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专项常考题集合1454

发布时间:2023-03-31 5:06     浏览量:26

1、【常识判断】下列不正确的是:

A:“国色天香”中的“国色”指牡丹

B:干支纪年法中天干有十二个,地支有十个

C:“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出自《论语·为政》

D:断代史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正确答案:B

解析:古人常以“国色”喻绝世美人,后因牡丹花极艳,故亦称牡丹为“国色”。故A项正确。我国古代的中原地区,最初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用10个天干符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个地支符号(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来纪年。故B项错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论语·为政》。故C项正确。断代史的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故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常识判断】下列诗句按其所描写节日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斟 ②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③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④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A:④②③①

B:①④③②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正确答案:B

解析:①出自宋代陆游的《己酉元日》,描写的是古代元旦,即正月初一。②出自唐代岑参的《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描写的是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③出自宋代陆游的《乙卯重五诗》,描写的是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④出自唐代宋之问的《途中寒食》,描写的是寒食节,故本题答案为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常识判断】下列关于“元宵节”的别称不正确的是:

A:元夕节

B:上元节

C:正月半

D:中元节

正确答案:D

解析: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常识判断】下列中国古代诗句中,所描写情境的季节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诗句所描写的为春季情境。
B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咏柳》,诗句描述的是春柳,也是春季情境。
C项,“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句描述的早春美景。
D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出自南宋杨万里的《小池》,描述的是夏日池塘景色。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

5、【常识判断】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以做出如下理解:

A:公民的立法平等

B:公民在立法、执法、守法上一律平等

C:公民的执法平等

D:公民在法律的适用上一律平等

正确答案:D

解析: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2)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决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3)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惩罚。这三个方面合起来,是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完整理解,由此可见公民在法律的适用上一律平等。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常识判断】我国法律规定行政处罚和刑罚可以折抵,但下列哪种情况不能出现?

A:罚款可以折抵罚金

B:行政拘留可以折抵拘役

C:行政拘留可以折抵有期徒刑

D: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折抵没收财产

正确答案:D

解析:

《行政处罚法》(2021)第35条,“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行政机关尚未给予当事人罚款的,不再给予罚款。”A、B、C三项表述正确。

关于D项,“没收违法所得”没收的是通过违法途径和方法取得的财物,而“没收财产”没收的是犯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没收财产”作为一种附加刑,实际上是没收犯罪人合法所有并且没有用于犯罪的财产;不得以追缴犯罪所得,没收违禁品与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来代替或折抵没收财产。因此,没收违法所得不能折抵没收财产,D项表述错误。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常识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为了维护国歌的尊严,规范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所制定。根据该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公共场合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B:国歌不得作为公共场所的背景音乐使用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D: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进行监督管理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不够准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第十五条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B项正确。第八条规定,“国歌不得用于或者变相用于商标、商业广告,不得在私人丧事活动等不适宜的场合使用,不得作为公共场所的背景音乐等”。
C项正确。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D项正确。第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进行监督管理”。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8题,2018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95题

8、【常识判断】甲与乙签订了一项买卖合同,约定:甲向乙支付定金5万元,如果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应支付违约金8万元,后来乙违约。甲打算向法院提起诉讼,下列哪种诉讼请求既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又能获得法院的支持?

A:请求乙支付违约金8万元

B:请求乙双倍返还定金10万元

C:请求乙支付违约金8万元,同时请求返还定金5万元

D:请求乙双倍返还定金10万元,同时请求乙支付违约金8万元

正确答案:C

解析:《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该法第五百八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定金不足以弥补一方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对方可以请求赔偿超过定金数额的损失。”本题可做以下分析:
(1)若选择定金罚则,则乙应双倍返还定金,即10万元;
(2)若选择违约金,则为约定的违约金8万元,同时由于是收取定金的一方乙违约,所以须返还定金5万元给甲,因此,扣除甲之前支付的5万定金之后,即甲共获得8万元,大于定金罚则的5万元,这既能获得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也能得到法院支持,故C正确。
(3)禁止“并用式”选择,即甲不能要求乙支付违约金8万元,另加定金罚则的10万元,总共18万元。故D项错误。
本题难点在于(2),选择了违约金责任后,原定金收受方还要将定金原价返还,“8万+5万”之意不是违约金与定金罚则并用,而是只适用违约责任。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

9、【常识判断】以下电视剧场景,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隋唐英雄传》——隋灭陈的战争场景炮声雷动

B:《贞观长歌》——都城长安的“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C:《鹿鼎记》——清政府派施琅进攻台湾,并从郑克爽手里收回台湾

D:《康熙王朝》——孝庄皇太后说:“只要我孝庄在,谁也别想动我孙子”

正确答案:C

解析:A不符合事实,唐朝末期,火药用于军事,元代,中国制造出最古老的火炮——火铳,故隋灭陈的战争场景不可能出现炮。B不符合事实,“市”门内外店铺林立形成于北宋时期,不可能发生在唐朝;D不符合事实,孝庄是谥号,是在死后加上的称号。所以孝庄皇太后不可能在活着的时候自称孝庄,她生前的尊号分别是庄妃、圣母皇太后、昭圣皇太后、昭圣太皇太后。1661年,郑成功率领大军从金门、厦门出发,渡海收复台湾。1683年,施琅进攻台湾,从郑克爽手里收回台湾。C项符合历史事实。故本题答案为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常识判断】经考古工作者发掘考证,礼制很早就已经出现了。《说文·示部》云:“礼,履也,……从示从豊”,又云:“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告人也。”《甲骨文字集释》云:“事神之器则为豊。”由此可以推断,礼的原义是:

A:分等别贵贱

B:谦卑爱臣民

C:处世慎言行

D:敬神以祈福

正确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说文·示部》对“礼”字的解释:“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告人也。”《甲骨文字集释》云:“事神之器则为豊。”含义都是置物敬献神灵以祈福。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