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1870

发布时间:2023-06-03 12:34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深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国际经济环境因素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稳定性的影响越来越大,需要我们密切关注,谨慎对待。目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粮食和食用油价格上涨对我国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造成国内市场相关商品价格上涨的不可忽视的因素。这种输入型成本推动造成的价格上涨的影响,将随着我国对国外石油等重要资源性商品依赖程度的上升,而变得越来越大,可能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长期因素,对此我们必须更加重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我国输入型成本将随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不断增高

B:我国对外依赖型经济模式是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C:国际市场价格对我国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很大

D:要重视国际经济因素对我国经济稳定性的影响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先总说国际经济环境因素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稳定性影响越来越大,对此我们应引起重视;然后以国际市场相关商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为例进行具体说明。D项为首句的同义转换。A、B、C三项均是对中心句的举例说明内容,非重点。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42题,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42题

2、【言语理解】当下,电视节目主打媒体融合和多终端传播的概念并不新鲜,只要在不同终端进行内容投放的节目都自称是媒体融合。技术拓展了媒体类型和渠道,真正的媒体融合要借鉴互联网的用户思维,要以不同渠道用户的多层次的“真实需求”为导向定制内容,与用户之间形成相互分享信息关系,形成媒体融合关键点。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在不同终端进行相同内容投放成为当下电视节目进行媒体融合的普遍做法

B:媒体融合本身不能提升节目的内容品质,但能让节目得到更好的传播与吸收

C:要做到媒体融合,就要把各种终端、渠道整合成一个有机体,形成信息传播的“生态圈”

D: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内容生产者与用户之间形成相互分享信息关系,是媒体融合的关键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媒体融合和多终端传播的概念并不新鲜,接着强调真正的媒体融合要借鉴互联网的用户思维,要以不同渠道用户的多层次的“真实需求”为导向定制内容,与用户之间形成相互分享信息关系,形成媒体融合关键点。由此可知,文段主要强调的是什么是真正的媒体融合,D项概括恰当。
A项,“在不同终端进行相同内容投放”不是真正的媒体融合;B、C两项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A、B、C。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47题,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4题,2017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19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9题

3、【言语理解】信息科学和医学的结合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远程医疗将得到普及,智能机器人用于诊断和治疗已初见端倪,生物信息学不仅将用于大量生物医学数据的处理、分析与储存,而且将直接用于医疗技术中。
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A:远程医疗将得到普及

B:利用生物学对医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与储存

C:智能机器人用于诊断和治疗已初见端倪

D:生物信息学将直接用于医疗技术中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由“远程医疗将得到普及”可得出。
B项,由文段可知,对医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与储存的是“生物信息学”,而非“生物学”。
C项,由“远程医疗将得到普及,智能机器人用于诊断和治疗已初见端倪”可得出。
D项,由“生物信息学不仅将用于大量生物医学数据的处理、分析与储存,而且将直接用于医疗技术中”可得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中评论晋人刘琨的作品“善为凄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琨既体良才,又罹厄运,故善叙丧乱,多感恨之词”。这是用刘琨罹逢厄运的经历,来解释其诗作何以多感慨悲愤之词。当代的文学评论家更是自觉地运用这种方法考察作品。某位研究清末小说《孽海花》的学者曾说,要理解这部作品,就要“知人论世”,有必要探索曾朴的生活、思想历程与创作过程。可知,“知人论世”是他研究《孽海花》的重要方法。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知人论世”历来是重要的文学研究方法

B:作家的经历会对作品产生深刻的影响

C:“知人论世”被奉为古代作品研究的圭臬

D:当代学者继承了中国古人的文学研究模式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南朝钟嵘以“知人论世”的方法考察作品的例子;然后指出当代文学评论家更是自觉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考察作品,并列举了某位学者以“知人论世”的方法研究清末小说《孽海花》的例子。由此可知,文段重点是说明“知人论世”对于历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性。A项表述与此一致。
B、D两项脱离了“知人论世”的话题,排除。
C项,“奉为圭臬”是指奉为准则,表意程度过重,且选项只说了“古代”,没有涉及当代,概括不完整,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生回忆版第30题

5、【言语理解】三年前,某咨询公司在一份报告中预测,到2030年,全自动驾驶出租车将占据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汽车出行市场。这在当时看来似乎有些________。而现在,正如这份报告所说,尽管向自动出行的转型无法________,但整个汽车行业在包括法律法规、基础设施、投资与消费者兴趣在内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切实际 一蹴而就

