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区内的有机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相互结合在一起,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彼此发生作用,形成一种有规律的特殊集体。换句话说,生物群落是各种生物种群在同一特定的空间或环境范围内的自然组合,反映了该空间范围的典型自然面貌。
依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形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海洋中的全部鱼
B:一个草地中的全部蛇
C:潮湿的农贸市场上的鸡、鸭、鱼、青菜、蘑菇等
D:一个池塘的藻类、细菌、蚌、水生昆虫等全部生物
正确答案:D
解析:生物群落的定义要点:①各种生物种群;②同一空间或环境范围内自然组合。
A项,海洋中的全部鱼,只是一个生物种群,不符合要点①。
B项,一个草地中的全部蛇,只是一个生物种群,不符合要点①。
C项,是在农贸市场上,这些鸡、鸭、鱼、青菜、蘑菇等动植物并非生长在农贸市场这一空间或环境范围内,不符合要点②。
D项,池塘的藻类、细菌、蚌、水生昆虫等全部生物,是各种生物种群在同一空间或环境范围内的自然组合,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讨人类如何评估自我行为。研究人员付给每个参加实验的学生5美元,然后问他们,如果这次实验结束之后,有人要他们进行慈善捐款,请预估自己及其他人会捐出多少钱。结果,实验对象预测(平均)自己会捐2.44美元,但别人只会捐1.83美元。事后真的要求实验对象捐钱时,这些人平均只捐了1.53美元。另一项实验中,请实验对象预估自己会在慈善活动中买多少花,结果发现,他们均过分高估了自己实际买花的数量。
根据以上实验,科学家可能会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A:我们并不像其他人所想的那样有爱心
B:相比对自己的了解,人们更了解他人
C:人们会高估自己可能的善意行为
D:人们倾向于粉饰自己的各种行为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细节信息:①实验对象会认为自己比别人捐得多;②实验对象高估自己在慈善活动中买花的数量。
A项,根据细节信息①可知,别人都觉得自己比他人有爱心,无法推出。
B项,题干未涉及对他人的了解,属于无关项,无法推出。
C项,根据细节信息③可知,人们在慈善活动中的表现远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可以推出。
D项,题干未涉及人们的各种行为,只涉及了善意行为,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89题
3、【判断推理】联营企业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相同或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法人或事业单位法人,按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共同投资组成的经济组织。
下列属于联营企业的是:
A:经协商,某外资企业与国有企业共同出资,在某山区兴建十所希望小学
B:某知名企业与一所重点大学的学科带头人合作,成立以研发为主的高科技企业
C:甲公司是乙公司与丙公司合资兴建的高科技企业,近日,甲公司与乙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一家外贸企业
D:张某是某国有企业的法人代表,近日,他与某科技公司共同投资,建立的贸易公司
正确答案:C
解析:联营企业的定义要点:①两个及两个以上;②企业法人或事业单位法人;③共同投资组成的经济组织。
A项,共同出资建希望小学,并非共同投资组成经济组织,不符合要点③。
B项,知名企业与大学的学科带头人合作,但学科带头人并非企业法人或事业单位法人,不符合要点②。
C项,甲公司与乙公司共同组建一家外贸企业,是两个企业法人共同投资组成经济组织,符合定义。
D项,张某与某科技公司共同建立贸易公司,张某是以个人名义而非单位名义进行的投资,不属于企业法人或事业单位法人,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物资:匮乏:补给
A:知识:渊博:传授
B:政府:廉洁:监督
C:体型:臃肿:减肥
D:走私:猖獗:打击
正确答案:D
解析:物资匮乏,需要补给物资。
A项,知识渊博不是传授的原因,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廉洁不是监督的原因,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减肥与体型不搭配,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走私猖獗,需要打击走私,与题干关系相同。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7题
5、【判断推理】主动补偿,指企业针对自己有瑕疵的产品或服务,主动向消费者做出经济补偿的行为。
下列属于主动补偿的是:
A:小王和几个同事在某火锅店消费时发现菜盘里有一只死苍蝇,就去找老板讨要说法,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协商,老板终于同意免单并道歉
B:某高校食堂收到了学生关于饭菜质次量少、价格偏高的投诉,立即着手整改。三天后,食堂的饭菜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价格也有所下降
C:某公司发现,新近推出的一款手机在充电时发生爆炸,很快向社会公开承诺:用户可在30天内免费更换手机电池,邮寄费、路费等均由公司承担
D:老张上星期买了一辆摩托车,骑起来感觉很好。两天前,厂家突然通知他带着原始发票到指定修理厂更换电路控制器,还送给他200元加油卡
正确答案:D
解析:主动补偿的定义要点:①企业针对自己有瑕疵的产品或服务;②主动;③做出经济补偿。
A项,小王和同事主动找老板讨说法,并非老板主动,不符合要点②。
B项,学生主动投诉价格高,并非食堂主动降价,食堂也没有做出经济补偿,不符合要点②③。
C项,公司主动免费更换电池,并且承担费用,但并未做出经济补偿,不符合要点③。
