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1914

发布时间:2023-06-09 22:21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虽然帧扩展技能可以增加千兆位以太网的地理跨距,但是当大量传输短帧时会造成系统带宽浪费严重,大大降低了半双工模式下的传输性能,千兆位以太网采用帧突发技术解决了大量短帧传输所收起的传输性能下降的问题。帧突发技术可以使一个站点一次能连续发送多个帧,是千兆位以太网的一个可选功能。
解决了千兆位以太网传输性能下降问题的一项技术是:

A:帧扩展技术

B:半双工模式

C:帧突发技术

D:千兆位以太网的一个可选功能

正确答案:C

解析:这段文字中“千兆位以太网采用帧突发技术解决了大量短帧传输所收起的传输性能下降的问题”直接说明了解决千兆位以太网传输性能下降问题的是“帧突发技术”,所以,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科学的可靠性还源于科学界具有公认的评价准则,所以能对理论取得一致意见,因此在比较成熟的科学领域,一个问题无论问哪一个科学家,都可以得到大致相同的答案。哲学、伦理学等学科没有公认的评价准则,同一个问题问不同的哲学家或伦理学家可能得到完全相反的结果,令人无所适从。
从这段文字中,能够获取的信息是:

A:哲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科学家基本上都是自立门户

B:哲学、伦理学属于不成熟的科学

C:哲学、伦理学没有一点可靠性

D:科学的可靠性不能全靠评价同一问题的一致度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中提到“科学的可靠性还源于科学界具有公认的评价准则”,所以“在比较成熟的科学领域,一个问题无论问哪一个科学家,都可以得到大致相同的答案。”,由此可得知科学的可靠性与这门科学的成熟性有关,然而哲学、伦理学等学科没有公认的评价准则,所以可以推出哲学、伦理学属于不成熟的科学。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长期以来,人们对工业的文化内涵没有认识,文物保护的理念相对落后。事实上,每项工业遗产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最高发展水平,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近代工业遗产更是如同一种超越时代的文化载体和现代设计思想的容器,凝结着社会经济、产业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历史信息。有些工业遗产,甚至代表了一个城市最基本的东西,见证着城市发展的历史。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为准确的是:

A:文物保护理念应适应生产力发展

B:文化研究应以工业遗产为突破口

C:工业遗产记录了城市发展的历史

D:工业遗产是具有文化价值的文物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人们对于工业文化内涵认识不够导致文物保护理念落后的问题。接着转折,强调了工业遗产的重要性。故文段强调的是工业遗产非常重要,所以需要保护。文段重点论述的是“工业遗产”,A项没有提及,B项的主体是“文化研究”,可首先排除A、B。C项是文段论述的部分内容,即强调工业遗产重要性的部分。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4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4题,201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4题,201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4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4题

4、【言语理解】地球村内,防疫无国界,需要吸取教训、分享经验、共同御敌。抗击疫情,这是“我们”的战争,在________的全球网络中,置身事外的“我”无法取胜,只有身处命运共同体的“我们”,才能有效________不断发起“军备竞赛”的病菌株。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变幻莫测 抵抗

B:唇齿相依 对抗

C:瞬息万变 抵挡

D:休戚相关 对付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地球村”“命运共同体”等表述可知,填入词语应表达全球网络的联系紧密,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变幻莫测”和“瞬息万变”都强调变化,排除A、C。
第二空,与“病菌株”暗含的疾病意思相搭配,“对抗”填入更恰当。“对付”常与“敌人”“麻烦”搭配,填入搭配不当,排除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王羲之书法所表现出的那种姿韵萧散、超然于物外的雅逸之风,一直是后代书法家极力追摹的理想境界。王羲之的书法从容自得、真率烂漫,没有一点尘埃气的风流神韵,散发着当时的时代趣味,展示了当时士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我的自信和超逸,成为引领这一书风的代表。
最能概括王羲之书法风格的是:

