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767

发布时间:2023-05-18 7:01     浏览量:27

1、【判断推理】诗人:作诗:作词

A:画家:艺术:画展

B:乐手:指挥:弹琴

C:鼓手:弹奏:作曲

D:会计:审核:做账

正确答案:D

解析:诗人拥有作诗和作词的能力,且作诗和作词是并列关系。
A项,画展是一种艺术展览,二者不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乐手是指演奏乐器的人,弹琴是乐手拥有的能力,指挥并不是乐手拥有的能力,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鼓手是击鼓的人,弹奏、作曲都不是鼓手拥有的能力,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会计拥有审核和做账的能力,且审核和做账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3题

2、【判断推理】节俭:吝啬

A:好斗:进取

B:关注:疏忽

C:宽容:放任

D:机敏:精明

正确答案:C

解析:后一个词比前一个程度深,且前褒后贬。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雷锋:千万个雷锋

A:妈妈:无数位妈妈

B:老虎:吃人的老虎

C:华佗:许多个华佗

D:苹果:上万个苹果

正确答案:C

解析:雷锋是一个具体人物,千万个雷锋中的雷锋是一个象征。
A项,妈妈不是一个具体人物,而是一个群体的统称,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老虎是一种动物,吃人是所有老虎的一个特征,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华佗是一个具体人物,许多个华佗中的华佗是一个象征,与题干关系相同。
D项,苹果是一种水果,上万个苹果中的苹果不是一个象征,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

4、【判断推理】病人往往不理解在看病时,即使是小毛病也被要求做很多项检查,从而导致花费过高。而事实上如果医生不对病人进行详细检查,就有可能遗漏某些严重的问题,医生很难精确地判断他们究竟应当细致到什么程度。所以,对病人来说,当他们感到没有病时,去做医疗检查一般来说是不明智的。
以下最严重地削弱了上述论证的一项是:

A:在某些重要疾病的早期阶段,尽管病人并未感到身体不适,医生却能通过仪器的帮助观察到症状

B: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医生们一直在压缩他们做医疗检查的时间

C:缺乏医学专业知识的病人无法判断医生做检查时究竟细致到何种程度是适宜的

D:有经验的医生在做医疗检查时能细致到恰到好处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结论为:对病人来说,当他们感到没有病时,去做医疗检查一般来说是不明智的。
A项指出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尽管病人感觉不到生病,医生却能够通过仪器的帮助观察到症状,直接削弱了题干的结论,是对上述论证的最严重削弱。B、C、D项均不能对题干论证进行削弱。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纺车 之于 (       ) 相当于 (       ) 之于 联合收割机

A:手摇 蒸汽机

B:织布 传动带

C:3D织布机 曲辕犁

D:自动打线车 发动机

正确答案:C

解析:代入A项,纺车可以是手摇的,蒸汽机和联合收割机是不同的机器,两者为并列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纺车和织布并无明显联系,传动带是联合收割机的组成部分,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纺车和3D织布机均属于纺织工具,曲辕犁和联合收割机均属于农用工具,且后者比前者先进。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D项,纺车和自动打线车功能相似,发动机是联合收割机的组成部分,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6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

6、【判断推理】地震震级是通过仪器给出地震大小的一种量度,是划分震源放出能量大小的等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越大,地震震级也越大,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是在没有仪器记录的情况下,凭地震时人们的感觉或地震发生后器物反应的程度、工程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地表的变化状况而定的一种宏观尺度。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震级越大,地震烈度相应越强

B: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一个烈度

C:距震源越近,震级越大,烈度越强

D:地表破坏越严重说明地震烈度越强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题干并未说明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之间的关系,因此未必是地震震级越大,地震烈度越强,错误。
B项,题干只说“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一定只有一个烈度,错误。
C项,题干已经说明“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此即使距震源越近,震级也不会越大,而距震源的远近与烈度的关系在题干中并未明确指出,由题干推不出。
D项,由题干可知地震烈度是根据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来确定的,因此地表破坏越严重就说明地震烈度越强,正确。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85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79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83题

