情境 沟通

B:修养 情境 连通

C:素养 环境 连通

D:品质 情形 沟通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组词中,“素养”指的是平日的素质、修养;“修养”指的是正确待人处事的态度;“品质”指的是行为作风上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品性等。根据文意可知“口语交际能力”应该是一种“重要的素养”,因此排除B、D两项。对于第二组词“情境”、“环境”与“语言”均能搭配,因此重点观察第三组词,“沟通”指的是通过语言或者其他方式使两方能够连通,“连通”指的是连接相通,多指道路、桥梁等。很显然符合文意的应该是“沟通”一词,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A项。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稿子写完了,老王说过于(       ),要我联系一些实际,(       )一些内容。

A:简单 添加

B:生硬 补添

C:空洞 增添

D:理论 增加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句中“要我联系一些实际”可知,第一个空填“空洞”,故答案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如果社会机制健全,社会弱势群体能够通过合法的制度化途径来表达自己的利益并均衡社会利益,那么社会冲突的频率、强度和力度将大为降低。但在社会的转型加速期,由于某些结构性的原因,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最终通过社会冲突的方式来捍卫自身的权益。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话语权缺失

B:转型加速期成为社会冲突的多发时期

C:弱势群体社会组织化程度低,谈判能力受限

D:强势群体操控媒介、干扰公共政策加剧了社会冲突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为转折结构,转折前提到如果社会机制健全,弱势群体有合法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结果是社会冲突会减少。转折后提到社会转型加速期,由于某些结构性的原因,弱势群体会通过社会冲突捍卫自身的权益,则产生的结果应与前文“社会冲突的频率、强度和力度大为降低”相反,即社会冲突多发,B项正确。
A、C两项都不是弱势群体以社会冲突方式捍卫自身利益的结果,排除;D项的“操控媒介、干扰公共政策”与前文话题不一致。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5)-考友回忆版第25题

5、【言语理解】环境问题一旦发生,再来治理,非但费事劳神,而且难以转变,甚至不可逆转。因而,“先发展,后治理”的观点不仅是片面的,而且是非常危险的。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的观点,即:

A:环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B:对环境问题必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

C:对重大工程必须先进行环境综合评价

D:治理环境问题费事劳神

正确答案:B

解析:本段文字主要论述对于环境问题“先发展,后治理”的观点是片面的、危险的,“先发展,后治理”的反面就是“防治结合,以防为主”,所以这段话直接支持了B项观点。A、C、D项都偏离了主题。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25.许多人有一种认死理儿的心理定式:任何事情都有对错好坏之分,      ,他们常以这种定式去衡量一切。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非敌即我

B:非此即彼

C:东猜西疑

D:以邻为壑

正确答案:B

解析:任何事情的对错好坏之分即是事情的两面。本题中不存在敌我的矛盾,故排除A项。东猜西疑:胡乱猜疑。以邻为壑: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二者均不合句意,排除C、D。结合本题意思,只有B项最合适。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现在很多人对于甜味和吃糖感到排斥和恐惧,因为他们很惧怕发胖,仿佛吃一小块糖果就会胖一圈似的。其实,真正使人发胖的并不是那一小块糖果,而是每天吃的食物所包含的能量超出了消耗的能量。馒头、面条、米饭或者玉米面窝头中都有淀粉,即不甜的糖。淀粉在人体内氧化所放出的热量与蔗糖基本上没有差别。要控制发胖,主要在于控制摄入的总热量,而不在于食物的口味是不是甜的。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吃糖与发胖

B:淀粉与发胖

C:发胖的“真凶”

D:不发胖的“秘诀”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一个观点,即很多人惧怕甜味和吃糖是因为他们担心吃了糖就发胖;接着以“其实”转折说明,真正使人发胖的并不是那一小块糖,而是每天吃的能量超出了消耗的能量,而面食、米饭中含有的淀粉的热量与糖没差别;最后给出建议,要控制发胖,主要是控制摄入的总热量。可见文段意在告诉我们的是,没有必要对吃糖避之唯恐不及,每天“摄入的总热量”才是发胖的真正原因。C项的表述与此最契合。A项,文段并未论述吃糖到底会不会发胖,排除。B项没有体现文段的重点,也排除。D项有一定迷惑性,文段没有讨论不发胖的“秘诀”,仅在最后一句提到了要如何控制发胖,D项作为标题推断过度。且与D项相比,C项的“真凶”暗指人们所惧怕的“糖”并非发胖的真正原因,更贴合文意、抓人眼球。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2019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9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2题,2019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

8、【言语理解】通常情况下,一个行业的发展总有几个特征性节点。当一项新技术诞生后,会有一个密集的产品发布期,在此期间会经历快速的技术和产品迭代,价格变动也快。就数码领域而言,很多产品的停产或者迭代大都与用户的消费习惯和追求新事物的欲望有关。比如,随着智能手机的拍照功能越发成熟且像素越来越高之后,整个数码相机行业开始转型,走专业化的高端路线。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影响技术和产品迭代的因素

B:科技产品的迭代周期的独特性

C:数码产品的更新换代更为频繁

D:消费市场对产品研发策略影响显著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引出技术和产品迭代的话题,然后以“数码领域”为例,阐述了用户的消费习惯和追求新事物的欲望(消费市场)对产品停产或迭代(产品研发策略)的影响,D项为文段的概括总结。
文段只提到了消费市场对技术和产品迭代的影响,并未罗列影响技术和产品迭代的诸多因素,A项不恰当,排除;文段并未将科技产品与其他产品进行比较来突出独特性,排除B;C项的“数码产品”只是文段举的例子,且更新换代频繁非文段重点,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

9、【言语理解】

清洁能源是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沼气)、海潮能这些能源。
根据这段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清洁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

B: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清洁能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D:清洁能源包括风能、海潮能等新能源

正确答案:A

解析:

A项,由“清洁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知清洁能源并非都是可再生能源,还可能是核能,说法错误。
B项,由“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推知。
C项,由常识可知,说法正确。
D项,由“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沼气)、海潮能这些能源”可推知。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0题

10、【言语理解】总的来讲,“社会”在处理与国家的关系过程中强调其自主性的成长与释放,并________了各种形式的自我保护运动。而且,“社会”也在改变其生存与发展策略,它不仅仅满足在国家为其________的范围内行动,而且还通过与国家的主动接触与互动,________与政府的相关性,并以协作或合作的方式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

A:展开 规定 保持

B:拓展 制定 保护

C:开展 划定 维持

D:发展 制订 保障

正确答案:A

解析:阅读文段和选项,第一空不好入手,暂不做选择。看第二空,“制定”指定出(法律、规章、政策等),“制订”指创制拟定。二者均不能与“范围”搭配,排除B、D。
第三空,“保持”指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维持”指使继续存在下去,保持。二者都有继续维持现状之意,但在感情色彩上,“维持”偏消极,暗含使事物处于较为狭隘或不容乐观的境地之意。再结合题干语境,“维持”不适合修饰“社会”与政府的关系,排除C。
第一空,“展开”填入句中,语意通顺。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3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34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26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