A:傲岸磅礴,潇洒出神

B:肉不没骨,筋不外透

C:清华雅淡,晋人尚韵

D:丰富肥厚中藏遒劲之趣

正确答案:C

解析:由“王羲之书法所表现出的那种姿韵萧散、超然于物外的雅逸之风”“王羲之的书法从容自得、真率烂漫,没有一点尘埃气的风流神韵,散发着当时的时代趣味”可知,王羲之的书法雅逸脱俗,体现了当时的时代趣味,C项与此相符。A项的“磅礴”文段未体现,且此句评价的是苏轼的书法特点;B项是后人对赵孟頫书法特点的评价;D项的“丰富肥厚”“遒劲”文段未体现。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

6、【言语理解】生命,是来自上天的馈赠。在父母________的期盼中,我们呱呱坠地。因而,生命承载了太多希冀的目光和绵绵情谊。沐浴着老师________般的教诲,我们逐渐成长。在生命的旅途中,尽管会遭逢坎坷或失败,但同时,我们收获更多的却是愉悦与成功。因此,我们应该善待自己的生命,要以自信、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来珍爱这________的礼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望穿秋水 和声细语 贵重

B:令人神往 润物无声 厚实

C:望眼欲穿 春风化雨 厚重

D:百感交集 耳提面命 独特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望穿秋水”形容对远地亲友的殷切盼望,不能用来形容父母对孩子出生的期待,排除A。“令人神往”指使人很向往,多指某个地方令人神往,不能搭配“期盼”,排除B。“百感交集”形容心情十分复杂。与“父母……期盼”的语境不相符,排除D。“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形容父母对孩子的期盼恰当。
验证第二空和第三空,“春风化雨”指适宜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形容老师的教诲恰当。“厚重”对应“生命”这一礼物也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

7、【言语理解】“法国作家法朗士在《乐图之花》中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书是什么?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成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________________,阅读的过程是相对的,既有读者尝试理解作者的维度,也有作者请求读者的理解这一维度。”
下列诗句中,最适合填入上文横线处的是:

A: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B: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C: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最后一句话是对横线处内容的解释。读者尝试理解作者,而作者也请求读者理解,阅读就是这样一个相对的过程。B项中“我”与“青山”的关系和文段中“读者”与“作者”的关系一致。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B卷合并版)第3题

8、【言语理解】焦裕禄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________,作为领导干部他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他是全国党员学习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典型 典范

B:楷模 范例

C:类型 典范

D:典范 典型

正确答案:A

解析:“典型”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楷模”指榜样、典范。“类型”指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典范”指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范例”指可以当作典范的事例。由词义可知,“类型”“范例”多用于事物,而文段说的是人,排除B、C。
A、D两项的区别在于两词的顺序,“典范”本身已经具有先进之意,不能在于“先进”搭配,排除D。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35题,2014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题

9、【言语理解】芭蕾这门艺术不仅要用肢体演绎,还需要文化的全方位________和浸染,否则________的就不只是四肢,而是整个形态和表演。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熏陶 僵硬

B:培养 笨拙

C:洗礼 死板

D:渗透 禁锢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与“浸染”并列,表达文化对芭蕾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洗礼”与此不符,排除B、C。“渗透”与“浸染”连用,有语义重复之嫌,排除D。
第二空填入“僵硬”也能与芭蕾“柔软”“轻灵”的特性相对应。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5题,2012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89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乡类)第118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6题,201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23题

10、【言语理解】中国历代统治者对户口的管理都极为重视,他们将户口多寡作为国力盛衰与社会治乱的标志,建立了从中央至州、县、乡的完备户籍管理体系。但究其原因,是将户籍作为调派劳役、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以此维护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特权。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烙印,纵使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那道印痕仍难以抹去。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户籍管理体系的文化背景

B:户籍制度存在的历史根源

C:中国古代户籍管理体系的构建方式

D:户籍制度对维护政治统治的深远影响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前面两句话主要介绍了历代统治者重视户籍制度的根本原因,即户籍是维护封建特权的手段。最后一句为关键,由“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烙印,纵使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那道印痕仍难以抹去”可以看出,作者是站在现在的角度看户籍制度的历史。A项“文化背景”范围太大,而文段主要讲的是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排除。C项在文中只是一笔带过,不是主要内容,排除。D项,文段并未具体介绍户籍制度对维护政治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应“但究其原因”“但那道印痕仍难以抹去”可知,作者主要介绍的是今天的户籍制度的历史根源,故B项比D项更准确。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44题,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4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