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失眠或睡眠质量差会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调查发现,很多睡眠不好的人都有睡前饮用咖啡的习惯。因此,喝咖啡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是治疗失眠症的辅助手段。
以下哪项为真,对题干的结论是最有力的反驳?
A:咖啡有很好的安眠作用
B:有证据表明,咖啡有提神的作用,这很可能是导致他们睡眠不好的原因
C:咖啡是人们喜爱的饮料
D:咖啡辅助治疗失眠症,将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的结论是“喝咖啡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是治疗失眠症的辅助手段”,而B项则指出“喝咖啡是导致睡眠不好的原因”,也就削弱了题干结论。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轻车熟路:人生地疏
A:前仆后继:贪生怕死
B:河清海晏:国泰民安
C:廉洁奉公:卑躬屈膝
D:任重道远:无所事事
正确答案:A
解析:轻车熟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人生地疏指人事不熟,地方陌生。两者为反义词,且两者均为并列结构成语。
A项,前赴后继形容奋勇奋战,连续不断。贪生怕死原指因怕死而退缩不前。两者为反义词,且两者均为并列结构成语,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河清海晏比喻天下太平。国泰民安指国家太平,人民安乐。两者为近义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廉洁奉公指廉洁不贪,忠诚履行公职,一心为公。卑躬屈膝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两者不是反义词,没有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无所事事形容闲着什么事情都不干。两者是反义词,但无所事事并非并列结构成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级)第99题,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92题
3、【判断推理】在对待异地高考问题上,甲方认为,异地高考能够有效促进教育公平,突破户籍制度的桎梏;乙方认为,异地高考将导致大城市人口恶性膨胀。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不能作为上述双方观点论据的是:
A: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招生制度不合理是教育不公的根源
B:一旦放开异地高考,无法避免“高考移民”泛滥的问题
C:各省高考实行自主命题,要求学生回原籍高考并不公平
D:异地高考操作难度很大,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和事情
正确答案:D
解析:甲观点:异地高考能够有效促进教育公平,突破户籍制度的桎梏。乙观点:异地高考将导致大城市人口恶性膨胀。
A项,异地高考能够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招生制度不合理,从而促进教育公平,对甲的观点具有加强作用。
B项,异地高考会出现“高考移民”泛滥的问题,也就会导致大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对乙的观点具有加强作用。
C项,说明要求学生回原籍高考并不公平,从而说明异地高考有助于促进公平,对甲的观点具有加强作用。
D项,异地高考操作难度大,与甲、乙的观点均无关,不具有加强作用。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
4、【判断推理】根据我国有关规定,职工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三)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四)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负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根据上述规定,下列情形中可以认定为工伤的是:
A:周某开车在下班途中违章驾驶,与前车发生追尾事故,导致颅骨骨折
B:交警小李因纠正王某的违章行为引起王某不满,在上班途中遭到王某的殴打
C:赵某在车间加班时因操作不当,手指被绞进机器中,事后被鉴定为二级伤残
D:张经理为加深与同事的感情,在工作日邀请同事共进午餐,结果同事在用餐后不慎摔伤
正确答案:C
解析:工伤包含的几种情况: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②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③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④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负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A项,“违章驾驶”不符合④中的“非本人负主要责任”。
B项,“在上班途中遭到殴打”不符合②中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C项,“加班时手指被绞进机器”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符合①,属于工伤。
D项,“用餐后摔伤”,不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发生,不是因公外出期间履行工作职责导致,也不是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导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
5、【判断推理】甲、乙、丙三人大学毕业后选择从事各不相同的职业:教师、律师、工程师。其他同学做了如下猜测:
小李:甲是工程师,乙是教师。
小王:甲是教师,丙是工程师。
小方:甲是律师,乙是工程师。
后来证实,小李、小王和小方都只猜对了一半。那么,甲、乙、丙分别从事何种职业?
