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823

发布时间:2023-05-27 2:04     浏览量:26

1、【判断推理】社交恐惧症:指公众场合或正常社交活动中,因为过分担心、害怕而刻意回避的心理现象。
下列属于社交恐惧症的是:

A:小王以前多次参加招聘面试,每次面对考官都非常紧张,连一些常识性问题都答不上,现在他再也不愿参加招聘活动了

B:赵先生从来不喜欢和同事打招呼,更不会主动开玩笑,同事们见了他也都远远地避开

C:张女士非常喜欢广场舞,却一直跳不好。每当看到一种新的广场舞,就在家里反复模仿练习,但是从来不去广场跳集体舞

D:小李是公司业务骨干,但是不善言辞。有一次,经理让他向客户介绍新产品的研发情况,小李刚讲了几句就满脸通红无话可说了

正确答案:C

解析:社交恐惧症的定义要点:①公众场合或正常社交活动中;②因为过分担心、害怕而刻意回避。
A项,小王参加招聘面试,答不上一些常识性问题,是因为紧张,而不是因为担心、害怕而刻意回避,不符合要点②。
B项,赵先生不喜欢和同事打招呼与同事们看见赵先生都远远避开,都不是因为担心、害怕而刻意回避,不符合要点②。
C项,张女士非常喜欢跳广场舞,却一直跳不好,就在家反复练习而不去广场,这是出于害怕跳不好的心理,符合定义。
D项,小李向客户介绍新产品时满脸通红无话可说,是不善言辞,而非担心、害怕而刻意回避,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112题

2、【判断推理】在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占了很高的比重。根据他们的经验,提高服务业占比就可以促进就业。但是,服务业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这也是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国可以通过打破服务业的行业壁垒进一步促进就业。
以下最可能是上述论证潜在假设的是:

A:服务业促进就业的规律适用于我国

B:我国创造就业的能力弱于发达国家

C: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也存在行业壁垒

D:其他行业对促进就业没有显著作用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论据: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提高服务业占比可以促进就业,而服务业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题干论点:我国可以通过打破服务业的行业壁垒进一步促进就业。
A项,如果服务业促进就业的规律不适用于我国,则题干论点无法得出,因此该项是题干论证的潜在假设。
B项,我国创造就业的能力是否比发达国家弱,与题干论证的“打破服务业壁垒可促进我国就业”无关,排除。
C项,发达国家是否存在行业壁垒,与题干论证的“打破服务业壁垒可促进我国就业”无关,排除。
D项,其他行业对促进就业是否有作用,与题干论证的“打破服务业壁垒可促进我国就业”无关,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43题,2019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48题

3、【判断推理】对比效应是指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时,受最近接触的其他人或事的影响,对这个人或这件事的评价发生偏差,做出不客观的评价。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对比效应的是:

A:受父亲的影响,小潘也认为家庭中就应该“男主外,女主内”

B:小张和小李同时任科长,小张认为自己靠的是能力,而小李靠的是人际关系

C:选购化妆品时,小丽因为售货员的形象一般就认为该品牌的化妆品较差,放弃购买

D:演讲比赛时,小王和小吴先后出场,如果小王表现优秀,裁判给小吴的分数会偏低

正确答案:D

解析:对比效应的定义要点:①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②受最近接触的其他人或事的影响;③做出不客观的评价。
A项,小潘的想法是受父亲的影响,父亲不是最近接触的人或事,不符合要点②,不属于对比效应。
B项,小张认为自己靠的是能力,而小李靠的是人际关系,无法判断小张的评价是否是客观评价,不符合要点③,不属于对比效应。
C项,小丽对化妆品做出的判断,不一定是不客观的评价,不符合要点③,不属于对比效应。
D项,受到小王优秀的表现的影响,裁判会给小吴偏低的分数,符合全部定义要点,属于对比效应。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

