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814

发布时间:2023-05-25 10:49     浏览量:26

1、【判断推理】申请:审查:许可

A:报警:侦查:作案

B:种植:生长:灌溉

C:计划:实施:评估

D:期末:复习:考试

正确答案:C

解析:先申请,再审查,最后许可。  
A项,先作案,再报警,最后侦查,词语位置颠倒,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先种植,再生长,但种植和灌溉、生长和灌溉不存在明显的先后顺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先计划,再实施,最后评估,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D项,期末时,先复习,再考试,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

2、【判断推理】烽火台:烟火:军情

A:货船:海洋:货物

B:电视:信息:网络

C:钟表:电量:时间

D:飞机:导航仪:方向

正确答案:D

解析:通过烽火台上的烟火传递军情。
A项,货船在海洋上运输货物,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电视和网络都可以传播信息,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钟表需要有电量才能显示时间,而不能说通过钟表的电量显示时间,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通过飞机上的导航仪辨别方向,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

3、【判断推理】神采奕奕:闷闷不乐

A:眉清目秀:面黄肌瘦

B:眉飞色舞:垂头丧气

C:白发苍苍:眉目如画

D:悠然自得:勃然大怒

正确答案:B

解析:神采奕奕形容精力旺盛,容光焕发;闷闷不乐指不开心,没有精神。二者是反义词。
A项,眉清目秀形容人的容貌清秀不俗气,面黄肌瘦形容人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二者没有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眉飞色舞形容人得意兴奋的样子,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二者是反义词,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白发苍苍形容人的苍老,眉目如画形容容貌端庄秀丽,二者没有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悠然自得形容自由清闲,勃然大怒形容人大怒的样子,二者没有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

4、【判断推理】今天的中国,改革依然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在新的历史时期,在现有成就基础上,经济社会要持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就需要以更大的勇气、魄力和力度来推进改革、深化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在用好机遇、化解风险中奋力闯出“深水区”,开创中国现代化的新境界。
由此可以推出:

A:不深化改革,就无法闯出改革的“深水区”

B:深化改革,可以闯出改革的“深水区”

C:无法闯出改革的“深水区”,是因为没有深化改革

D:闯出改革的“深水区”,就能深化改革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细节信息:闯出“深水区”→深化改革。
A项,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可以推出。
B项,肯定后件不能推出肯定前件,无法推出。
C项,否定前件不能推出否定后件,无法推出。
D项,闯出改革的深水区代表进行了深化改革,而并非就能深化改革,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2014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8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38题

5、【判断推理】某市工商局的员工数量较五年前减少了数百人,但新办企业办证时间减少了一周。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目前该市工商局的员工工作效率较五年前有明显地提高。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上述论证的是:

A:该工商局增加了新办企业办证的环节

B:该工商局管理力度较五年前有明显加强

C:该市新办企业数量较五年前也有大幅度减少

D:新办企业办证时间主要取决于人员办事的速度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论点:目前该市工商局的员工工作效率较五年前有明显地提高。论据:某市工商局的员工数量较五年前减少了数百人,但新办企业办证时间减少了一周。
A项,增加了办公环节,但所需时间却减少了,证明工作效率确实提高了,通过补充论据的方式,支持了题干结论。
B项,管理力度加强,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补充论据的方式,支持了题干结论。
C项,新办企业数量大幅度减少,即办证企业的数量也减少了,说明新办企业办证时间减少了一周是另有他因,通过补充论据的方式,削弱了题干结论,无法支持。
D项,新办企业办证时间主要取决于人员办事速度,题干指出新办企业办证时间减少了一周,说明办事速度有所提高,即效率提高,通过补充论据的形式,支持了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

6、【判断推理】琵琶:木材:乐器

A:鼎:青铜:用具

B:水墨画:宣纸:工艺

C:浮雕:石块:建筑

D:竹简:竹片:书籍

正确答案:A

解析:木材是琵琶的制造材料,琵琶是一种乐器。   
A项,青铜是鼎的制造材料,鼎是一种用具,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宣纸是创作水墨画的工具,宣纸也是一种工艺,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石块是浮雕的制造材料,但浮雕不是一种建筑,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竹片是制作竹简的原材料,但竹简是书籍的形式,而非书籍的一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

7、【判断推理】物价上涨:宏观调控:经济措施

A:刮风:下雨:乌云

B:落后:教育:政策

C:生病:吃药:治疗

D:生产:运输:商品

正确答案:C

解析:宏观调控是应对物价上涨的经济措施。
A项,乌云、刮风预示着要下雨,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良好的教育政策有助于摆脱落后,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吃药是应对生病的治疗方法,与题干关系相同。
D项,生产的商品需要运输,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

