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识判断】煤燃烧后的产物主要是CO2,也含有一定量的SO2,还可能含有CO。某市环保部门监测发现,该市郊区的火力发电厂(以煤为燃料)周围的树木枯萎情况比上一年严重。造成树木枯萎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A:CO的超标排放
B:CO2的超标排放
C:排放SO2导致的酸雨
D:排放CO2导致的酸雨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不选。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造成人体内缺氧。而植物没有血红蛋白,因此其不会出现一氧化碳中毒。
B项不选。二氧化碳是无毒气体,不会造成树木枯萎。
C项当选。二氧化硫飘到大气中,溶于云层中的水生成亚硫酸,再随雨落到地面上,从而形成酸雨。酸雨可导致水体、土壤酸化,对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
D项不选。二氧化碳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过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等大气环境问题。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2题,202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乡镇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7题
2、【常识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第一部法律是:
A:宪法
B:刑事诉讼法
C:婚姻法
D:劳动法
正确答案:C
解析:在1950年5月,我国颁行第一部法律《婚姻法》。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刑事诉讼法》是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79年7月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六号公布,1980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部《劳动法》是1994年7月5日颁布的。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常识判断】因意外事故,小明的小肠被切除1米,他因此患上了营养不良症。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肠是人体食物消化、废物排泄的主要器官,其长度影响食物消化和废物排出
B:小肠是人体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的主要器官,其长度影响消化和吸收
C:小肠是人体食物储存的主要器官,其长度缩短后影响了食物的储存
D:小明的营养不良症与小肠的长短无关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错误。肾脏、皮肤和肺部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
B项正确、D项错误。小肠是人体的主要吸收器官,人吃的食物都要靠它来消化和吸收,从而维持我们的新陈代谢。小肠切除一部分后,食物在肠内停留的时间缩短,营养物质没有足够的时间被吸收就被排出体外,从而出现营养不良。
C项错误。我们吃的食物先暂时储存在胃里,进行初步的消化,然后进入小肠,进行进一步消化。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2018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
4、【常识判断】我国宪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规定进行了几次修改,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允许发展私营经济,采取“引导、监督、管理”的方针
②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④非公有制经济仅限于个体经济,不包括私营经济,且个体经济处于补充地位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
正确答案:D
解析:①的内容属于1988年宪法修正案。其中宪法第十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我们宪法中首次明确了私营经济的地位。
②的内容属于1999年修正案。其中宪法第十一条规定修改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规定明确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
③的内容属于2004年宪法修正案。其中宪法第十一条第二款修改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该规定明确了国家对非公有制发展的方针。
④的内容是1982年宪法的规定。1982年宪法第第十一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体经济。”1982年宪法并没有提及私营经济。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1题,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2题
5、【常识判断】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而成
B:板块交界处地壳稳定、板块内部地质运动活跃
C:环太平洋地区地壳稳定,火山地震发生频率低
D:相互张裂的板块,在大洋板块一侧常形成海沟
正确答案:A
解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如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A项正确,B项错误;环太平洋地区地壳活跃,火山地震发生频率高,环太平洋火山带是地球上最大的火山带,有“火环”之称,C项错误;海沟是由大样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而形成的,多分布在大洋边缘,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A。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常识判断】下列对气候与城市规划的描述错误的是:
A:街道位于与子午线成30~60度夹角处,有利于两侧建筑物的采光
B:我国城市房屋在确定房屋间距时,应以夏至日的日照时间为准
C:工业布局一般在该地区盛行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D:机场一般选在低云和风速较小的地方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正确。为了保证居住区街道两侧所有建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城镇街道宜采取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使街道与子午线的夹角为30~60度,有利于各个方位都获得充足的光照。
B项错误。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住宅间距应该保证被遮挡住宅建筑底层向阳的窗户在大寒至冬至日至少有一小时的满窗日照时间。
C项正确。污染较严重工业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
D项正确。机场的建设应选择地势较高,平坦开阔,利于跑道建设及飞机起飞;坡度适当,利于排水;良好的地质条件,保证地基稳定;低云、雾,少暴雨,风速小的区位。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4题
7、【常识判断】毛泽东同志在其诗词中描写过许多历史事件:①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②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③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④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住了张辉瓒。上述诗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④③①
B:④②①③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正确答案:A
解析:①③中描述的是红军长征时期的历史事件,其中1936年10月翻越的六盘山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也是长征三军会师地之一,故③的时间在①前面。
②出自《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9月上旬,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主力返回井冈山的途中,喜闻黄洋界保卫战的佳讯,非常高兴。毛泽东挥笔疾书,写下了著名诗词《西江月•井冈山》,以资庆贺。
④出自1931年,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应当是②④③①。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题,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1题
8、【常识判断】某县新建公路路口设置了超速违章摄像头,赵某不知情,多次超速驾车在该路段被拍照,且未收到违章通知。赵某被处罚后不服,将县公安局告上法庭。恰逢县公安局聘请了某专职律师作为法律顾问。下列做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是:
A:该律师可全权代理县公安局出庭应诉,县公安局不必再派员出庭
B:为查明案件事实的需要,该律师可自行向赵某调取相关证据
C:该律师查阅、复制该案庭审材料必须经人民法院许可
D:若赵某和县公安局同意,则人民法院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该案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条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B项错误。该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
C项错误。该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代理诉讼的律师,有权按照规定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有权向有关组织和公民调查,收集与本案有关的证据。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材料,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保密”。
D项正确。该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各方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
9、【常识判断】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融入了天干地支元素。下列关于天干地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干和地支的数目相同
B:生肖与地支可以一一对应
C:黄道十二宫以天干命名
D:干支纪年周期为12周年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说法错误。在中国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由此可知,天干和地支的数目不同。
B项说法正确。十二生肖和十二地支可以一一对应,分别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C项说法错误。黄道带被分成12等分段,每一等分各占黄经30°,叫作黄道十二宫。黄道十二宫各以其所含黄道带星座名命名,每宫还给以特殊的符号。
D项说法错误。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期,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干支纪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常识判断】
到2035年我国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内容包括:
①基本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②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③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④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
⑤人民自由而全面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正确答案:A
解析: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其中包括: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①②③④当选,⑤不选。故本题答案为A。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