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生物钟基因是控制生物钟的特殊基因,它们相互作用控制其他基因时而活跃时而沉寂,形成睡眠节奏。科学家实验发现,长时间照明会扰乱幼鼠脑细胞中调节睡眠与苏醒节律的生物钟。一些医院的婴儿护理室为方便照料新生儿,习惯把他们安置在长时间有照明的环境中,科学家担心这种长明环境可能导致新生儿睡眠和苏醒的节律发生紊乱。
下列哪项为真,可以成为科学家担心的前提条件?
A:很多婴儿只在护理室中短期停留就会交到父母身边
B:用于照射幼鼠的光线与婴儿护理室的光线强度相同
C:人体内生物钟机制与实验所用老鼠基本相同
D:被长时间照明扰乱了生物钟的幼鼠即便被放回到正常环境也很难恢复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论点:长明环境可能导致新生儿睡眠和苏醒的节律发生紊乱。论据:长时间照明会扰乱幼鼠脑细胞中调节睡眠与苏醒节律的生物钟。
A项,短期停留后就会回到父母身边与论点长明环境是否会导致新生儿生物钟紊乱无关,属于无关项。
B项,该项讨论的是光线强度,而论点是光照时长对新生儿的影响,属于无关项。
C项,人的生物钟与老鼠基本相同,说明长明环境也可能导致人的生物钟紊乱,该项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建立联系,是题干结论成立的前提。
D项,长明环境给实验鼠带来的危害是不可恢复的,与长明环境对新生儿是否有影响无关,属于无关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
2、【判断推理】短跑决赛中,前三名甲、乙、丙是A、B、C队的选手。已知:
①A队选手的成绩比B队选手的成绩好
②C队选手的成绩比乙差
③C队选手的成绩比丙好
根据上述条件,下列选项中,哪项肯定为真?
A:甲、乙、丙依次为C队、B队和A队选手
B:C队选手是冠军,A队选手是亚军,B队选手是季军
C:甲、乙、丙依次为C队、A队和B队选手
D:A队选手是冠军,B队选手是亚军,C队选手是季军
正确答案:C
解析:结合②③可知,乙、丙均不是C队选手,故甲是C队选手,三者成绩可排列为:乙>甲(C)>丙;结合①可知,乙(A)>甲(C)>丙(B)。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7题,2011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3题
3、【判断推理】符号是人们共同约定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它可以包括以任何形式通过感觉来显示意义的全部现象,在这些现象中某种可以感觉的东西就是对象及其意义的体现者。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符号的是:
A:中医诊断时所观察的舌苔
B:野外行路时人所使用的指南针
C:十字路口指示用的红绿灯
D:搜救犬救人时所闻的人体气味
正确答案:C
解析:符号的定义要点:①人们共同约定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②通过感觉来显示意义。
A项,舌苔本身就是对象,而不是对象的标志物,不符合要点①。
B项,指南针本身就是对象,而不是对象的标志物,不符合要点①。
C项,红绿灯是人们共同约定来指称交通规则的标志物,并通过视觉来显示意义,符合定义。
D项,人体气味本身就是对象,而不是对象的标志物,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福建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5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2015年青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2题,2015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2015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5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5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2015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5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5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5题
4、【判断推理】如果黑茶装在5号盒子中,黄茶没有装在4号盒子中,则绿茶装在哪个盒子中?
A:1号
B:2号
C:3号
D:4号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条件(1)和黄茶没在4号盒子中,可知黄茶在2号盒子中。如果黑茶在5号盒子中,则由(3)可知红茶在1号或者2号盒子中。由于黄茶在2号盒子中,则红茶在1号盒子中。又由绿茶不在5号盒子中,则由(2)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可知白茶不在3号盒子中,则只能在4号盒子中,最后只剩下绿茶,在3号盒子中。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00题
5、【判断推理】火车:地铁
A:轿车:货车
B:飞机:火箭
C:索道:山路
D:木船:汽船
正确答案:A
解析:火车和地铁都是现代交通工具,两者为并列关系。
A项,轿车和货车都是现代交通工具,两者为并列关系。
B项,飞机是交通工具,火箭并不是,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山路不能走需要用索道通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木船和汽船都是交通工具,但木船是古代交通工具,与题干略有不同,不如A项与题干的联系紧密。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对许多人来说,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熟悉而可怕的疾病,虽进展缓慢但无情剥夺着患者的记忆力、辨别力还有认知力,使他们无法进行日常生活。一些研究认为,这种病主要是大脑内部蛋白质的异常积聚导致的,这些异常积聚会在脑中形成淀粉样斑块和缠结,最终导致突触(大脑中的连接节点)减少,从而降低认知能力。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在正常人群中,大脑组织里也会有一定数量的蛋白质存在,时多时少
