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生态演替是指在同一地段上生物群落有规律的更替过程,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类。在过去从未有过植被,或者原来有过植被但被彻底破坏,原有植被下的土壤已不复存在的裸地上开始的演替称为原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被破坏,但仍保持着土壤和植物繁殖体的地方开始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发生次生演替的生物群落趋向于恢复到破坏前的形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可能导致次生演替的情形是:
A:人类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植物种子洒向森林
B:某岛屿火山爆发之后,火山岩浆覆盖整座岛屿
C:当森林被反复砍伐后,演化成了稀疏的草原
D:水坝建成后下游湖泊干涸,沿湖植被大多枯死
正确答案:D
解析:次生演替的定义要点:①植被已破坏;②保持着土壤和植被繁殖体;③趋向于恢复到破坏前的形态。
A项,植被未被破坏,不符合要点①,不可能导致次生演替。
B项,火山岩浆覆盖后土壤已被破坏,不符合要点②,不可能导致次生演替。
C项,因反复砍伐而由森林演化成为草原,不符合要点③,不可能导致次生演替。
D项,只是植被枯死,土壤并没有被破坏,可能导致次生演替。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
2、【判断推理】口红效应是指在经济危机时消费者更愿意购买相对廉价的非必需品。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这是因为在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而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需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定的“安慰”作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符合口红效应的是:
A:张三现在收入很高,但生活简朴的他还是喜欢购买100元左右的衣服
B:李四近半年基本没有收入,但他用父母的积蓄购买了一辆35万元的轿车
C:王五还房贷压力很大,单位食堂饭菜价格较高,他经常到路边摊吃10元的盒饭
D:赵六最近业绩不好,收入较低,为释放压力,每周六晚上都喝50元1瓶的白酒半斤
正确答案:D
解析:口红效应的定义要点:①在经济危机时;②消费者更愿意购买相对廉价的非必需品。
A项,张三现在收入很高,并不是经济危机,不符合要点①,不属于口红效应。
B项,李四用父母的积蓄购买了一辆35万元的轿车,不是“相对廉价的非必需品”,不符合要点②,不属于口红效应。
C项,王五到路边摊吃10元的盒饭,其把盒饭当作正常的饮食,不是非必需品,不符合要点②,不属于口红效应。
D项,赵六收入较低、压力大,是经济危机时,符合要点①;50元1瓶的白酒,是相对廉价的非必需品,符合要点②,属于口红效应。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
3、【判断推理】( ) 之于 计算器 相当于 ( ) 之于 相机
A:公式——程序
B:运算——摄影
C:键盘——屏幕
D:数学——风景
正确答案:B
解析:代入A项,公式与计算器并无必然联系,程序与相机并无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用计算器进行运算,用相机进行摄影。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C项,键盘与计算器并无必然联系,屏幕是相机的一部分。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计算器与数学并无必然联系,相机可以拍摄风景。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浅阅读,是指一种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阅读的阅读方法,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的愉悦。
下列选项中,属于浅阅读的是:
A:为了完成硕士论文,王博到图书馆查阅期刊
B:为了编制合理的出行计划,刘宇阅读了大量的旅游攻略
C:豫南是球迷,世界杯期间他每天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阅读报纸上的体育新闻
D:路亚每天研究网上的足彩信息
正确答案:C
解析:浅阅读定义的关键信息: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阅读。
A项,为完成论文而去查阅期刊,是需要思考的,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B项,刘宇阅读旅游攻略时也需要思考,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C项,豫南阅读时并不需要思考并且报纸内容的跳跃性很强,符合定义关键信息。
D项,路亚研究足彩信息时也需要思考,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感觉是指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脑的信息加工活动所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基本属性的反映。感觉作为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为知觉和其他复杂认识过程提供最基本的原始材料。感觉的种类可依其信息的来源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内部感觉反映机体本身的状态,包括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属于感觉的是:
A:小明放学回家后,看到餐桌上有一盘刚好做好的红烧肉
B:小明放学回家后,听到收音机里正播放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
C:小明放学回家后,感觉自己的房间刚刚被妈妈打扫干净了
D:小明放学回家后,感觉天气非常冷
正确答案:D
解析:感觉定义的关键信息:对客观事物的基本属性的反映。
A项,刚好做好的红烧肉,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基本属性的反映,不符合定义。
B项,收音机里正播放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基本属性的反映,不符合定义。
C项,房间刚刚被妈妈打扫干净,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基本属性的反映,不符合定义。
D项,感觉天气非常冷,是外部感觉中的肤觉,是对天气的基本属性的反映,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我国刑法规定,一种行为要构成正当防卫,必须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这种合法权益可以是国家、公共利益,也可以是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利,与此同时,所欲保护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不法侵害。而所谓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基于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存在,实施防卫行为,造成其想象中的“侵害人”受到损害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哪项属于假想防卫?
