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射箭:靶心
A:购买:卖家
B:审判:法庭
C:投标:项目
D:出发:起点
正确答案:C
解析:射箭的目标是射中靶心。
A项,卖家卖出商品,由买家购买,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法庭是审判的场所,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投标的目标是获得项目,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从起点出发,起点不是出发的目标,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56题,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71题
2、【判断推理】医生:检查:诊断病情
A:警察:警局:逮捕犯人
B:厨师:烹饪:品尝美食
C:演员:表演:吹拉弹唱
D:教师:讲课:传授知识
正确答案:D
解析:医生通过检查为病人诊断病情,D项教师通过讲课为学生传授知识。A、B、C三项均不能构成与题干类似的句子。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5)-考友回忆版第64题
3、【判断推理】客人们走进会议室,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墙上贴着“禁止吸烟”的标语,而桌上却摆着烟灰缸。
以下各项最符合主人心理的是:
A:主人是支持禁烟的,摆上烟灰缸只是为了考验客人们
B:主人的思维是混乱的,做出了自相矛盾的事情
C:主人既不反对禁烟,也不赞成禁烟
D:主人实际上是允许客人们吸烟的
正确答案:C
解析:会议室的奇怪的现象是墙上贴着“禁止吸烟”,而桌上却摆着烟灰缸。
A项,体现出主人倾向禁烟,不符合主人心理。
B项,思想混乱明显不能解释主人的行为。
C项,既不反对也不赞成,体现了主人没有倾向哪一个,最符合主人心理;
D项,无法解释贴着“禁止吸烟”的标语的原因,不符合主任心理。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
4、【判断推理】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附带性地向购买者提供物品、金钱或者其他经济上的利益的行为。包括:某时段内奖励所有购买者的附赠式有奖销售和奖励部分购买者的抽奖式有奖销售。
以下不属于抽奖式有奖销售的是:
A:某移动通信公司发短信告知用户,回复短信即可获得用积分兑奖的机会
B:某网上商城称到商城购买商品的前10000名顾客将获得每人200元代金券
C:某大型超市促销时规定,购物满100元可获一袋洗衣粉或者一条肥皂
D:某家具商场规定,开业一个月内到该商场购物的顾客可享受九折优惠
正确答案:D
解析:抽奖式有奖销售的定义要点:①附带性地向购买者提供物品、金钱或者其他经济上的利益;②奖励部分购买者。
A项,积分兑奖是移动公司为其用户提供的附带在购买业务基础上的经济利益,而回复短信才能获得机会,体现了奖励部分购买者,符合定义。
B项,200元代金券是商场为其顾客提供的附带在购买商品基础上的经济利益,而前10000名顾客才能获得机会,体现了奖励部分购买者,符合定义。
C项,一袋洗衣粉或者一条肥皂是超市为其顾客提供的附带在购买商品基础上的经济利益,而购物满100元的顾客才能获得机会,体现了奖励部分购买者,符合定义。
D项,到商场购物的顾客即可享受优惠,是奖励全部购买者,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2题
5、【判断推理】著作:书:丛书
A:成语:词语:词汇
B:树:树木:森林
C:裙子:衣服:服装
D:人:人群:人民
正确答案:A
解析:著作是书的一种,丛书是指由很多书汇编成集的一套书。
A项,成语是词语的一种,词汇是很多词语的汇总,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树是树木的一部份,树木是组成森林的一部份,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裙子是一种衣服,衣服和服装是全同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很多人构成人群,人民是特指的一部分人群,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福建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5年青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3题,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74题,2015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5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2015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6题
6、【判断推理】老陈和小吴比赛下象棋。根据规则,比赛共三场,每场胜者积2分,败者扣1分,平局则双方积分不变化,三场比赛结束后,老陈的积分为3分,小吴的积分为0分。