D项,厂家主动通知老张到修理厂更换电路控制器,并送了200元加油卡作为补偿,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05题,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104题,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05题
6、【判断推理】梅兰竹菊是张老汉的四个女儿。有一次,某客人问起四姐妹的年龄,得到不同的回答。梅说:“兰比竹小。”兰说:“我比梅小。”竹说:“兰不是三姐。”菊说:“我是大姐。”憨厚的张老汉在旁补充道:“大女儿和三女儿撒谎呢,二女儿和小女儿说得对。”
据此,按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可以判断四姐妹依次为:
A:梅兰竹菊
B:梅兰菊竹
C:兰菊梅竹
D:菊兰梅竹
正确答案:B
解析:由“大女儿和三女儿撒谎”和菊的话可知,菊肯定不是大姐,则菊撒谎,可推出菊是三女儿,对比选项,可排除A、C、D。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4题
7、【判断推理】一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存在正反两面:其浓度的升高一方面能促进陆地生态系统光合产物积累,增加土壤碳储量,形成土壤的固碳效应,这是正面作用;另一方面,它又会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排放,加剧温室效应,这是负面作用。因此,二氧化碳在大气中还是负面作用居多。
下列( )项能够对题干中的结论起到解释的作用。
A:二氧化碳形成的土壤固碳效应比温室效应更重要
B: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备原料,其含量增多对植物有好处
C: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是好是坏关键看人类如何加以利用
D:根据观测数据,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抵消并超过了固碳效应
正确答案:D
解析:论点: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负面作用居多。
A项,土壤固碳效应比温室效应更重要,说明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正面作用居多,质疑了题干结论。
B项,只说明了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无法解释为什么其在大气中负面作用居多。
C项,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是好是坏关键是人类如何加以利用,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其在大气中负面作用居多。
D项,直接说明温室效应抵消并超过了固碳效应,说明了其负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解释了为什么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负面作用居多。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8题
8、【判断推理】一天,一只饿狼抓住一只兔子。兔子抗议说:“你们这些狼老是欺负我们这些兔子,可我们兔子从来没有欺负过你们狼啊!这太不公平了!”狼说:“这有什么,我们无非是找点吃的。难道你们不吃任何东西吗?”兔子说:“我们只吃青草,可从来没吃过一只狼啊!”狼说:“难道青草就该受你们吃吗?你们吃了这么多青草,可青草从来没吃过一只兔子。我现在吃你,正好为青草报仇。”
狼的反驳中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模棱两可
B:自相矛盾
C:偷换论题
D:断章取义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中兔子主要论述的是狼和兔子之间的关系,而狼的反驳中却涉及狼、兔子和青草三者的关系,犯了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85题
9、【判断推理】东施效颦: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有心痛的毛病。犯病时手扶住胸口,皱着眉头,比平时更美丽。同村女孩东施学着西施的样子扶住胸口,皱着眉头,因其本来就长得丑,再加上刻意地模仿西施的动作,装腔作势的怪样子,让人更加厌恶。用下面哪个词来解释成语东施效颦最合适?
A:独辟蹊径
B:标新立异
C:盲目模仿
D:照猫画虎
正确答案:C
解析:东施效颦的定义可以总结为胡乱模仿不适合自己的事物,起到了极坏的效果。
A项,独辟蹊径指单独开出一条道路,比喻独创出新风格或新方法。
B项,标新立异指提出新的见解。
C项,盲目模仿的意思与东施效颦表达的意义相近。
D项,照猫画虎比喻照着样子模仿,只是依样画葫芦,实际上并不理解。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
10、【判断推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下列与题干论证方法相同的是:
A: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中“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均表示后来者比前者更强,且是以“浪”比人,运用的是类比的论证方式。
A项,选项的意思是鹬鸟和河蚌相互争斗,最后却被渔翁得利,没有运用到类比论证,与题干论证方式不同。
B项,选项的意思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努力奋斗,到了老年悲伤也没有用了,没有运用到类比论证,与题干推理方式不同。
C项,选项的意思是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力气的大小,日子长久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通过路遥知马力类比论证日久见人心,与题干论证方式相同。
D项,选项的意思是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没有用到类比论证,与题干论证方式不同。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7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