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生产要素:土地:资本
A:自然现象:彩虹:沙漠
B:社会福利:社保:工资
C:油料作物:花生:水稻
D:市场调查:产品:客户
正确答案:A
解析:土地和资本都是生产要素。
A项,彩虹和沙漠都是自然现象,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社保是社会福利,工资是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不属于社会福利,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花生是油料作物,水稻是谷类作物,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产品和客户是市场调查的对象,不属于市场调查,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84题
2、【判断推理】网络协同效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如企业个体、网民个体或者某种技术的相互协同等,它们之间在互联网络平台上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效果。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网络协同效应的一项是:
A:小王通过网络每天更新关于自己生活的博客
B:甲乙公司通过网络视频签订了一个项目的协议
C:某网络研究小组成员通过网络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
D:某电子商务网站推出了一款限量商品引来大量顾客抢购
正确答案:A
解析:网络协同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A项,小王每天更新博客,只涉及小王一个个体,并没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协同,不符合定义。
B项,甲乙公司通过网络视频签订协议,涉及甲公司和乙公司两个企业,符合定义。
C项,小组成员通过网络分享研究成果,涉及多个网民,符合定义。
D项,大量顾客抢购电子商务网站的限量商品,涉及多个网民,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妻子:母亲:社会角色
A:水:冰:液体
B:父亲:儿子:家庭
C:冰糖:砂糖:糖精
D:石墨:金刚石:化学物质
正确答案:D
解析:妻子和母亲都是社会角色,为种属关系。
A项,水是液体,冰是固体,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父亲和儿子都是家庭成员,是家庭的组成部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冰糖和砂糖不属于糖精,并非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石墨和金刚石都是化学物质,为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7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7题,201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7题,201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7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7题
4、【判断推理】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它包含: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一个附属于前面大前提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特殊化陈述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
依据以上定义,下列推理过程正确的是:
A:骄兵必败,我们胜利,所以我们是骄兵
B:勇者无畏,我无畏,所以我是勇者
C:英雄难过美人关,我是英雄,所以我难过美人关
D: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胜利,所以勇者胜
正确答案:C
解析:三段论推理规则:A→B,C是附属于A的小前提,则C是B。
A项,骄兵→必败,我们胜利不是附属于骄兵的小前提,错误。
B项,勇者→无畏,我无畏不是附属于勇者的小前提,错误。
C项,英雄→难过美人关,我是英雄是附属于英雄的小前提,正确。
D项,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胜利不是附属于狭路相逢的小前提,错误。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
5、【判断推理】无线充电,又称为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是利用磁场共振原理,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下列关于无线充电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相对于有线充电来说,无线充电能源转换一次性获得,电能损失小,节能环保
B:利用无线充电的设备,可以显著减少设备磨损
C:无线充电技术要求高、价格贵是现阶段不能普及的主要原因
D:无线传输距离越远,无用功的耗损也就会越大
正确答案:A
解析:无线充电需要进行两次能量转化,电能在转化过程中损失很大,A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期末考试过后,四位老师对六年级(1)班的英语课成绩分别做出如下结论:
甲:“所有学生没有及格的。”
乙:“英语课代表王萌萌没有及格。”
丙:“学生并不是都没有及格。”
丁:“有的学生没有及格。”
如果四位老师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那么判断属实的是: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甲的话“所有学生没有及格的”和丙的话“学生并不是都没有及格”为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由“四位老师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可知乙和丁的话均为假,可推出所有学生都及格了,丙的话属实。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
7、【判断推理】甲专家针对我国国内的煤炭市场结构已经供大于求的局面,提出:“要么限产以保价,要么降价。”乙说:“我不同意”。
如果乙坚持自己的意见,那么以下哪项断定,乙在逻辑上必须同意?
A:限产来保价但不降价
B:如果既不限产来保价也不降价不行的话,就必须既限产又降价
C:既限产又降价
D:降价但不限产来保价
正确答案:B
解析:甲的话是一个不相容选言命题,乙不同意,那么乙的观点为甲命题的负命题,即“非A且非B”或“A且B”。
A项,可翻译为:A且非B,不是甲命题的负命题。
B项,可翻译为:非A且非B或A且B,是甲命题的负命题。
C项,可翻译为:A且B,是甲命题的负命题的一部分。
D项,可翻译为:B且非A,不是甲命题的负命题。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62题
8、【判断推理】脑科学的研究表明,在人脑的发育中存在“关键期”,即人在发展过程中,某一方面在某一阶段发展得最快,比如,3岁以前是动作发展的“关键期”,1-3岁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左右是感知图形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具有很强的适应和重组的能力,易于受到环境的影响,关键期内适宜的刺激和经验是运动、感觉、语言及其他脑功能正常发展的重要前提。
下列利用了“关键期”理论的是:
A:狼孩10岁时回归社会,学会了简单的语言
B:先天失聪的聋儿在2岁时接受语言康复训练,最终学会了说话
C:母亲在怀孕期间给腹中的胎儿听音乐
D:某体操冠军在3岁时就已经被认为具有体操天赋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1-3岁而不是10岁,C项胎儿不属于关键期中的任何阶段,D项体操天赋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发展过程中的,因此A、C、D三项都不符合定义。只有B项聋儿对语言的学习在关键期,符合定义。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土损失,亦称水土损失。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的总称。
下列不属于水土保持措施的是:
A:某采矿工程闭矿后,建设方采取了恢复表土层和植被的措施
B:在铁路、公路两侧地界以内的山坡地,除修建护城外,还采取了其他土地整治措施
C:某大桥建设方为防止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所产生的危险化学品废液对下游水体的污染,在大桥上设置事故池用于储存事故废液
D:某地修建水利工程时,尽量减少破坏植被,且将废弃的砂、石、土运至规定的专门存放地堆放
正确答案:C
解析: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力作用下,导致的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A、B、D三项所采取的措施均是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产生,符合这一定义。C项设置的事故池,是为了防止发生交通事故时产生污染,因此不符合该定义。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每逢开学,各大书店总有不少家长拿着老师开列的书单为孩子买辅导书,然而有时却不容易买到。尽管有些辅导书内容上大同小异,但不同的版本却往往让家长不放心,让老师不满意。其实,家长和老师们都有点庸人自扰了。辅导书是买给孩子的,应该多和孩子商量,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上述论断的前提是:
A:辅导书是教材的补充,是学生学习必备的参考资料
B:对孩子发展的引导应从孩子自身的个性、能力出发
C:老师和家长在购买辅导书时与孩子缺乏足够的交流
D:孩子对自己的学习需求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结论:应该多和孩子商量,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A项,辅导书是学生必备的考试资料,无法说明为什么要把选择权教给孩子。
B项,培养孩子从其自身的个性能力出发,也不是得出题干结论的条件。
C项,家长、老师缺乏与孩子的交流,也不是得出结论的前提。
D项,把辅导书的选择权交给孩子就需要孩子知道自己需要哪种辅导书,若不是这样则不能保证孩子的选择就是正确的。即D项孩子对自己的学习需求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是必要的前提。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