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807

发布时间:2023-05-24 9:44     浏览量:27

1、【判断推理】慎微,即重视并正确处理细小的事情;慎初,即把住第一次,守住第一关。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最不能体现“慎微”原则的是:

A:小菲最近在积极瘦身,她毅力十足,高热量的食物一次都没吃,哪怕是一丁点儿

B:妈妈对小明的学习要求十分严格,如果小明因为马虎大意犯了小错,就会立刻纠正他

C:妇女权益保护机构工作人员劝诫人们:家庭暴力不是小事,而是犯罪,大家对此一定要零容忍

D:小李为一年后的马拉松赛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长跑,他计划着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跑一些,这样就能渐渐达到马拉松赛的里程

正确答案:C

解析:“慎微”原则定义的关键信息:重视并正确处理细小的事情。
A项,一丁点儿高热量的食物都不吃,说明重视细小的事情,体现了慎微原则。
B项,犯了小错就立刻纠正,说明重视细小的事情,体现了慎微原则。
C项,“零容忍”的意思是一次也不能容忍,说明要把住第一次,守住第一关,体现的是慎初原则。
D项,“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跑一些”,说明重视细小的事情,体现了慎微原则。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8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8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

2、【判断推理】全球最大的旅游网站Trip Advisor近日公布的“全球女性出游调研报告”显示,43%的中国女性受访者曾独自出游,略高于41%的全球平均水平。在全球近10000名女性受访者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女性表示,独自出游给自己带来很多变化,不仅可以领略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36%),还可以使自己更加自信(43%)、更加独立(56%)。与此同时,45%的中国女性受访者还认为,独自出行使她们构建了新的人生观,这一比例远远高于15%的全球平均水平。因此,中国女性较国外的女性更独立。
以下最能质疑上述论证的是:

A:网站的统计结果是不具有公信力的

B:美国女性在很多方面比中国女性更独立

C:中国的女性婚后还保留着自己的姓氏

D:独自出游只是衡量独立性的一个方面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证可概括为:中国女性更喜欢独自出游,因此中国女性较国外的女性更独立。
A项,指出网站的统计结果不具有公信力,削弱了题干论据,对题干结论有一定的质疑作用,保留。
B项,指出美国女性在很多方面比中国女性更独立,对题干结论有一定的质疑作用,保留。
C项,指出中国女性婚后仍保留自己的姓氏,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女性确实比国外的女性更独立,对题干结论有加强作用,排除。
D项,指出独自出游只是衡量独立性的一个方面,还有很多其他的影响因素,因此不能仅凭独自出游就说中国女性更独立,能够质疑题干论证,保留。
比较A、B、D三项,D项针对题干论证的因果关系进行削弱,而A、B两项都与题干中“独自出游说明更独立”这一因果关系无关,削弱程度不及D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中国作家莫言的文学作品让隐蔽的中国乡土受到世界读者的关注,得到国际文坛的承认,再一次证明了这一判断: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根据这一判断,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B:不是民族的,就不是世界的

C:只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D: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

正确答案:B

解析:“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其推理规则为“肯定后件可以肯定前件,否定前件可以否定后件”。
A项,通过肯定前件推出肯定后件,是无效的推理,排除。
B项,通过否定前件推出否定后件,是正确的推理,当选。
C项,通过肯定前件推出肯定后件,是无效的推理,排除。
D项,与题干的推理关系刚好相反,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59题

4、【判断推理】牛奶:奶牛:牛圈

A:鸡肉:肉鸡:鸡场

B:虫害:害虫:农田

C:蛇毒:毒蛇:蛇穴

D:蜜蜂:蜂蜜:蜂巢

正确答案:C

解析:奶牛可以产出牛奶,牛圈是牛的居所。
A项,肉鸡可以作为鸡肉的来源,鸡场是养鸡的场所,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害虫多了会形成虫害,虫害一般可能会发生在农田,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毒蛇可以产出蛇毒,蛇穴是蛇的居所,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蜜蜂通过采蜜才能产出蜂蜜,蜂巢是蜜蜂的居所,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有人认为,一个人的年龄越大,体内积累的自由基会越多,氧化造成的伤害就越多,最后就会衰老死亡。葡萄籽提取物中含有的原花青素能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人体细胞组织免受自由基的氧化损伤。因此,多吃葡萄籽提取物可以抗氧化防衰老。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葡萄籽提取物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易对肝脏造成损害

B:各种蔬果水果等日常食物中,含有的抗氧化物质也比较多

C:年轻人、中年人和老年人体内的自由基浓度没有什么区别

D:体内的歧化酶会结合一部分自由基,减轻其氧化造成的伤害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论点:多吃葡萄籽提取物可以抗氧化防衰老。题干论据:一个人的年龄越大,体内积累的自由基会越多,氧化造成的伤害就越多,葡萄籽提取物能有效清除自由基,保护人体细胞组织免受自由基的氧化损伤。
A项,指出葡萄籽提取物中的多酚类物质会对肝脏造成损害,但并不能说明葡萄籽提取物不能抗氧化防衰老,不能削弱题干论证。
B项,指出各种日常蔬菜水果中也含有抗氧化物质,但不能说明葡萄籽提取物不能抗氧化防衰老,不能削弱题干论证。
C项,指出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体内的自由基浓度没有什么区别,说明人衰老死亡的原因并不是自由基在体内积累,而葡萄籽提取物的作用是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也就意味着多吃葡萄籽提取物不能抗氧化防衰老,质疑了题干论据,削弱了题干论证。
D项,指出人体内的歧化酶可以结合部分自由基,减少自由基氧化造成的伤害,与题干论证无关,不能削弱题干论证。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4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102题