4、【判断推理】曹操:张辽:《三国演义》

A:宝钗:袭人:《红楼梦》

B:宋江:关胜:《水浒传》

C:唐僧:佛祖:《西游记》

D:秦琼:程咬金:《隋唐英雄传》

正确答案:B

解析:曹操和张辽都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且张辽是曹操的手下。
A项,宝钗和袭人都是《红楼梦》中的人物,但袭人是宝玉的丫鬟,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宋江和关胜都是《水浒传》中的人物,且关胜是宋江的手下,与题干关系相同。
C项,唐僧和佛祖都是《西游记》中的人物,但唐僧不是佛祖的手下,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秦琼和程咬金都是《隋唐英雄传》中的人物,但程咬金不是秦琼的手下,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1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5题,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89题

5、【判断推理】只要拥有特色优势学科和一流的师资队伍,就能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行列。只有全面推进高校内涵发展,才能拥有特色优势学科和一流的师资队伍。M大学没有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行列。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则以下哪项也可能为真?
Ⅰ.M大学没有特色优势学科而且师资队伍不够一流
Ⅱ.M大学没有全面推进高校内涵发展
Ⅲ.M大学全面推进了高校内涵发展

A:仅Ⅰ

B:仅Ⅱ

C:仅Ⅲ

D:Ⅰ、Ⅱ和Ⅲ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推理:①拥有特色优势学科和一流师资队伍→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行列;②拥有特色优势学科和一流师资队伍→全面推进高校内涵发展。
已知M大学没有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行列,否定了①的后件,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即M大学没有特色优势学科或没有一流师资队伍,根据相容选言命题推理规则,可知Ⅰ说法可能正确。M大学没有特色优势学科或没有一流师资队伍,否定了②的前件,不能进行有效推理,无法确定M大学是否全面推进了高校内涵发展,所以Ⅱ和Ⅲ说法都可能正确。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5题

6、【判断推理】恐惧症:对某种物体或某种环境的一种非理性的、不适当的恐惧感。一旦面对这种物体或环境时,尽管当时并无危险,恐惧症患者仍会产生一种极端的恐惧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恐惧症的是:

A:陈女士从小就胆小,一次去乡下办事经过一户农家的门口,冷不防一只体型壮硕的狼狗钻出来凶恶地盯着她,吓得她立刻尖叫着跑掉了

B:工程师小徐每次看到印有深海的图片时,就感觉自己像置身于深海之中,四周都是幽暗深邃的海水,感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害怕得再也不敢看那些图片一眼

C:晚饭后,有点醉意的老同事执意送大家回去,小李还没到小区门口就喊着要下车,因为他快受不了那种害怕会出车祸的精神压力了

D:看了一部日本恐怖片后,小钱感觉脑子里总是浮现电影里的恐怖场景,好几天都睡不好觉

正确答案:B

解析:恐惧症的定义要点:①非理性、不适当;②当时并无危险却产生极端恐惧感。   
A项,陈女士当时有危险,不符合要点②,不属于恐惧症。   
B项,小徐看深海照片害怕是在无危险的情况下产生恐惧,是不理性、不适当的,符合定义要点,属于恐惧症。   
C项,小李坐喝醉同事开的车,面临着出车祸的危险,不符合要点②。   
D项,小钱的恐惧感是由于看恐怖片造成的,并不是非理性的,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

7、【判断推理】归谬法,是指通过假定被反驳的论题为真,由此引申出一个明显荒谬的结论,从而确定被反驳的论题虚假的方法。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乙使用了归谬法的是:

A:甲说:“你看,路边树上结满的李子肯定很甜。”乙说:“如果是甜的,早被人摘走,怎么可能结满果树呢?”

B:甲说:“核电站具有放射性,因此是肮脏的。”乙说:“那大自然也有放射性,难道说大自然也是肮脏的吗?”