A:甲是教师,乙是律师,丙是工程师
B:甲是工程师,乙是律师,丙是教师
C:甲是律师,乙是工程师,丙是教师
D:甲是律师,乙是教师,丙是工程师
正确答案:D
解析:利用找突破口法解题。分析三人的话发现小方的后半句和小李的两句话均不能同时为真,因此小方的后半句一定为假。根据三个人“都只猜对了一半”可知小方的前半句为真,即甲是律师;结合小王的话可知丙是工程师,则乙是教师。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103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2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98题
6、【判断推理】好感:喜欢:热爱
A:伤心:悲伤:悲哀
B:不安:紧张:焦躁
C:不悦:反感:厌恶
D:高兴:愉快:喜悦
正确答案:B
解析:好感、喜欢、热爱是近义词,并且词义程度逐渐加重。
A项,伤心、悲伤、悲哀是近义词,但不存在明显的词义程度加重的情况,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不安、紧张和焦躁是近义词,并且词义程度逐渐加重,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不悦的意思是不高兴,而不是不喜欢,其与反感、厌恶并不是近义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高兴、愉快、喜悦是近义词,但不存在明显的词义程度加重的情况,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
7、【判断推理】书:纸:笔
A:河:水:海
B:枪:子弹:炮
C:林:树:木
D:饭:米:青菜
正确答案:D
解析:纸经过加工可以制成书,纸和笔都是文具。
A项,水不用加工就可以形成河,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子弹和枪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树不用加工就可以形成林,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米经过加工可以做成饭,米和青菜都是食物,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垃圾:环境
A:雨水:庄稼
B:紫外线:皮肤
C:网络:学生
D:根瘤菌:大豆
正确答案:B
解析:垃圾对环境有损害。
A项,雨水帮助庄稼生长。
B项,紫外线对皮肤有损害。
C项,网络对学生有利也有弊。
D项,根瘤菌有利于大豆吸收营养。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1题
9、【判断推理】最近,英国科学家提出一种观点,认为海绵这种没有大脑,甚至没有任何神经细胞,在地球生活了数亿年的动物在远古时代曾经拥有神经细胞,但在随后的进化中放弃掉了。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的是:
A:海绵拥有打造神经系统所需要的基因,而对于海绵来说,无论是大脑还是简单的神经系统,都可能是“累赘”,是对能量的浪费
B:研究发现,拥有复杂神经系统的栉水母,才是其他所有动物的“姊妹群”,是动物祖先的最佳代表
C:已知年代最久远的拥有复杂大脑的动物出现时间远远早于海绵,它们拥有精密的类大脑结构,并拥有专门的神经网络
D:一些寄生虫与它们的近亲相比,就因为寄生这种生活方式失去了复杂的神经系统;而海绵与它们的近亲相比,生活方式类似于寄生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的观点是海绵现在没有神经细胞是因为在进化中放弃掉了。
A项,说明了海绵可能曾经拥有神经系统的证据以及放弃了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原因,直接支持了观点。
B项,栉水母是动物祖先的代表,与题干观点无关,不能支持。
C项,拥有大脑的动物出现的时间早晚也与题干观点无关,不能支持。
D项,属于不当类比,不能支持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同理心:指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当事人主观的想法和情绪情感,并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倾听者一定赞同当事人的观点与行为。
下列选项中体现了同理心的一项是:
A:你感到很委屈吧?
B:你说点什么吧!这样我才能帮你啊。
C:你当时那样做也没有错啊!
D:别难过了,一切都会过去的。
正确答案:A
解析:同理心的定义要点:客观地理解当事人主观的想法和情绪情感,并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
A项,理解了当事人的委屈,符合同理心的定义要点。
B项,让别人说点什么才能给予帮助,是想了解当事人的想法,并没有理解当事人的想法和情绪。
C项,只是赞同了当事人的行为,没有把当事人的想法和情绪感觉传达给当事人,不符合同理心的定义要点。
D项,是安慰当事人,也不符合同理心的定义要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