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824

发布时间:2023-05-27 5:11     浏览量:27

1、【判断推理】社交恐惧症:指公众场合或正常社交活动中,因为过分担心、害怕而刻意回避的心理现象。
下列属于社交恐惧症的是:

A:小王以前多次参加招聘面试,每次面对考官都非常紧张,连一些常识性问题都答不上,现在他再也不愿参加招聘活动了

B:赵先生从来不喜欢和同事打招呼,更不会主动开玩笑,同事们见了他也都远远地避开

C:张女士非常喜欢广场舞,却一直跳不好。每当看到一种新的广场舞,就在家里反复模仿练习,但是从来不去广场跳集体舞

D:小李是公司业务骨干,但是不善言辞。有一次,经理让他向客户介绍新产品的研发情况,小李刚讲了几句就满脸通红无话可说了

正确答案:C

解析:社交恐惧症的定义要点:①公众场合或正常社交活动中;②因为过分担心、害怕而刻意回避。
A项,小王参加招聘面试,答不上一些常识性问题,是因为紧张,而不是因为担心、害怕而刻意回避,不符合要点②。
B项,赵先生不喜欢和同事打招呼与同事们看见赵先生都远远避开,都不是因为担心、害怕而刻意回避,不符合要点②。
C项,张女士非常喜欢跳广场舞,却一直跳不好,就在家反复练习而不去广场,这是出于害怕跳不好的心理,符合定义。
D项,小李向客户介绍新产品时满脸通红无话可说,是不善言辞,而非担心、害怕而刻意回避,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112题

2、【判断推理】

调查:求真

A:

晨练:健身


B:

施肥:收割


C:

记忆:怀念


D:

备份:复制


正确答案:A

解析:

调查的目的是求真。

A项,晨练的目的是健身,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施肥的目的是增产,而非收割,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记忆指记住、想起或保持在脑子里的过去事物的印象,怀念指思念,二者没有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可以将文件复制出来,进行备份,即通过复制进行备份,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66题,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67题,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66题

3、【判断推理】谬论:结论

A:纠纷:纠葛

B:相识:见识

C:承认:否认

D:否决:表决

正确答案:D

解析:谬论为结论的情况之一。
A项,纠纷和纠葛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相识并不是见识的一种,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承认和否认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否决为表决的情况之一,与题干关系相同。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83题,201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3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3题,2010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3题,2010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3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83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3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3题

4、【判断推理】货币:价值

A:法律:约束

B:刀具:谋杀

C:书本:印刷

D:观点:立场

正确答案:D

解析:用货币衡量价值。
A项,法律起到约束作用,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刀具是谋杀的工具之一,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书本需要经过印刷,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用观点表明立场,与题干关系相同。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研究人员对130名同时患有血脂异常、高血压(并未服用降压药)的患者进行了长达12年的实验。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这13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让其中一组服用松树皮提取物(每天服用剂量为200毫克),另一组服用安慰剂。在这12年中,研究人员每6周测量1次研究对象的血压、血糖、胆固醇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实验结果显示,服用松树皮提取物人员与服用安慰剂人员的上述各项指标并无明显差别。由此可知,松树皮提取物无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结论的是:

A:两组实验患者仅人数相等,其血压和血脂等的原始指标差异较大

B:12年的实验时间太长,有可能使一些重要的实验数据失真

C:参加实验的患者人数仅130人,样本太小,代表性不够

D:服用安慰剂对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有心理暗示作用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根据对比实验得出结论:松树皮提取物无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
A项,指出两组实验患者的“血压和血脂等的原始指标差异较大”,结合题干中说的服用松树皮提取物后两组人员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说明松树皮提取物肯定是产生了作用的,并非“无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能够反驳题干观点。
B项,只是“有可能使一些重要的实验数据失真”,对题干结论的削弱力度较弱,排除。
C项,“样本太小,代表性不够”只能说明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不高,并不能完全否定实验结果,削弱的力度较弱,排除。
D项,安慰剂有心理暗示作用不能说明松树皮提取物也产生了同样的功效,无法削弱题干结论,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1题,2018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1题,2018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

6、【判断推理】房屋:不动产:抵押

A:股票:财产:增值

B:苹果:水果:食用

C:轮船:海洋:行驶

D:中药:三七:抗血栓

正确答案:B

解析:房屋属于不动产,可被抵押。
A项,股票属于财产,但股票增值可以构成主谓结构的短语,两者并不是被动的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苹果属于水果,可被食用,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轮船在海洋上行驶,轮船和海洋并不是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三七属于中药,可以用于抗血栓,前两个词项的顺序颠倒,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2题

7、【判断推理】行政代履行是指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经催告仍不履行,其后果已经或者将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的,行政机关可以代履行,或者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履行。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符合行政代履行规定的是:

A:某企业违规倾倒废渣造成水污染,因其不具备治理能力,当地环保局指定另一企业代为治理

B:安监局要求矿山企业配发防尘口罩,经催告,对拒不执行的企业,由安监局代为购买、配发

C:某工厂因噪声污染被环保局处以罚款,经催告,厂方拒不缴纳罚款,环保局遂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D:某店设置的广告牌影响行车安全,城管部门催告该店限期拆除,逾期未果,城管部门遂代为拆除

