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统计性歧视,是指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推断为群体中的个体具有的特征,并将此特征作为对个体的评价标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统计性歧视的是:
A:小莉觉得周围许多金牛座的人都不太诚实,她就认为金牛座的人都不诚实可靠
B:公司认为某高校毕业生工作稳定性不够,该校的优秀毕业生小刘因此未被公司录用
C:某专家根据北京市过去十年的降雨量推断今年的降雨量将与往年的平均值基本持平
D:一名外国游客在旅游区随手乱扔垃圾,周围人认为来自这个国家的人素质普遍较低
正确答案:B
解析:统计性歧视定义的关键信息: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推断为群体中个体具有的特征,并将此特征作为对个体的评价标准。
A项,小莉是将个体的典型特征推断到群体身上,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B项,由某高校毕业生的特征来推断小刘也具有这样的特征,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C项,十年的降雨量不属于群体特征,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D项,由一名外国游客的特征来推断出该国人民的群体特征,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
2、【判断推理】充电器:充电桩:充电
A:互联网:局域网:联网
B:云计算:云服务:服务
C:银行卡:信用卡:购物
D:朋友圈:生活圈:社交
正确答案:C
解析:充电桩是一种充电器,可以用来充电。
A项,互联网和局域网是并列关系,可以通过局域网或互联网进行联网,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云计算是一种云服务,可以提供服务,但词项间顺序颠倒,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信用卡是一种银行卡,可以用来购物,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朋友圈是一种生活圈,可以用来社交,但词项间顺序颠倒,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C类)-考友回忆版第68题
3、【判断推理】汽车交通事故的特征之一是在道路上发生。这里的“道路”包括公路、城市街道和胡同(里巷),以及车站、公共广场、公共停车场等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场所。公路则是指根据公路法的规定,经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定的城间、城乡间、乡间能行驶汽车的公共道路,包括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汽车交通事故的是:
A:李某尚未取得驾照,却擅自将贴有“训练”标志的车开到闹市区,与一出租车相撞
B:火车在高速行驶中,一行人在铁道上行走,被卷入车底丧生
C:某市公交站里停放的一辆7路公交车无故起火
D:田野里耕种的拖拉机突然失灵,撞向田埂
正确答案:A
解析:汽车交通事故的关键信息是在道路上发生,B项中的铁路、D项中的田野均不属于“道路”的定义范围;C项的公交站虽属于道路的范围,但停放的公交车无故起火不属于交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因此也不属于汽车交通事故。只有A项与一出租车在闹市区的道路上相撞,属于汽车交通事故。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铁路:道路
A:南京:江苏
B:空调:家电
C:英国:西欧
D:美国:国家
正确答案:B
解析:铁路属于道路的一种,两者之间为种属关系。
A项,南京是江苏的一部分,两者之间为组成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空调属于家电的一种,两者之间为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英国是西欧的一部分,两者之间是组成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美国属于国家,两者之间为种属关系,但美国并非统称,而是指美国这一个国家,但题干中的铁路是统称,因此该项与题干的联系不如B项紧密。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3题
5、【判断推理】洁癖:强迫症的一种,即把正常卫生范围内的事物认为是肮脏的,感到焦虑,强迫性地清洗、检查及排斥“不洁”之物。
下列不属于洁癖的是:
A:胡某害怕自己染上病菌,他每天必须多次、长时间地洗手、洗衣
B:斯密司先生出差一律入住白色房间,甚至地毯也必须是白色的才行
C:有位年轻小姐为了避免在公共汽车与他人接触,每天竟花三个小时走路上下班
D:李某不允许孩子在外面乱吃东西,也不允许孩子接近生病的小朋友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中洁癖定义的要点是:将正常卫生范围内的事物认为是肮脏的,并且强迫性的清洗检查和排斥。D项中的外面乱吃的东西和生病的小朋友都不是正常卫生范围内的事物,因此不属于洁癖;其他几项均符合洁癖的定义。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法律的当然解释是指法律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某一事项,但依规范目的,该事项应当被解释为适用这一法律规定,其解释方法有举重以明轻和举轻以明重。前者是指对于某一应当被允许的行为,举一个情节比其严重而被允许的规定,以说明其应当被允许。后者是指对于某一应当被禁止的行为,举一个情节比其轻微而被禁止的规定,以说明其应当被禁止。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法律规定禁止在公园采摘树叶,依据举轻以明重,在公园攀折树枝的行为应当被禁止
B:唐律规定主人打死夜无故入人家者无罪,依据举轻以明重,主人打伤夜无故入人家者无罪
C:法律规定禁止携带小型动物,依据举重以明轻,携带大型动物的行为应当被禁止
