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A:生物航煤生产技术方兴未艾,专利储备战却已悄然展开,美国埃克森美孚、法国道达尔、芬兰耐斯特石油等企业已经在中国提交相关专利申请,相关技术的专利储备战已经悄然展开。
B:1999年,世界小行星协会给了张学友一个机会,命名一颗小行星为“MAY”。
C:2015年4月9日下午,李克强总理来到长春市南部新城综合枢纽工程现场,下到深达16.5米的施工地点考察。
D:近些年,公众对一些政府主导建设项目的集体抵制时常涌现,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个别地方政府失去了公信力。
正确答案:B
解析:B项,“命名”的主体既可以是“世界小行星协会”,也可以是“张学友”。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学海无涯,公务员要着力持续更新自己的心态和工作水平,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拦路虎。
B:
中国国家羽毛球队的林丹可以堪称羽坛霸主,吊球、撞球、扣球技术精湛,让对手防不胜防。
C:
那些引起较为严重后果和社会较大关注、成为一时舆论热点的群体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充其量不过是属于社会的短期危机,对于这类危机,我们当然不能掉以轻心。
D:
周恩来同志为民族的崛起,国家的兴亡不辞辛苦地奋斗了一生,尤其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长足的贡献。
正确答案:C
解析:
A项“更新自己的心态和工作水平”搭配不当。B项中“堪称”意为可以称得上,其中“堪”本身含有可以的意思,故与“可以”语义重复,应删除“可以”。D项“周恩来同志为……国家的兴亡不辞辛苦”中的“国家的兴亡”应为“国家的兴盛”,另外,“长足的贡献”也搭配不当。本题命题不严谨,C项也存在语义逻辑问题,句中“充其量不过是”和“当然不能掉以轻心”逻辑上存在矛盾。综合比较,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
3、【言语理解】18.政府要改变陈旧的行事模式,除了自我改革的意识,还需要社会的( )与( ),而这种社会性制衡最重要的表征,便是全社会的“法行动”。
A:监督 参与
B:变革 创新
C:协调 制衡
D:监督 制衡
正确答案:D
解析:由“这种社会性制衡”可知,第二空,选“制衡”合适,排除A、B。政府改革,需要的是社会的“监督”,而不是“协调”。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一般我们总认为,文学重视形象思维,而科学需要理性逻辑。其实,科学也可以很文艺,________,充满艺术的想象力。这两者看似关涉领域不同,其实只要有创意,便能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妙趣横生 水乳交融
B:洞若观火 若合符节
C:有声有色 相辅相成
D:入木三分 相映成趣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科学也可以很文艺……充满艺术的想象力”可知,科学不仅严谨理性,也可以生动有趣。“妙趣横生”指洋溢着美妙意趣,“有声有色”形容表现得十分生动,A、C两项符合文意。“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入木三分”形容议论、见解深刻,均无法体现“科学”文艺的一面,排除B、D。
第二空,“水乳交融”形容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相辅相成”指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由“看似关涉领域不同,其实……”可知,此处强调的是科学和文学虽属不同领域,但只要有创意,就能融为一体,用“水乳交融”更恰当,排除C。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
5、【言语理解】在诚实做研究的前提下,对具体实验结果的分析、理解有偏差甚至错误是很常见的,这是科学发展的正常过程。可以说,许多学术论文的分析、结论和讨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瑕疵或偏差,这种学术问题的争论往往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越是前沿的科学研究,越容易出现错误理解和错误结论。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诚实研究的根本是尊重原始实验数据的真实性
B:基于诚实所做的科学研究出现差错是可以理解的
C:实验研究不能轻率得出结论,应反复验证
D:研究结论的推翻和不断修正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句即亮明观点,在诚实做研究的前提下,实验有偏差甚至错误是科学发展的正常过程,接着用“许多学术论文”和“前沿的科学研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错误来支持上述论点。由此可知,这种现象是应该被理解的。B项符合此意,当选。其他三项在文中均未提及。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
6、【言语理解】6.三十五年,前北平西直门大街高井胡同口上的第二两等小学堂里,有两个个性不同的孩子:一个歪毛儿,生来拘谨,腼腆怯懦,计较表面毁誉,受了欺负就会哭;一个小秃儿,天生洒脱,有劲,把力量蕴蓄在里面不轻易表现出来,被老师打断了藤教鞭,疼得眼泪在眼睛里乱转也不肯掉下一滴泪珠或讨半句饶,由于这点禀赋的差异便分歧了我和老舍一生的途径。
下列陈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A:作者坦诚地述说自己童年时的性格弱点
B:小时候个性不同,导致日后作者与老舍终于分手
C:不同的个性,对一个人一生的选择影响很大
D:作者很欣赏老舍坚韧刚强而又不轻易表露的个性
正确答案:B
