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1852

发布时间:2023-05-31 11:17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所谓民族文化的积淀,对艺术家而言表现为“书卷气”。书法家更应具备这种“气”。书法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它以文字为基础、为载体。因此,________洞明文字生成中所蕴自然山川之地脉、宇宙变幻之天象,深谙文字之文化含量,执笔时才有底气,才能生发出意象、意念、意蕴、意境。否则________到达深郁而豪放、凝重而飘逸之化境。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旦 无以

B:若 难以

C:唯 无以

D:只要 无法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与后文的“才有”“才能”搭配,表必要条件关系。“一旦”“若”表假设,常与“就”搭配;“只要”表充分条件,也常与“就”搭配。只有C项的“唯”含“只有”义,能与“才”搭配。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0题

2、【言语理解】让山区孩子走出大山不是目的,让其具有改变大山、建设大山的志向与本领,才是山区摆脱贫穷落后,填平城乡________的最终归宿。事实上,与富裕地区相比,贫困地区不仅办学条件差,而且在发展基础、生存环境等各方面都严重________。因此,“希望工程”不能只是捐资建校的代名词,而应当是开阔孩子视野、培育发展潜力、加大资源投入、强化基础建设的________扶贫。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裂痕 停滞 整体性

B:沟壑 缺乏 程序性

C:鸿沟 滞后 制度性

D:差距 落后 系统性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裂痕”意为裂缝,常用来比喻感情破裂。与“城乡”搭配不当,排除A。“差距”常与“拉开”或“缩小”搭配,与“填平”搭配不当,排除D。第三空,句中说的是希望工程不能只是捐资建校,而应是涵盖了“开阔孩子视野、培育发展潜力、加大资源投入、强化基础建设”等一系列内容的系统性、制度化的工程。“程序性”与此不符,排除B。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

3、【言语理解】向脸部肌肉注射肉毒杆菌,利用其轻微麻痹作用来减轻表情纹,使皮肤看上去更年轻,已有了不少成功的范例,但也带来另一种不易预见的后果:这种毒素引发的面部肌肉麻痹作用阻碍了本体感受的反馈,而这种反馈有助于我们理解别人的情感。“当表情微妙时,负面影响非常明显,对于非常强烈的刺激来说,尽管肯定存在表现更糟的倾向,但差别并不重大,而对于更加难以识别的‘模糊’刺激,麻痹的影响就非常严重了。”
从以上文字可以推出:

A:注射肉毒杆菌能减轻表情纹,使皮肤更年轻

B:注射肉毒杆菌在我们需要反馈强烈情感时副作用体现得最明显

C:注射肉毒杆菌等“微整形”者理解别人表情的能力变差

D:注射肉毒杆菌等“微整形”者应该尽量减少做出微妙的表情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文中说的是“使皮肤看上去更年轻”,而非真正“使皮肤更年轻”。
B项,与“对于非常强烈的刺激来说,尽管肯定存在表现更糟的倾向,但差别并不重大”相悖。
C项,文段说肉毒杆菌阻碍了本体理解别人情感的反馈,造成难以理解别人的感情,C项说法正确。
D项,“应该尽量减少做出微妙的表情”无中生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李离是春秋时晋文公的狱官。当他发现因自己错听下属的话而判决杀了人以后,就把自己捆起来,请求晋文公判处他死刑。晋文公说:“官职有高低贵贱之分,处罚也有轻重之别,这件案子是下属官员的错误,不是你的罪过。”李离说:“我担任官职是最高的,从不让给下属一点权力;享受的俸禄是最多的,从不分给下属一点利益。现在我错误地听信下属而杀了人,却把罪责推卸给下属官员,我还没有听过有这种事。”于是拒绝接受晋文公的命令,用剑自杀而死。
这段材料的主题思想是:

A:狱官李离恪尽职守,严格要求

B:狱官李离不顾安危,以死劝谏

C:狱官李离勇于担当,知错能改

D:狱官李离执法守法,以身作则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主要讲的是李离错判案后坚持接受惩罚的故事。A项只说明“严格要求”,没有体现出李离的以身作则;B项“以死劝谏”与文意不符;C项中的“知错能改”不是文段的论述重点;D项李离坚持接受惩罚,体现了“执法守法”,没有把罪责推卸给下属官员,体现了“以身作则”。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

5、【言语理解】残阳如血,给巨大的耶稣塑像镀上一层金黄,让它更显神秘庄严。站在“地球最高峰”,________塞班360度的海景,壮丽无比、美艳绝伦:岛周围有无数珊瑚礁,在阳光的________下,海水呈现出粉蓝、碧蓝、浅蓝、深蓝、墨蓝等奇幻色彩;在天际线那墨蓝的色彩下,就是马里亚纳海沟。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凝视 反射

