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812

发布时间:2023-05-25 4:24     浏览量:27

1、【判断推理】申请:审查:许可

A:报警:侦查:作案

B:种植:生长:灌溉

C:计划:实施:评估

D:期末:复习:考试

正确答案:C

解析:先申请,再审查,最后许可。  
A项,先作案,再报警,最后侦查,词语位置颠倒,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先种植,再生长,但种植和灌溉、生长和灌溉不存在明显的先后顺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先计划,再实施,最后评估,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D项,期末时,先复习,再考试,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

2、【判断推理】锦上添花:雪上加霜

A:美不胜收:目不暇接

B:耀武扬威:弃甲曳兵

C:水滴石穿:磨棒成针

D:雨后春笋:每况愈下

正确答案:B

解析:锦上添花指在锦上面再绣上花,比喻使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雪上加霜比喻由于另外的原因使受损害的程度加重。两者是反义关系。
A项,美不胜收指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目不暇接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两者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耀武扬威指炫耀武力,显示威风;弃甲曳兵指丢掉铠甲,拖着兵器,形容打败仗逃跑时十分狼狈的样子。两者是反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水滴石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磨棒成针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两者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雨后春笋形容大量新事物涌现;每况愈下形容情况越来越差。两者不是反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

3、【判断推理】如果概念B所表达的对象均在概念A所表达的范围之内;概念A所表达的对象有些在概念B所表达的范围之内,有些不在概念B所表达的范围之内,则称概念A与概念B之间存在真包含关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中加点的两个概念是真包含关系?

A:就是

B:在很多城市被作为

C:有时候也会表现出类似的行为

D:包括多种学科,例如气象学、

正确答案:D

解析:真包含关系的定义要点:①概念B所表达的对象均在概念A表达的范围内;②概念A表达的对象有些在概念B的范围内,有些不在概念B的范围内。
A项,启明星和金星两个概念是全同关系,不符合要点②。
B项,榕树和行道树两个概念不符合要点①。
C项,植物和动物两个概念所表达的对象完全不重合,两个要点都不符合。
D项,科学真包含遗传学,符合定义要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57题,201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7题,201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1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 2011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1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

4、【判断推理】字母:英语:汉语

A:胡须:女性:男性

B:轮子:飞机:轮船

C:房屋:桌子:椅子

D:电脑:机房:办公室

正确答案:B

解析:字母是英语的组成部分,英语和汉语是并列关系。
男性和女性为矛盾关系,且有些女性也有胡须,与题干关系不同。
轮子是飞机的组成部分,飞机和轮船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相同。
桌子和椅子为并列结构,房屋里有桌子和椅子,与题干关系不同。
机房和办公室都有电脑,电脑是机房的必要组成,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

5、【判断推理】

研究人员认为肥胖症和人体内寄生某些能产生特定气体的微生物有关,这些微生物使他们呼出的气体味道更难闻。加州洛杉矶CS医学中心分析了792位体检者的呼吸,发现呼出甲烷和氢气量高的人的身高体重指数(BMI)比正常人要高2.4点,即属于肥胖人群。 根据以上描述不能推出:

A:

胖人体内可能寄生着某些产生特定气体的微生物

B:

可以通过气体是否难闻来判定呼气者是否是肥胖症患者

C:

呼出气体中甲烷和氢气含量高的人群比正常人群更胖

D:

甲烷和氢气的混合物味道较难闻

正确答案:B

解析:

题干根据分析体检者呼出的气体成分,得出呼出甲烷和氢气量高的人属于肥胖人群这一结论。由题干可知肥胖症会使呼出的气体难闻,但呼出的气体难闻还有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引起的,并不一定是由肥胖症造成的,B项不能推出;A、C、D三项均可由题干推出。故答案选B。

考题出处:2014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2014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2014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2题,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02题,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02题,2014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2014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2014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2014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2014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2014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2014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1题,2014年上半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

6、【判断推理】共同加害行为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致使他人人身或财产受损的行为。
下列属于共同加害行为的是:

A:甲、乙两人与丙有积怨,甲怂恿乙去打丙,乙没有听从。后来,乙在路上遇见丙并与之发生争执,将丙打伤

B:甲、乙两家居住在同一栋楼房中,两家都有在阳台上养花的习惯。一日大风突起,甲、乙两家花盆均被吹落,一个花盆砸伤行人丙,但不能确定是谁家的花盆将丙砸伤

C:公路上,甲车因刹车失灵撞向乙车,致乘坐乙车的丙受伤

D:甲因与乙不合,对外谎称乙有贪污受贿行为,丙听到此事后不知真假,到处传播,造成乙名誉受损

正确答案:D

解析:共同加害行为的定义要点:①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②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
A项,乙与丙发生冲突与甲没有直接关系,不符合定义要点。
B项,行人丙是被一盆花所砸,不符合要点①,不属于共同加害行为。
C项,侵害方只有甲一人,不符合要点①,不属于共同加害行为。
D项,甲与丙的行为共同造成乙的名誉受损,符合定义,属于共同加害行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

