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专项常考题集1884

发布时间:2023-06-05 9:48     浏览量:7

1、【常识判断】马铃薯、草莓、芝麻和菜花等常见农产品,所对应的食用植物器官依次是:

A:根—种子—果实—茎

B:茎—种子—种子—花

C:根—花—果实—叶

D:茎—果实—种子—花

正确答案:D

解析:马铃薯食用部分是地下块茎;草莓食用部分是由花托发育而成的肉质聚合果实;芝麻食用部分为种子;菜花食用部分是花蕾、花枝、花轴等聚合而成的花球。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常识判断】我国是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表现在:
①有利于提升出口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②增加了进口技术设备的成本
③可以减少居民赴美留学、旅游的费用
④有利于促进外贸进口增长方式的转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D

解析:①错误,④正确,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②错误,③正确,人民币升值,进口技术设备成本会降低,居民赴美留学、旅游的费用会减少。故本题答案为D。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常识判断】关于3D打印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技术的思想起源于英国

B:该技术尚不能打印建筑、骨骼等庞大或特殊的物品

C:打印所使用的材料可为金属粉末、陶瓷粉末、塑料等

D:打印的过程通常是进行预先切片,然后进行三维设计,再打印成品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错误。3D打印技术的核心制造思想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3D打印技术发展成熟并被广泛应用。
B项错误。3D打印技术不仅可以“打印”出一幢完整的建筑,甚至可以在航天飞船中给宇航员打印任何所需的物品的形状。
C项正确。3D打印技术主要是利用激光束、热熔喷嘴等方式将金属粉末、陶瓷粉末、塑料、细胞组织等特殊材料进行逐层堆积黏结,最终叠加成型,制造出实体产品。
D项错误。3D打印的过程是三维设计——切片——打印成品。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5题,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

4、【常识判断】关于人体的生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在流汗时汗腺内的盐分浓度会降低

B:蚊虫叮咬造成的皮肤发痒属于过敏反应

C:打嗝声是由胃部痉挛和声带闭合造成的

D:皮肤受伤流血处的血管会先扩张后收缩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说法错误。汗腺是一种皮肤附属结构,有分泌汗液的作用。人体在流汗时汗腺内的盐分浓度会升高。
B项说法正确。蚊虫叮咬皮肤时所释放的唾液,会在皮肤组织产生刺激性的反应,造成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这些症状属于过敏反应。
C项说法错误。打嗝是指膈肌收缩、痉挛,当空气进入肺部时,两侧声带突然闭合所表现出的动作和发出的声音,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打嗝声不是由胃部痉挛和声带闭合造成的。
D项说法错误。人体皮肤受伤流血时,受伤处的血管会发生反射性收缩,局部血流减慢,以促进止血,并不会先扩张后收缩。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常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古文观止》成书于清代康熙年间

B:《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总集

C:《史记》是司马迁编纂的叙事历史著作

D:《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史书

正确答案:C

解析:《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所以,C项中的叙事历史著作说法不准确。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常识判断】今年上半年,我国一些地区出现蔬菜收购价格下跌、销售不畅的现象。为减少菜农损失,各级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下列措施中,有助于解决“菜贱伤农”问题的是:

A:加强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B:增加蔬菜流通环节,提高产品附加值

C:建立供求信息平台,调整蔬菜种植结构

D:减少蔬菜种植数量,通过稀缺提高价格

正确答案:C

解析:菜贱伤农主要问题是销售不畅。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是稳定蔬菜的价格,另外是解决蔬菜的销售问题。
A项错误。因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的是蔬菜价格的下降。
B项错误。增加流通环节和提高产品附加值都无法让农民真正获益。
C项正确。建立供求信息平台,这样能让农民了解市场的需求,科学合理的种植能解决销路问题。
D项错误。减少蔬菜种植数量只是治标不治本的表面工程。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76题

7、【常识判断】下列教育家与其代表作对应不正确的是:

A:韩愈——《师说》

B:颜元——《存学篇》

C:孟子——《劝学篇》

D:陶行知——《教学做合一》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对应正确。《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作者是韩愈。
B项对应正确。《存学篇》和《存性篇》为颜元反对理学和批评程朱陆王之学的著作。
C项对应错误。《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D项对应正确。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0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2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6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00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0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题

8、【常识判断】甲乙二人决定一同毒死丙,于是趁丙不在,由乙在门外放风,甲潜入丙房间内往丙水杯中下毒。第二天,乙发现丙并未中毒身亡,于是持刀将其杀死。上述案件中,甲属于:

A:犯罪中止

B:犯罪预备

C:犯罪未遂

D:犯罪既遂

正确答案:C

解析: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本题中,甲已经实施犯罪行为,并没有自动放弃或者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A项排除。
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本题中甲已经实施犯罪,不是犯罪预备。B项排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本案中,甲乙两人向丙水杯投毒,但由于甲乙意志以外的原因,丙并未中毒身亡,甲乙两人下毒的行为并未造成丙死亡的结果,构成故意杀人未遂。而第二天乙持刀将丙杀死,乙构成故意杀人既遂。C项当选。
犯罪既遂就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并齐备了所有犯罪要件。甲的行为显然不符合既遂标准。D项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10题

9、【常识判断】关于我国地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和庐山被称为“五岳”

B:南海有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个群岛

C:西藏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D:华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说法错误。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和嵩山被称为“五岳”。
B项说法正确。南海有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个群岛。
C项说法错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D项说法错误。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2015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

10、【常识判断】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关于好干部标准,下列理解正确的有几项?
①把专业素质放在第一位,要做到勇于作为、善于谋事
②突出政治标准,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
③力戒空谈,要做到勤政务实、敢于担当
④把纪律作为底线,要做到清正廉洁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正确答案:C

解析: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
①错误,好干部标准应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把专业素质放在第一位”的理解错误。
②③④正确,“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为20字好干部标准,对新时期好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为精准、科学选人用人树立了鲜明的导向。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4题,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