B:不合时宜 一鼓作气

C:信口开河 一气呵成

D:言不及义 一步到位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句意为三年前某公司在报告中对2030年全自动驾驶汽车的预测在当时看来很不现实。“不合时宜”指不合世俗习尚。“言不及义”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二者均未体现“不现实”之意,排除B、D。
第二空,与后文“但整个汽车行业……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相对应,前文应强调“向自动出行的转型”无法一下子完成。“一气呵成”形容诗文、绘画一次创作完成,气势流贯畅通。其用来形容自动出行的转型不恰当,排除C。“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填入此处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33题,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C类)-考友回忆版第35题

6、【言语理解】正式报刊所持有的国内统一刊号,是国家赋予出版单位专有出版权的标志和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特征

B:号码

C:代表

D:象征

正确答案:D

解析:空缺处要求填一个与“标志”近义的并列词语,D项最为恰当。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等问题一般都比较直观。而土壤污染往往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农作物的残留检测,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土壤污染的可逆性

B:土壤检测的艰难性

C:土壤污染的隐蔽性

D:土壤污染的欺骗性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先指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等问题很直观,接着用“而”作转折,指出土壤污染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化验与检测才能确定。故文段主要说明的是与具有直观性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相比,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C项正确。
B项脱离“土壤污染”这一主题,排除。“可逆性”“欺骗性”无中生有,排除A、D。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

8、【言语理解】明星数据造假早已不是新鲜事,明星为了维持热度,获得更多商业价值,不惜买流量撑场面。流量明星依靠传播数据造假,看似能够营造出“炙手可热”“流量小生”的幻象,或许在一段时间内会收获一定的名利,但终究如“梦幻泡影”。这种短视行为不仅不利于自身成长,还会不断透支自己的信誉,最终被观众和时代抛弃。
根据文段,最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A:明星利用传播数据造假,间接促进了影视产业的繁荣

B:数据造假是明星为了维持自己的商业价值,情有可原

C:明星依靠数据造假,暂时收获名利,却最终输掉事业

D:陶醉在名利泡影之中的明星,忽略了自身能力的提高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明星依靠数据造假会在短时间内获得一定名利,接着以“但”转折,指出这种短视行为会透支自己的信誉,最终被时代和观众抛弃。转折后为文段重点,意在强调明星依靠数据造假获得的利益是暂时的,最终还是会被淘汰。C项为文段重点的同义转述。A项“间接促进了影视产业的繁荣”文段中没有提到,属于无中生有;“情有可原”指有可原谅的地方,根据文段可知,作者对明星流量造假行为持批判态度,B项表述错误;D项只提到了一方面的影响,概括不全面。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35题

9、【言语理解】1994年到1997年4年时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10%多一点,到2011年接近22%,如果考虑到土地出让和其他政府基金性收入,有专家估计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超过30%。而同期,企业或者是资本收入占比也大幅度提高。一个佐证是,2002年底,企业存款为64298.47亿元,低于当时的个人存款,而到2011年底,企业存款(央行新的统计科目为“单位存款”,口径相当)上升到423086.61亿元,增长了5.58倍,远超同期个人存款2.68倍的增幅。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表达的观点是:

A:收入越来越向政府和资本倾斜

B:政府应适当降低税收

C: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较快

D:政府收入过高会成为企业的负担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之前的10%多一点上升到2011年的接近22%甚至更高。然后通过同期企业存款与个人存款增幅的数据对比,说明了企业或者是资本收入占比也大幅度提高。由此可知,文段主要强调的是财政收入和企业收入增长快。选项中与此相符的为A项。
B项属于过度推断,文段只说财政收入增长快,不能推出“应适当降低税收”。C项“经济增长的速度”从文段无法得出。D项也属于过度推断。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3题,2013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8题

10、【言语理解】母亲一生始终未离开武陵山区,我也随着她和父亲在武陵山水间________。当我从武陵边镇来到乌江边的县城,被大家称为来自小河的人;当我从乌江来到长江边的涪陵区,仍被称为小河的边民。后来我明白,到了沿海,你来自内地;到了海外,你来自大陆,一个人一生就是载着家乡山水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迁徙 漂泊

B:游走 流浪

C:流连 远足

D:辗转 漂流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A项“迁徙”多指动物或人口的大规模迁移。C项“流连”指舍不得离开。由“母亲一生始终未离开武陵山区,我也随着……”可知,文段只是客观事实描述,没有体现人口的大规模迁移,也没有体现不舍,“迁徙”“流连”不符合句意,排除A、C。
第二空,由“载着”可知,文段把人的一生比作一条船,无论这条船漂向何方,都刻着家乡的印记。“流浪”指生活没有着落,到处转移,随地谋生。描述“船”的随波逐流,用“漂流”更恰当,排除B。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7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