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微表情是指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人们做的不同表情之间,或是某个表情里,脸部会“泄露”出其他的信息。微表情最短可持续1/25秒,尽管一个下意识的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它很容易暴露情绪。当面部在做某个表情时,这些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会突然一闪而过,而且有时表达相反的情绪。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属于微表情?
A:售货员面对衣着寒酸的顾客,笑脸相迎中可能闪过一丝轻蔑的嗤笑
B:间谍通过眨眼向同伙传递信息
C:小王受到惊吓后,脸部不断地抽搐着
D:迎着刺骨寒风行走,小李的上下牙齿不断抖动相撞
正确答案:A
解析:微表情的定义要点:①下意识的表情;②持续时间极短;③有时表达相反的情绪。
A项,售货员笑脸相迎中闪过一丝轻蔑,是下意识的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表达了相反的情绪,符合定义。
B项,通过眨眼向同伙传递信息,并非下意识的表情,表达的意思或情绪也不是相反的,不符合要点①③。
C项,受到惊吓脸部不断抽搐,并非下意识的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也没有表达相反的情绪,不符合要点①②③。
D项,在刺骨寒风中行走,上下牙齿不断抖动相撞,并非下意识的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 也没有表达相反的情绪,不符合要点①②③。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
2、【判断推理】多年以来,教育界所流行的理论是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能给人带来成功。这个理论使老师们倾向于在学生所取得的任何成功上都给予表扬和肯定,以此来建立学生的自信心。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一些过多的、含糊的“空表扬”并不能给学生带来长远的好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调查发现,类似“你真聪明”的表扬具有负面影响,那些经常因聪明而被称赞的学生更容易逃避复杂而困难的任务
B:研究发现,对于教师们模糊的表扬,许多孩子们并不真正在意,他们更愿意获得同伴的肯定
C:相比含糊的“空表扬”,真实的赞扬更能激发孩子们的进取心,让他们感到自己的聪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D:研究表明,相比外向的学生,内向的学生更容易从教师真实的表扬中获得动力,从而建立自信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论点:一些过多的、含糊的“空表扬”并不能给学生带来长远的好处。
A项,经常因聪明而被称赞的学生更容易逃避复杂而困难的任务,说明“空表扬”给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通过补充论据的方式加强了题干,可以支持。
B项,同伴的肯定与题干结论无关,属于无关项。
C项,题干未涉及真实赞扬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属于无关项。
D项,题干未涉及真实赞扬给外向和内向学生带来的影响,属于无关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5题
3、【判断推理】自行车:出行:环保
A:蔬菜:食品:健康
B:台灯:灯泡:节能
C:手表:时间:指针
D:货车:运输:载体
正确答案:A
解析:出行方式选择自行车有利于环保。
A项,食品选择蔬菜有利于健康,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灯泡是台灯的一部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手表上的指针可以指示时间,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货车是一种运输的载体,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新月:满月:残月
A:生产:销售:消费
B:含苞:怒放:凋零
C:早晨:中午:夜晚
D:春困:秋乏:冬眠
正确答案:B
解析:新月、满月、残月是月亮由月初到月末的变化过程。
A项,生产、销售、消费是市场化的三个环节,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含苞、怒放、凋零是花朵由开到败的变化过程,与题干关系相同。
C项,早晨、中午、夜晚是一天的三个时段,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春困、秋乏、冬眠是三个季节的特点,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答本题B。
考题出处: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
5、【判断推理】知觉防御:是指人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这种倾向使人比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那些事物,而对那些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知觉防御的是: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C: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D: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表现了一种道德取向,不涉及具体的感官,所以不属于知觉防御。B项的“不闻”,C项的“聊为”,D项的“犹唱”都表现了对客观世界感知的选择性,符合知觉防御的定义。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做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通过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从而解决特定范围内行政争议的活动。行政诉讼第三人,指同提起诉讼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因而参加到他人正在进行的行政诉讼中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对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判断正确的是:
A:某交警队因违法行政而成为被告,则该交警队队长为行政诉讼第三人
B:甲为了躲避乙而将丙碰伤,丙将甲告上法庭,则乙为行政诉讼第三人
C:某饭店对卫生局的处罚决定不服提起诉讼,则饭店老板为行政诉讼第三人
D:甲将乙打伤,但甲对公安局的处罚决定不服提起诉讼,则乙为行政诉讼第三人
正确答案:D
解析:行政诉讼的定义要点:公民、法人等认为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提起诉讼。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定义要点:同提起诉讼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而参加到他人的行政诉讼中。
A项,交警队违法行政,产生了行政诉讼,但交警队队长不一定与这一违法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因此其不属于行政诉讼第三人。
B项,甲的行为并非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因此丙对甲提起诉讼不属于行政诉讼,乙也就不是行政诉讼第三人,明显不符定义。
C项,饭店对卫生局的处罚决定提起诉讼,属于行政诉讼,而饭店老板是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并非参与到他人的行政诉讼中,因此其不属于行政诉讼第三人。
D项,甲对公安局的处罚决定提起诉讼,属于行政诉讼,而乙与提起诉讼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因此其属于行政诉讼第三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2题,2014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
7、【判断推理】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即司马迁认为《诗经》是孔子以儒家理想作为编辑标准而形成的“精选本”。但是唐代孔颖达主持编撰的《五经正义》最早对司马迁的“孔子删诗说”表示怀疑,认为先秦典籍中,所引《诗经》以外“逸诗”数量相当有限,由此推测当时不可能存有3000余篇诗供孔子删选。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孔颖达的推测?
