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天文学家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超过1000颗系外行星,但考察其大小及其和恒星之间的距离,目前还没有发现任何一颗完全与地球相似的系外行星。“柏拉图”项目的实施将有望改变这一局面,该项目以专门搜寻那些位于宜居带的岩石行星为目标。所谓宜居带,是指围绕恒星周围距离适当的一个区域。在这一区域内,水可以以液体状态存在。迄今为止,由于技术能力的限制,几乎所有用凌星法发现的小型系外行星都无法被详细考察。而“柏拉图”项目有可能探测到许多与地球相似的系外行星,并有能力对其大气层性质开展调查,寻找生命的迹象。
根据这段文字,对“柏拉图”项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望探测到与地球相似的系外行星
B:其优势在于能进入远离恒星的区域
C:可对小型系外行星进行详细特征考察
D:可对系外行星的大气层性质开展调查
正确答案:B
解析:由“迄今为止,由于技术能力的限制,几乎所有用凌星法发现的小型系外行星都无法被详细考察。而‘柏拉图’项目有可能探测到许多与地球相似的系外行星,并有能力对其大气层性质开展调查,寻找生命的迹象”可知,A、C、D三项描述均正确,排除。
B项,由“该项目以专门搜寻那些位于宜居带的岩石行星为目标……围绕恒星周围距离适当的一个区域”可知,“进入远离恒星的区域”描述错误,当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38题,2021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48题
2、【言语理解】我的阅读经验告诉我,对经济学不见得要学到特别精深的程度,但是了解它的一些基本思维方法,无疑是一种改造自己世界观的最好武器。我们读一点经济学,接受了它的思维方法,就可以把自己从那种日常直觉中拯救出来,我们的世界立即焕然一新。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纠正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错觉
B:学习经济学,第一步应该掌握它的基本思维方法
C: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方法可以改造一个人的世界观
D:对于经济学,非专业人士懂一点它的皮毛就可以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总共两句话,由第一句的“基本思维方法……是一种改造自己世界观的最好武器”和第二句的“接受了它的思维方法……我们的世界立即焕然一新”可知,两句话强调的都是经济学的思维方法对改造世界观的作用。对应C项内容。
A、D两项均未提到“基本思维方法”,B项未提到“世界观”,均可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46题
3、【言语理解】理想上,民主尊重缓慢的原则,________要让所有受影响的人有表达机会,然后大家沟通、讨论、决策,________不是一味追求效率。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 更
B:不仅 而
C:因为 更
D:因为 而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分析句子可知,横线后的句子意在解释民主尊重缓慢原则的原因。所填词语应引出原因,排除表递进关系的A、B。第二空,前后分句为转折关系,“更”表递进,排除C。“而”表示转折。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
4、【言语理解】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败,这个“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酿成乃是中国农耕文明_______与西方工业文明_______的双重结果。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式微 侵凌
B:消亡 侵略
C:衰落 熏陶
D:变革 影响
正确答案:A
解析:“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败”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历史,由此可知,西方工业文明促成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方式是具有入侵性的,故第二空填“侵凌”或“侵略”,由此排除C、D;“消亡”词义程度过深,不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A项。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霍尔的景观都有路可达,但大多由“搓衣板路”连接。“搓衣板路”是高原高反差气温决定的,昼间烈日高照地表受巨热膨胀,夜间雪山影响地表又剧烈收缩,反复扩张收缩之下使公路受力面不均,车轮碾过之后形成规则的横槽,因其形状像过去搓洗衣服的搓衣板,故被筑路人称为“搓衣板路”。朝阳夕至时似乎景色美好,可行驶于上则有那种把你当成衣服在搓衣板上使劲搓动拍打的感觉。
不合文意的是:
A:“搓衣板路”因气温高反差所形成
B:霍尔景观区的“搓衣板路”让人受不了
C:霍尔有雪山
D:霍尔日照强
正确答案:B
解析:题中描述霍尔的景观中“搓衣板路”形成的原因,是由高原高反差气温决定,昼间烈日高照、夜间雪山影响,因此A、C、D项正确。作者在文中提到行驶在“搓衣板路”上有被使劲搓动拍打的感觉,但并未表达“让人受不了”这样一种主观态度。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一个思想家或艺术家,没有比把作品写到生命上更令人 。本雅明是这种人如其文的思想家,文字与生命贯彻着忧郁的气质。忧郁性格的人,建立的同时永远潜藏一股自我毁灭力,以否定来肯定一如从忧郁撷取力量。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惊心动魄
B:动人心魄
C:胆战心惊
D:触目惊心
正确答案:A
