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春节期间,全市工商系统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和纪律,春节在岗值班人员为此还进行了专门培训,以提高处置应急事件和应答电话投诉咨询的水平。
B:这类犯罪活动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易防难打,仅仅依靠公安等部门无法得到有效治理,必须充分运用综合治理手段,动员宣传、金融、电信、教育等部门乃至社会各界力量齐抓共管。
C:对拒不整改生产场所卫生条件的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卫生监督所将通知工商管理部门建议暂缓核发其工商营业执照。
D:市规划局马局长表示,市奥体中心二期工程从设计之初不仅要考虑赛事要求,还要考虑场馆综合利用和塑造城市景观,目标是打造多功能的城市文体中心。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搭配不当,可将“执行”改为“遵守”。B项逻辑有误,“宣传、金融、电信、教育”与“社会各界力量”并列不当。C项句式杂糅,可将“通知工商管理部门建议”改为“建议工商管理部门”。D项无语病,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
2、【言语理解】
方言,指各地用语。周秦之时,政府派遣“轩使者”(乘坐轻车的使者)到各地搜集地方用语,并加以记录整理。两千多年前,西汉扬雄著《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东汉应劭将此书名简称为《方言》,此后“方言”开始作为特定词语使用。与方言对应的是雅言,后称官话、国语,1956年后称普通话并予以推广。60年后,普通话推广已非常成功,而方言却面临着式微、需要保护的局面。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说明方言与普通话的发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B:
说明方言与普通话都拥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
C:
作者认为普通话的推广导致了方言式微的局面
D:
应该思考如何让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相得益彰
正确答案:D
解析:
A项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关系,排除。
B项,文段只说“与方言对应的是雅言,后称官话、国语,1956年后称普通话并予以推广”,普通话是否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无从得知,排除。
C项强加因果,方言的式微与普通话的推广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排除。
D项可由文段末句得出,正确。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2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8题
3、【言语理解】12.蝴蝶效应原本是一个气象学名词,说的是南美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最终将会在北美引起一场龙卷风。听起来这事似乎有些荒唐,但实际情况就是这样。一件微乎其微的细节,却可能造成一个谁都意想不到的结果。聪明的人,就应该从蝴蝶效应中及时看出日后的风暴。
可以印证这段话论点的文句是:
A: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D: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正确答案:A
解析:蝴蝶效应是指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启示我们要防微杜渐,要注重小事小节,要明白细节的重要性。A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同样要求我们从小事做起,不能因为坏事小就去做,也不能因为好事小就不去做,不管是圣贤还是巨恶,都是从做这些小事中慢慢发展而来的。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为了________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特有的价值和理念,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伙伴关系,对当前正在进行的各种各样的合作进行整合,使它们相互连接、相互促进,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挖掘 效率
B:显现 结果
C:发掘 效应
D:发现 成果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分析可知,填入词语应能与“价值”和“理念”都能搭配。“发现”与“理念”搭配不当,排除D。“显现”指显露、呈现,一般用于本身特点比较明显的事物。对象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特有的价值和理念”,具有隐藏性,排除B。
第二空,句中说的是通过整合,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效率”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效应”指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现象和结果;指由某个典型的人或事件引发产生一批同类型人物或事件的现象。“效率”与句意不符,排除A。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46题
5、【言语理解】人类社会的教育现象,除了教学之外,还存在着无教授的学习,以及未能引发学习的教授等活动。即便是教学,也不仅仅存在于学校里,而是发生在人的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之中。远在近现代学校产生之前,人类就已经在从事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近现代学校产生之后,人类的教育活动依然在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领域中广泛发生着。教育学将自身的研究视野限定在学校时空框架内,实际上是给自己确定了一个错误的学科边界,因而只能将大量的教育现象含糊地当作所谓“广义的教育”而暧昧地排斥于自己的主要研究视域之外。
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是:
A:教育活动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
B:无人教授的学习行为也可以归入教育活动
C:当前的教育学研究对于学科边界存在误判
D:近现代学校的出现限制了教育学的研究视野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文段第二句的“即便是教学,也不仅仅存在于学校里,而是发生在人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可知A项正确。根据首句“人类社会的教育现象,除了教学以外,还存在着无教授的学习以及未能引发学习的教授等活动”可知B项正确。根据“教育学将自身的研究视野限定在学校时空框架内,实际上是给自己确定了一个错误的学科边界”可知C项正确。D项强加因果,并非是近现代学校的出现限定了教育学的研究视野,而是教育学自身造成的。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3题
6、【言语理解】近年来,“文化+科技”的应用,使收藏在博物馆里、远在祖国各地的文物“活”了起来。在过去的一年里,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不断发生“化学反应”,从舞美设计到文物保护,从互联网在线直播到博物馆数字化展陈,文化领域各行各业纷纷插上科技的翅膀,科技对文化发展的推动力愈加强劲。