正确答案:D

解析:行政代履行的定义要点:①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的行政决定;②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经催告仍不履行;③后果已经或者将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④行政机关可以代履行,或者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履行。
A项,企业不具备治理能力,不属于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经催告仍不履行,不符合要点②。
B项,拒发防尘口罩的后果是危害员工的身体健康,而没有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不符合要点③。
C项,噪声污染没有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不符合要点③。
D项,拆除广告牌属于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的义务,城管部门催告,逾期未果,属于经催告仍不履行,代为拆除属于行政机关代履行,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89题,2012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2012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8题,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

8、【判断推理】现象间的因果联系是指某个现象的存在必然引起另一现象发生,那么,这两个现象之间就具有因果联系。探求现象间因果联系的方法之一是求异法。求异法的含义是:如果在被研究现象出现和不出现的两个场合之中,只有一个情况不同,其他情况完全相同,而两个场合唯一不同的这个情况,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场合中是存在的,在被研究现象不出现的场合中是不存在的,那么,这唯一不同的情况就与研究现象之间有因果联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运用求异法得出结论的是:

A:某地爆发大规模不明原因发热疾病,经调查多数发病者为农民和机关职工,他们近期均曾在田间下水劳动,医疗人员认为,在田间下水劳动是发生该病的原因

B:研究人员发现,在所有要求离婚的案件中,情况各不相同,但均存在双方感情破裂的情况,研究人员由此得出结论,双方感情破裂是要求离婚的原因

C: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如果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资本的利润越大,其胆就越大

D:对两群情况相同的羊,一群接种炭疽病疫苗,另一群不接种,若干天后对这两群羊注射炭疽病菌,前者安然无恙,后者全部死去。由此可知,接种炭疽病疫苗是羊群免疫的原因

正确答案:D

解析:求异法的定义要点:①在被研究的现象出现和不出现的两个场合中;②只有一个情况不同,其他情况完全相同。   
A项,发热疾病同时出现在农民和机关职工两个群体中,且是根据这两个群体存在相同情况得出结论,不符合定义。   
B项,根据多起离婚案件中存在的相同情况得出结论,不符合定义。   
C项,被研究的现象出现在不同的场合中并且根据场合不同表现也不同,不符合定义。   
D项,两群羊唯一不同的情况为是否接种炭疽病疫苗,结果发现接种则对炭疽病菌免疫,不接种则死去,说明接种炭疽病疫苗这个唯一不同的情况与免疫之间有因果联系,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

9、【判断推理】信息影响法则指的是人们往往会对极为熟悉的、形象生动的、特点鲜明的信息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不仅表现得非常敏感,而且容易印象深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反映信息影响法则的是:

A:小郑在电视中看到某洗发水广告,他觉得葫芦形产品包装很可爱,于是去超市买了这款洗发水

B:小林最近加班多,觉得颈部不适,同事推荐给他一款配乐颈椎按摩仪,他试用了一下,觉得效果不错

C:许多小朋友爱看某动画片,当商场里出现该动画片里相关人物的玩偶时,小朋友们都会特别兴奋

D:小李在阅读一本推理小说时,发现作者的写法和自己之前看过的小说完全不同,因此他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正确答案:B

解析:信息影响法则定义的关键信息:对极为熟悉的、形象生动的、特点鲜明的信息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
A项,小郑因为“葫芦形产品包装很可爱”而去超市买了这款洗发水,体现了对形象生动的、特点鲜明的信息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符合定义。
B项,小林颈部不适,在同事的推荐下,试用了配乐颈椎按摩仪,觉得效果不错,没有体现对极为熟悉的、形象生动的、特点鲜明的信息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不符合定义。
C项,小朋友在商场里看到爱看的动画片里相关人物的玩偶时特别兴奋,体现了对极为熟悉的信息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符合定义。
D项,小李发现一本推理小说的写法和自己之前看过的小说完全不同,由此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体现了对特点鲜明的信息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52题,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67题

10、【判断推理】某高校今年实行自主招生,经学校讨论决定,优先录取那些综合素质高的考生,而不是像绝大多数高校那样,根据考生笔试成绩的高低进行录取。
此高校的这个决定最应具备作为前提的选项是:

A:综合素质低的考生就不是好学生

B:每个考生的综合素质是不同的

C:有能够评判考生综合素质高低的可行方法

D:笔试成绩高的考生不一定是好学生

正确答案:C

解析:学校的决定为“优先录取那些综合素质高的考生”。
A项,高校的决定是优先录取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对于综合素质低的学生的情况并未提及,因此该项不是高校的决定应具备的前提。
B项,考生的综合素质不同与高校优先录取综合素质高的考生无关,因此该项不是高校的决定应具备的前提。
C项,指出有能够评判考生综合素质高的可行方法,是高校的决定成立的前提,否则如果综合素质的高低没有办法评判,那么学校的这一决定就行不通。
D项,高校的决定是优先录取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并未提及综合素质的高低与笔试成绩的高低之间是否有联系,因此该项不是高校的决定应具备的前提。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