7、【判断推理】社群经济是指互联网时代,一群有共同兴趣、认知、价值观的用户抱成团,发生群蜂效应,在一起互动、交流、协作、感染,对产品品牌本身产生反哺的价值关系,这是一种建立在产品与粉丝群体之间的情感信任和价值反哺,共同作用形成的自运转、自循环的范围经济系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社群经济的是:

A:某艺术团定期举办粉丝节,吸引大批粉丝到场参加活动

B:某品牌手机拥有大批忠实消费者,他们把自己定义为热爱生活的“极客”

C:王某认为某品牌洗发水能有效治疗脱发,于是将其推荐给亲戚朋友

D:张某开办线上绘画课程,并建立绘画群邀请会员加入交流绘画技巧

正确答案:C

解析:社群经济的定义要点:①一群有共同兴趣、认知、价值观的用户;②在一起互动、交流、协作、感染;③对产品品牌本身产生反哺的价值关系。
A项,某艺术团定期举办粉丝节,吸引大批粉丝参加,大批粉丝是一群有共同兴趣、认知、价值观的用户,他们在一起互动可以对艺术团本身产生反哺作用,符合定义。
B项,某品牌手机拥有大批忠实消费者,他们把自己定义为热爱生活的“极客”,这些消费者是一群有共同兴趣、认知、价值观的用户,他们在一起互动可以对该品牌手机产生反哺作用,符合定义。
C项,王某个人认为某品牌洗发水能有效治疗脱发,并没有涉及一群有共同兴趣、认知、价值观的用户,不符合要点①。
D项,张某开办线上绘画课程,并邀请会员加入绘画群交流绘画技巧,被邀请的会员是一群有共同兴趣、认知、价值观的用户,他们在一起互动可以对该课程产生反哺作用,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73题

8、【判断推理】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尊重他人也是一种文明的社交方式,是个人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基础。
由此可以推出:

A:尊重他人是个人自信的一种表现

B:尊重他人就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C:每个人都需要尊重他人

D:相互尊重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题干中说尊重他人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并未提及尊重他人是个人自信的一种表现,该项无法推出。
B项,题干中的推理关系为“赢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该项通过肯定后件推出肯定的前件,为无效推理,错误。
C项,根据“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结合上述推理关系,要赢得他人的尊重,就要尊重他人,即每个人都要尊重他人,该项正确。
D项,题干中说尊重他人是个人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基础,并未提及建立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该项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

9、【判断推理】(       ) 之于 蜜蜂 相当于 花草 之于 (       )

A:昆虫 兰花

B:蜂蜜 草木

C:园丁 园艺

D:花粉 蝴蝶

正确答案:A

解析:代入A项,蜜蜂是昆虫的一种,兰花是花草的一种。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B项,蜜蜂产出蜂蜜,草木并不产出花草。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园丁与蜜蜂并无必然联系,花草是园艺的一部分。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蜜蜂采集花粉,蝴蝶并不采集花草。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犯罪目的直接体现犯罪故意的内容,是犯罪动机的具体指向。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报复乙致乙重伤,甲的犯罪目的是报复他人

B:甲嫉妒乙,偷乙的财物,甲的犯罪目的是占有乙的财物

C:甲为兄弟义气杀人,巩固友情是甲的犯罪目的

D:甲为吸毒资金实施抢劫,满足吸毒需要是甲的犯罪目的

正确答案:B

解析:犯罪目的定义的关键信息: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犯罪目的直接体现犯罪故意的内容。
A项,甲报复乙是甲重伤乙的犯罪动机,重伤乙是甲的犯罪目的,而不是报复他人,不符合定义。
B项,甲嫉妒乙是甲偷盗乙的财物的犯罪动机,占有乙的财物是甲的犯罪目的,符合定义。
C项,甲为讲义气是甲的犯罪动机,杀人是甲的犯罪目的,而不是巩固友情,不符合定义。
D项,甲为吸毒筹措资金是犯罪动机,抢劫是甲的犯罪目的,而不是满足吸毒需要,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