B:俯瞰 折射

C:遥望 直射

D:打量 照射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遥望”指往远处看。由“站在‘地球最高峰’”可知是由上往下看,“遥望”用在此处不当,排除C。“打量”意为仔细地察看,其对象一般为人,不能搭配后面的“海景”,排除D。
第二空,“反射”指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物理现象。“折射”指光线、无线电波、声波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在阳光下海水所呈现出的状态反映的正是光的折射原理,排除A。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8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

6、【言语理解】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扩展了农民的视野和接触空间,但经过潜移默化、世代相传而积淀的心理结构和文化传统并没有变化。大量研究表明,不仅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民仍然在延续着以己为中心、以亲情关系为纽带的差序格局,而且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也很大程度上保持着乡村社会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这段文字说明:

A:进城务工农民仍然保持着乡村社会生活方式

B:农民的乡村社会行为和思维方式很难一下子改变

C:留守农民和进城农民的心理结构及文化传统是相同的

D:进城务工农民应该尽快转变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提出观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虽扩展了农民的视野和接触空间,但并没有改变其心理结构和文化传统。后文引用研究结果,从留守农民和进城农民两个层面对首句观点进行验证。B项是观点句的同义转述。 A项偷换概念,文段说的是“保持着乡村社会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而非“社会生活方式”。C项,文段并非讨论留守农民和进城农民二者心理结构及文化传统是否相同,而是强调不管是留守农民还是进城务工农民都未改变固有的乡村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D项只提到“进城务工农民”,且“尽快转变”过度推断。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32题

7、【言语理解】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指数研究室主任刘江说,1—4月快递业务量完成170.7亿件,同比增长24.8%,是同期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的3倍多,增速在现代服务业处于领先地位。更可喜的是,快递行业不仅长“块头”,“肌肉”也跟着长,行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1—4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135.4亿元,同比增长22.8%;行业日均快件处理量达1.6亿件,最高达1.8亿件,单月快递业务量已接近50亿件数量级。
下列选项适合做文章标题的是:

A:快递行业,跑出加速度

B:农村快递增长迅猛

C:快递应补齐短板

D:快递高位运行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先指出1—4月快递业务量增速在现代服务业处于领先地位,然后以“更可喜的是”引出行业发展质量提高的论点,并用数据佐证论点。因此文段的主要论述内容是快递行业在速度和质量方面的发展。A项只体现了速度,没有体现质量,表述较为片面,排除。文段没有提及“农村”“短板”,排除B、C。D项的“高位运行”高度概括了我国快递行业的发展现状。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

8、【言语理解】影响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成功的关键,还在于你是否有________的毅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坚强

B:顽强

C:顽固

D:坚持

正确答案:B

解析:“坚强”指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一般形容意志;“顽固”指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二者均不可搭配“毅力”,排除A、C。“坚持”是动词,不可置于“的”之前修饰“毅力”,排除D。“顽强的毅力”为习惯性搭配,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

9、【言语理解】翻翻旧杂志,便能发现一些有关人性的很有意思的东西。20世纪初的报纸和杂志充斥着有关快速减肥仪、神奇治疗术以及其他种种明显的江湖骗术的广告。一个世纪之后,这类东西仍然在广告——而且响应者如云。这其中是否包含着深刻的人类行为和心理的信息?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

A:人类社会有着极强的群体心理、社会习惯的延续性

B:减肥广告、江湖骗术一直伴随着人类自近代以来的社会

C:现代的人与一个世纪以前的人见识、判断、心智上并无两样

D:对虚假广告的趋同反映出人类共同的行为和心理惯性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先指出翻看旧杂志能发现一些与人性有关的有意思的东西。其后以人们对虚假广告的热衷为例说明其中蕴含的人类的共性和惯性。A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B项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C项“并无两样”说法过于绝对且不合事理。D项虚假广告只是文段所举的例子。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

10、【言语理解】通过遥感探测发现,每年10月到次年的3月,每2~3天在2公里以上的高空就有一股从西风带吹来的浮尘,当它抵达华北平原上空后,由于地势降低,风速下降以后浮尘便会往下与污染物相混合,遭遇水汽后细粒子个体便迅速增大,造成大范围高强度的污染现象。如果遇上南边气流比较强,会形成华北地区持续多天的重污染天气。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华北地区空气污染现象的:

A:形成原因

B:形成过程

C:覆盖范围

D:发生时间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通过遥感探测发现,对华北地区空气污染现象频发的原理进行了分析。D项的“发生时间”非文段重点,C项的“覆盖范围”文段未涉及,均可排除。由“由于……造成……”的句式可知,文段侧重说明的是“原因”而非“过程”。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