D:法律规定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依据举重以明轻,15周岁的未成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A
解析:举重以明轻的关键信息是对于某一应当被允许的行为,举一个情节比其严重而被允许的规定,以说明其应当被允许。举轻以明重的关键信息是对于某一应当被禁止的行为,举一个情节比其轻微而被禁止的规定,以说明其应当被禁止。
A项,“公园攀折树枝”属于“某一应当被禁止的行为”,因为攀折树枝比采摘树叶更为严重,所以“法律规定禁止在公园采摘树叶”属于“举一个情节比其轻微而被禁止的规定”,符合举轻以明重的定义。
B项,“主人打伤夜无故入人家”属于“某一应当被允许的行为”,因为打死人比打伤人更为严重,所以唐律规定“主人打死夜无故入人家者无罪”属于“举一个情节比其严重而被允许的规定”,符合举重以明轻的定义,但不符合举轻以明重的定义。
C项,“携带大型动物的行为”属于“某一应当被禁止的行为”,因为携带小型动物比携带大型动物更为轻微,所以“携带小型动物的行为被禁止”属于“举一个情节比其轻微而被禁止的规定”,符合举轻以明重的定义,但不符合举重以明轻的定义。
D项,“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16周岁以下包含了15周岁这种情况,二者并没有轻重之分,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88题,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83题
7、【判断推理】如果政府继续实施限购限贷等房地产调控政策,并且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那么房地产的调控就会取得明显成效。根据以上陈述,可以推出:
A:如果房地产的调控取得明显成效,那么,不是政府继续实施限购限贷等房地产调控政策,就是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
B:如果房地产的调控没有取得明显成效,那么,一定是政府放松了房地产调控政策和减少了保障性住房建设
C:如果政府继续实施限购限贷等房地产调控政策,那么,如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房地产的调控就会取得明显成效
D:如果政府继续实施限购限贷等房地产调控政策,那么,即使减少保障性住房建设,房地产的调控也会取得明显成效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中前件又是一个联言命题。其推理关系为:政府继续实施限购限贷等房地产调控政策,并且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房地产的调控取得明显成效。
A项,“房地产的调控取得明显成效”肯定了题干推理的后件,但肯定后件是无效的推理,排除。
B项,“房地产的调控没有取得明显成效”否定了题干推理的后件,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联言命题的负命题应是选言命题,即“放松了房地产调控政策或减少了保障性住房建设”,该项错误,排除。
C项,“政府继续实施限购限贷等房地产调控政策”和“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肯定了题干推理的前件,可以推出肯定的后件,该项正确,当选。
D项,“政府继续实施限购限贷等房地产调控政策”和“减少保障性住房建设”否定了题干推理的前件,但否定前件是无效的推理,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
8、【判断推理】蜡烛:教师
A:明月:思念
B:桃李:学生
C:长寿:松柏
D:高尚:巍峨
正确答案:B
解析:蜡烛比喻教师,桃李比喻学生,且教师和学生是人。C项松柏象征长寿,顺序颠倒。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扎小羊灯 之于 ( ) 相当于 剪福字窗花 之于 ( )
A:灯笼 桃花
B:喜乐 过年
C:小羊 窗户
D:细绳 剪刀
正确答案:D
解析:代入A项,扎小羊灯是制作灯笼,剪福字窗花与桃花并无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扎小羊灯表示喜乐,过年的时候剪福字窗花。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扎小羊灯得到的灯笼,形状与小羊相似;剪福字窗花贴在窗户上。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扎小羊灯要用到细绳,剪福字窗花要用到剪刀。前后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9题,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3题
10、【判断推理】有教育专家提出,如果采取按照年龄、学历水平和职称等级将教师平均分配到所有学校的办法来配置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就能较好地解决目前因上重点学校竞争激烈而引起的社会问题。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该教育专家的观点?
A:很多重点学校老师表示支持
B: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表示反对
C:一些重点学校老师要求到物价低的郊区学校工作
D:普通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比起重点学校存在明显差距
正确答案:D
解析:专家的观点:按各种条件将教师平均分配到所有学校,实现教育公平,就能解决相关的社会问题。
A项,很多老师支持无法说明该教育专家的方法有效或无效,排除。
B项,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反对无法说明该教育专家的方法有效或无效,排除。
C项,一些老师要求到物价低的郊区学校工作也与该教育专家的方法是否有效果无关,排除。
D项指出学校的差距不仅和教师相关,还在于硬件设施建设,说明专家提出的方法达不到效果,削弱了专家的观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5)-考友回忆版第7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