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1792

发布时间:2023-05-22 4:00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通常人们认为,废旧的老式电视机显像管(阴极射线管)是一种包含有毒物质的废料。但一项新研究显示,这种废料也许有用。研究人员在放射性活度800万亿贝克勒尔的钴放射源和测量辐射剂量的仪器之间放置阴极射线管玻璃的碎屑,以测定其屏蔽放射线的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即使对阴极射线管的玻璃碎屑不进行任何加工,55厘米厚的玻璃碎屑也能使辐射剂量下降至原来的1%,这相当于约9厘米厚的铅板的屏蔽能力,而铅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吸收、屏蔽核辐射能力最强的物质。如果将玻璃碎屑和粉碎阴极射线管产生的玻璃粉混合到一起,那么约40厘米厚就能达到上述效果。
关于阴极射线管的玻璃碎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吸收核辐射的能力和铅不相上下

B:厚度增加,其屏蔽核辐射的能力也会提高

C:其包含有毒物质的观点受到质疑

D:对其加工的精细程度会影响屏蔽核辐射的能力

正确答案:D

解析:由“55厘米厚的玻璃碎屑就能使辐射剂量下降至原来的1%,这相当于约9厘米厚的铅板的屏蔽能力”可知,A项“不相上下”表述错误。
B项由文段无法推出,排除。
C项颠倒黑白,文段并未质疑阴极射线管包含有毒物质的观点,只是说明这种废料或有新用途,排除。
D项可由文段中“即使对阴极射线管的玻璃碎屑不进行任何加工……”可以得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

2、【言语理解】美国科学家的一份报告指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每公顷每年创造的综合价值达4025美元,相当于同等面积的热带雨林的2倍,或其他森林的13倍,或草地的17倍,或农田的44倍!
对句中“价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滨海湿地是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特殊生态系统

B:滨海湿地对全球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C:滨海湿地有很高的生物生产力和重要的海岸防护功能

D:滨海湿地可以为沿海地区创造出很高的国民经济价值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说的是“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其价值是综合价值,而非“国民经济价值”,D选项偷换了概念。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美无处不在,然而它却总需要人去发现,不然,它就将永远________于黑暗之中或在我们的感觉之外而默无声响地白白地流逝着;文学家的天职,就是磨砺心灵、擦亮双目去将它一一发现,然后用反复________的文字昭示于众。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消失 修订

B:潜藏 斟酌

C:消逝 修饰

D:沉没 出现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美无处不在,然而它却总需要人去发现”可知,如果不善于发现,那么美将隐藏或消失在不可见之处,后文已用“流逝”,因此此处应填入具有隐藏含义的词语,排除A、C。
第二空,文学家磨砺心灵、擦亮双目发现的文字,必然是经过反复揣摩推敲的文字,故“斟酌”用在此处更恰当。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在文字还不普及的时代,民间故事承担了培养人生观、道德观、伦理观的职能,听故事是人们学习传统文化、自然知识、人生哲学等的重要渠道。然而,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接受习惯和审美趣味。当下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了解,更多的是通过影视作品、网络小说、电子游戏等途径,年轻人对传统民间故事中的一些经典形象越来越陌生。不少专家学者表示,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刻不容缓。
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民间故事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B:年轻一代对民间故事的了解状况

C:现代科技对民间故事传播的冲击

D:让民间故事为现代人接受的途径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先介绍了民间故事曾经对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然后以“然而”转折说明生活方式的改变影响着人们的接受习惯和审美趣味,当下年轻人对传统民间故事变得陌生;最后引出专家学者“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刻不容缓”的呼吁。由此可知,“打捞”民间故事,让其重新为现代人所接受应为文段接下来论述的主要内容。A、B、C三项均已在文段中涉及,不应在下文论述,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41题,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49题

5、【言语理解】创新源泉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就是面向历史的发掘。每一次回顾历史都可能是一次观念的清理和创新。研究和发掘新的史料,也是一次价值观的梳理。________________。重新发现历史,建立当下社会观念与历史价值的承继关系,这是奠定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要在前人的肩膀上瞭望未来,不是简单地忽略或者漠视历史积累,不断复制曾经的创新过程。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与其重读历史,不如创造历史

C:历史无法重来

D: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主要强调的是历史对当下创新的意义,指出应在历史的基础上瞭望未来进行创新。填入句子应将历史与当下联系起来,只有A项符合此意,当选。
B项否定重读历史的价值,与横线前句意相悖,排除。C、D两项都未体现历史与当代的关系,也可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及公检法)第52题,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44题