这段文字中的“化学反应”是指:
A:文化事业与科技事业融合发展,相辅相成
B:之前鲜为人知的文物通过科技“活”了起来
C:科技创新支撑文化创意,文化创意点燃科技创新
D:文化领域各行业借助科技蓬勃发展,百花齐放
正确答案:D
解析:分析可知,后文的“从……到……,从……到……,文化领域各行各业纷纷插上科技的翅膀,科技对文化发展的推动力愈加强劲”是对“化学反应”的具体解释,即“化学反应”主要指的是科学对文化的促进作用,D项概括准确。
文段未涉及文化对科技的影响,A项的“相辅相成”、C项的“文化创意点燃科技创新”均过度推断,排除。
B项的“文物通过科技‘活’了起来”是“化学反应”的其中一个表现,不全面,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
荷兰研究人员意外地在人体中发现了一个新器官——一组位于鼻子后面、喉咙上部深处的唾液腺。这组平均长度大约4厘米的唾液腺位于一块被称为咽鼓管隆凸的软骨之上,研究人员将其称为“咽鼓管唾液腺”,它们很可能是人体用来湿润上咽喉部的。此前已知人体中有三大唾液腺,即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而这个不起眼的咽鼓管唾液腺,可能会影响癌症治疗。在头颈部位使用放射性疗法治疗癌症时,医生应该设法避免照射这一唾液腺,因为破坏这些腺体,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进食、吞咽甚至说话功能。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
人体唾液腺知多少
B:
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C:
人体隐秘器官新发现
D:
放射性治疗中的禁区
正确答案:C
解析:
文段首先介绍荷兰研究人员意外地在人体中发现了一个新器官并对此进行说明;接着说明已知人体中有三大唾液腺并指出这个新发现的唾液腺可能会影响癌症治疗;最后强调医生应该设法避免照射这一唾液腺及其原因。由此可知,文段为总分结构,主要是围绕这个新发现进行具体说明,即文段强调的是荷兰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新器官。C项表述与此一致。
A、B、D三项均未体现文段主题词“新发现”或“新器官”,且文段说的是“咽鼓管唾液腺,可能会影响癌症治疗”,而非“治疗癌症”,B项说法有误,三项均可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8题,202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0题,202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3题,202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3题,2021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7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1题
8、【言语理解】地球自身储存着丰富的能量,雷雨、洪涝、台风、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会带来巨大破坏。有些物理学家发现了地球自然破坏力、影响力中的军事意义和价值,通过不断研究自然现象的特征和规律,试图掌握自然灾害对军事的影响,并通过一些物理学的方法对自然能量进行利用。如人为地制造大风、降雨、闪电、潮汐、海啸、雾气等,可以达到军事进攻与防御的目的;利用人工引雷的方法,可以有效驱赶厚重的云层,减少闪电的能量与时间,从而让军事行动的指挥控制设施不受干扰。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A:各国都注重利用地球物理技术,提高军事实力
B:地球自然破坏力具有两面性,不能片面归结为灾害
C:地球物理技术为军事领域有效利用自然能量开辟新方向
D:地球物理技术在现代军事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军事技术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指出地球自身蕴藏着丰富的能量,一些物理学家发现了地球自然破坏力、影响力中的军事意义和价值,不断研究自然现象,试图掌握自然灾害对军事的影响,在军事中利用自然能量,并举出实例加以证明。物理学家的发现是文段论述的重点,C项表述与此相符的,当选。
A项的“各国”文段未提及,B项未涉及“军事”,D项“不可或缺”无中生有,均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一系列体制障碍的清除,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得到巨大的_________和有效的重新_________。中国终于把自己在几个世纪“大分流”中的落后地位,_________为向发达经济体的“大趋同”,开始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征程,并以成为世界第二位经济体为象征,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累积 组合 扭转
B:积聚 分配 转变
C:积累 配置 逆转
D:积攒 组织 转化
正确答案:C
解析:
先看第三空,由“落后地位”到“世界第二位经济体”可知,中国经济地位的变化是向相反方向的变化。“转变”“转化”不含向相反方向变化之意,不符合语境,排除B、D。
再看第二空,“组合”指组织成为整体,与“资本”搭配不当,排除A。“资本配置”搭配恰当。
验证第一空,“资本积累”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积累”填入符合语境。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3题,202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6题,202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8题,202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5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43题,202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9题,2020年宁夏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2题,202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6题,202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7题,2020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9题
10、【言语理解】水污染的形势是严峻的,而尤其使我们________的是,当前工业发展的步伐是不可能停下来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畏首畏尾
B:骑虎难下
C:进退维谷
D:瞻前顾后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可根据词语的感情色彩解答。“畏首畏尾”指前也怕,后也怕。形容胆子小,疑虑重重。“骑虎难下”指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瞻前顾后”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这三个词语都含有贬义色彩,与题干整体感情基调不符,排除A、B、D。“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填入符合句意。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71题,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