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833

发布时间:2023-05-28 8:53     浏览量:28

1、【判断推理】社会约定:指某个形式与其所代表的意义之间的关系是由社会成员共同认定并遵守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下列属于社会约定的是:

A: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B:高速路上散落的汽车碎片意味着发生过车祸

C:红色和绿色在国内股市中分别代表股指上涨和下跌

D:人的脸色蜡黄表明可能身体患有某种疾病

正确答案:C

解析:社会约定的定义要点:①由社会成员共同认定并遵守;②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A项,这句谚语是指朝霞预示着未来天气很快阴雨,尽量不要出门;晚霞预示着接下来天气晴好,可以出行。这是人们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可见霞与天气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并非毫不相关,不符合要点②。
B项,散落的汽车碎片与车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并非毫不相关,不符合要点②。
C项,红色代表股指上涨,绿色代表股指下跌,颜色与涨跌之间并无必然联系,是由社会成员共同认定并遵守的,符合定义。
D项,脸色蜡黄表明身体可能患病,脸色与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并非毫不相关,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36题,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4题

2、【判断推理】电缆损坏:供电中断:电车停运

A:高台起跳:身体翻转:跃入水中

B:利好消息:股价上涨:公司上市

C:超速驾驶:发生车祸:吊销驾照

D: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正确答案:C

解析:电缆损坏导致供电中断,供电中断导致电车停运。三个词项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且具备因果关系。
A项,先高台起跳,然后身体翻转,最后跃入水中。三个词项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但不具备因果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公司上市后,传来利好消息,公司股价上涨。三个词项具备因果关系,但词项位置错误,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超速驾驶导致发生车祸,发生车祸导致吊销驾照。三个词项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且具备因果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先提出问题,后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三个词项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但不具备因果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

3、【判断推理】质押也称质权,是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或可转让的权利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或可转让权利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就该动产或可转让权利卖得价金优先受偿。
以下属于质押的是:

A:小赵承揽的工程项目因缺乏流动资金无法开工,遂请某公司帮忙出资,签订了合同并将他名下的一辆名车交给该公司作为担保

B:王某向刘某借款100万元,签订了合同并办理登记,将自己的住宅作为担保,约定借款期满还钱

C:石某外出治病期间,将自己经营的养鹅场委托表弟照管,表弟因石某欠钱到期未还,卖掉一部分鹅抵账

D:甲公司与修理厂签订维修服务合同大修生产设备,后因维修费用高昂而未支付费用,修理厂遂变卖了该设备抵偿维修费

正确答案:A

解析:质押的定义要点:①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或可转让的权利作为债权担保,移交债权人占有;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就该动产或可转让权利卖得价金优先受偿。
A项,小赵作为债务人,将名下的名车作为债权担保,移交给债权人某公司占有,某公司为其提供资金,符合定义。
B项,住宅是不动产,不符合要点①。
C项,石某委托表弟照看鹅场,并非是将鹅场作为债权担保,不符合要点①。
D项,甲公司并非是将生产设备作为债权担保,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3题

4、【判断推理】摩擦物体:产生热量

A:春天播种:秋天收获

B:认识错误:改正缺点

C:刻苦勤奋:成绩优秀

D:嗜烟酗酒:损害健康

正确答案:D

解析:摩擦物体一定会产生热量。
A项,春天播种秋天不一定会收获,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认识错误也不一定改正缺点,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刻苦勤奋的人成绩不一定优秀,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嗜烟酗酒一定会损害健康,与题干关系相同。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

5、【判断推理】何首乌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星座

A:山药 北斗七星

B:淀粉 恒星

C:中药 大熊座

D:植物 天文学

正确答案:C

解析:代入A项,何首乌和山药是两种植物,二者是并列关系;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组成部分,大熊座属于星座,北斗七星和星座不是并列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何首乌中含有淀粉,二者是组成关系;星座由恒星组成,二者是组成关系,但词项间顺序颠倒。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何首乌是一种中药,二者是种属关系;大熊座是一个星座,二者是种属关系。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D项,何首乌是一种植物,二者是种属关系;星座是天文学的研究对象,二者不是种属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4题

