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年一度的东海市第六届集邮活动日主会场活动今天在邮电大厦举行,李副市长到会表示祝贺。
B:人的素质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上,也体现在精神生活和思想素质的提高上。
C:现代文化,无论是其物质的、形式的或是精神的方面,都必须以传统作为根基,才能深沉,才能有底蕴,才能生生不息。
D:林老师对自己的教学严格要求,对年轻教师悉心指导,所以我们选他做学科带头人是当之无愧的。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第六届”不可能“一年一度”,可将“第六届”或者“一年一度的”删除;B项搭配不当,“生活水平”与“改善”不搭配,“精神生活”与“提高”不搭配;D项句式杂糅,可改为“所以我们选他做学科带头人”或“所以他被选为学科带头人是当之无愧的”。C项没有语病,故当选。
考题出处:2015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
2、【言语理解】《周书》曰:“小满之日苦菜秀。”小满时节,麦类、谷物等农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恰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而田间地头的野菜正蓬勃生长,采食野菜来度过饥荒,自是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容置疑
B:顺理成章
C:水到渠成
D:理所当然
正确答案:B
解析:由“麦类、谷物……尚未成熟……而田间地头的野菜正蓬勃生长”可知,此处是说农作物还没有熟,人们采食野菜来度过饥荒是很自然的事情。所填词语应含自然发生之意。A项,“不容置疑”指不允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填入不符合句意,排除。B项,“顺理成章”指某种情况合乎情理,自然产生某种结果,其填入符合句意。C项,“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文段没有体现具有某种条件,其填入不符合句意,排除。D项,“理所当然”指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文段强调的是自然发生,并非从道理上来说怎样,其填入不符合句意,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5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4题,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5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5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4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8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8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9题
3、【言语理解】( )原有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某地区在金融、行政管理、涉外经济等领域不断推出改革创新举措。
A:依据
B:依托
C:依仗
D:依赖
正确答案:B
解析:“依据”侧重于“据”,即按照、根据,常与“规定”搭配;“依托”侧重于“托”,即依靠、凭借,常与“优势”搭配;“依仗”侧重于“仗”,即凭借、依靠,常与“权势”搭配;“依赖”侧重于“赖”,即倚靠,仗恃,常与“补贴”搭配。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目前的中国政党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________的产物,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制度模式,蕴含着符合中国国情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发生发展 独特规律
B:有序发展 内部规律
C:发展演进 内在逻辑
D:发展变化 固有特色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中国历史”与“发生”不搭配,排除A。由常识可知,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并不是“有序”的,排除B。
第二空,D项的“固有特色”与前面的“自身特色”有重复之嫌,排除。
C项“发展演进”符合历史特点,且“内在逻辑”填入亦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92题
5、【言语理解】进入21世纪,中国的媒体事件频发。媒体对事件的关注程度和方式决定了公众的态度和事件的发展。人们所看到的已经不是事件本身,而是经过媒体把关后的媒体事件。随着网络的兴起,媒体事件更是集中地以网络事件的形式表现。在网络事件中,网民是网络舆论和网络监督主体。他们的触角遍布社会各个角落,时时处处监督着政府和官员的一举一动。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不符的是:
A:网络监督呈现出广泛性和普遍性
B:网络对社会舆论有重大影响
C:媒体事件可能不是事件本身
D:网络监督比传统手段更有效率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由“进入21世纪,中国的媒体事件频发”可得出。
B项,由“媒体对事件的关注程度和方式决定了公众的态度和事件的发展”可得出。
C项,由“人们所看到的已经不是事件本身”可得出。
D项,文段并未将网络监督与传统手段的效率进行对比,故D项与文段表述不符。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1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1题,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50题
6、【言语理解】要加快新型产业布局,就需要进一步结合广东资源和经济发展的现状,以科技创新去________产业新优势。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构造