由此可知:
A:没有平局
B:老陈三场均获胜
C:小吴最多败一场
D:老陈至少败两场
正确答案:A
解析:由题干可知,三场比赛老陈共得3分,且比赛共三场,每场胜者积2分,败者扣1分,平局则双方积分不变化。因此老陈肯定胜两场,负一场,才可能积3分;对应的小吴负两场,胜一场,积0分。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
7、【判断推理】仪态万方:美丽多姿
A:风度翩翩:富富有余
B:腰缠万贯:富甲一方
C:其貌不扬:荣华富贵
D:仪表堂堂:身无长物
正确答案:B
解析:仪态万方和美丽多姿都形容容貌体态各方面都很美,两者含义相近。
A项,风度翩翩形容举止洒脱、气度不凡,富富有余多指财富,两者含义不同,排除。
B项,腰缠万贯和富甲一方都是形容非常富有,两者含义相近。
C项,其貌不扬指相貌普通,荣华富贵形容有钱有势,两者含义不同,排除。
D项,仪表堂堂形容人外表端正、举止大方,身无长物形容贫穷,两者含义不同,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99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93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
8、【判断推理】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归因偏差是指由主观上的原因而造成的归因偏向和差别,是不当归因的主要形成原因。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存在归因偏差的是:
A:陈某因为一件琐事和邻居王某产生矛盾,从此不再与其来往
B:李某在自己工作不顺利时,总是感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C:教师帮助张某分析成绩下降的原因,说他对学习的专注度不如以前了
D:高某竞争部门经理失败后,主动分析对手成功的原因,改进自己的不足
正确答案:B
解析:归因偏差的定义要点:①主观上的原因而造成的归因偏向和差别;②不当归因的主要形成原因。
A项,陈某与邻居产生矛盾后不再与其来往,并未涉及归因,不存在归因偏差。
B项,成事在天,体现了归因于天,主观上弱化了自身的原因,存在归因偏差。
C项,老师说张某学习的专注度不如以前,不存在偏向和差别,不符合要点①。
D项,主动分析对手成功的原因,改进自己的不足,不存在偏向和差别,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
9、【判断推理】素数是指只含有两个因子的自然数(即只能被自身和1整除)。孪生素数,是指两个相差为2的素数。比如,3和5,17和19等。所谓的孪生素数猜想,是由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意思是存在着无穷对孪生素数。该论题一直未得到证明。近期,美国一位华人讲师的最新研究表明,虽然还无法证明存在无穷多个之差为2的素数对,但存在无穷多个之差小于7000万的素数对。有关方面认为,如果这个结果成立,那么将是数论发展的一项重大突破。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有关方面的观点?
A:7000万这个数字很大,离孪生素数猜想给出的2还有很大距离
B:这是第一次有人正式证明存在无穷多组间距小于定值的素数对
C:关于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需要一个漫长的、逐步推进的过程
D:这位华人讲师长期从事数学领域的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观点是:美国华人讲师研究证明存在无数多个之差小于7000万的素数对是数论发展的一项重大突破。
A项,7000万和2差距大,削弱了题干观点。
B项,第一次有人正式证明存在无穷多组间距小于定值的素数对,显然是一项重大突破,直接支持了题干观点。
C项,说明需要漫长的过程,属于无关项。
D项,犯了“诉诸权威”的错误,不能支持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8题
10、【判断推理】湖笔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指南针
A:宣纸 司南
B:端砚 火药
C:印章 造纸
D:镇纸 印刷
正确答案:B
解析:代入A项,湖笔和宣纸是并列关系,都属于“文房四宝”;司南可以辨别方向,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即司南和指南针的作用类似。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湖笔和端砚是并列关系,都属于“文房四宝”;火药和指南针是并列关系,都属于“四大发明”。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C项,湖笔和印章是并列关系,都属于文具;造纸与指南针并无必然联系,造纸术才与指南针是并列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湖笔和镇纸是并列关系,都属于文具;印刷与指南针并无必然联系,印刷术才与指南针是并列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