6、【判断推理】花卉:花

A:汽车:车

B:人口:人

C:山峰:山

D:粮食:米

正确答案:D

解析:花卉是花和草的合称,花真包含于花卉。
A项,汽车真包含于车,但顺序与题干相反,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人口是一定数量人的综合,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山峰是山的一部分,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粮食是米和其他谷物的合称,米真包含于粮食,与题干关系相同。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

7、【判断推理】

三位房东甲、乙、丙将自己的房子分别租给租客小李、小张、小王。甲说他租给的是小李;小李说他租的是丙的房子;丙说他租给的是小王。

若这三人均没有说真话,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房东乙将房子租给了小张

B:

房东丙将房子租给了小李

C:

小王租的是房东乙的房子

D:

小李租的是房东乙的房子

正确答案:D

解析:

根据“三人均没有说真话”可知,甲的房子没有租给小李,小李租的不是丙的房子,丙的房子没有租给小王。根据“甲的房子没有租给小李,小李租的不是丙的房子”可知,小李租的是乙的房子。根据“丙的房子没有租给小王”可知,小张租的是丙的房子,小王租的是甲的房子。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5题,202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5题,2021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0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5题

8、【判断推理】对多个省份的调查研究发现,对于外向者而言,花大量时间用于网络社交并不会影响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意愿,而内向者即使不进行网络社交也不会变成社交达人。因此,有研究者认为,网络社交会妨碍传统社交的担忧是毫无必要的。
以下哪项为真,最有助于支持上述结论?

A:有许多花费大量时间在网络社交上的人不愿意与他人面对面交流

B: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大多数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总时间是相对固定的

C:在网络社交的帮助下,许多人在传统社交中的能力和自信得到了提升

D:该研究由某大学开展,而在该校学生中,网络社交并不是主要的社交方式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的结论:网络社交会妨碍传统社交的担忧是毫无必要的。  
A项,指出有许多在网络社交上花费大量时间的人不愿意与他人面对面交流,则网络社交实际上会影响传统社交,反驳了题干结论,排除。  
B项,大多数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总时间是相对固定的,所以网络社交多了会使传统社交变少,削弱了题干结论,排除。  
C项,指出网络社交不仅不会妨碍传统社交,反而能提升传统社交能力,支持了题干结论。  
D项,网络社交是否为主要的社交方式与网络社交是否会妨碍传统社交无关,无法支持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2题

9、【判断推理】垃圾焚烧发电被列入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有专家认为垃圾焚烧是一种安全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专家的观点?

A:焚烧垃圾产生的有机物无法自然分解

B:1吨生活垃圾焚烧后可以发电300度至500度

C:1吨生活垃圾焚烧后残留物只有原先的10%至15%

D:在日本,70%的生活垃圾被回收利用而不是被焚烧

正确答案:A

解析:专家的观点:垃圾焚烧是一种安全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
A项,指出焚烧垃圾产生的有机物无法自然分解,说明垃圾焚烧并非安全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直接削弱了专家的观点。
B项,指出生活垃圾焚烧后可以发电,说明垃圾焚烧是安全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对专家的观点起支持作用,排除。
C项,指出生活垃圾焚烧后残留物较少,说明垃圾焚烧是安全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对专家的观点起支持作用,排除。
D项,指出在日本70%的生活垃圾被回收利用而不是被焚烧,无法说明垃圾焚烧是否为安全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不能削弱专家的观点,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

10、【判断推理】近年来,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上升,而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持续上涨,这表示他们钱挣得越多,花得越多;相反,近年来城镇居民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更敢花钱”的结论。
以下选项如果为真,能够反驳上述结论的是:

A:城市居民的收入要高于农村居民

B:城市生活成本高,城市居民在消费观念上比农村居民更加谨慎

C:由于家庭人口的差异,农村家庭支出比城市家庭高得多

D:基本生存成本的上升速度高于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由农民收入水平上升的同时支出比重持续上涨,而城市的支出比重却持续下降,推出结论: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更敢花钱。
A项,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对比与题干无关,属于无关项,排除。
B项,城市居民的消费观念比农村居民更加谨慎,与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更敢花钱的表述一致,加强了题干结论,排除。
C项,说明了家庭支出的绝对值对比,与题干论述的家庭支出与收入的比值对比无关,属于无关项,排除。
D项,说明了农民支出比重上涨的原因是基本生存成本的上升,而不是农民更敢花钱,属于另有他因,削弱了题干结论,保留。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