B:构建
C:建筑
D:建造
正确答案:B
解析:“建筑”“建造”的对象多为房子、路、桥等具体事物,不能与“产业新优势”搭配,排除C、D。“构造”侧重于“造”,如制造、建造;“构建”侧重于“建”,如建立、建设。根据句意,此处应选“构建”,排除A。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16题,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16题
7、【言语理解】许多企业正遭遇来自网络罪犯前所未有的攻击。有数据显示,“想哭”病毒仅攻击网络一次,就能造成高达40亿美元的损失。网络罪犯擅长兜售自己成功的战略,他们将所谓的勒索软件当成一种服务,其中涉及一种许可软件,可冻结公司的电脑文件直至对方付款。这些黑客不一定都是自由职业者,事实上,当今绝大多数灾难性的网络攻击都有某些组织的支持。遭受攻击的企业寻求执法人员帮助存在风险,因为不但企业费时费钱,而且会增加将敏感信息公之于众的风险。因此,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帮助企业应对黑客攻击
B:企业为了减少损失,寻找私人网络安全公司
C:新的行业应运而生,网络安全成为热门行业
D:要将黑客绳之以法,减少网络罪犯攻击企业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先指出许多企业正在遭遇严重的网络罪犯攻击,并对此进行了具体说明;接着指出如果遭受攻击的企业寻求执法人员帮助,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最后以“因此”提出结论。由此可知,横线部分应为面对网络罪犯的攻击而采取的应对措施。C项,“新的行业应运而生,网络安全成为热门行业”是在该背景下的应对措施,符合文意。
A项,“政府”与前文的“执法人员”重复,排除。B项,“寻找私人网络安全公司”也会涉及将敏感信息公之于众的风险,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将黑客绳之以法”文段并未提及,且不具备针对性,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5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
8、【言语理解】酒主要以液态形式存在,在古代缺乏严密容器的条件下是很难________保存的,因此出土的古酒就十分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长期 罕见
B:完好 珍贵
C:妥善 难得
D:大量 稀少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根据句意较难排除,需要结合酒“液态、易挥发”的特性来排除错误选项。在容器不“严密”的情况下,酒易挥发,因此难以“长期”保存。结合这个特性,A项填入最恰当。
第二空,“罕见”填入亦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2题,201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题,201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题,201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题,201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题,2011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题, 2011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题,201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题,201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题,2011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题,201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题,201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题,201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题,201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题,201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题
9、【言语理解】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沙雾迷茫,把檐下的麻雀都害得不住咳嗽而搬了家。
B:一张报纸的生命力就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鲜、优质的精神食粮。
C:老师对我们十四个同学历来等量齐观,从不偏向谁。
D:全年内订阅本刊的读者,如对本刊不满意,本刊赔偿读者全年的征订费。
正确答案:A
解析:B项一面对两面,应把“能否”改为“能够”;C项用词不当,“等量齐观”意思是对有差别的事物平等对待,用在这里不恰当;D项表意不明,应去掉“内”。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传统的纯文学杂志正在悄然地进行一场“时尚革命”。最近一段时间,陆续有著名纯文学杂志宣布“触网”,这些杂志都有几十年历史,从来都是“几十页纸走天下”,所以此番赶时髦引发了众多围观。不过本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这些文学期刊大多面临传统读者减少、年轻读者难寻的窘境。因此“触网”对它们而言固然是时尚,也是一种顺应时代的自我救赎。
这段文字没有论及的是:
A:传统文学期刊面临着如何吸引年轻一代读者的问题
B:传统文学期刊“触网”是顺应时代潮流,大势所趋
C:纯文学杂志走向数字化是摆脱目前困境的唯一救赎
D:过去的几十年,纯文学杂志保持着纸质媒介的传统
正确答案:C
解析:由“这些文学期刊大多面临传统读者减少、年轻读者难寻的窘境”可知,B项正确。
由文段末句可知,B项正确。
C项的“是摆脱目前困境的唯一救赎”表述绝对,与文段的“是一种顺应时代的自我救赎”不符。
由“这些杂志都有几十年历史,从来都是‘几十页纸走天下’”可知,D项正确。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