解析:惊心动魄:使人受到极大震动。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动人心魄:震动人的心灵,使人震撼。胆战心惊:形容非常害怕。触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心震惊。形容事态严重,引起轰动。“令人”与“动人”语意重复,故此处不能填“动人心魄”。根据成语的含义和语境,答案为A项。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①凡是具有人文精神的作品,便是很好的教科书
②能培育人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人的精神素养,净化人的灵魂,给人以力量、智慧和愉悦
③早在先秦时代就有《诗经》的四言体和《楚辞》的骚体,尔后不断发展出各种体裁,到五四时期出现自由诗
④我国有“诗国”的美称,诗歌起源之早,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艺术之精湛,对社会生活影响之大,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是罕见的
⑤无论是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还是言志诗、爱情诗、哲理诗
⑥诗歌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⑥①⑤②④③
B:④③⑥⑤①②
C:④③⑤②⑥①
D:⑥③④①⑤②
正确答案:B
解析:首先观察题干语句,由④“我国有‘诗国’的美称,诗歌起源之早”和③“早在先秦时代……到五四时期出现……”暗含的时间顺序可知,两句的顺序为④③,排除D。然后分析其他语句,分析发现②的“能培育人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人的精神素养……”是对①“教科书”的进一步阐释,故①②应相连,排除A、C。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9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51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60题
8、【言语理解】
从“蓝天保卫战”到“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再到对“洋垃圾”说“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________。对于中国而言,这是转变发展方式、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与国家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众所周知 不谋而合
B:
根深蒂固 一脉相承
C:
深入人心 同向而行
D:
牢不可破 相辅相成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空,由“从‘蓝天保卫战’到‘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再到对‘洋垃圾’说‘不’”可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逐渐刻进人们心里,被人们所接受。“众所周知”指大家全都知道。该词仅仅强调人们知道,未体现被人们接受,排除A。“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牢不可破”指坚固得不可摧毁(多用于抽象事物)。两词均强调牢固、稳固,而文段表达的是环保理念被人接受,并未强调其是否稳固,排除B、D。“深入人心”指思想、理论等广泛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接受,填入符合文意。
验证第二空,分析可知,文段是在强调中国的理念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一致。“同向而行”指向同一个方向前进,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24题,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49题
9、【言语理解】太阳将进入与300年前导致封冻的泰晤士河上能够举行“冰冻博览会”的那段时期相同的变冷期,这种可能性大概有20%。太阳活动迅速减少增强了在下一个50年内世界经历“太阳活动极小期”的可能性。据信,太阳活动极小期是17世纪和18世纪欧洲和北美部分地区出现所谓“小冰期”的部分原因。然而,一项研究发现,与人为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的气温上升的预期相比,太阳活动周期自然而长期的起伏所导致的全球平均气温下降的预期可谓小巫见大巫。
这段文字主要想传递的信息是:
A:太阳将进入同于300年前的活动极小期
B:下一次太阳“变冷”难以遏制全球变暖
C:太阳自然变冷能够拯救地球于全球变暖
D:太阳变冷期的地区性影响大于全球影响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前一部分说明太阳可能进入与300年前相似的活动极小期。后一部分以“然而”转折,说明太阳活动减少导致的全球平均气温下降的预期远远比不上温室效应导致的气温上升的预期。B项是为文段观点句的同义转换,当选。
A项“将”表述绝对,文段说的是“可能”;C项与“小巫见大巫”的表述相悖;D项无中生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汉学又称朴学,指汉儒的考据训诂之学,极盛于清乾嘉时代;宋学指宋代(也包括元明)程朱和陆王两派的理学,炽张于有宋一代。前者重文辞考据,后者重心性义理,门户之限甚严,彼此消长。
在以上话语中作者论述的是:
A:汉学与宋学之分别
B:
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之分别
C:
文辞考据与心性义理之分别
D:
汉儒与宋儒的门户之争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先分述了汉学与宋学各自特点,后论述了两者的区别。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