解析:“生来拘谨,腼腆怯懦,计较表面毁誉,受了欺负就会哭”是作者在述说自己童年的性格弱点;由“由于这点禀赋的差异便分歧了我和老舍一生的途径”可以推出C项。作者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老舍性格的欣赏,所以D项正确;文中的“分歧”指的是各自所走的人生道路的不同,并不是指实际上的分手。B项混淆了概念,故为应选项。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中华文化的重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无疑是重构中华文化的基础。虽然儒学在大部分历史时期都受到了统治者的倚重与褒扬,并成为两千年来的显学,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是多元的,先秦诸子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的基础,历朝历代卓有成就的学者也大都精通诸子百家。时至今日,我们断不可画地为牢,仅仅弘扬儒学一家,却抛弃了更为丰富多元的百家之学。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学为主要代表
B:重构中华文化应注重传承百家之学
C:中华文化重构是民族传统的自觉传承
D:结构多元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民族文化的自觉传承是重构中华文化的基础,然后指出儒家虽然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是多元的。最后指出,现在我们不能仅仅弘扬儒学,还要弘扬丰富多元的百家之学。故文段意在强调的是传承百家之学对于文化重构的重要性,只有B项符合文意,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
8、【言语理解】看来,不只是贵族有偏见,平民也自有平民的偏见。这种偏见就是看不见每个人都应该享有人之为人的尊严和独自为人的权利。由于我们在这方面迷失太久,今天,无论是尊重自己的权利,还是尊重他者的权利,都需要经过艰苦的学习。我们要早一天学会这些东西才好。只有先学会了尊重自己和尊重他者,我们才能开始学习有尊严地生活,我们才能尊严地生活在这片大地上。
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A: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是自己获得尊严的前提
B:不论贵族或平民,都有得到别人尊重的权利
C:先尊重自己,还是先尊重他人,困扰着世人
D:当今很多人都不会尊重别人,只知索取尊重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最后一句话“只有先学会了尊重自己和尊重他者,我们才能开始学习有尊严地生活,我们才能尊严地生活在这片大地上”揭示了作者的主要观点,可见,本题答案为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一般来说,一个社会的监督体系是由多方面力量组成的,媒体监督不应成为其中的主要力量,更不应“一枝独秀”,因为这个体系还应该包括公众监督、制度监督等多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会使整个体系出现明显漏洞。单纯依靠一种监督力量,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都是“不安全”的,因为不同的监督力量,在整个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媒体监督相对于制度监督等方式而言,是一种非强制性监督,不仅受制于舆论环境,而且监督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对象的态度。因此,将整个社会监督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媒体身上,既不科学,也不现实。
这段文字针对的主要问题是:
A:媒体监督的效果尚不理想
B:社会监督未引起监督对象的足够重视
C:目前媒体监督被赋予过多的期望
D:强制性监督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单纯依靠媒体监督一种监督力量的不安全性,然后说明媒体监督的非强制性监督性质使其效果受制于舆论环境和监督对象的态度的局限性,由此得出结论:不应将整个社会监督的希望寄托在媒体监督上。而相应地,文段针对的问题便是媒体监督被赋予过多期望,C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同义转述。
A项,由“不仅受制于舆论环境,而且监督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对象的态度”可知,媒体监督效果不足只是文段论述的一个方面,不全面。B项,文段论述主题是“媒体监督”而非“社会监督”,且“社会监督未引起监督对象的重视”文段也未涉及。D项,文段强调的是除了媒体监督,还应发挥公众监督、制度监督等方面作用,而非仅强调强制性监督。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2题
10、【言语理解】通过光谱研究,我们能够发现几亿光年以外的微量元素。观测范围已经很庞大了。因此,在我们可以观测的范围里,应该具备宇宙中最普遍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应该产生宇宙中最普遍的物质。当然,宇宙中肯定还存在一些特殊的环境和物质,但是这种环境一定不是普遍的,一定是非常稀有的。假如这样的环境不稀有,那么在地球的附近就一定能够观察到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特殊物质,而且,在这些特殊环境中产生的特殊物质,一定是不稳定的,存在时间极短或者存在条件极其苛刻。假如这样的物质是稳定的,在100多亿年的宇宙历史中,他们一定会在整个宇宙中弥散开,从而被我们观测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特殊的环境是发现新元素的重要线索
B:宇宙中未发现的元素不稳定且不会很多
C:不断扩大观测范围是发现新元素的重要手段
D:光谱研究的局限性使得新元素的发现陷入瓶颈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主要说明了宇宙中肯定还存在一些非常稀有的特殊环境和物质,而且在这些特殊环境中产生的特殊物质一定是不稳定的。由此可知,B项概括最恰当。A项不是文段说明的重点,C、D两项与原文不相符。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