A:南宋郑樵、朱熹均不相信“孔子删诗说”
B:司马迁是公认的“良史”,距离《诗经》编定约400年;表示怀疑的唐代孔颖达,距离《诗经》编定已经超过1000年
C:从2012年到2015年4年间,支持“孔子删诗说”的专题论文有15篇,反对“孔子删诗说”的论文仅1篇
D:《诗经》以外的“逸诗”会在先秦典籍中被适当引用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推测:不可能存有3000余篇诗供孔子删选。证据:先秦典籍中,所引《诗经》以外“逸诗”数量相当有限。
A项,南宋郑樵、朱熹均不相信“孔子删诗说”,属于诉诸权威,无法支持。
B项,说明司马迁和孔颖达距离孔子时代的时间,属于无关项,无法支持。
C项,说明“孔子删诗说”发表论文的数量,属于无关项,无法支持。
D项,《诗经》以外的“逸诗”会在先秦典籍中被适当引用,通过补充证据的形式,支持了推测。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B卷合并版)第53题
8、【判断推理】目前在野生动物园管理方面,主要是依据《城市动物园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通知、意见。相关文件中虽然有动物园安全管理方面的规定,但并没有明确规范野生动物园自驾游。不过,每个野生动物园在自驾游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定。
如果上述陈述属实,则下列哪项推断是正确的?
A:在野生动物园进行自驾游并非是没有规则可以遵循的
B:在野生动物园自驾游可以不必遵守《城市动物园管理规定》
C:《城市动物园管理规定》不允许野生动物园开展自驾游项目
D:《城市动物园管理规定》中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有重大疏漏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的细节信息:①相关文件中有动物园安全管理方面的规定,但并没有明确规范野生动物园自驾游。②每个野生动物园在自驾游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定。
A项,由题干的细节信息②可以得知,在野生动物园进行自驾游可以遵循各动物园在自驾游方面的规定,可以推出。
B项,由题干的细节信息①可以得知,文件只是没有明确规范,但没有说明不必遵守,无法推出。
C项,由题干的细节信息①可以得知,文件只是没有明确规范,但没有说明不允许开展自驾游。
D项,题干只涉及自驾游,未涉及安全管理的重大疏漏,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B卷合并版)第48题
9、【判断推理】中国多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春种、秋收、夏耕、冬藏。四季轮回中,隐藏着一套严密的历法,历经千年而不衰。相比农耕时代,今天的人们与自然日渐疏远。然而,沿袭祖先的生活智慧,并以此安排自己的饮食,已内化为中国人特有的基因。
最能支持上述结论的是:
A:在年轻人的日常饮食中洋快餐占据了重要地位
B:在大城市中有很多家庭开始选择到饭店吃年夜饭
C:罗宋汤、炸猪排等舶来品,最终被同化为上海人自己的味道
D:川菜在全国许多地方都能受到当地人的喜欢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结论:沿袭祖先的生活智慧,并以此安排自己的饮食,已内化为中国人特有的基因。
A项,洋快餐占重要地位,说明现在的年轻人没有沿袭祖先的生活智慧,削弱了题干论结论。
B项,吃年夜饭是沿袭了祖先的生活智慧,到饭店吃是安排自己的饮食,支持了题干结论。
C项,罗宋汤、炸猪排等舶来品,最终被同化为上海人自己的味道,说的是上海人有自己的办法接受外来食品,不涉及沿袭祖先的智慧,无法支持题干结论。
D项,川菜在全国受到欢迎,只是川菜美食的扩散,而非沿袭,属于无关项,无法支持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100题
10、【判断推理】生态批评是在生态主义思想指导下探讨文学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文学批评。它揭示文学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同时也探索文学的生态审美及其艺术表现。生态批评从生态主义思想和生态审美的角度重审和重评古往今来所有文学,其任务是要丰富文学的生态含义、揭示文学的生态局限,从而推动人们建立生态的文学观念和生态的审美观念,促使人们形成并强化生态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生态批评的是:
A:拯救环境,拯救地球,是当今时代的重大课题
B:《周易》和《尚书》中不乏对“天人关系”的论述
C:黑山羚由于长期进化中获得身体运动的肌肉力量,能够优美地跳跃
D:《寂静的春天》一书揭示现代社会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
正确答案:D
解析:生态批评的定义要点是:①文学批评;②揭示文学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A、C两项没有文学作品,不是文学批评,不符合①;B项天人关系所指的不是生态文明的概念,不符合②。D项符合定义要点。故答案选D。
考题出处: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