B:在该病形成早期,神经突触就开始减少,这种减少引发了蛋白质的堆积
C:动物实验显示,如果消除动物脑部已形成的淀粉样斑块,并不能让突触减少
D:作为大脑中的神经连接,突触会被不断修剪,这是大脑正常发育的重要过程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结论:阿尔茨海默病主要是由于大脑内部蛋白质的异常积聚导致的,这些异常积聚会在脑中形成淀粉样斑块和缠结,最终导致突触(大脑中的连接节点)减少,从而降低认知能力。
A项,指出大脑组织里有一定量的蛋白质是正常现象,并未说明这些蛋白质是否异常积聚,也并未提及大脑组织中的蛋白质与认知能力的关系,并不能说明阿尔茨海默病不是由于大脑内部蛋白质的异常积聚导致的,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B项,指出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神经突触就开始减少,从而引起蛋白质堆积,说明题干结论因果倒置,有力地削弱了题干结论。
C项,指出动物脑部淀粉样斑块减少并不能让突触减少,并不能说明人类大脑淀粉样斑块和突触之间的关系,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D项,指出大脑发育过程中突触会被不断修剪,和题干结论无关,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汇编)第95题
7、【判断推理】有研究表明,要成为男性至少需要拥有一条Y染色体。3亿年前,男性特有的Y染色体在产生之际含有1438个基因,但现在只剩下45个。按照这种速度,Y染色体将在大约1000万年内消失殆尽。因此,随着Y染色体的消亡,人类也将走向消亡。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不能质疑上述论证的是:
A:恒河猴Y染色体基因确实经历过早期高速的丧失过程,但在过去的2500万年内则未丢失任何一个基因
B:男性即使失去Y染色体也有可能继续生存下去,因为其他染色体有类似基因可以分担Y染色体的功能
C:人类进化过程中,可以找到单性繁殖或无性繁殖后代的方法,从而避免因基因缺失引发的繁殖风险
D:Y染色体存在独特的回文结构,该结构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可以保持丢失基因的信息,实现基因再生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由人类男性Y染色体含有基因数量的递减速度得出Y染色体约在1000万年内消失,人类也将走向消亡。
A项,恒河猴的基因变化规律不能代表人类的基因变化规律,与题干无关。
B项,Y染色体消失人类也有可能生存,质疑了题干论证。
C项,人类可以找到无性或者单性繁殖的方法,说明Y染色体消失不影响人类繁殖。
D项,Y染色体不会消失,题干结论就不成立,削弱了题干。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文化变迁是指由于族群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由于发明或借用而增添新的事物,由此导致旧事物丧失,是一种文化变迁;由于生态环境及社会生活变化,在没有替代物的情况下有些文化因素自动消失,也属于文化变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文化变迁的是:
A:拥有灿烂文化的庞贝古城在维苏威火山的大爆发中消失了
B:古代玛雅人和玛雅文化一起在历史长河中消亡了
C:随着英国的殖民与发展,英语成为许多亚洲国家的官方语言
D:由于汽车的出现,伦敦的出租马车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正确答案:A
解析:文化变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由于族群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族群文化的改变;②由于发明或借用而增添新的事物,由此导致旧事物丧失;③在没有替代物的情况下有些文化因素自动消失。A项是由于火山爆发而消失,不符合文化变迁的定义;B项符合③,C项符合①,D项符合②。故本题答案选A。
考题出处: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0题,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8题
9、【判断推理】白醋:消毒
A:热水器:加热
B:汽油:去渍
C:白糖:调味
D:人参:滋补
正确答案:B
解析:白醋可以消毒,但消毒不是白醋的主要功能。
A项,热水器的主要功能就是加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汽油可以去渍,但去渍不是汽油的主要功能,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白糖的主要功能就是调味,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人参的主要功能就是滋补,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96题,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91题
10、【判断推理】人类的到来着实给这个世界的某些自然法则带来了不少的挑战。比如说,植物的种子之所以味道鲜美,就是因为它需要吸引动物前来将它的果实中附赠的种子带往更远的地方,当然同时也将富含大量营养物质的果实作为对传播种子的动物的报酬。这是一桩完美的公平交易,可是,人类对于果实中的种子要么集中处理成垃圾,要么集中种植成果园。
据此,可以推断:
A:人类违背自然法则是为了改造自然
B:动植物之间的交易总是完美的
C:人类挑战自然法则的勇气可敬可佩
D:人类有时会破坏自然界的公平交易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题干只说人类给自然法则带来了不少挑战,但并未提及人类违背自然法则的目的,该项不能由题干推出,排除。
B项,根据题干中的例子可知动植物之间的交易并非总是完美的,该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C项,题干并未提及对人类挑战自然法则的态度,该项不能由题干推出,排除。
D项,根据题干中的例子可知该项说法正确,当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