C:甲说:“所有被告人都是有罪的。”乙说:“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就是无罪的。”

D:甲说:“如果把5只鸽子放进2个鸟笼,则至少有2只在同一个鸟笼。”乙说:“也存在1个鸟笼中只有1只的情况。”

正确答案:B

解析:归谬法的定义要点:①通过假定被反驳的论题为真;②引申出明显荒谬的结论确定被反驳的论题虚假。
A项,乙先假定路边树上结满的李子是甜的,推出这样的李子会被人摘走,但李子甜会被人摘走并不是明显荒谬的结论,不符合要点②。
B项,乙先假定有放射性就是肮脏的,推出大自然是肮脏的,是明显荒谬的结论,从而确定之前假定的论题是错误的,符合归谬法的定义。
C项,乙并没有先假定论题为真从而引申出荒谬的结论,而是直接对甲的论题进行了反驳,不符合要点①②。
D项,乙并没有先假定论题为真从而引申出荒谬的结论,而是直接对甲的论题进行了反驳,不符合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9月)第61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4月)第61题

8、【判断推理】防御机制是心灵对内外压力和情绪冲突做出无意识和自动反应的方式。它们限制了一个人对焦虑、抑郁或嫉妒等负面情绪的觉察,以解决内在的情绪冲突。替代是一种防御机制,是个体把无法对某人或物发泄的精力转移到另一个人或物上的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替代的是:

A:王先生早上没时间吃饭,于是中午把早饭和午饭一起吃了

B:小张在单位受了老板的气,回家后把怒气转嫁到了孩子身上

C:小冰想吃冰激凌,但妈妈不让吃凉的,小冰只好买了很多糖果

D:小周很喜欢一位男同事,却经常跟别的同事讨论该男同事的缺点

正确答案:B

解析:替代定义的关键信息:个体把无法对某人或物发泄的精力转移到另一个人或物上,是一种防御机制。而防御机制主要针对的对象是“负面情绪”。
A项,王先生中午把早午饭一起吃了,不涉及转移精力或负面情绪的发泄,不符合定义。
B项,小张受了老板的气,回家将怒气发泄到孩子身上,是将无法对老板发泄的怒气转移到孩子身上,符合定义。
C项,小冰想吃冰激凌,因妈妈不让,就买了糖果,不涉及负面情绪的发泄,不符合定义。
D项,小周和别的同事讨论自己喜欢的男同事的缺点,不涉及负面情绪的发泄,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6题

9、【判断推理】对比效应是指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时,受最近接触的其他人或事的影响,对这个人或这件事的评价发生偏差,做出不客观的评价。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对比效应的是:

A:受父亲的影响,小潘也认为家庭中就应该“男主外,女主内”

B:小张和小李同时任科长,小张认为自己靠的是能力,而小李靠的是人际关系

C:选购化妆品时,小丽因为售货员的形象一般就认为该品牌的化妆品较差,放弃购买

D:演讲比赛时,小王和小吴先后出场,如果小王表现优秀,裁判给小吴的分数会偏低

正确答案:D

解析:对比效应的定义要点:①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②受最近接触的其他人或事的影响;③做出不客观的评价。
A项,小潘的想法是受父亲的影响,父亲不是最近接触的人或事,不符合要点②,不属于对比效应。
B项,小张认为自己靠的是能力,而小李靠的是人际关系,无法判断小张的评价是否是客观评价,不符合要点③,不属于对比效应。
C项,小丽对化妆品做出的判断,不一定是不客观的评价,不符合要点③,不属于对比效应。
D项,受到小王优秀的表现的影响,裁判会给小吴偏低的分数,符合全部定义要点,属于对比效应。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

10、【判断推理】成百:上千

A:三教:九流

B:三头:六臂

C:千变:万化

D:千方:百计

正确答案:C

解析:成百和上千说的都是数量多,且后者比前者多。
A项,三教九流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两者的含义不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三头六臂比喻神通广大,本领出众。三头是指三个脑袋;六臂是指六条胳膊。两者的含义不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千变和万化说的都是变化多,且后者大于前者。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千方和百计说的都是方法、计谋多,但后者小于前者。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97题,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9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