6、【言语理解】尊重和照顾女性在交通中的地位,善意无可厚非,设置“女性停车位”有导向意义,但终究还是“圈地为牢”的机械方式。诚然,男女有着身体素质、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但与驾驶技术并不能画等号,也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或调查显示女司机一定比男司机事故率高或低;性别与技术没有必然联系,现实中需要“关照”的绝不仅仅是女司机,还有新司机等。在私家车数量剧增、城市停车位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单独划出“女性停车位”再奢谈人性化关怀,就不能不受到各方的质疑。
对于设置“女性停车位”,文段的看法是:

A:体现了对女性的关爱,无可厚非

B:是对女性的不尊重,是性别歧视

C:理性看待,不必贴上性别的标签

D:忽视了停车位供给与管理的缺失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肯定了设置“女性停车位”的善意和导向意义,然后以“但”转折,指出这种做法存在的不足——性别与技术没有必然联系,在停车位紧缺的情况下,单独划出“女性停车位”难免受到各方质疑。由此可知,对于设置“女性停车位”的做法,文段的态度是理性的,既肯定了其积极意义,又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C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B两项分别对应一方面,表述不全面;D项中“供给与管理”问题文段未涉及。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在群里聊过天儿的都知道,其体验与线下完全不同。拿过年来说,大家在网上也拜年,发祝福,发表情——都是复制粘贴来的。热闹是热闹了,但无法取代走出家门去亲戚邻里间相互拜年的感觉。网上的热闹,像是浮光掠影的一层表皮,热闹完了什么也没有。人们还是需要实实在在的呼吸相闻。不然,新年夜里,何至于会有那么多人去外滩?人际关系如果只靠网络符号维持,就像喝海水止渴。无论看多少分享,跟多少人在群里插科打诨,人们心里还是会缺一块。
根据文意,人们心里缺的那一块是:

A:亲情

B:存在感

C:安全感

D:人情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网上发祝福再热闹也无法取代走出家门去亲戚邻里间相互拜年的感觉;然后说明网上的热闹是转瞬即逝的、表面的,人们还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联系与交往;最后强调,靠网络符号维持的人际关系无法填补人们心里的缺失。由文段可知,网上的联系是表面的、短暂的、符号化的,缺乏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情感体验,缺少的是人情味。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判断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对偶)

B:雷锋说:“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借代)

C:古老的神州是一头沉睡未醒的睡狮,一旦觉醒,定会横空出世。(比拟)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排比)

正确答案:C

解析:C项句子的修辞手法为比喻,更确切地来说,是比喻中的暗喻。比喻与比拟比较明显的区别在于:①句法结构有明显的不同。比喻句一般都是“主-谓-宾”式,主语与宾语之间通常靠“好像、是、仿佛”等比喻词连接;而比拟句一般为“主-谓”式,谓语一般为表示某个动作或情状的动词或形容词充当。②比喻句中可以本体与喻体同时出现,也可省略本体,但无论如何必须出现喻体,在本题中喻体为“一头沉睡未醒的睡狮”;比拟句中一般不出现拟体,只出现本体,例如:沙果笑得红了脸,西瓜笑得比蜜甜,花儿笑得分了瓣,豌豆笑得鼓鼓圆。这个比拟句中,把沙果、西瓜、花儿、豌豆都比作人,但“人”这个拟体却没有出现。

考题出处:2012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

9、【言语理解】近现代西方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经历了融合、冲突和消解三个时期,反映到教育理念上也相应地经历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      、越走越远和共同反思三个阶段。这一历史发展表明,过分强调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必然导致对人文的      ;而过分强调人文文化和人文教育,也会带来对科学技术的漠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渗透 排挤

B:结合 无视

C:渗透 轻视

D:结合 限制

正确答案:C

解析:“三个阶段”对应“三个时期”,因此第一空应与“融合”相对应,选“渗透”比较恰当;第二空对应“漠视”,选“轻视”较为适合,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就目前的情况看,强制性“一户一房”在操作上确实有难度,但也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先在试点地区实行,如果可行再予以推广,也许能让房地产市场回到一个相对正常的状态,但这也是从房地产市场获利无数的房地产老板们和炒房者所不愿意看到的。
这段文字的中心观点是:

A:强制性的“一户一房制”并不可取

B:实施“一户一房”对抑制商品房的投机和炒作有积极作用

C:“一户一房”对于解决民生的住房问题而言,的确是条良策

D:目前房地产市场处于一个相对不正常的状态

正确答案:B

解析:纵观全段可知文段的中心话题是“一户一房”制度,可首先排除D从论述语气上看,作者对“强制性‘一户一房’”是抱有期望的,因为其具有“能让房地产市场回到一个相对正常的状态”的积极意义,而非A项表述的“并不可取”。文段主要谈的是“一户一房”制的可操作性及其影响,其中包括了对“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老板们和炒房者”的影响,但是并未涉及“解决民生住房问题”。而且“的确是条良策”的表述也过于绝对,文段肯定的做法是先试点,可行再推广,故排除C项。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