6、【判断推理】互助游是指有旅游意向的双方利用互联网等媒介中的人脉关系交换旅游资源,相互提供帮助而实现旅游的方式,达到双方都能降低旅游成本、实现深入体验旅游的目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涉及互助游的是:

A:小张在北京读书,利用暑假时间到同学所在的城市旅游,期间住在同学的宿舍

B:小王家住南京,准备到西藏旅游,邀请家住西安的网友同行,分摊支出,旅途中互相帮助

C:小刘住在北京,在桂林旅游期间住在网友家里,对方到北京旅游时,自己也向对方提供住宿

D:小赵住在上海,到海南旅行,食宿与行程均由朋友安排负责,小赵返沪后邀请朋友到上海玩

正确答案:C

解析:互助游的定义要点:①利用互联网等媒介中的人脉关系;②交换旅游资源,相互提供帮助而实现旅游。
A项,小张到同学所在的城市旅游并住在其宿舍,小张未利用互联网等媒介中的人脉关系,并且只是小张单方面使用了同学的资源,未体现交换旅游资源、相互提供帮助,不符合要点①②,排除。
B项,小王邀请网友一同旅游,分摊支出,并不是交换资源,而是共同使用其他资源,不符合要点②,排除。
C项,小刘和网友到对方的城市旅游时互相提供住宿,符合所有要点,保留。
D项,朋友安排小赵到海南旅行的食宿与行程,返沪后小赵邀请朋友到上海玩,小张和朋友未利用互联网等媒介中的人脉关系,并且未体现朋友会接受邀请来上海旅游,不符合要点①②,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

7、【判断推理】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随之上涨,只要这种涨幅始终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就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由此可以推出,在一定时期内:

A: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正在稳定增长

B: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涨幅过大,对该国经济必然有负面影响

C: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不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没有保持稳定增长

D: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下降,该国的大多数商品价格也会降低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信息:①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随之上涨;②涨幅始终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A项,肯定①的后件不能肯定①的前件,无法推出。
B项,否定②的前件不能否定②的后件,无法推出。
C项,否定①的后件就能否定①的前件,可以推出。
D项,否定①的前件不能否定①的后件,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4题

8、【判断推理】宜斯策略是指生物为生存和繁衍而采取的一种比较稳定的策略,即如果种群的大部分成员采用某种策略,而这种策略的好处是其他策略所比不上的,则这种策略就是进化上的稳定策略。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宜斯策略的是:

A:母狼为虎崽哺乳

B:通过人工授粉提高苹果产量

C:狼群中出现的争夺头狼的战争

D:幼小的羚羊见到狮子拔腿就跑

正确答案:D

解析:宜斯策略的定义要点:①生物为生存和繁衍而采取的策略;②种群大部分成员采用的比较稳定的策略。
A项,狼和虎是两个种群,母狼为虎崽哺乳,并不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繁衍,也不是大部分母狮都会采取的行为,不符合要点①②,排除。
B项,人工授粉是人采取的行为,而不是苹果树为生存和繁衍而采取的策略,不符合要点①,排除。
C项,争夺头狼的战争,并不是大部分狼都会参与的事情,不符合要点②,排除。
D项,幼小的羚羊见到狮子拔腿就跑,是大部分羚羊会采用的,为生存和繁衍而采取的策略,符合所有要点,保留。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4题,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78题

9、【判断推理】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沉没成本不应该影响我们的决策,然而,我们常常由于想挽回或避免沉没成本而做出很多不理性的决策行为,被称为沉没成本效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沉没成本效应的是:

A:小明一年前借给朋友一万元钱,但由于朋友破产无力偿还,所以决定不要了

B:小王花20元钱买了一瓶汽水,发现很难喝,想扔掉,但是考虑到那么贵又退不了就强忍着喝光了

C:小赵认为和女朋友都在一起8年了,自己已经付出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决定不分手

D:妈妈花2000元买了一架电子琴,可孩子根本没兴趣,于是妈妈决定以每月500元的价格请家教,理由是:“要不这个琴就浪费了!”

正确答案:A

解析:沉没成本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由于避免沉没成本而做出不理性的决策。
A项,朋友破产无力偿还欠自己的钱,所以决定不要了,并非不理性的决策,不符合定义。
B项,买汽水的钱属于沉没成本,为了挽回或避免沉没成本而强忍着把难喝的汽水喝光,是不理性的决策,符合定义。
C项,和女朋友在一起的8年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属于沉没成本,为了挽回或避免沉没成本而决定不分手,是不理性的决策,符合定义。
D项,买电子琴的钱属于沉没成本,为了挽回或避免沉没成本而花钱请家教,是不理性的决策,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53题,2013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63题

10、【判断推理】

河长:河道巡查:水清岸绿

A:

湖长:污染治理:波平浪静

B:

路长:道路维修:车水马龙

C:

机长:客机驾驶:安全准点

D:

村长:带头致富:鸟语花香

正确答案:C

解析:

河长的工作职责是河道巡查,水清岸绿是河长的工作目标。

A项,湖长的工作职责是污染治理,但波平浪静是指水面平静,并不是湖长的工作目标,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路长的工作职责是对交通标志标线设施等交通语言实行网格化、实名制管理,道路维修并不是路长的工作职责,且车水马龙是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的景象,并不是路长的工作目标,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机长的工作职责是客机驾驶,安全准点是机长的工作目标,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村长的工作职责是做好村委会的工作,及时处理、解决日常出现的各种问题,带头致富并不是村长的工作职责,且鸟语花香是形容春天魅人的景象,并不是村长的工作目标,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73题,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7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