8、【判断推理】研究人员为了考察聆听莫扎特音乐和空间推理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第一组被试者聆听莫扎特音乐,第二组被试者聆听其他类型的音乐,第三组被试者没有聆听任何音乐。一段时间后,给每位被试者发放三套空间推理能力测试题。结果显示:第一组的平均分明显高于后两组。研究人员据此认为,聆听莫扎特音乐能够提高人们的空间推理能力。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第一组被试者中男性比例较高,而男性的空间推理能力普遍高于女性

B:上述测试题中只涉及空间推理能力,并不能全面反映被试者的智力水平

C:第一组被试者原本就是喜欢莫扎特音乐的爱好者

D:莫扎特的音乐比其他类型的音乐更容易使被试者获得愉悦感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结论:聆听莫扎特音乐能够提高人们的空间推理能力。
A项,指出空间推理能力测试得分高的那一组中男性比例较高,而男性的空间推理能力普遍高于女性,说明这一组有可能是因为性别因素影响了测试的结果,而不是因为聆听莫扎特音乐而提高了空间推理能力,削弱了题干结论。
B项,题干结论说的是聆听莫扎特音乐与“空间推理能力”的关系,与“空间推理能力”能否全面反映“智力水平”无关,无法削弱题干结论。
C项,指出空间推理能力测试得分高的那一组被试者原本就喜欢莫扎特音乐,与“空间推理能力”无关,无法削弱题干结论。
D项,指出莫扎特的音乐更容易使被试者获得愉悦感,与“空间推理能力”无关,无法削弱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100题

9、【判断推理】如果央行允许人民币继续贬值,那么市场对于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就容易强化。如果市场形成较强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大量的资金就会流出我国。资金流出我国,不仅会强化这种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导致更多的资金流出我国,而且可能会导致我国资产价格全面下跌,继而可能引爆金融市场的区域性风险及系统性风险。这些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且不允许出现的情况。
由此可以推出:

A:货币持续贬值会导致资产全面下跌

B:资金流失严重会出现货币贬值预期

C:央行不会允许人民币继续贬值

D:我国将重点着手干预资金外流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题干中说人民币贬值“可能会导致我国资产价格全面下跌”,而该项中没有“可能”二字,是一个确定性的结论,由题干不能得出,排除。
B项,题干第二句话的逻辑关系为“市场形成较强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大量资金会流出我国”,该项混淆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通过肯定后件推出了肯定的前件,是错误的推理,排除。
C项,题干第一句话的逻辑关系为“央行允许人民币继续贬值⇒市场对于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容易强化”,且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结合题干最后一句话“这些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且不允许出现的情况”,能够否定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后件,得出否定的前件,即央行不会允许人民币继续贬值,正确。
D项,由题干只能得出央行不会允许人民币继续贬值,但具体采取哪些措施在题干中并没有提及,无法得出,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在一项关于商业广告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被试人员分成两组,均为他们提供相同的零食。其中一组被试人员先观看10分钟的热门喜剧短片,然后再观看5分钟关于食品的商业广告;另外一组被试人员则充当参照小组,他们一直观看15分钟的热门喜剧短片。研究发现,观看食品商业广告的被试人员消耗的零食量显著高于另外一组被试人员。研究认为,食品商业广告能有效提升人们对零食的消耗。
下面如果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以上研究的推论?

A:当被试人员观看与食品无关的广告时,零食消耗量与观看食品广告时无显著差别

B:当研究人员将播放的热门喜剧短片改为悲剧短片时,观看食品广告的小组被试人员的零食消耗量仍然高于参照小组

C:食品广告的播放时间越长,该小组的零食消耗量就越大

D:当研究人员将播放的热门喜剧短片改为悲剧短片时,两个小组的零食消耗量都下降了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根据两组人员的不同实验结果,对比得出食品商业广告能有效提升人们对零食的消耗。
A项,指出观看与食品无关的广告也能提高零食消耗量,说明零食消耗量可能与食品商业广告没有关联,削弱了题干推论。
B项,将喜剧短片改为悲剧短片,并未涉及食品商业广告与零食消耗量之间的关系,无法削弱题干推论。
C项,指出食品广告播放时间越长零食消耗量越大,说明食品商业广告确实与零食消耗量存在关联,支持了题干推论。
D项,将喜剧短片改为悲剧短片,并未涉及食品商业广告与零食消耗量之间的关系,无法削弱题干推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