A:小明认为小方故意骗他导致生意失败,将不会游泳的小方推入河中
B:一老人不慎摔倒在马路上,司机张某下车查看时被路人贾某认为是肇事者,抓住扭打
C:李某看到儿子痛苦地躺在地上,误以为旁边站的两人在殴打儿子,于是对这两人拳打脚踢
D:公交车司机陈某从后视镜中看到有一乘客正在行窃,突然猛踩刹车,造成该乘客摔伤
正确答案:C
解析:假想防卫的定义要点:①行为人基于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存在,实施防卫行为;②造成其想象中的“侵害人”受到损害的行为。
A项,故意欺骗和将人推入水中,不属于防卫,不符合要点①。
B项,贾某抓住张某扭打,不属于防卫,不符合要点①。
C项,误以为旁边站的两人在殴打儿子,体现了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存在,实施防卫行为,对这两人拳打脚踢,体现了造成其想象中的“侵害人”受到损害,符合定义。
D项,看到小偷偷东西,猛踩刹车,不属于认识上的错误,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6题
7、【判断推理】职业锚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时,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技术职能型职业锚是指个体的整个职业发展,都围绕着他所擅长的一套特别的技术能力或特定的职业工作而发展。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哪项符合技术职能型职业锚?
A:小李获得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后就职于一家游戏软件公司,做了一名软件工程师,因经常加班身体透支严重,索性辞职开了一家花店
B:王大夫是一名神经外科专家,因其专业技能精湛,在业内享有较高声誉,被推选为院长,全职负责全院的行政管理工作
C:小丽是一名专职演员,在多部电影中都有不错表现,但随着年龄增长遭遇事业瓶颈,遂决定息影,赴国外学习工商管理
D:小张在厨师学校毕业之后,先是受雇于一家小型餐厅,开始时不受重用,后来潜心钻研新菜品大获赞誉,被猎头挖至五星级酒店,担任餐厅主厨
正确答案:D
解析:技术职能型职业锚定义的关键信息:个体的整个职业发展都围绕着他所擅长的技术能力或特定的职业工作。
A项,小李擅长的技术能力是计算机技术,后因身体原因,开了家花店,职业发展并没有围绕计算机技术,不符合定义。
B项,王大夫擅长的职业工作是神经外科,被推选为院长后,全职负责行政管理,职业发展并没有围绕神经外科这个特定的职业工作,不符合定义。
C项,小丽的职业工作是演员,后期因工作瓶颈,决定息影,赴国外学习工商管理,职业发展并没有围绕演员这个特定的职业工作,不符合定义。
D项,小张的职业工作是厨师,最开始受雇于小型餐厅,后期受雇于五星级酒店,他的职业发展一直围绕着厨师这个特定的职业工作,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基多夫定理是指最好的想法如果提出的时机选择不当,也会招致失败,即一个决策正确与否不能离开具体的地点、时间、条件,如果脱离这些基本前提条件,真理就有可能成为谬误。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符合基多夫定理的是:
A:甲公司原总裁对其继任者说:“在没有获得全部事实根据前,你不应做出任何决策。”
B:许多厂商纷纷报名参加在某市举办的机床博览会,而乙机床厂经理在收到邀请函时,就明确表示拒绝参加
C:20世纪80年代,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石油危机,丙汽车公司的董事长抓住这一时机,做出了汽车换型决策
D:近年,众多热水器厂在广告上投入过大,导致价涨量滞,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丁公司立刻采取了降价政策
正确答案:B
解析:基多夫定理的定义要点:应该根据具体的地点、时间、条件做出决策,不能脱离这些基本前提。
A项,甲公司原总裁对继任者说的话,符合基多夫定理的定义要点。
B项,乙机床厂经理的行为很显然没有考虑当时具体的条件,不符合定义要点。
C项,丙汽车公司董事长在世界爆发石油危机的时候,做出了汽车换型决策,符合定义要点,符合基多夫定理。
D项,丁公司采取降价政策,是考虑了具体的时间、条件做出的决策,符合定义要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1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8题,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74题
9、【判断推理】81.大公无私:公而忘私
A:毛骨悚然:胆战心惊
B:大智若愚:横七竖八
C:百读不厌:脍炙人口
D:旁敲侧击:真伪难辨
正确答案:A
解析:大公无私和公而忘私是近义词;毛骨悚然和胆战心惊是近义词。C项百读不厌指得到个人的喜爱,脍炙人口说明受到大众的欢迎,词义略有不同。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符号冲突是指在符号的传播过程中,“发讯人”和“收讯人”由于各自在思想、认识和世界观等方面的不同,对符号的使用和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进而造成交流的矛盾或冲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符号冲突的是:
A:京剧用脸谱符号表达人物不同的个性
B:有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C:买家要求用日元结算,卖家则坚持用人民币
D:“OK”的手势在美国代表同意,在日本代表钱
正确答案:D
解析:符号冲突定义的关键信息:“发讯人”和“收讯人”对符号的使用和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A项,未涉及到“发讯人”和“收讯人”,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B项,说的是每个观众对于同一部剧的理解不同,而不是“发讯人”和“收讯人”的理解不同,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C项,买家坚持用日元,卖家则坚持用人民币,二者的冲突不是由对符号的使用和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引起的,而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D项,“OK”的手势在美国和在日本表示的含义不一样,是因为这两个国家对符号的使用和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引起的,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86题,2012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2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2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5题,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2012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