7、【判断推理】波长:波速:频率

A:电流:电压:电阻

B:密度:温度:质量

C:情商:智商:年龄

D:利润:消费:成本

正确答案:A

解析:波速=波长×频率。A项,电压=电流×电阻,与题干关系一致。B、C两项不存在与题干类似的运算关系,排除。D项,利润=销售收入-成本,与消费并无直接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近50年来,某市户籍人口的平均寿命提高了38岁,达到了82岁,居全国最高水平。与此同时,该市恶性肿瘤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逐年上升,目前已相当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2/3~3/4,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中等水平,在全国则处于较高的水平。
由此可以推出:

A:目前该市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水平是全国最高的

B:该市恶性肿瘤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其实比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低

C:该市恶性肿瘤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虽逐年上升,但此类疾病并不是造成目前该市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

D:如果50年前导致该市人口死亡的主要疾病发病率目前没有降低,那么对这些疾病的治疗水平在50年间一定有提高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题干说的是该市恶性肿瘤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在全国处于较高的水平,无法推出该市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水平全国最高,该项错误。
B项,题干中说该市恶性肿瘤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当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2/3~3/4,即比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低,该项正确。
C项,题干并未涉及恶性肿瘤是否为造成该市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该项无法推出。
D项,题干并未涉及50年前导致该市人口死亡的主要疾病以及对这些疾病的治疗水平,该项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7题,2014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

9、【判断推理】在所有小说中,与《傲慢与偏见》比起来,小波更爱读《教父》;而他最爱读的小说是《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最不爱读的是《罪与罚》;与《傲慢与偏见》相比,小波更不爱读《飘》。
以下除哪项外,均可由上述陈述推出?

A:比起《堂吉诃德》,小波更爱读《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B:比起《飘》,小波更不爱读《罪与罚》

C:比起《飘》,小波更爱读《教父》

D:比起《傲慢与偏见》,小波更爱读《茶花女》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由“他最爱读的小说是《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可知,该项可以推出。
B项,由“最不爱读的是《罪与罚》”可知,该项可以推出。
C项,由“与《傲慢与偏见》比起来,小波更爱读《教父》”“与《傲慢与偏见》相比,小波更不爱读《飘》”可知,小波对三本小说的喜爱程度排列如下:《教父》>《傲慢与偏见》>《飘》,该项可以推出。
D项,题干中未提到《茶花女》,且《傲慢与偏见》不是小波最不爱读的小说,也不是小波最爱读的小说,无法推出小波更喜欢哪一本。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

10、【判断推理】当人们将一般规则应用于它所不适用的特殊事例时,就会产生“偶性的谬误”。
下列各项中,没有产生“偶性的谬误”的是:

A:公民依法享有言论自由。所以老赵不该因为他上周发表颠覆政府的言论而被追诉

B:借用他人物品应及时归还。你昨天从老钱家借了菜刀,前面那闹事的醉汉就是老钱,既然遇到他了,你现在赶紧把菜刀还给他

C:生命在于运动。小孙正值长身体的时候,不能总是待在家里学习,该出去跑跑步锻炼锻炼

D:你是在礼仪之乡长大的,深知诚实坦率是美德。现在就把你们公司的机密告诉我吧

正确答案:C

解析:“偶性的谬误”产生的条件是人们将一般规则应用于它所不适用的特殊事例。
A项,相对于一般规则“公民依法享有言论自由”,老赵发表的颠覆政府的言论属于特殊事例,不适用该规则,产生了“偶性的谬误”,符合定义。
B项,相对于一般规则“借用他人物品应及时归还”,醉酒时候的老钱处于非正常状态,不适合还菜刀,属于特殊事例,不适用该规则,产生了“偶性的谬误”,符合定义。
C项,相对于一般规则“生命在于运动”,小孙出去跑步锻炼身体是正常的行为,不属于特殊事例,适用该一般规则,没有产生“偶性的谬误”,不符合定义。
D项,相对于一般规则“诚实坦率是美德”,公司机密是特殊的信息,泄露公司机密是违法行为,属于特殊事例,不适用该规则,产生了“偶性的谬误”,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